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传动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传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机电产品必须完成相互协调的若干机械运动,每个机械运动可由单独的控制电机、传动件和执行机构组成的若干系统来完成,由计算机来协调与控制。

由于受到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机械传动链还不能完全被取消。但是,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已不仅仅是用来作运动转换和力或力矩变换的变换器,已成为伺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伺服控制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和选择。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传动链,而不是取消传动链。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中机械传动的主要性能取决于传动类型、方式、精度、动态特性及可靠性等。在伺服控制中,还要考虑其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快速性的影响。此外,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传动链还需满足小型、轻量、高速、低冲击振动、低噪声和高可靠性等要求。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所要研究的三大结构是:

① 传动机构:考虑与伺服系统相关的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等伺服特性;

② 导向机构:考虑低速爬行现象;

③ 执行机构:考虑灵敏度、精确度、重复性、可靠性。

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链的性能因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载的变化 负载包括工作负载、摩擦负载等。要合理选择驱动电机和传动链,使之与负载变化相匹配。

(2)传动链惯性 惯性不但影响电机的启停特性,也影响控制的快速性和速度偏差的大小。

(3)传动链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影响系统谐振和传动精度。

(4)间隙、摩擦、润滑和温升 影响传动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传动机构应能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传动机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要小;转动惯量大会对系统造成机械负载增大(T 电=T 负+J ε);系统响应速度变慢,灵敏度降低;系统固有频率下降,产生谐振;使电气部分的谐振频率变低。

(2)刚度越大,伺服系统动力损失越小;刚度越大,机器的固有频率越高,不易振动(J

K n =ω);刚度越大,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机械系统产生共振时,系统中阻尼越大,最大振幅就越小,且衰减越快;但阻尼大会使系统损失动量,增大稳态误差,降低精度,故应选合适阻尼。

(4)静摩擦力要小,动摩擦力要小的正斜率;或者会出现爬行。

本章从保证稳态精度、快速响应和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传动系统和典型机械传动装置。

2.1概述

2.1.1传动系统的概念与任务

传动系统是指把动力机产生的机械能传送到执行机构上去的中间装置。

传动系统的任务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项目:把动力机输出的速度降低或增高,以适合执行机构的要求;用动力机调速不方便或不经济时,采用变速传动来满足执行机构变速的要求;把动力机输出的转矩,变换为执行机构所需要的转矩或力;把动力机输出的等速旋转运动,转变为执行机构所要求的,其速度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运动(移动或平面运动);实现由一个或多个动力机驱动若干个相同或不相同速度的执行机构;由于受机体外形、尺寸的限制,执行机构不宜与动力机直

接联接时,也需要用传动装置来联接。

2.1.2伺服机械传动系统的指标

伺服系统是指以机械运动量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为随动系统。伺服系统中所采用的机械传动装置,简称为伺服机械传动系统。它是伺服系统的一个组成环节。它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伺服机械传动系统是整个伺服系统的一个组成环节。其作用是传递扭矩、转速和进行运动变换,使伺服电机和负载之间转矩与转速得到匹配。往往是将伺服电动机输出轴的高转速、低转矩转换成为负载轴所要求的低转速、高转矩或将回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伺服机械传动系统大功率传动装置,既要考虑强度、刚度,也要考虑精度、惯量、摩擦、阻尼等因素。小功率传动装置,则主要是考虑精度、惯量、摩擦、刚度、阻尼等因素。

伺服系统的基本指标是,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稳定性好及足够的功率。

1.传动精度

传动精度主要是由传动件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传动间隙和弹性变形所引起。

2.响应速度

对于伺服系统,数据的运算和处理速度远比机械装置的运动速度快。而机械传动系统的响应主要取决于加速度。从传动系统的角度看,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主要从减小摩擦力矩,减小机械部件的质量、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和转动惯量,来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

3. 稳定性

伺服系统不但要求稳态误差小,并且要求能够稳定工作、动态品质好,这与振动、热以及其他许多环境因素有关。要提高传动系统的抗振性,就必须提高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般不应低于50~100Hz ,并须提高系统的阻尼能力。

在实际设计与使用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和增加必要的指标。

2.1.3伺服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特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系统的良好伺服特性,要求机械传动部件满足转动惯量小、传动刚度大、传动系统固有频率高、振动特性好、摩擦损失小、阻尼合理、间隙小等方面,还要求机械部分的动态特性与电机速度环的动态特性相匹配。由此才能满足伺服传动系统中传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能好的基本要求。

1.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是物体转动时惯性的度量,转动惯量愈大,物件的转动状态就越不容易改变(变速)。利用能量守恒定理可以实现各种运动形式的物体转动惯量的转换,将传动系统的各个运动部件的转动惯量折算到特定轴(一般是伺服电机轴)上,然后将这些折算转动惯量(包括特定轴自身的转动惯量)求和,获得整个传动系统对特定轴的等效转动惯量。

传动系统折算到电机轴上的转动惯量大所产生的影响有:使电机的机械负载增大;使机械传动系统的响应变慢;使系统的阻尼比减少,从而使系统的振荡增强,稳定性下降;使机械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但惯量的适当增大对改善低速爬行是有利的。

由于在进行伺服系统设计时离不开转动惯量的计算和折算到特定轴上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下面就给出这方面的常用公式,以便于分析计算。

(1) 圆柱体转动惯量

221mR J =

(kg ·m 2) 式中 m —一质量,单位kg ;

R —一圆柱体半径,单位m 。长为L 的圆柱体的质量为γπ2LR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