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红对勾答案

合集下载

《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1 Word版含解析

《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1   Word版含解析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一)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1.(25分)(2018·焦作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表示,“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人不敢想象8年后中国居然成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世界五强之一。

当时中国人最乐观的估计是,我们能够抵挡住日本的攻击,并且把他们赶走。

……当时的人们想的是,日本屡次侵略中国,在国际组织里中国也没有话语权,虽然国家很大,但是始终是一个小角色。

没想到8年之后,中国不仅赢了,还成了政治上的大国,任谁也不敢想。

”——据《二战时中国战场作用有多大》整理材料二:罗斯福在多种场合表示:“在将来,一个仍然不可战胜的中国将不仅在东亚,而且在全世界起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适当作用。

”他表示,他不是没有认识到中国目前还很弱,但他想到更远的将来,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4亿人口的国家,把它当作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

他说:“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

”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

——据《二战时中国获得联合国席位鲜为人知的博弈》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支持中国进入“世界警察”集团的原因。

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12分)答案:(1)变化: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从没有话语权到转变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由任人宰制的弱国转变为具有世界大国地位的国家。

原因:中国坚持抗战,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潮流;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创始国和重要成员;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2)原因:中国是美国牵制日本的盟友;中国具有发展壮大的潜力;中国在亚洲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是美国战后与苏联争夺的主要对象。

必修一1.1红对勾课时练习习题

必修一1.1红对勾课时练习习题

B卷:课外作业限时: 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30分)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据此完成1—5题。

1.图中共有________类天体()A.2B.3C.4 D.5答案:B2.图中共有________级天体系统()A.1 B.2C.3 D.4答案:B3.行星A是()A.金星B.地球C.火星D.木星答案:C4.行星A、B和彗星三者中公转方向相同的是() A.行星A和彗星B.行星B和彗星C.行星A和行星B D.三者相同答案: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类地行星B.B为巨行星C.B的质量、体积最大D.A没有卫星答案:D读天体系统图,完成6—8题。

6.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7.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⑥⑦⑧8.太阳系曾经有九大行星,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放弃其行星地位,将其作为矮行星的是() A.①B.③C.⑤D.⑦解析:此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可以看出,左图与右图均有彗星,彗星绕日运动,加上右图中地球的存在,可知右图为左图未显现的部分,从而可知此图为太阳系结构图;①~⑧分别为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为类地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

答案:6.B7.D8.A9.地球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的特殊性体现在()A.太阳系中质量、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答案: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年是衡量天体寿命的时间单位B.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C.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有彗星和恒星D.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等级别的天体系统解析:光年是一个大尺度的距离单位;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彗星和星云的外貌呈云雾状,恒星的可视外貌呈现一个个的光点。

红对勾答案

红对勾答案

23题
(1)佛脚和道教的思想,(2分) (2)反对理学空谈义理,强调经世致用。(2分)儒学逐渐 走向极端,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 想体系。(2分)
(3)材料一中“天理”的实质是封建等级秩序,材料三中 的“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2分) 发展之处: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资产阶级国家 学说。(2分)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2分)
汇编卷 16题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 (或朝政混乱)。(2分) (2)表象:风俗。(1分)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4分)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1分)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2分)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1分)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分)
2分5农业文明时代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工业5农业文明时代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工业文明时代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已成为先进国家普遍的选择
第一讲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汇编卷 16题答案
(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 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时宰相为同平章事,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枢 密院长官枢密使管军事,三司长官三司使总理财政来 分散相权。 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被削弱,皇权加强(5分)
调研卷
16题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君主专制的强化、外国的侵略、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2)推行郡国并行制;出现王国问题或地方割据; 颁行推恩令。 (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接管辖“腹里”地 区,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原因:蒙古统治者人数少,得不到中原人的支持; 强制中原人改变生活方式;思想上没有提倡儒家 思想,阶级矛盾尖锐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2021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

2021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

2021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1、26.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单选题]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C.文成公主入藏(正确答案)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2、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单选题]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正确答案)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3、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哪个事件()[单选题] *A.八王之乱B.玄武门之变C.安史之乱(正确答案)D.陈桥兵变4、1.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正确答案)D.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5、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

“预言”指()?[单选题] *A.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抗战胜利属于中国(正确答案)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6、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B.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C.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打击了罗马的统治D.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正确答案)7、94.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

该王朝的都城位于()[单选题] *A.开封B.长安C.洛阳D.临安(正确答案)8、28.西汉初,因推行以农为本、以德化民的政策,出现政治清明、国力增强的治世时期。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8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三民主义1.(2013·安徽文综)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由题干材料中“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故C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完全曲解了孙中山的意图,D项表述本身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C2.(2011·重庆文综)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体现了孙中山坚决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的决心,故A项符合题意。

C项体现了民生主义的内容,B、D体现了“排满革命”的思想。

答案:A3.(2011·大纲全国文综)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

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

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解析:注意陈元孝的诗句“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表达的是对汉族政权亡于少数民族政权的一种悲愤之情,而章太炎以该诗题画并刊于《民报》,说明章太炎与陈元孝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即表达了章太炎对满清统治的不满,要求推翻满清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13·安徽文综)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图中数据表明,除隋朝外,两汉至唐朝水利兴修的次数总体呈上升态势,这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故B项正确。

图中并不能反映出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也无法说明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故A、C两项错误。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3·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铁器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套铁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故均可排除。

答案:B3.(2013·海南单科)下图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解析:本题为图片材料型选择题。

仔细观察图片:图上方为一位古代男子正驭使一头牛在耕田,图下方为一位古代女子在织机前织布,所以图片反映的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

A、C、D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答案:B4.(2012·浙江文综)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1讲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1讲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1.(2012·浙江文综)《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出准确历史结论的能力。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其空想性主要体现在材料中所说的“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与材料的主旨无直接联系,故均可排除。

答案:B2.(2012·广东文综)“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 )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开始挑战“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由此可知“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是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学说,“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实践活动,紧随其后的“大炮”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

启蒙思想属于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是“小排炮”和“大炮”轰击的对象,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学说的挑战,属于人文学说,不是自然科学理论,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属于“小排炮”,C项错误。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0讲 民主政治的扩展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讲民主政治的扩展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2013·广东文综)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解析:从材料中的“1789年革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政体的发展,1877年时的法国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其政体是共和制,故选C项。

答案:C2.(2012·北京文综)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

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

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②七月王朝时期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④督政府时期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解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793年法国处于雅各宾派专政时期,1795年处于督政府统治时期,1826年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30年处于七月王朝时期,据此可知排列顺序应为③④①②,故C项正确。

答案:C3.(2010·安徽文综)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析:材料说明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巨大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战争的胜利。

它的颁布既是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成果,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D项的说法最准确地反映了材料信息。

高一历史红对勾答案

高一历史红对勾答案

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

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___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争田现象说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结合时代背景可判断当时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

A项是现象;C项是汉代以后,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B2.商鞅变法,下令“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依军功行田宅”。

这两条措施()①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②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③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④为自耕农私有土地的发展开阔了前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3.(2011·潍坊模拟)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B.地主致力于民间赈济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答案:D4.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ī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

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周B.春秋战国C.西汉D.东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牛如果踩别人的田地,将要受到惩罚。

由此可见当时土地已经成为私有财产并受到保护。

国家在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

答案:B5.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秦代到清代,形成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私有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长期占主导地位,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工具。

2022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

2022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

2022红对勾高三一轮历史答案1.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

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

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要求学生结合老子的治国思想和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

依据材料“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可知,其反映的现象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相契合,故B项正确。

孔子主张仁、礼、为政以德,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韩非主张变革,加强法治和中央集权,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等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2.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

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

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

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学生结合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子的权力与势力,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涉及藩镇势力,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动摇了宗法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3.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朝手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海外贸易中主要运输商品种类和材料等关键信息来分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4讲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考点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经济文明一、古代希腊政治文明1.形成环境(1)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众多、海岛棋布、平原狭小。

(2)经济环境: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

(3)政治环境: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环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2.发展历程(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使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3)顶峰: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3.主要内容(1)公民大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其讨论决定。

(2)五百人议事会:国家常设最高行政机关。

(3)陪审法庭:国家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除十将军委员会以外,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

4.突出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历史评价(1)积极性①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

②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2013·山东文综)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陈独秀此时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不能体现“新的方向”;D项是B项在当时的具体体现。

答案:B2.(2012·福建文综)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解析: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说明历史观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紧扣题干中“打倒偶像”、“启蒙”、“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等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主张打倒专制,解放人们的思想,实质上是倡导民主与科学,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D考纲考点二国共十年对峙3.(2013·课标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材料强调农民游击战争必须与城市革命高潮联合才能发挥作用,意在强调城市革命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外关联横向扫描第1讲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考点一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一、夏、商、西周政治制度1.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商朝的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商朝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1)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分配土地和人口的制度,形成了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制度。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5讲 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5讲 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外关联横向扫描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 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拓展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科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一、新航路的开辟1.五大促进因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强烈渴望。

(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2.三个有利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

3.两个推动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4.四个人物、三条航路(1)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2)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

(3)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

(4)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

5.五点影响(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6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题型天天练: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6   Word版含解析

高考非选择题37分标准练(六)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1.(25分)(2018·济南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出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

他想用这一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

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

“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1900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优秀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

——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材料二:烂熟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

对于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

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危机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机械学成为统统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总之,19世纪30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

——摘编自高宁波《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30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15分)答案:(1)特点: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落伍;技术零散,未形成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未转化为近代科技;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随堂训练(含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

【红对勾】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8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随堂训练(含2013年高考真题,含解析)人民版考纲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1.(2013·课标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C.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基本特征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程序。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人民主权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最主要的程序是辩论,这就要求参政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演说能力,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无法在政治领袖和演说家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答案:A2.(2013·课标Ⅱ)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

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

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由于辩护人充满感情的辩护打动了陪审团,陪审法庭经投票宣判该女子无罪。

陪审团这一作法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体现了雅典审判程序严格,排除D项。

答案:A3.(2013·广东文综)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按照陶片放逐法,如果公民们认为某人的行为损害了公民利益,威胁到城邦民主,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然后投入陶缸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

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___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争田现象说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结合时代背景可判断当时土地私有制已经出现。

A项是现象;C项是汉代以后,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B
2.商鞅变法,下令“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依军功行田宅”。

这两条措施()
①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②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
③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④为自耕农私有土地的发展开阔了前景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3.(2011·潍坊模拟)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
了宋代()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B.地主致力于民间赈济
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答案:D
4.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ī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

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
C.西汉D.东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牛如果踩别人的田地,将要受到惩罚。

由此可见当时土地已经成为私有财产并受到保护。

国家在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

答案:B
5.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秦代到清代,形成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私有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长期占主导地位,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工具。

答案:D
6.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D.土地私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

而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

答案:D
7.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土地公有制B.井田制
C.均田制D.租佃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史实能力。

北魏至唐朝初期,统治者采取均田制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

答案:C
8.从田庄制到租佃制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剥削方式的变化
B.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D.土地的经营方式的变化
解析:田庄制和租佃制都是封建社会的土地经营方式,随着经营方式的变化,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在变化。

C项说明了其实质。

答案:C
9.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
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人身依附性增强
答案:C
10.北宋苏洵说:“方今天下之田……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租佃经营在北宋已较为普遍
②北宋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实物地租
③租地农民向地主交纳收入的一半
④佃农成为地主的私人武装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11.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出现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导致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经营方式。

答案:B
12.下图为《明代地契》,它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农民的境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B.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
C.农民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力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图片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A、B、C 三项均为契约纳租方式的影响,而雇佣关系在明代只是少数现象,没有取代租佃关系的主导地位。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3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

——《周礼·地官·小司徒》材料二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在争论中获胜)。

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国语·晋语九》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

仲尼曰:“丘不识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土地制度有什么特色?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材料四表明了什么问题?
(4)这组材料实质反映了一个重要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答案:(1)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表明除公田外,出现了私田。

劳动者开垦荒地成为私田;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私田开垦日益增多。

(3)井田制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材料三记载发生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

材料四表明出现地租剥削方式。

(4)贵族占有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

14.(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反映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土地兼并问题。

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

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

(2)观念:热衷于买田置地。

主要原因:古代以土地为根本的经济思想的影响;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经营可获较高且稳定的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