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活动,并使用宽腰带 治疗后病人在一定时间内佩带腰围,但应同
时加强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 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
式,减少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第51页/共59页
三、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 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 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 损害而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 征。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
病因与分类 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
造成,按股骨头脱位后的位置可分为∶ 后脱位 最多见 前脱位 少见
第10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外伤史 肘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半屈曲状,弹性固定于45°;上肢较短,肘
后凹陷,尺骨鹰嘴向后突出。
X线片可以确诊,并明确有无合并骨折。
第11页/共59页
症状:
▪ 腰痛: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
▪ 坐骨神经疼痛:L4—5,L5—S1椎间盘突 出者,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股后外侧 及小腿的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机制:多见于中央型腰椎间盘Hale Waihona Puke Baidu出症。
▪ 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障碍,会阴区麻 木。
第28页/共59页
体征
腰椎侧突
机制:深压时刺激背部肌肉 的背根神经纤维,神经根 出现感应痛
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患侧肘部紧贴胸部时,
手掌不能搭到健肩,又称搭肩试验 。 X线片可以确诊,并明确脱位情况以及有无合
并损伤。
第8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新鲜脱位可手法复位,辅助以外固定; 陈旧性脱位需要手术复位;
足蹬法
第9页/共59页
三、肘关节脱位
肘 关 节 后 部 关节囊 及韧带 较薄弱 ,易发 生后脱 位。
第39页/共59页
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绝对)
机理:卧位状态可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 。制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诸韧带紧张 力对椎间盘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不负重状态 ,有利于髓核回纳、静脉回流及炎性水肿的 消退。
第40页/共59页
2.牵引治疗
机理:使椎间盘间隙增宽,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炎症 消退,解除肌痉挛。骨盆牵 引。
颈4~5、第52颈页/共569页~7。
病因与病理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损伤 先天性颈椎管狭窄
第53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引起颈部疼痛及僵硬,向肩部及上
肢放射。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受压表现为四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
样感觉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①眩晕②头痛③视觉障
固定 皮 肤 牵 引 固定, 3~4周 ,外展 中立位 ;
功能锻炼 患 肢 肌 肉 等 长收 缩锻炼
螺钉固定髋臼后上缘骨折块
第15页/共59页
护理措施
局部观察: 肿胀,有无再脱位。 止痛:冷敷、热敷(24小时后),药物。 固定:持续皮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患肢。 体位: 抬高患肢,功能位。 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粘连,颌肌肉萎缩。
较易被触知,但肿胀严重时则难以触知。 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
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 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第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一)复位-手法复位为主,伤后3周内进行 (二)固定-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适当位置,一般固
定2-3周。 (三)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进行关节周围肌的主动
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固定解除后扩大范围 活动,可辅以理疗、中药熏洗等。
第5页/共59页
二、 肩关节脱位
▼ 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好发于青壮 年,男多于女。多由间接暴力引起。
▼ 跌 倒 时 , 手掌撑 地→肩 关节外 展外旋 位→肱 骨头突 破关节 囊前臂 ,滑出 肩胛盂 而致脱 位。
第45页/共59页
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不舒适的 体位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与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减轻疼痛、治疗预防等方面
的知识 潜在并发症 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
第46页/共59页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
1.减轻疼痛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
❖ 正确卧位: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 ❖ 有效骨盆牵引:防止压疮,病人体位、牵引 力线及重量。 2.活动与功能锻炼 ❖ 起床站立方法: ❖ 腰背肌锻炼 ❖ 避免做弯腰、长期站立或上举等动作。
的程度及与脊髓神经根的关系。
内容
1. 可精确测量椎管大小,确定压迫程度; 2. 可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方向及大小
; 3. 确定椎骨的病变; 4. 显示椎间盘本身病变; 5. 显示脊髓、神经根的形态; 6. 显示椎管内情况。
第37页/共59页
诊断
▪ 病史:反复发作腰痛病史,弯腰劳动或长 期坐位工作史
第47页/共59页
3.康复知识 (1)正确姿势 (2) 腰背肌功能锻炼 4.术前准备。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
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5.心理支持 康复信心
第48页/共59页
术后护理
搬运、体位 翻身 24小时后帮助病人翻身,保持脊柱平衡
。 排尿 卧床排尿 ✓病情运观动察、感觉的观察 术后6小时观察双下肢
第43页/共59页
手术治疗
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 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 除术
传统的手术方法: 开窗式、
半椎板、
全椎
板切开减压第4髓4页/共核59页摘除
最新的微创治疗: 经椎板
术后并发症
1. 感染:伤口及椎间隙感染; 2. 血管损伤 3. 神经损伤 4. 硬脊膜损伤 5. 脊柱失稳 6. 粘连性蛛网膜炎
第23页/共59页
病因
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基本病因。纤维环 和髓核脱水,失去其正常的弹性。
损伤 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 妊娠
第24页/共59页
分型及病理
腰椎间盘的分型依据CT或MRI图象的表现。 ▪ 膨隆型 ▪ 突出型 ▪ 脱垂游离型 ▪ 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第25页/共59页
膨出 突出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会计学
1
一、概 述
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失去正常 的对应关系。
半脱位:关节面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 以损伤性脱位常见,上肢>下肢,青年、 儿童>老年人
第1页/共59页
关节脱位的分类
按脱位的原因:
按脱位的时间:
1. 损伤性脱位 间接暴力
新鲜脱位 < 3 周
2. 先天性脱位 发育不良
处理原则
复位 关 节 腔 内 局 麻进 行手法 复位; 手术复 位
固定 °,
肘 部 屈 曲 90
前臂 用三角 巾悬吊 ,3周 。
功能锻炼 肩 、 手 指 关 节。
第12页/共59页
四、髋关节脱位
病因与分类--强大暴力引起。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位置可分为 后脱位--最多见,85%-90%。 前脱位 中心脱位
▪ 症状:腰痛,坐骨神经放射痛,大小便障 碍
▪ 体征:腰椎侧突,腰椎活动受限,腰椎及 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神经系统表现
▪ X线、CT、MRI
第38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1、非手术疗法 ▪ 目的: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
根的炎性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 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 适应症: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②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X线检查无椎 管狭窄
腰部活动受限
压痛、叩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神经系统表现
感觉异常
肌力下降 第29页/共59页
反射异常
1.腰椎侧突 姿势代偿畸形
第30页/共59页
内侧-健侧
第31页/共59页
内侧-健侧 外侧-患侧
第32页/共59页
体征(2)
2. 腰部活动受限 前屈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叩痛 病变椎间隙的棘突旁1cm
退化
脱垂游离
第26页/共59页
髓核脱出, 压迫神经根
第27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机制:椎间 盘突出 时,刺激 了外层 纤维环 及后纵 韧带中 的窦椎 神经纤 维所致 。或椎 间盘突 出过大 刺激硬 膜产生 硬膜痛 。 •原因:① 破裂的 椎间盘 组织产 生化学 性物质 的刺激 及自身 免疫反 应使神 经根发 生炎症 ;②突 出的髓 核压迫 或牵张 已有炎 症的神 经根, 使其静 脉回流 受阻, 进一步 增加水 肿,对 疼痛的 敏感性 增高; ③受压 的神经 根缺血
第13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患 侧 髋 关 节 疼痛, 患侧下 肢屈曲 、内收 、内旋 和短缩 畸形, 臀后隆 起,可 触及股 骨头 X线 片 --了 解 脱 位情 况,有 无合并 髋臼或 股骨头 骨折
第1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复位 全 麻 或 腰 麻 下进 行手法 复位, 24小时 内;手 术复位
陈旧性脱位 > 3 周
3. 病理性脱位 结核、类风
湿性关节炎
4.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
第2页/共59页
病理生理 (1) 创伤性关节脱位→骨端移位 →关节囊破裂,关节腔积血。 (2)血肿机化→肉芽组织→形 成纤维组织,并与关节周围粘连。
第3页/共59页
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
畸形 如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 关节空虚 触诊可以感到关节内空虚感。最初
感觉↓ 肌力
L4
股前区及 小腿内侧
股四头肌 ↓
L5
小腿前外侧 足背内侧
拇趾背伸↓
S1
小腿后侧 足背外侧 足趾跖屈↓
反射
膝反射↓
无改变
踝反射↓
第35页/共59页
腰椎平片
了解病变腰椎大体情况,排除腰椎 化脓性炎症、结核,原发肿瘤和转移癌 等病变。
第36页/共59页
CT 、MRI检查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压迫
运动、感觉恢复情况。 ✓ 引流情况 质、量、色,出血或脑脊液漏? ✓ 切口
第49页/共59页
并发症的预防:肌肉萎缩、神经粘连 ✓ 功能锻炼 ✓ 进行直腿抬高练习 ✓ 腰背肌锻炼(仰卧法、 俯卧法)
第50页/共59页
预防
主要是减少积累伤 长期坐位工作者需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
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常弯腰劳动者,应定时伸腰、挺
第16页/共59页
第四十七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 护理
张兰娥
第17页/共59页
颈肩痛和腰腿痛
颈肩痛:颈、肩、肩胛等 处疼痛,伴有上支疼痛和 颈脊髓损伤。
腰腿痛:下腰、腰骶、骶 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 伴有一侧或第1双8页/共侧59页 下肢放射 痛和马尾神经症状。
病因
急慢性损伤 感染性疾病 结核 硬膜外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 类风湿 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 功能性缺陷 结构性缺陷 肿瘤 原发、转移 内脏疾病 其他 软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管
碍④猝倒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第5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牵引、固定、推拿 手术治疗 分前路、前外侧及后路手术。
第55页/共59页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疼痛护理 3、术前训练 前路手术 —气管推移 后路手
术—俯卧位训练。 4、功能锻炼
第56页/共59页
术后护理
1、颈部制动 2、密切观察脸色及呼吸情况 3、观察伤口出血 血压、伤口敷料、引流液、局部情况。 4、鼓励病人最大程度自理
疾病和精神因素
第19页/共59页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20页/共59页
第21页/共59页
神经根
脊髓 髓核 纤维环 椎间盘 椎体
第22页/共59页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 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神 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20~50岁 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
处有深压痛、叩痛,并伴有向小腿或足
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第33页/共59页
体征(3)
4.直腿抬高试验 病人平卧,膝关节伸直
, 被动直腿抬高下肢,至60度以内即 出现放射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 神经系统表现 感觉减退, 肌力下降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第34页/共59页
神经系统表现:
第41页/共59页
3.封闭治疗
机理:封闭治疗可起到镇痛及 消炎作用,对神经系统起到 一定保护作用。 临床观察:绝大多数腰椎间 盘突出症可用封闭方法。常 用方法为硬第4膜2页/共外59页 腔封闭疗法。
4.理疗、推拿和按摩
机理:通过对关节、肌肉、韧 带和肌腱施加影响,起到镇 痛作用。有研究认为该法可 使突出的髓核复位,而解除 对神经根的压迫。
第6页/共59页
二、肩关节脱位
病因与分类 依据肱骨头脱位后所处的位置肩关节脱位可分
为∶ 前脱位-肩关节前下方组织薄弱,最多见。 后脱位-直接暴力下肩关节后方直接受到撞伤,肱骨头
向前脱位。
下脱位-肱骨头向盂下滑出发生脱位。 盂上脱位
第7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外伤史 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Dugas氏征阳性-肩关节脱位后,患侧手掌搭到健侧
时加强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 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
式,减少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第51页/共59页
三、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 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 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 损害而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 征。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
病因与分类 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传达暴力和杠杆作用所
造成,按股骨头脱位后的位置可分为∶ 后脱位 最多见 前脱位 少见
第10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外伤史 肘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半屈曲状,弹性固定于45°;上肢较短,肘
后凹陷,尺骨鹰嘴向后突出。
X线片可以确诊,并明确有无合并骨折。
第11页/共59页
症状:
▪ 腰痛: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
▪ 坐骨神经疼痛:L4—5,L5—S1椎间盘突 出者,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股后外侧 及小腿的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机制:多见于中央型腰椎间盘Hale Waihona Puke Baidu出症。
▪ 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障碍,会阴区麻 木。
第28页/共59页
体征
腰椎侧突
机制:深压时刺激背部肌肉 的背根神经纤维,神经根 出现感应痛
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患侧肘部紧贴胸部时,
手掌不能搭到健肩,又称搭肩试验 。 X线片可以确诊,并明确脱位情况以及有无合
并损伤。
第8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新鲜脱位可手法复位,辅助以外固定; 陈旧性脱位需要手术复位;
足蹬法
第9页/共59页
三、肘关节脱位
肘 关 节 后 部 关节囊 及韧带 较薄弱 ,易发 生后脱 位。
第39页/共59页
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绝对)
机理:卧位状态可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 。制动可减轻肌肉收缩力与椎间诸韧带紧张 力对椎间盘挤压,使椎间盘处于不负重状态 ,有利于髓核回纳、静脉回流及炎性水肿的 消退。
第40页/共59页
2.牵引治疗
机理:使椎间盘间隙增宽,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炎症 消退,解除肌痉挛。骨盆牵 引。
颈4~5、第52颈页/共569页~7。
病因与病理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损伤 先天性颈椎管狭窄
第53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引起颈部疼痛及僵硬,向肩部及上
肢放射。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受压表现为四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
样感觉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①眩晕②头痛③视觉障
固定 皮 肤 牵 引 固定, 3~4周 ,外展 中立位 ;
功能锻炼 患 肢 肌 肉 等 长收 缩锻炼
螺钉固定髋臼后上缘骨折块
第15页/共59页
护理措施
局部观察: 肿胀,有无再脱位。 止痛:冷敷、热敷(24小时后),药物。 固定:持续皮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患肢。 体位: 抬高患肢,功能位。 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粘连,颌肌肉萎缩。
较易被触知,但肿胀严重时则难以触知。 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
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 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第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一)复位-手法复位为主,伤后3周内进行 (二)固定-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适当位置,一般固
定2-3周。 (三)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进行关节周围肌的主动
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固定解除后扩大范围 活动,可辅以理疗、中药熏洗等。
第5页/共59页
二、 肩关节脱位
▼ 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好发于青壮 年,男多于女。多由间接暴力引起。
▼ 跌 倒 时 , 手掌撑 地→肩 关节外 展外旋 位→肱 骨头突 破关节 囊前臂 ,滑出 肩胛盂 而致脱 位。
第45页/共59页
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不舒适的 体位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与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减轻疼痛、治疗预防等方面
的知识 潜在并发症 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
第46页/共59页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
1.减轻疼痛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
❖ 正确卧位: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 ❖ 有效骨盆牵引:防止压疮,病人体位、牵引 力线及重量。 2.活动与功能锻炼 ❖ 起床站立方法: ❖ 腰背肌锻炼 ❖ 避免做弯腰、长期站立或上举等动作。
的程度及与脊髓神经根的关系。
内容
1. 可精确测量椎管大小,确定压迫程度; 2. 可明确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程度、方向及大小
; 3. 确定椎骨的病变; 4. 显示椎间盘本身病变; 5. 显示脊髓、神经根的形态; 6. 显示椎管内情况。
第37页/共59页
诊断
▪ 病史:反复发作腰痛病史,弯腰劳动或长 期坐位工作史
第47页/共59页
3.康复知识 (1)正确姿势 (2) 腰背肌功能锻炼 4.术前准备。训练正确翻身,床上使用便盆,
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5.心理支持 康复信心
第48页/共59页
术后护理
搬运、体位 翻身 24小时后帮助病人翻身,保持脊柱平衡
。 排尿 卧床排尿 ✓病情运观动察、感觉的观察 术后6小时观察双下肢
第43页/共59页
手术治疗
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马 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 除术
传统的手术方法: 开窗式、
半椎板、
全椎
板切开减压第4髓4页/共核59页摘除
最新的微创治疗: 经椎板
术后并发症
1. 感染:伤口及椎间隙感染; 2. 血管损伤 3. 神经损伤 4. 硬脊膜损伤 5. 脊柱失稳 6. 粘连性蛛网膜炎
第23页/共59页
病因
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基本病因。纤维环 和髓核脱水,失去其正常的弹性。
损伤 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 妊娠
第24页/共59页
分型及病理
腰椎间盘的分型依据CT或MRI图象的表现。 ▪ 膨隆型 ▪ 突出型 ▪ 脱垂游离型 ▪ 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第25页/共59页
膨出 突出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会计学
1
一、概 述
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失去正常 的对应关系。
半脱位:关节面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 以损伤性脱位常见,上肢>下肢,青年、 儿童>老年人
第1页/共59页
关节脱位的分类
按脱位的原因:
按脱位的时间:
1. 损伤性脱位 间接暴力
新鲜脱位 < 3 周
2. 先天性脱位 发育不良
处理原则
复位 关 节 腔 内 局 麻进 行手法 复位; 手术复 位
固定 °,
肘 部 屈 曲 90
前臂 用三角 巾悬吊 ,3周 。
功能锻炼 肩 、 手 指 关 节。
第12页/共59页
四、髋关节脱位
病因与分类--强大暴力引起。 按股骨头脱位后的位置可分为 后脱位--最多见,85%-90%。 前脱位 中心脱位
▪ 症状:腰痛,坐骨神经放射痛,大小便障 碍
▪ 体征:腰椎侧突,腰椎活动受限,腰椎及 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神经系统表现
▪ X线、CT、MRI
第38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1、非手术疗法 ▪ 目的: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
根的炎性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 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 适应症: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②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X线检查无椎 管狭窄
腰部活动受限
压痛、叩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神经系统表现
感觉异常
肌力下降 第29页/共59页
反射异常
1.腰椎侧突 姿势代偿畸形
第30页/共59页
内侧-健侧
第31页/共59页
内侧-健侧 外侧-患侧
第32页/共59页
体征(2)
2. 腰部活动受限 前屈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叩痛 病变椎间隙的棘突旁1cm
退化
脱垂游离
第26页/共59页
髓核脱出, 压迫神经根
第27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机制:椎间 盘突出 时,刺激 了外层 纤维环 及后纵 韧带中 的窦椎 神经纤 维所致 。或椎 间盘突 出过大 刺激硬 膜产生 硬膜痛 。 •原因:① 破裂的 椎间盘 组织产 生化学 性物质 的刺激 及自身 免疫反 应使神 经根发 生炎症 ;②突 出的髓 核压迫 或牵张 已有炎 症的神 经根, 使其静 脉回流 受阻, 进一步 增加水 肿,对 疼痛的 敏感性 增高; ③受压 的神经 根缺血
第13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患 侧 髋 关 节 疼痛, 患侧下 肢屈曲 、内收 、内旋 和短缩 畸形, 臀后隆 起,可 触及股 骨头 X线 片 --了 解 脱 位情 况,有 无合并 髋臼或 股骨头 骨折
第1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复位 全 麻 或 腰 麻 下进 行手法 复位, 24小时 内;手 术复位
陈旧性脱位 > 3 周
3. 病理性脱位 结核、类风
湿性关节炎
4.习惯性脱位** 肩关节脱位
第2页/共59页
病理生理 (1) 创伤性关节脱位→骨端移位 →关节囊破裂,关节腔积血。 (2)血肿机化→肉芽组织→形 成纤维组织,并与关节周围粘连。
第3页/共59页
关节脱位的专有体征
畸形 如肩关节脱位的“方肩畸形”。 关节空虚 触诊可以感到关节内空虚感。最初
感觉↓ 肌力
L4
股前区及 小腿内侧
股四头肌 ↓
L5
小腿前外侧 足背内侧
拇趾背伸↓
S1
小腿后侧 足背外侧 足趾跖屈↓
反射
膝反射↓
无改变
踝反射↓
第35页/共59页
腰椎平片
了解病变腰椎大体情况,排除腰椎 化脓性炎症、结核,原发肿瘤和转移癌 等病变。
第36页/共59页
CT 、MRI检查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压迫
运动、感觉恢复情况。 ✓ 引流情况 质、量、色,出血或脑脊液漏? ✓ 切口
第49页/共59页
并发症的预防:肌肉萎缩、神经粘连 ✓ 功能锻炼 ✓ 进行直腿抬高练习 ✓ 腰背肌锻炼(仰卧法、 俯卧法)
第50页/共59页
预防
主要是减少积累伤 长期坐位工作者需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
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常弯腰劳动者,应定时伸腰、挺
第16页/共59页
第四十七章
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 护理
张兰娥
第17页/共59页
颈肩痛和腰腿痛
颈肩痛:颈、肩、肩胛等 处疼痛,伴有上支疼痛和 颈脊髓损伤。
腰腿痛:下腰、腰骶、骶 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 伴有一侧或第1双8页/共侧59页 下肢放射 痛和马尾神经症状。
病因
急慢性损伤 感染性疾病 结核 硬膜外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 类风湿 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 功能性缺陷 结构性缺陷 肿瘤 原发、转移 内脏疾病 其他 软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管
碍④猝倒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第54页/共59页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牵引、固定、推拿 手术治疗 分前路、前外侧及后路手术。
第55页/共59页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疼痛护理 3、术前训练 前路手术 —气管推移 后路手
术—俯卧位训练。 4、功能锻炼
第56页/共59页
术后护理
1、颈部制动 2、密切观察脸色及呼吸情况 3、观察伤口出血 血压、伤口敷料、引流液、局部情况。 4、鼓励病人最大程度自理
疾病和精神因素
第19页/共59页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20页/共59页
第21页/共59页
神经根
脊髓 髓核 纤维环 椎间盘 椎体
第22页/共59页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 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神 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以20~50岁 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
处有深压痛、叩痛,并伴有向小腿或足
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第33页/共59页
体征(3)
4.直腿抬高试验 病人平卧,膝关节伸直
, 被动直腿抬高下肢,至60度以内即 出现放射痛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 神经系统表现 感觉减退, 肌力下降 ,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第34页/共59页
神经系统表现:
第41页/共59页
3.封闭治疗
机理:封闭治疗可起到镇痛及 消炎作用,对神经系统起到 一定保护作用。 临床观察:绝大多数腰椎间 盘突出症可用封闭方法。常 用方法为硬第4膜2页/共外59页 腔封闭疗法。
4.理疗、推拿和按摩
机理:通过对关节、肌肉、韧 带和肌腱施加影响,起到镇 痛作用。有研究认为该法可 使突出的髓核复位,而解除 对神经根的压迫。
第6页/共59页
二、肩关节脱位
病因与分类 依据肱骨头脱位后所处的位置肩关节脱位可分
为∶ 前脱位-肩关节前下方组织薄弱,最多见。 后脱位-直接暴力下肩关节后方直接受到撞伤,肱骨头
向前脱位。
下脱位-肱骨头向盂下滑出发生脱位。 盂上脱位
第7页/共59页
临床表现
外伤史 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Dugas氏征阳性-肩关节脱位后,患侧手掌搭到健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