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其中“先天不足”是指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地主、官僚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
2.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
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
用
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3.上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
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4.19世纪后期,
1900 1915 1920 1924 烟台、青岛等开埠
通商, 引发了山
东省经济结构的
调整。
下表是今济
南地区的章丘、济
阳在20世初花生
种植面积占耕地
百分比变化表(章
有义的《中国近代
农业史资料》)对
该表的正确解读
是
山东章丘0.1 35 45 50
山东济阳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19世纪中后期, 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
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 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 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 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 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 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 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 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7.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
①福建厦门某茶商向英国出口茶叶, 订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 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 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8.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 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 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
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9.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 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 1934年前最高年产量达到27万吨。
但自1934年后产量不断下降。
1947年仅为16万吨, 1948年跌至13万吨, 并被征军用。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 1934年后, 启新洋灰公司经营艰难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①资金少, 技术力量弱, 产品竞争能力差②官僚资本的强制掠夺
③日本侵略者野蛮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国民党发动内战, 经济环境恶化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0.1912—1919年, 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 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 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其内因主要是
A.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11.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这一举措使得中国
A.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B. 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 解决了人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D.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2.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 “夹缝”指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②本国封建主义③四大家族官僚资本④国民政府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关于国民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的表述, 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②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 稳定市场
③促进了物价回升④刺激了生产复苏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 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 结果都失败了。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15.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 二流设备, 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必要的资金
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16.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 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 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 =农业+ 家庭手工业②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近代企业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1914~1920年, 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 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中国政府的措施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 它们的共同点有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
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9.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 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 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
”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②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
③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④“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0.“(晚明上海)棉布盛行, 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 白银动心数万计, 多或数十万两……以故牙
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 而拿布商如对垒。
”这段材料反映当时上海
①棉纺织业兴盛②白银大量使用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④商业竞争激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下列关于外资经济、官僚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等成分的表述, 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化②存在着前后继承的关系
③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④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④ D. ①②③
22.阳光卫视2007年7月16日开始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 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
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
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 一定会提到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大量引进外国技
术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关系的问题, 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 你认为哪一方同学
观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先进行近代化, 实现国家富强, 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乙方:从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 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 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A.甲方
B.乙方
C.甲乙方都符合
D.甲乙方
都不符合
24.与欧洲相比, 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的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5.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 “‘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
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 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 是它的鼎盛时期, ……有400多个。
”
“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不包括
A. 列强侵略的加剧
B. 西方文化的渗透
C. 崇洋风气日盛
D. 政府的大力倡导
26.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 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
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 政府的经济政策
B. 国内的和平环境
C. 优越的社会制度
D. 提倡国货运动
27.1904年, 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 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 并区别近海和远洋, 主张“以内外渔界, 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 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
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
这一史实
A. 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B. 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 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 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28.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 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 下列经历可能的是
①甲午战争前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 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 发展情况较好
②一战期间, 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初, 遇到很大困难, 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胜利后, 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29.史书记载: 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降缫丝厂, 采用蒸气机和传动装置, 雇女工数百人, “出丝精美, 行销于欧美两洲, 价值之高, 倍于从前, 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30.右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假如图中的
F1为阻力, F2为动力, 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 1895—1913年
B. 1914—1919年
C. 1927—1937年
D. 1945—1949年
31.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 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 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
早在1869年, 英国一位商人说道: “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 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这段材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
A. 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
B. 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C.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D. 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32.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 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 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 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33.光绪十四年(1888年), 曾国荃在奏疏中说: “近年以来, 印度、日本产茶日旺, 售价较轻, 西商皆争购洋茶, 以至华商连年折阅, 遐迩周知。
据皖南茶厘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 ……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 不独商贩受累, 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
”上述材料说明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 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C. 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34.“通州之设纱厂, 为通州民生计, 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通州)产之棉, 力耕丝长, 冠绝亚洲, 为日厂之所必需, 花往纱来, 日盛一日, 捐我之产以资人, 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 无异于沥血肥虎, 而袒肉以继之, 利之不保, 我民日贫, 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 ……今厂工已毕, 纱机已开, 凡我共事之人, 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
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 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35.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 民国某年1月——8月, 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 8万元上升至1108. 8万元。
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 发生在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 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美元升值
C. 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严重失实, 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36.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 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经济快速发展
B. 与西方列强侵略无关
C.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D.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38.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 最主要的是由于它们
A.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B. 受外商的刺激
C.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 由私人投资兴办
39.假如你是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 你可能会经历到
①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②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④半开工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0.19 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 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苗氏集团得
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41.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①清朝政府的支持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 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 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4、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织等局, 广为制造”, 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45.促成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6、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 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 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 那才能抵制外货, 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 1916年前后, 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 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
47、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48、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买两头黄牛, 到1947年只能买一个煤球,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商品的涌入
B.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繁重的捐税负担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49、鸦片战争后, 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主要“新”在()
A. 鸦片战争后, 引进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 鸦片战争后, 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出现了近代化大农业
D. 鸦片战争后, 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50、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 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 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这段本质上材料反映了()
. 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 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 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51.近代以来, 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
洋泾浜英语, 右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
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 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 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52.一位老人回忆说,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 县城的一些店铺, 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 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 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本质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 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 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 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二. 非选择题
5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 《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 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 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1927-1937年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6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 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6分)
5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末, 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 种植面积很快扩大, 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 “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 运往香港和新加波售卖。
但是在35年前, 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 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20实际20年代, “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 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
福建沿海平原生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票20万元, 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及其制糖公司”。
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 “各乡闻风而起, 遂多种蔗, 即以新洲而论, 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 各乡略同”。
材料三19世纪末, 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 散步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 ……大机坊备有布机
30部, 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 年产量500匹。
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 庄行将原料面纱分送给各场织制, 制成的布再由染坊收回, 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
农民或自制织机, 或从厂商处租机, 并领取原料, 织成后交给厂商, 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
(4分)
专题二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1010BDAAD CCCBA 11--20DBDAD DCCAC 21--30ABBAD AADAD
31--40BBBBC ACCDC 41-52 BCACD AABBB BC
二非选择题
53(1)状况: 出现短暂的春天, 发展速度, 规模空前。
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 仍居弱势地位。
(2)态势: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影响: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 对华倾销商品, 日本加剧侵华, 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境地: 处于困境。
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 使社会动荡。
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利于美国经济侵略, 依靠国家权力, 扩张官僚资本。
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54.(1)特点: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2)原因: 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3)认识: 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