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得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小,因此锥形瓶B中的热水沸腾.
[实验探究题 ]【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 例1
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 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 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2.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下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2)有气泡产生的是
A
BC .
(填序号,下同). B . .
(3)溶液能变成浅绿色的是 (4)产生蓝色溶液的是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D E
.
提示: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铁能与 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氯化亚铁溶液,溶 液呈浅绿色;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与稀盐酸反
例2 [创新情景题]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
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
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 (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C (填序号).
1.(2015· 株洲中考)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加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 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 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D.图中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现象及结论】 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释通常用澄
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 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甲”或“乙”). 【思考评价】 乙 气球体积增大 溶液不变浑浊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填
B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
〔解析〕 (1)设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量不变,有:49g×20%=x×98%,x=10g.(2)图A的标签应填的内 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3)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 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 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3.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如上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 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的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 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常用来检验碱性溶液,碱性溶
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的方法:将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 测液滴在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
例 1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 .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
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酸和稀碱溶液的 是 万寿菊 、 胡萝卜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白醋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 地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浅红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牵牛花 .(填植物 的名称) (4)小明用此牵牛花汁检测附近化肥厂排放的废液的酸碱性,溶液呈红色,该 废液显 酸 性. 〔解析〕 能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显示不同颜色,由于 万寿菊和胡萝卜在所有溶液中显示相同的颜色,因此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而牵牛 花和玫瑰就符合要求;玫瑰在酸性溶液中显示浅红色,因此纸玫瑰花用白醋浸泡, 再涂上玫瑰的汁液后变浅红色;牵牛花在三种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变色原理 和石蕊溶液相似;牵牛花的汁液遇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酸性.
理论计算没有考虑氢氧化钙溶解度小 的情况,所以吸收CO2还是选择氢氧化 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钠溶液好 . 〔解析〕 由于少量的二氧化碳被饱和石灰水吸收,导致瓶内压强有所下降,所
以甲中气球也有所变大;根据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乙装置内气球的变化大,可知 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理论计算等质量的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钠吸收二 氧化碳的量多,但没有考虑氢氧化钙溶解度小的情况.
例 3 (2016·成都中考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
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
例2 邵阳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配制49g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 (2016·
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 (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10 g.
(2)如图A所示,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则标签上的空白处应 填写的是 20% . (3)图B与图C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酸碱指示剂(规律方法) (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中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帮助我们 从定性的角度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其变色原理是酸或碱的溶液使指示剂变色 或指示剂遇酸或碱溶液变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碱溶液变色.指示剂的变 色规律可以巧记为: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 遇碱红艳艳. (2)石蕊试纸也常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蓝色石蕊试纸常用来检验酸性溶液,
.
不能 (5)实验乙中,120mL酒精 (填“能”或“不能”)换成水, 原因是 .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6)实验乙结束时,注射器中酒精的体积为20mL,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 70 mL. 氧化碳体积至少是
(7)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 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写一条) 酒精具有挥发性 .
到原位置,则左侧气密性良好,同样检验右侧试管 (3)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是
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左侧液面上 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 (4)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 B 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 .(填答案字母)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在锥形瓶中出现白色浑浊
【实验设计】
在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 , 2O 那么氢氧化钠应 密封 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U形管内液面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回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 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
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
(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96℃的热水沸腾 (3)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得锥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 形瓶中的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 提示:(1)此操作的实验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2)二氧化 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3)由于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应生成氯化铜溶液,呈蓝色;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易错点) (1)对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考查经常在中考中出现,由于无
明显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
显的现象来判断.下面的一些装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2)NaOH和Ca(OH)2与CO2反应后会生成Na2CO3和CaCO3,利用 Na2CO3和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这一现象,可证明 NaOH和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或者是NaOH和Ca(OH)2已变质.
〔解析〕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应密封保 存. (2)检查装置气密性可以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U形管内液面 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说明左侧气密性良好,同样检验右 侧试管.(3)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的变化幅度大,所以实验甲中,同时滴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 钠溶液后的现象是:右侧液面升高,左侧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缓慢下降, 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仍高于左侧.(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装置内的压强 减小速度快,但是碳酸钠在酒精中是微溶的,所以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 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活塞的移动速度是先快后慢;实验乙中, 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在锥形瓶中出现白色浑浊.(5)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所以实验乙中,120mL酒精不能换成水.(6)二氧化碳在酒精中 的溶解度是0.3,所以100mL的酒精中会溶解30mL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 二氧化碳体积至少是70mL.(7)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具有挥发性,所 以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 软塑料瓶变瘪 , B现象为 ,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 C现象为 气球胀大 .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 (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 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 CO2溶于水 (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 种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滴加 稀盐酸,现象为 冒气泡 ,可以证实CO2与 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提示:含碳酸根的物质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 碳气体)
【解题归纳】
实验评价包括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装
置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 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深刻的思维活动,要通过分析和综合、比 较和论证,才能选出最优方案,为此必须明确评价的基本内容: (1)科学性:反应能否发生,即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严密;
提示: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物质;该过程有白烟生成,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 了化学变化;根据滤纸条上的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情况,可以得出:不同气体分子的运 动速率不相同;浓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图中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 成了蓝色.
酸的化学性质(规律方法)
(1)酸的化学性质中有两个“生气”的反应:酸+活泼金属 →H2↑+盐,酸+碳酸盐→CO2↑+盐+H2O. (2)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可用来除铁锈. 用酸除铁锈时,不能将铁器长时间放在酸溶液里浸泡,因为 铁锈除去后,铁也能跟酸反应. (3)稀盐酸(或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 溶液为浅绿色,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溶液为 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