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动物传染病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症状
呼吸型
潜伏期36小时或更长,人工感染为18~36小时。病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 并迅速波及全群。 4周龄以下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喷嚏、咳嗽,有呼吸罗音,病鸡全身衰弱, 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下垂。 5~6周龄以上鸡,突出症状是罗音、气喘和微咳,同时伴有减食、沉郁或下痢症状。 病程一般为1~2周,有的拖延至3周。雏鸡的死亡率可达25%,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 率很低。
四、症状
生殖道型
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 蛋的质量变差,如蛋白稀薄呈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以及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等。
肾型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沉郁、减食,羽毛蓬乱,腹泻,排白色或水样粪便、 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雏鸡死亡率为10%~30%。
腺胃型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病鸡沉郁、减食,羽毛蓬乱,腹泻,迅速消瘦、体重减轻。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仅发生于鸡,但小雉可感染发病,其他家禽均不感染。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抵抗力(约4周)。 适应于鸡胚的毒株,脑内接种乳鼠,可引起乳鼠死亡。
三、流行病学
2.传 染 源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分泌液中, 排出病毒,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 在3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产蛋母鸡的腹腔内可以发现液状的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变形。 18日龄以内的幼雏,有的见输卵管发育异常,致使成熟期不能正常产蛋。
五、病理变化
肾病变型
病鸡消瘦,脱水,肾肿大出血,呈斑驳状的“花斑肾”,肾小管和输尿管因 尿酸盐沉积而扩张。在严重病例,白色尿酸盐沉积可见于其他组织器官表面。
腺胃型
病鸡消瘦,腺胃肿大出血,腺胃粘膜有溃疡、坏死。
3.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 传染给易感鸡。此外,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可经消化道传染,也可经蛋垂直传播。
三、流行病学
4.流行特点
呼吸型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100%,肾型与腺胃型流行缓慢, 常发生于20~80日龄鸡,生殖道型发生于产蛋鸡。 过热、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以及疫苗接种 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概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鸡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呼吸型表现病鸡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罗音。 生殖道型表现产蛋鸡产蛋减少和质量变劣。 肾病变型表现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腺胃型表现腺胃出血,坏死,病鸡消瘦。
二、病原
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一般特性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 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一个代表种。 多数呈圆形,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为27Kb。 病毒粒子带有囊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有白 色干酪样拴塞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气管粘膜弥漫性出血
(图片引自刘晨、许日龙编著《实用禽病图谱》)
五、病理变化
病鸡卵泡出血、变形,卵巢发育受阻
病鸡肾脏肿胀,呈花斑状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六、诊断
1.临时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的病理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2.病毒检测 3.血清学实验 4.气管环培养 本病应注意与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相区别。
四、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有气管罗音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五、病理变化
呼吸型
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混浊 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在病死鸡的气管或支气管中可见有干酪样栓子。 在支气管周围可见到小灶性肺炎。
生殖道型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和法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 在肾和法氏囊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二、病原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培养 病毒能在10~11日龄鸡胚中生长: 特征性变化是发育受阻、胚体萎缩。
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抵抗力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多数病毒株在56℃15分钟灭活,-20℃可保存 7年之久。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如在0.01%高锰酸钾3分钟内死亡。病毒在室 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NaOH (pH12)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