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指在保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根据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题,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开发的第三级课程。
简单的说,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行规划、自行设计的个性化课程。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不断完善,推进了体育教学内容乡土化,教学手段趣味化,活动形式群体化,教学评估科学化的进程;改变当前青少年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不正常现象,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具体来说,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如下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自己的体育办学特色
学校是体育实施的主要场所,要落实体育课程目标,必须结合学校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办学条件,注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且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才能不断地形成自己的体育办学特色。
同时,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利用各种体育资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完成体育健康课程标准,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我校拥有非常好的体育办学条件。
体育经费每年都占年度教育经费总量的5.5%以上,我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到了国家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的标准;学校还设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与专管人员,并制定了一套齐全的器材管理制度;学校共有按国家标准配齐的专职体育教师13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6人,名教练3名,市教坛新秀2人,市级星级教师3人。
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人人健体、个个争先、顽强拼搏、为校争光”的群体性体育活动中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这些都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并为我们结合学校的特点与办学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形成自己的体育办学特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与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不同,校本课程使教师真正地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加深了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理论和自身角色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提升科研素养,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意识。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校本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有助于学生运动情趣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所体现的课程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较大的空间,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宾王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的。
通过我们的调查,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动乐趣的体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等。
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体育特色的发展。
二、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
体育校本课程是一个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探索。
为此,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小组,主要由校长及学校相关负责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只有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专家学者可以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制定整体的设计方案,也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他们最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的主要实施者。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收集开发本土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与现有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初步建构了符合我校需要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义乌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的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的国际化都市,历史文化和国际化潮流同时影响着义乌的学子们。
在体育校本课程的活动项目选择时,我们从义乌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和学生的需求,对现有的体育素材进行分析整合,开发出了具有义乌地方特色的,符合我校实际教学需要的校本课程资源。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民族与现代相结合,丰富校本体育课程资源
民族体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国家体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产生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具有健体强身,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及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新兴的运动项目也层出不穷,许多新兴运动项目既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将新兴运动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
在把民族体育项目与新兴运动项目引入学校体育之前,我们深入民间、深入生活,对各项目的来历、发展、基本技术、器械的规格制作等进行全面的考证。
然后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要求及学生的年龄、体能、素质、健身的實际需要,在活动方式、动作技术、规则、器械上改进、整合各个项目。
以高跷为例,传统的高跷是把跷绑在腿上行走的,这样的高跷技术难度大,易出安全事故。
我们在开发该项目时,考虑到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选用了在传统高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的手握脚踩的高跷,这类高跷踏脚的高度根据学生的身高和技术水平的不同可以有30—50CM不等,具有安全、有趣、易学的特点,不受场地、人数、性别、年龄、气候的限制,适合学校开展教学。
经过开发整合,我们现在已有了高跷、竹竿舞、秧歌、铁环、毽球、陀螺、板鞋等民族体育项目和健美操、踏板操、轮滑、嗒嗒球等新兴体育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的课程资源,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范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学练的能力。
2.运动与娱乐相结合,提升体育的快乐因素
民族体育具有突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直接得到令人愉悦的情感抒发和宣泄。
由于民族体育的这个特点,使它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一次体育活动的举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盛会。
如,滚铁环运动是满族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铁环的玩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它的特性,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发其多种玩法,如丢圈套物、铁环操等。
教学实践表明,这项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项目深受初中生的喜爱,而且具有不受场地、器材及人数的限制,易于开展的特点,对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
再比如,体育舞蹈是在音乐伴奏下,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是体育与舞蹈的叠加,是舞蹈的运动化,也是运动的舞蹈化,通过练习可以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动作进行设计,做到简单、大方、美观、活泼、参与性强,使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
3.实效与科学相结合,促进体育的健康发展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对于人的身心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的性质各有特点,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对于人的身体、心理等的影响作用又是有所差异的。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们依据《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本着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每一位学生都受益的原则,分析各个体育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进行整理与合并,从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练习中选出比较典型和常见的体育项目和身体练习作为校本体育的活动内容。
(二)体育校本课程的排列与组合
校本课程的排列与组合是将选择出来的校本课程内容合理地安排到不同年级与时段中去的过程。
根据体育运动项目具有非阶梯性、可替代性,以及体育运动学习中不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活动内容的排列与组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与需要。
因为体育运动项目具有非阶梯性和学生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的特点,在体育活动内容的排列时,不能单纯地考虑体育运动和身体本身的难易程度,简单地将体育运动和身体练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排列,而应主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基础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2.依据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排列方法,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是解决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也解决会与不会、用与不用的问题,活动内容的排列可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排列方法。
综合考虑上述原则,我们制定了《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学习计划。
并在此基础上将选出的校本课程内容合理地安排到了初中三个年级的不同时段之中。
在实施体育校本课程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及体质状况等方面有了明显增强,由于设置的项目丰富多彩,体现了自主选择性,全员参与性,项目普及性的特点,因而适合各种层次、各种能力的学生参与。
那些过去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现在有了适合自己特点的项目,有了可以展示自己特長的机会,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实践证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史莽非.教师与校本课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14-15
[2]楼国良.试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世界学术,2007,8
[3]买佳,买春平.新课标背景下的体育校本课程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