第3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第2课时)教学参考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
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中日《马关条
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与方法: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
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
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
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
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
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
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

本课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学法指导】指导查阅资料,获取有效信息。

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提
高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
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
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
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
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学习第
4课甲午中日战争。

”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
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课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承上启下。

二、黄海战役中的邓世昌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

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

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

然后,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指出: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黄海海战:作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役,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
掌握海战的大体经过: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面。

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

②对邓世昌等做出正确的评价。

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③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

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

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
来全军覆没。

据此,讨论。

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

(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方扬言进攻北京。

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多媒体演示:《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签约表》。

1、《马关条约》的内容:在此先引导学生简单回忆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来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2、《马关条约》的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三)活动与探究: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
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