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文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 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 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面对苦
《统一》
13、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 “统一 ”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 是多对一的关系, “ 多” 与“ 一” 本是对立的关系, 但是作者在此用 “ 是” 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 “统一 ”的思想。
15、有人说: “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 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 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 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
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 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 放置一束鲜艳的
红山茶 , 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4. 《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伤逝之作 , 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 的情感与怀念 , 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反思。
, 对亡友真挚
《断章》
5. 这首诗虽短, 却有很多意象, 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 意境,请你找出来。
地上的 “ 房舍 ”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 面对 “大地的海 ” ,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 方向。
11、这里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地 ” 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大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 “ 我” 这样一个 “年轻 ” 没有
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 (1905 — 1950), 原名戴梦欧 , 浙江杭县 ( 今杭州 ) 人 , 现代 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
1
以下为手写修改补充
难的岁月》等。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卞之琳 (1910 — 2000), 祖籍江苏溧水 , 生于江苏海门。诗人、翻
《萧红墓畔口占》
3.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 “红山茶 ”有什么作用?
“ 红山茶 ” 的隐喻 , 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
欣赏与缅怀 , 红山茶之
花性花品 , 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 —— 凌寒高洁、
冷
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
, 这是戴望舒这样
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
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经历》
,
合集《汉园集》等。
芦荻 (1912 — 1994), 原名陈培迪 , 生于广东南海 , 现代诗人。 主要 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聂鲁达 (1904 — 1973), 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13 岁开始发表诗 作 ,1923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 ,1924 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 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 1971 年诺贝尔 文学奖。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漫.漫.(màn màn)
装.饰.(zhu ā ng sh ì)
舵.手(du ò)
谎.言(hu ǎ ng)
二、词语解释
【霜风】 既指凛冽的寒风又指严明的风纪 , 在诗中指刺骨寒 风。
【漫漫】 ( 时间、地方 ) 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 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 , 使美观的样 子。 【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谎言】骗人的话;假话。
5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 “新”指的是哪些 方面?
①在形式上: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 没有字数规定; 在韵律上, 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 如《风雨》中的 “来”“ 海”“ 怀”等。 ② 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 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 “走六 小时寂寞的长途 ”“ 霜风呼呼的吹着 ”等,语言散文化。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 ” “ 楼上看风景
的人 ”“ 桥”“ 楼”“ 明月 ”“ 窗子 ” 。
6、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 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
表面
看来似乎互不相关, “桥上 ”“ 楼上 ” 这两个地点,却因为 “看风景 ”
签字。
组长(签字):
课程中心(签字):
检查日期:
年月日
6
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
3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 “装饰 ”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 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 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7.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2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 树”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 并排立着 ”是思想的并立; “ 没有靠着 ”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 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 “ 五四 ”时期觉醒的 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 人格。
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 “舵手 ”来说,它们也象征着 “人生 ”的坎坷与
遭遇。 这首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这里的遭受 “风雨 ” 侵袭的 “ 大
4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地 ”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 “ 风雨 ”又有了更深 层次的涵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12、面对这样的 “大地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
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
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
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沈尹默 (1883 — 1971), 原名君默 , 浙江吴兴人 , 诗人、书法家。主
9、《断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破除固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 ﹙二﹚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人,充实、提高与完善自
我的生命境界。
《风雨吟》
10、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 “卷”“ 海”“ 舟”等, 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 “大地 ” 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
③观念上: 追求个性与独立, 强调作者主体性情、 情感与见解, 如《月夜》《断章》《风雨》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
]
不合格 [
]
说明:( 1)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等电子备课材料,交学科组长审核、签字。 ( 2)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需按上述格式要素进行手写,手稿交备课组长检查、签字。 ( 3)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需按上述格式要素进行手写,手稿每月交课程中心检查、
14、作者为什么认为 “多”就是 “一”呢?为什么说 “繁多是 个谎言 ”?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 “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 ” 。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
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 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 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 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 考试大纲
描述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白云华附 语文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第 3 课《短诗五首》
授课时间
学生年级
初三
百度文库
第 课时
编号
20 18 年 11 月 26 日 以下为手写 修改补充
教材内容 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 1917 年 2 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
探究案
《月夜》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 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 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 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 旨的理解。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 “ 五四 ”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 —— 半封 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 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 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在同一时空中 , 作为主体的人或物 , 有可能变成客体 , 客体又可能变成主 体。
面对苦
《统一》
13、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 “统一 ”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 是多对一的关系, “ 多” 与“ 一” 本是对立的关系, 但是作者在此用 “ 是” 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 “统一 ”的思想。
15、有人说: “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 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 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 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
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 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 放置一束鲜艳的
红山茶 , 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4. 《萧红墓畔口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伤逝之作 , 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 的情感与怀念 , 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与反思。
, 对亡友真挚
《断章》
5. 这首诗虽短, 却有很多意象, 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 意境,请你找出来。
地上的 “ 房舍 ”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我” 面对 “大地的海 ” ,
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 方向。
11、这里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地 ” 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大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 “ 我” 这样一个 “年轻 ” 没有
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戴望舒 (1905 — 1950), 原名戴梦欧 , 浙江杭县 ( 今杭州 ) 人 , 现代 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
1
以下为手写修改补充
难的岁月》等。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卞之琳 (1910 — 2000), 祖籍江苏溧水 , 生于江苏海门。诗人、翻
《萧红墓畔口占》
3.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 “红山茶 ”有什么作用?
“ 红山茶 ” 的隐喻 , 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
欣赏与缅怀 , 红山茶之
花性花品 , 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 —— 凌寒高洁、
冷
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
, 这是戴望舒这样
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
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经历》
,
合集《汉园集》等。
芦荻 (1912 — 1994), 原名陈培迪 , 生于广东南海 , 现代诗人。 主要 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聂鲁达 (1904 — 1973), 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13 岁开始发表诗 作 ,1923 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 ,1924 年发表成名作《二十 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 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 1971 年诺贝尔 文学奖。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漫.漫.(màn màn)
装.饰.(zhu ā ng sh ì)
舵.手(du ò)
谎.言(hu ǎ ng)
二、词语解释
【霜风】 既指凛冽的寒风又指严明的风纪 , 在诗中指刺骨寒 风。
【漫漫】 ( 时间、地方 ) 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 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 , 使美观的样 子。 【舵手】掌舵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谎言】骗人的话;假话。
5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 “新”指的是哪些 方面?
①在形式上: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 没有字数规定; 在韵律上, 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 如《风雨》中的 “来”“ 海”“ 怀”等。 ② 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 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 “走六 小时寂寞的长途 ”“ 霜风呼呼的吹着 ”等,语言散文化。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 ” “ 楼上看风景
的人 ”“ 桥”“ 楼”“ 明月 ”“ 窗子 ” 。
6、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 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
表面
看来似乎互不相关, “桥上 ”“ 楼上 ” 这两个地点,却因为 “看风景 ”
签字。
组长(签字):
课程中心(签字):
检查日期:
年月日
6
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
3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 “装饰 ”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 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 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7.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2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 树”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 并排立着 ”是思想的并立; “ 没有靠着 ”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 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 “ 五四 ”时期觉醒的 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 人格。
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 “舵手 ”来说,它们也象征着 “人生 ”的坎坷与
遭遇。 这首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这里的遭受 “风雨 ” 侵袭的 “ 大
4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地 ”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 “ 风雨 ”又有了更深 层次的涵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12、面对这样的 “大地 ”,“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
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
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
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沈尹默 (1883 — 1971), 原名君默 , 浙江吴兴人 , 诗人、书法家。主
9、《断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破除固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 ﹙二﹚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人,充实、提高与完善自
我的生命境界。
《风雨吟》
10、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 “卷”“ 海”“ 舟”等, 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 “大地 ” 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
③观念上: 追求个性与独立, 强调作者主体性情、 情感与见解, 如《月夜》《断章》《风雨》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合格 [
]
不合格 [
]
说明:( 1)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等电子备课材料,交学科组长审核、签字。 ( 2)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需按上述格式要素进行手写,手稿交备课组长检查、签字。 ( 3)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需按上述格式要素进行手写,手稿每月交课程中心检查、
14、作者为什么认为 “多”就是 “一”呢?为什么说 “繁多是 个谎言 ”?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 “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 ” 。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
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 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 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 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课题名称
教师姓名 考试大纲
描述
白云华附教师教学设计
白云华附 语文 学科课时教学设计
第 3 课《短诗五首》
授课时间
学生年级
初三
百度文库
第 课时
编号
20 18 年 11 月 26 日 以下为手写 修改补充
教材内容 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 1917 年 2 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
探究案
《月夜》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 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 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 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 旨的理解。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 “ 五四 ”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 —— 半封 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 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8、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 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在同一时空中 , 作为主体的人或物 , 有可能变成客体 , 客体又可能变成主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