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土地理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合集下载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新时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不断受到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实际生活出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标签: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此過程中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增强地理教学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且有机地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呢?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开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必要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地理教学在统一教材模式中,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实现因材施教。

不可否认的是现用地理教材往往与乡村实际、学生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空洞、单调,往往让乡村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枯燥的感觉,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往往行成喜欢地理知识不喜欢地理课的现象。

许多学生由此对地理课产生厌学、怕学、难学的思想。

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地理课程的有效性,必需认真关注乡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地理资源,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乡村地理教育带来源泉与活力。

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是非常多的,通常情况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各种馆室、信息中心、学校网站、景点绿地、宿舍、球场、礼堂;包括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无形的资源,如校内校容校貌、校纪校风、人文资源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爱好、特长的学生和教职工;也包括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学科课程的教材,教参、教辅和练习册。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地理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更新1. 确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地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预测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资源整合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丰富教学手段。

2. 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所在地特色,编写实用性强的地理教材。

3.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教育平台、地理论坛、学术文章等,拓宽学生视野。

四、评价体系改革1. 多元化评价:综合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地理素养。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评价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1. 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地理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 参加培训、研讨会,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开展地理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师应把握教育改革趋势,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实现高效的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大通乡土地理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大通乡土地理在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大通乡土地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大通六中文正香[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乡土地理实施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大通县乡土地理》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灵活运用教材案例,凸显乡土地理在《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章节的教学中,我在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中,添加了大通县桥头镇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遇到的环境问题,通过德国鲁尔区成功的整改经验中来探讨,大通县今后如何利用煤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和鲁尔区鲜明的对照及大通县乡土地理的案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日后的生活中对大通县环境保护的密切关注。

二、乡土地理材料能使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如讲到“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列举了大家熟悉的桥头铝厂,让同学们分析它的区位:桥头铝厂位于大通县的境内(第一层含义);厂前有宁张公路经过(第二层含义)。

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来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

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下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开放式地理教学的探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制订的第一部全国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那么,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而且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呢?我认为实施开放式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认为地理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放性的实践。

一、教学地点的开放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的确,学生的很多知识和能力来源于生活,而不仅仅是书本和课堂。

新的课标要求教师不再仅限于讲台,而是更多地处在学生中间,有目的、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亲身体验,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教学地点,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到田野、工厂、社区等地,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课堂。

例如,在讲授有关地形的知识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认识地形类型,观察地形差别,讨论地形成因。

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知识对生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十分明确地指出:“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具体实施中,强调:“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的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循序渐进的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趣味性的、时代性的内容为题材,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

乡土地理纳入地理课程资源初探

乡土地理纳入地理课程资源初探

陆高原 湿地水 禽保 护区 。至少在 20万年前 , 0 青海 湖是 古地 中海 的一部分 , 与古黄河相通 。大约 1 万年前 , 3 在 第 四季 的造山运动 中形成 了新构造断陷湖 。它 曾经是外 泻湖 , 有过河 湖共存 的阶段 。 初夏 , 沐浴着青藏 高原 的灿 烂 阳光 , 尽情 呼吸着 过 滤了一般 的清新 空气 , 站在绿草 如茵 的牧 场上 , 眺望 眼 前静谧的青海湖 , 足以使每个人 的心灵受到震 撼。 明 白保护环湖生 态任 重道远 。青海湖流域地处青海
2 乡土 地 理 成 为 地 理 课 程 资 源 的 组 成 部 分 是 地 理 . 课 标精 神 的要 求
向 的变异 。另 外 , 区的年 降水 量 比远离 海岸 的武 夷 本
山市 要 少 得多 , 也是 特 殊 的 乡土 地理 现象 , 师 引 这 教
入 这一 现象 后 , 求学 生 根据 所建 立起 来 的地 理思 维 要 模 式 进行 思 考 , 学生 很 快便 得 出结论 , 同样 与 地 形 这
理知识应 该首推 乡土地 理知识 , 因此 , 乡土地理 知识 将
1 . 是地理课程设计、 条件, 实施和 评价等整个课程编
。一 制过程 中一切可利用 的人力 、物力 以及 自然资源 的总和 。 它包 括教师 、 教材 以及学校 、 家庭 和社会 中所有 有助于提高学生地理素质 材料 、 多媒 体影音 素材 的阶段 , 这样 的地理 教学不 能满
足新形势 下地理学科教育 的需要 。 地理学科性质决定其 是 一门实践性 、 区域 性 、 综合性很强 的学科 , 首先 它必须
析、 索、 探 研究 , 有助 于培养学 生的实践 能力 。如 “ 天气 与气候 ” 这部分 内容 的学习 , 以带学生走 进 当地 气象 可 站, 取得 有关 气 候特 征 的数 据 与 资料 , 当 地 的盛 行 如 风向、 降水 总量 及季 节分 布 、 月均 温等 乡土 地 理 内容 , 教 会 学 生提 取 、 析 、 理 数 据 , 出结 论 , 分 处 得 思考 其 内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 实
• 新课标概述 • 地理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变化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01
新课标概述
新课标的目标和理念
目标
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提高 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 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力。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如 GIS、遥感等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 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03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
积极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包 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多媒
总结词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动画和 视频,将地理知识以更形象、更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பைடு நூலகம்总结词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详细描述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减少 备课时间,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展示大量地理信息,提高 教学效率。
理念
注重实践、探究和创新,强调地 理知识的应用和跨学科整合,关 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内容体系
以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为基 础,结合社会、经济、科 技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善 的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主题设置
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三大主题,设置 必修和选修课程,满足学 生个性化需求。
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地理(心得)之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地理(心得)之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地理论文之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呢?通过五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觉得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教法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就能使得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

那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用好教材。

新课标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中任然必须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原始材料,只有抓住了教材,才能紧跟理念,达到教学目标。

新的“湘教版”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活动”。

活动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绝大多数“活动”包括了许多地理基础知识,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和研讨。

由于条件的限制,个别“活动”不是很适合开展,但是可以换成一个同类的“活动”来开展。

地理是比较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地理课本上的“活动”也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开展起来也比较容。

第二,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地理应用能力。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地理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才是我们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

但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我们感到问题的症结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理论性较强,而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对学生来说,这个“用”应表现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释和解决一些现象和问题;能够借用相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

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

例如,当我们在考虑何何地买房子等问题时,考虑的气候,地形,城市规划建设里的交通等等,就需要有获得、整理、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

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

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地理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首先,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地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情感态度。

地理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地理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情感态度。

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理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地理教育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地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地理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地理新课标课程实施方案的实施,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校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地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环境意识和国家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二、目标确定1. 提高学生地理素养:通过地理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理论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水平。

2. 增强地理意识:通过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能力。

3. 培养国家意识:通过地理课程的改革,加强对国家地理特点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内容调整1. 增加实地考察和探索:将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融入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让学生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强调跨学科融合: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增加地理与历史、地理与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四、教学方法创新1. 问题导向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调研和研讨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五、教材编写与评价体系构建1. 教材编写:编写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地理教材,注重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结合,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内容。

2. 评价体系构建: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1. 师资培养:加强地理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地理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一、引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档旨在阐述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

具体目标如下:- 理解并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培养地理观察、调查、实验和论证等技能;- 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增强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2.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将地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领域: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1. 教学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实践性原则:注重地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启发性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地理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地理研究兴趣;- 案例教学法: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地理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全面反映学生的地理研究状况。

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地理研究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地理研究效果,为学生提供反馈;- 学期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地理研究成绩,为教学提供参考。

2. 教学反馈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以下是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的具体内容:一、地理教育教学理念地理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情境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地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训练,适当引入新的科研成果,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地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地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遵循多元化、全面性、客观性、导向性的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六、地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要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和丰富性,包括教材、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

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七、地理教师素质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的关键因素,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总之,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旨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实施地理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大通六中张文学

实施地理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大通六中张文学

实施地理新课程的几点困惑作者姓名张文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我省顺利进行,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纵观新课程改革,无论是课堂组织形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他的科学性、进步性和可操作性,但无论是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师生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方面,从认识到实施中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

不利于全省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的实施。

通过调查研究,我以为新课程改革存在主要困惑有以下几方面:一、新的课堂教学“形似而神异”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看,有的课既没有按照课标要求完成知识的传授,也不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把做大量单调重复性的习题、试卷误以为是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或是热热闹闹,没有主题,没有思想,只追求表面形式。

在教学课堂中,过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任自流,要么,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突出成绩,课堂组织形式有的成为放羊式,分组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没有主题,没有方向。

表面热闹,实际活动仅限于肢体运动。

节节课采用探究式学习,没有引发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不满堂灌就满堂问,不主动参与就被动参与,扼杀学生的自主性或创造性。

教学效果不佳有时甚至不如老师直接讲述好。

但如果一味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少讲学生多动,高考时学生分数高低,谁敢拿学生的未来做实验,这又将扼住了课改的脖颈,那课堂教学是改革还是顾及高考呢?还有,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节节都用,教学任务又完不成。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既要课改又要高考成绩,既要课改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新的课堂教只能形似而神异。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我认为关键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被内化,只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新的理念。

并指导新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改善教学行为。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独立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地理新课程实施方案

地理新课程实施方案

地理新课程实施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地理新课程需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新课程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实际。

同时,还要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其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在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
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材编写和选用。

地理新课程实施方案需要注重教材编写和选用的质量
和适用性。

教材需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内容丰富全面,结构合理,语言简洁明了,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方案需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
材编写和选用等方面全面考虑,确保新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地理课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课改下搞好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下搞好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改下搞好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的方法应当更加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已经逐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搞好地理教学。

可以组织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生动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学科交叉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地理教学也应当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促进和互补。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历史、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地理问题。

这样既可以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们能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地理世界中的规律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思维导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教学要更加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和感受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地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观察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

探究新课标理念下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有效措施地理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拥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新课标理念以贯彻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推动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地理学术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建立桥梁。

地理学科的创新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和模拟推演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思维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注重的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不强,缺乏批判性思维。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新课标理念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教学也可以从中受益。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地理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通过利用绘图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和实时数据等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

四、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适合开展项目式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调研和小研究,让学生亲自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开放性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在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地理学科是一个有趣的学科,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资源的应用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对新鲜事物和新技术有较高的接受度。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卫星影像和网络地理资源等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外扩展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有效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指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达到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习方法的改进、知识技能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

一、课程设计课程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课堂活动的基础。

在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关键问题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地理教材的课程设计应尊重时代背景、地域特色和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和社会问题,注重对地理实践的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地理调查。

二、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方法应从被动的讲解式教学向主动探究式教学转变。

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跨学科教学和多元化教学,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三、教师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地理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注重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设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注重评价方法和结果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作出差异化的指导。

四、学生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小学地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小学地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小学地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亟待更新和改进。

针对当前小学地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制定一体化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目标1.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3.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三、实施步骤1. 课程整合将地理课程与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进行整合,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素养。

2. 教学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外的地理教学资源,包括地理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地图图书馆利用等,丰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3. 多元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观察等,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

4.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地理知识竞赛、户外探索活动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实践,增强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5. 教学评估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机制,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地理环境的态度。

四、师资支持提供师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激发教师对地理教育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五、预期效果1.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2.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加强;3.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所增强。

六、实施时间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时间表,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时间点。

七、风险应对根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确保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以上是小学地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地理教育的发展努力!特殊场合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地理课程实施增加条款:1.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实际情况融入课程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通乡土地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大通六中文正香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大通新课程乡土地理地理教学实施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本文以《大通县乡土地理》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灵活运用教材案例,凸显乡土地理
在《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章节的教学中,我在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中,添加了大通县桥头镇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通过德国鲁尔区成功的整改经验中来探讨,大通县今后如何利用煤炭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和鲁尔区鲜明的对照及大通县乡土地理的案例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经济发展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日后的生活中对大通县环境保护的密切关注。

二、乡土地理能使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如讲到“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列举了大家熟悉的桥头铝厂,让同学们分析它的区位:桥头铝厂位于大通县的境内(第一层含义);厂前有宁张公路经过(第二层含义)。

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来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

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样,在讲授“全国河流概况”及“中国气候”等问题时,也可以联系本地的“河流”、“气候”等实际知识,生动地举例阐明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

三、乡土地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

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如在讲青藏高寒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当地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

接着介绍“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的观察来回忆,每年当地的河流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水位高低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青藏高寒气候”特点的印象。

同样的,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当地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冬18点左右、夏19点左右),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四、乡土地理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材中的实例较为典型、实用,但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且有切身体会的乡土地理实例来讲解,那么效果较为明显。

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

比如在讲旅游开发时,列举了宝库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老爷山风景区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举了宝库乡由于开发过程中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对大通的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一个个实例的讲解,除了让学生了解旅游开发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这样通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实实在在的实例使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他们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与他们有切身利益的实际生活当中来。

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
要实现新课程要求的“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的拓展,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学习达到扩展其生活经验、增加对家乡的感知,使学生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将乡土地理的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一节教学前,组织学生开展以下实践活动:①比较不同时期的大通县地图,探寻大通县城区范围、交通方式、绿化布局的发展变化,列表小结。

②采访周围的长辈,了解他们对大通县以前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居住条件的感受和对现在的生活条件的认识,并作较详细的记录。

③利用所获得的文字资料,再搜集一些大通县城市建设的图片,制作成墙报进行交流展示。

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学生能逐渐学会从活动和生活中搜集相关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学生因为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会兴趣十足地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

六、强调学生综合性地理思维和使用地图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背记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材中数据、特征等地理要素,教师只需将其作为背景资料,简单介绍,告诉学生如果需要时如何去查找。

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认识和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当地独特的地理景观、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影响,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整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多角度、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

“农业区位条件”教学中,利用大通县土地利用图、气候图以及大通县水文水系图,综合分析评价大通县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今后大通县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如果经常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主动学习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七、编制乡土地理案例,研制好的案例分析框架
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课堂自主性学习气氛因此空前高涨,切实显示出地理课教学的特色,对于推动地理课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乡土地理案例不够典型,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没有乡土地理案例,乡土地理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乡土地理案例,就没有有效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乡土地理案例时注意案例素材的真实性、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编制出好的案例。

并且,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固然有效,但不应千遍一律,教师还应灵活运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课教学的要求。

总之,在乡土地理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当地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学生自主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的教学目的,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1] 李桂芝著.《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M].地理教育,2005.
[2] 杨斌.《高中地理课堂呼唤乡土地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 张海丽等.《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探讨》[J].教育时空,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