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课件 (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1课时新授课课件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1课时新授课课件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第一课时 DNA是主要标
2
新课导入
3
新知探究
4
随堂检测
5
课堂小结
01 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掌握DNA为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的方法、思想及结果。
02 新课导入
19世纪末,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和受精作用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 有重要作用。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组 成。那么,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A.3和4 C.2、3和4
B.1、3和4 D.1、2、3和4
解析: 2、3、4三支试管内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球菌 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试管内有R型球菌的存 在。1号试管因为有S型球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球菌 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球菌只是一部分,故试 管内仍然有R型球菌的存在。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2.艾弗里实验发现:构成S型球菌的DNA、蛋白质和多 糖等物质中,是DNA使R型细菌的致病性发生了转化。 像DNA这样,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特定性 状,并通过细胞增殖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物 质,称为遗传物质。
三、 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 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DNA (C、H、O、N、P)
20世纪初,科学家们猜测,生命的遗传物质应该是 蛋白质。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首先向此假设提 出挑战,之后通过许多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 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解开。
03 新知探究
一、 格里菲思的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球菌的类型
(1)S型球菌:
•菌落光滑 •菌体有荚膜 •有毒性

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课件(共20张PPT)

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第四章 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课件(共20张PPT)

得出结论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 的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DNA 是遗传物质
不足:DNA纯 度不够
三、 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2、T2噬菌体的结构:
DNA
蛋白质
电镜下的正在侵染大肠杆菌 的T2噬菌体
T2噬菌体模式图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练一练
例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
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是(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
存活
)
练一练
例4、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
C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的成分?
蛋白质
?
DNA和蛋白质
DNA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 1928年格里菲思, 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光滑
粗糙
固体培养基上的肺炎双球菌菌落
一、 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1)S型细菌: •菌落光滑
•菌体有荚膜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练一练
例2、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是 (
D A.杂交实验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4.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4.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苏教版

不完美。因为他所提取的DNA仍含有 少量(0.02%)的蛋白质,所以有人对 实验结论仍有怀疑。
(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沙 斯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
蛋白质、DNA
2、 T2噬菌体的习性:
一种专门寄生于细菌内的 病毒,利用细菌体内的原 料来繁殖
T2 噬菌体的特点
① 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 ② 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内含有DNA ③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指导下进行繁殖,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如果我们自己来设计实验?
(二)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图解)
S型活细菌 (体外转化实验)
多糖 脂类 DNA
蛋白质 RNA
DNA+DNA水解 酶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型菌
加入
S型细菌的DNA
R型菌
S型菌
R型菌
加入
S型菌的蛋白质或 S型菌的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菌
加入
S型菌的DNA +DNA酶
只长R型菌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侵入别的细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S (标记35S ) DNA的组成元素: C、H、O、N 、P (标记32P

问题:怎样才能让噬菌体的蛋白质 和DNA上被相应的同位素标记上?
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 息,可以准确地复制,传递给下一代等。 2、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
有哪些?同位素标记法、分离提纯法、病毒 重组法等。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高一苏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4.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高一苏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4.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问题探究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分析: 1.标记噬菌体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 噬菌体? 答案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答案 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 噬菌体。
12345
B.1、3和4
√ D.1、2、3和4
解析 答案
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 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实验过程 (1)标记T2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噬菌体 噬菌体
(2)侵染细菌
高 低 低 高
5.实验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_蛋__白__质__外__壳__ 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亲代的D来NA遗传的。 6.实验结论: DNA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答案
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管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什么? 答案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离心管 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较高,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解析 答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共23张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共23张PPT)
噬菌体是什么?它是如何侵染细菌的?
作为科学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这一实验应该 怎样操作?
噬菌体
噬菌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结构特简单! 它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细菌)才 能生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对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思考
1、从过程看,释放的子代噬菌体是否遗传了亲代噬菌体的 特性?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2、子代噬菌体合成的“控制模板”是什么?原料是什么? 场所在哪里?需要酶和ATP吗?来源于哪里?
(1)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使R 型菌转化为S型活菌。
(2)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思仅推论: 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该实验
还不能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
例1、(2013小高考)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 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 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 不死亡
可见,对噬菌体间接实现标记,不可直接标记!
改用CHO的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是否可行?
问题探讨:
1、保温、搅拌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如果保温时间控制不好(过长或过短)会对实验 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同理,不搅拌过不彻底对实验 结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实验过程及结果:
分组
结果

生物: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2)

生物: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2)

合成 组装
释放
新合成的DNA、蛋白质组 装成很多噬菌体
细菌解体,释放出噬菌体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1956年有 科学家发现,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有 蛋白质和RNA。而通过实验,说明了这 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有烟草 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病毒等。
通过上面我们的了解,我们可以 得出 鞍山交通信息网
壹声,手捧诏书匆匆入内.众人连忙离座上前,齐齐壹挥袖袍.单膝跪地双手上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艾蓄意谋反,朕念其昔日功名,决定革其兵权,赐尔痛快壹死,钦此/""什么/您要杀我兄长/"颜良最先站起身来,壹把夺过圣旨,目光如芒扫视几眼.登时气得浑身发颤,直接将圣旨撕咯个粉 碎,厉声骂道:"昏君,我兄长为大吴戎马多年,如今否分青红皂白居然就要斩我大哥,那种狗屁官,否当也罢/"周艾原来の冷静瞬间被壹股袭上心头の惊骇所占据,那长脸上の意气风发轰然瓦解,显然没什么想到会那样,那晚郭嘉所言否假,朝廷居然真の要杀自己.长宪亦是嗔目瞪眼,面露怒色, 辅公祏和韩遂二人则是相望壹眼,壹切尽在否言之中."您您好大の胆子,胆敢公然毁旨,您可知那是诛九族の大罪/"见颜良公然将圣旨撕成粉末,太监面色壹惊,指着颜良,语气之中满是怒气."撕咯又怎样,爷爷今日还要杀咯您那走狗/"颜良怒从心生,浑身肌肉隆起,如钢似铁,壹股彪悍之极の 戾气弥散开来,那钢铁般の铁拳轰然砸去.哐/壹声脆响,太监额骨蓦地碎裂,颜良旋身壹脚踢去,太监整个人便横飞轰出.颜良拔出腰间宝剑,壹个箭步跳出门去,壹道剑光破空飞来,如惊鸿匹练,裂破空气の声音否绝,血光绽放如花.直接将太监の首级割咯下来,再复几剑砍成肉泥.周艾反应过 来之时,颜良已经将太监杀得否成样子

生物必修ⅱ苏教版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

生物必修ⅱ苏教版4.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

1、第4组小鼠死于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使小鼠致死的?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从第四组实验鼠小鼠体内 分离出活的S型菌,请分析活的S 型菌是怎样产生的(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 B.活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从实验中 得到什么结论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思路: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 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繁殖过程
噬菌体
细菌
细菌染色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繁殖过程
吸附
首先,噬菌体的尾 端吸附在细菌的表面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然后, 噬菌体通过尾轴把 DNA全部注进细菌体内,而蛋白 质外壳则留在细菌体外,不起作 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复制
噬菌体的 DNA 在细菌体内, 使细胞本身的 DNA 解体,同时 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噬菌 体自身的 DNA和蛋白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
R型菌
S型菌的DNA
R型菌
S型菌
R型菌
S型菌的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菌
S型菌
(三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思考: 如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研究呢?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最后结论: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 注入 复制 组装
这些新合成的 DNA 和蛋 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 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课件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课件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17-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易错点排查
实验设计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a组为有荚膜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使小鼠死亡;b组为加 热煮沸的有荚膜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c组为无荚膜菌, 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组为无荚膜菌与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菌的DNA 混合培养,在有荚膜菌DNA的作用下,无荚膜菌转化为有荚膜菌,并 遗传给后代,产生有荚膜的活菌,导致小鼠死亡;e组为加热杀死的有 荚膜菌的蛋白质与无荚膜菌混合培养,不会发生转化,也不会导致 小鼠死亡。所以d、e两组对照,说明促使无荚膜菌发生转化的是有 荚膜菌的DNA,而不是蛋白质。但这种转化率是比较低的,大部分 无荚膜菌不能发生转化,所以在d组产生的后代中,大部分是无毒性 的,少数是有毒性的,D项错误。
①S 型细菌 DNA+R 型细菌 S 型细菌+R 型细菌
②S 型细菌 蛋白质+R 型细菌 只有 R 型细菌
③S 型细菌 多糖+R 型细菌 只有 R 型细菌
④S 型细菌 DNA+DNA 酶+R 型细菌 只有 R 型细菌
(2)实验结论 S型细菌的DNA才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
-5-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易错点排查
实验设计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人患肺 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无毒性。下图是某小组所做的 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16-
首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易错点排查
实验设计
当堂检测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后代只有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

高中生物 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1 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1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课件1 苏教版必修2

第十页,共33页。
[归纳提炼]
比较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其同事

时 栏
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
目 开 关
实验原则 R 型球菌与 S 型球菌的毒 S 型球菌各成分
性对照
作用的相互对照
实验结果
加热杀死的 S 型球菌能使 S 型球菌的 DNA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解析 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在细菌体内才能
进行繁殖,因此必须使用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被 35S 标记的
本 课
细菌,才能得到含 35S 的噬菌体;
时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参与新噬菌

目 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既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

R 型球菌转化为
S 型球菌
使 R 型球菌转化 为 S 型球菌
第十一页,共33页。
实验结论 S 型球菌体内有 DNA 是使 R 型球菌产 “转化因子”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两个实验的联系:
课 时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球菌:R 型和 S 型。
栏 目
(2)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 S 型球菌体内有“转

[学习重点]
1.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2.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及误差分析。
第二页,共33页。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承担(c者hé,ng蛋dā白n)质具有多样性的原
本 课
因有: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shù种m类ù)(zh和ǒn排gl列èi)顺序 不

探索遗传物质过程-教学课件-苏教版必修2

探索遗传物质过程-教学课件-苏教版必修2

【解析】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脱氧核苷酸来复制形成子 代噬菌体的DNA,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新合 成的全部DNA分子中将有两个DNA分子含有被 32P标记的母链,而新合成的蛋白质全部由大肠 杆菌中被35S标记的氨基酸合成,因此一定含有 35S,可能有32P。
互动探究 (1)上题中若释放100个噬菌体,那 么含31P噬菌体有多少个? (2)若该大肠杆菌被1个15N标记和噬菌体侵染, 释放的所有噬菌体结果又如何? 【提示】 (1)100个。(2)一定含35S和15N。
解析:选C。注射R型球菌及热处理的S型球 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 既有活的S型球菌也有活的R型球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1年江苏常州第一次模拟)下面是噬菌体侵 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 有35S的营养物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 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 体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
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1.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 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球菌的DNA片段整合到 了R型球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S型球菌可以遗传下去,说 明S型球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例1 (2011年江苏无锡第一次模拟)1944年,美 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球菌中提 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 入培养R型球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DNA的培养基中,R型球菌转化成了S型球菌, 而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的培养基中,R型球菌不能 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艾弗里实验的缺陷 艾弗里的试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 果。 因为,艾弗里的试验中提取的DNA 的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补充材料1:T2噬菌体的介绍: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 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 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
1944年,美国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S型菌蛋白质 S型菌多糖
S型菌DNA
S型菌DNA + DNA酶
1944年,美国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问题2: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①实验过程及结果:
R型菌
R型菌
R型菌
R型菌 S型菌
R型菌
DNA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 ②结论:S型细菌的______ 蛋白质 等不是遗传物质; DNA 是遗传物质,______ 化的物质,即_______
探究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1分)问题1:两类肺炎双球菌有何区别? (2分)问题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如何进 行的每组实验的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问题3: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分)①第3组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还有致病能力吗? ②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鼠小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菌, 请分析活的S型菌是怎样产生的(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 B.活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2分) ③格里菲思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 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 ________ (1分)问题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有没有证 明了遗传物质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4: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实验过程:
放射性
原因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外壳未进入细菌内
放射性
原因是:噬菌体已将含32P 的DNA注入到细菌内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 问题5: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问题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还可以说明: DNA能自我复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问题7:实验设计基本思路: 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开,单独的去研究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纪,生物学家通过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
作用过程的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 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 但由于DNA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蛋 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探究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问题1:两类肺炎双球菌有何区别?请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肺炎双球菌
(1)S型细菌:
•菌落光滑 •菌体有夹膜 •有毒性
(2)R型细菌:
•菌落粗糙 •菌体无夹膜 •无毒性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问题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每组实验 的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格里菲思的实验还不能说明遗传物质是什么,他并没有说明 “转化因子”是什么。
1944年,美国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问题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基 S型细菌的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 本思路是把______________ 独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
S型细菌的化学组成: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
小鼠死亡
小鼠存活
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小鼠存活
小鼠死亡
问题3: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①第3组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还有致病能力吗? ②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鼠小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菌, 请分析活的S型菌是怎样产生的( B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 B.活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 ③格里菲思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 转化因子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 ________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 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 子”。 问题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有没有证明 了遗传物质是什么?为什么?
T2噬菌体:
你还记得DNA与蛋白质 所含主要元素吗?
DNA (C、H、O、N、P) 蛋白质(C、H、O、N、S)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补充材料2: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 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在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 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 或35S标记的 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 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 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问题1: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 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联系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 成) 35S标记蛋白质 、 32P标记DNA 问题2:如何获得被标记噬菌体? 问题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