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文言实词知识归纳(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二单元文言实词归纳
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重要词语的含义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2. 若不阙.秦(阙:quē侵损,削减)
3.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4. 晋军.函陵(军:驻军)
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假如)
6.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尚且)
7.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8.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四.一词多义
1.鄙
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庸俗,鄙陋)
③孔子鄙其小器(看不起,轻视)
2.许
①许君焦、暇(答应,允许)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赞同)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约数)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表处所)
3.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含蓄,深奥)
③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⑤见微知著(成语)(隐蔽,不显露)
4.封
①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②又欲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匣子)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封存,动词)
五.《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yuè)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5.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6.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7.卒起不意(“卒”通“猝”)
二、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之(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
..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到。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
..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
..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
..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今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诸郎中
..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三.重要词语含义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2.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3.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4.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5.进兵北略.地(掠夺,夺取)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请)
7.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 )
8.愿足下更.虑之(改变)
9.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赠送)
10.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殿前的台阶)
11.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
12.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意料)
四、一词多义
1.信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据)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 时间) 久。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


4.假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宽容)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不真,与"真"相对)
假令仆伏法受诛(假令,假如)
5.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


6.度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乃曰"吾忘持度" (尺寸,尺码)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7.顾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表轻微转折不过、只是)终已不顾(回头看)
顾野有麦场(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8.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靠近,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完成,达到目的)
金就砺则利(接近,依靠)
连辟公府不就(赴任,就职)
9.见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显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词,被)
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见解,见识)
六.《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
1.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
..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
4.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6.沛公居山东
..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三、一词多义
1.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2.内
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
(交纳)
3.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4.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
5.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
6.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坐守)
坐法去官(触犯)
7.举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

)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推举)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拿)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皆)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发言)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占领)
8.胜
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

)9.辞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10.因
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项王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因,趁机)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顺着、根据)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11、得
吾得兄事之(应该)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能够)
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恩)
12、善
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愿得将军之首,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好好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擅长;善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