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及《核舟记》训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大全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大全及答案

八下古文桃花源记一、重点字词的翻译:1.缘__________2.逢__________3.夹岸__________ 4.缤纷__________ 5.异__________ 6.复__________ 7.穷__________8.仿佛__________ 9.若__________ 10.舍__________ 11.初__________ 12.才__________ 13.旷__________ 14.俨然__________ 15.良田__________ 16.属_____ 17.阡陌__________ 18.交通__________ 19.相闻__________ 20.种作__________ 21.悉__________ 22.黄发垂髫__________ 23.怡然__________ 24.见_____ 25.乃________ 26.所从来________ 27.具_____ 28.要__________ 29.设________ 30.食__________ 31.咸__________ 32.问讯__________ 33.云__________ 34.妻子__________ 35.邑人__________ 36.绝境__________ 37.间隔__________ 38.今__________ 39.无论__________ 40.具言__________ 41.叹惋__________ 42.余__________ 43.延__________ 44.去__________ 45.语云__________ 46.不足__________ 47.为__________ 48.道__________ 49.既__________ 50.扶__________ 51.向__________ 52.志__________ 53.诣__________ 54.如此__________ 55.遂__________ 56.得__________ 57.欣然__________ 58.规__________ 59.未果__________ 60.寻__________ 61.后遂无问津者(遂)__________ 62.问津__________ 63.者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的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核舟记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2)尝贻余核舟一贻:(3)箬篷覆之之:(4)雕栏相望焉焉:(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不属:(6)其船背稍夷夷:(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5.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2)诎右臂支船通(3)左手倚一衡木通6.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人物.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动词,可译为"去","往"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1)能以径寸之木(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石青糁之.( )(4)左臂挂念珠倚之.(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 .13.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1)简洁:(2)周密:(3)生动:14.根据提示,写出成语:(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15.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核舟雕刻的是的故事.16.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1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 和,引出核舟的;第段说明核舟的和.1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19.第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20.细读第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鲁直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足,鲁直现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膝,诎臂支船,而竖其膝, 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21.给下列各字注音.髯( ) 卷( ) 弥( ) 属( )22.在文段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23.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A.大苏B.泛C.赤壁D.大苏泛赤壁24.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A.先总后分B.先分后总C.先中间后两边D.先两边后中间E.先上后下D.先下后上25.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2)写苏,黄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26.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三)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27.给加点字注音.季弟( ) 山坳( ) 城巅( ) 洞敞( )28.下列兄弟排行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季叔仲伯B.仲季伯叔C.伯仲叔季D.叔伯季仲29.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指出在句中的意思.(1)长五分许许:(2)向背皆山向背:(3)楼门洞敞洞敞:30.给下面的语句补写上省略的成分.山坳插一( )城.31.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A.拿起鼓槌,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B.拿起鼓槌在打鼓,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C.拿着鼓槌在敲打,像是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D.拿着鼓槌,像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四)居安思危司马光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32.本段文字短小精悍,只有两句描写,却深刻揭示了一个的大道理.33.画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通,意思是(2)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通,意思是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傥遽自放纵遽:(2)今中国幸安幸:(3)四夷俱服夷:(4)唯惧不终终:(5)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故:35.翻译下列句子(1)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三,写作36.选择一件工艺品,仔细观察后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进行说明.参考答案:一,1.mǐn shǔ wǎnɡyí ruò sǎn xuān rán zhé mí yǐ jí jì zhuàn rén xū2.(1)顺着,就着模仿,这里指雕刻(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4)语气助词了(5)举不相类似(6)平(7)清楚明白(8)竟然满5.(1)有又(2)诎屈(3)衡横6.(1)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明说明(2)"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7.D 8.B 9.B 10.C11.(1)c (2)b (3)a (4)a (5)c12.(1)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2)船尾横放着一把桨.(3)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4)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13.(1)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如第2段用38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2)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倚一……"与"右手攀……"关联,"右手执蒲""左手抚炉"关联,"其人"与"居左者"照应.(3)本文有些段落运用了描写,写出特点,把无生命的核舟描绘得生动,传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趾,若啸呼状"写出舟子的姿态特征.14.(1)因势利导(2)独具匠心(3)栩栩如生,(一)15.魏学洢说明文"大苏泛赤壁"16.(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2)(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刻成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4)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17.生活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来历大小格局18.数字说明(列数字) 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19.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0.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21.rán juàn mí shǔ22.右左右左左右右左右右左左23.A 24.ACE25.(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3)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6.生动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三)27.jì ào diān chǎnɡ28.C29.(1)左右(2)正面和背面(3)大开30.座31.B(三)32.对话安邦治国33.(1)傥倘倘若(2)希稀少见,少有34.(1)立即(2)幸亏(3)东部民族(4)长久地保持(5)所以35.(1)唐太宗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然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2)国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三,36.(略)。

《核舟记》《小石潭记》《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小石潭记》《关雎》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

(18分)(甲):《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乙:《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 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以径寸之木乃记之而去B.潭中鱼可百许头珠可历历数也C.中轩敞者为舱全石以为底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隶而从者6.下列对丙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运用。

通用版八下《核舟记》练习题(8开)及答案

通用版八下《核舟记》练习题(8开)及答案

23.《核舟记》阅读练习一、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 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 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 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 )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9.荡胸生曾云( ) 10.焜黄华叶衰()三、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四、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关于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语文家庭作业试题: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然不动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为坻为屿B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D尔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二」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导语:《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小石潭记》练习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卷()石底以出 为坻()()然不动 寂寥()无人翕()忽 幽邃()犬牙差()互2 •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 文学常识填空① •《小石潭记》的 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的范畴。

② •《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 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__⑶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_ 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6 .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 为坻为屿B 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C 乃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为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C 不可久居(居住)D3、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青树翠蔓 ________________(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 (5)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3、潭上有什么景物?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核舟记练习题含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含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一、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注释二、通假字诎右臂之船:____________________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攀右趾: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一词多义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3、为宫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轩敞者为舱:___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3、东坡右手执卷端:__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其船背稍夷:__________6、文曰“出平山人”:__________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7、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8、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_____该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点虚词:1、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而计其长,曾不盈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之:径寸之木:__________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_____________4、其: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____________石青糁之: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_椎髻仰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数量词的用法:1、古代省略量词应补出。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习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检测题第10课《小石潭记》检测题第11课《核舟记》精品检测题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桃花源记》习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用法,并解释:①芳草鲜美..:②妻子..邑人:③来此绝境..:④无论..魏晋:⑤阡陌交通..:⑥不足..为外人道也:⑦各复延.至其家:⑧便扶.向路:⑨渔人甚异.之:⑩复前.行:⑪欲穷.其林:⑫处处志.之:⑬未果.:⑭便要.还家:2、一词多义:乃:①见渔人,乃.大惊: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向所志;②未果,寻.病终:之:①渔人甚异之:②具答之:③处处志之:④闻之:⑥忘路之.远近: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①欲穷其林:②其中往来种作:③得其船: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遂:①遂迷:②遂与外人间隔:得:①便得一山:②得其船:3、判断文言句式: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②林尽水源。

③便舍船,从口入。

④问所从来,具答之:⑤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二、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翻译:3、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翻译: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9、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写两个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6 、渔人离开桃源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水尤清冽.(清澈)往来翕忽..(轻快敏捷)B、心乐.之(以…为乐)全石以为..底(用…作)C、不可久居.(停留)隶而从.者(跟从)D、佁然..不动(呆呆地样子)俶尔..远逝(忽然)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D、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B、隶而从者世隶耕C、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D、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4、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潭西南..差互..而望B、斗.折蛇行C、凄.神寒骨D、其岸势犬牙5、对本文写作手法归纳不恰当的一项()A、点面结合。

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B、远近结合。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潭西南而望”是远,“潭中鱼可百许头”是近。

C、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D、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实写鱼,虚写水,以实衬虚,虚实相映成趣。

6、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是一篇游记,写作顺序是: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

B、第二段改第一段的“移步换景”的写法为“定点特写”去写潭中鱼的情态,正面写鱼,侧面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C、本文情景相融,写闻水声之乐,写赏鱼之乐,都表现了作者出游的愉悦感情。

D、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的环境景物,突出了它的幽美与寂静,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失意与孤凄之情。

7、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

译: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④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消怆幽邃。

译:。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自己与小石潭的关系是()。

A. 爱憎分明B. 深恶痛绝C. 见仁见智D. 无可辨别答案:C2.作者为何感到“心旷神怡”()。

A. 小石潭清幽B. 鸟鸣花香C. 游人稀少D. 四季如春答案:A3.“飞泉溅玉”中的“玉”意味着()。

A. 石潭B. 水花C. 美景D. 游人答案:B4.作者对小石潭的感情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来概括()。

A. 感激B. 喜爱C. 反感D. 惊讶答案:B二、填空题1.小石潭位于()。

答案:苏州2.《小石潭记》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写的()。

答案:宋濂3.作者在《小石潭记》中用了哪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

答案:飞泉溅玉4.小石潭被作者称为()。

答案:胜景三、简答题1.简述小石潭为作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答: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他曾经对石潭的平凡毫不关心。

在逐渐接触后,作者对小石潭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小石潭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作者感慨于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容小石潭为“此石乃天下石”。

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山中妙趣横生,使他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味,深入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简述小石潭的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苏州,是一处胜景。

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

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成了壮丽的水景,小石潭中心的小岛更增添了亮点。

作者赞美小石潭是天下石,说明其形态具备独特之美,称之为胜景不为过。

小石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没有人烟,使得景色更加幽雅。

作者在小石潭的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以此来形容了小石潭的清幽特点。

小石潭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作者觉得这会破坏小石潭的幽静,但也表明小石潭的美丽与吸引力。

四、问答题1.“花径”在《小石潭记》的第一段中出现了多少次?答:一次。

2.作者如何描述小石潭的飞泉?答:作者通过“飞泉溅玉”这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突出了其壮丽景色。

2020-2021人教版部编八年语文(下)每课一练《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课课练文段阅读理解

2020-2021人教版部编八年语文(下)每课一练《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知识点课课练文段阅读理解

小石潭记一、单选题1.“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根据《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的阅读体验,下面对“记”这种文体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

B.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观点。

C.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D.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2.读课文《小石潭记》,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4.读课文《小石潭记》,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二、填空题5.文学或文体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字,代著名文学家。

他曾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解答题6.《小石潭记》骈散结合,多用短句,这样写有助于表现景致令人应接不暇的美感。

用“/”给下面这段话断句,加深对本文句式张弛有度的理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 按照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

①《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核舟记》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多髯(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2.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 象( )(2)尝贻余核舟一贻( )(3)箬篷覆之之( )(4)雕栏相望焉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 ) 属( )(6)其船背稍夷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 盈( )3..找出以下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通 ( )(2)诎右臂支船 ( ) 通 ( ) (3)左手倚一衡木 ( ) 通 ( )4.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朝人,全文全面照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文中最能表达王叔远构思奇异、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对核舟技艺发出赞美之情的语句是。

5.以下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

(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观看)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奇异)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尚、竟然)7.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8.以下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 B.语气助词C.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D.动词,可译为去、往。

以下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

(3分)2、注音:(5分)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4分)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3分)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5分)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⑸隶而从者(隶:)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3分)7、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8、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3分)9、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

(5分)10、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3分)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1、解释下列多义词:(3分)⑴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⑵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12、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3分)⑴写鱼静态的句子:⑵写鱼动态的句子:⑶写鱼情态的句子:13、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2分)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第二部分:(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左亻右台)然不动;(左亻右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核舟记》系列训练作业及答案(师用)

《核舟记》系列训练作业及答案(师用)

(师用)《核舟记》系列训练作业及答案一、2007年太原市初中学业考试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甲】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9、【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译文: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答案:9.核舟船头三人的神情、动作逼真(评分说明:第一空大意正确即可。

每空1分,共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类似,像②弯曲③善于,擅长④早晨(评分说明:结合语境正确解释,每空1分,共4分)11.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评分说明:正确译出“比”“漫”各1分,每小题大意正确1分,共4分)12.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

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二、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三)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船头坐三人,……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上文出自课文《》,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

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人名)。

(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6、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3分)答案:㈢(7分)⒋(2分)核舟记(1分)苏轼(1分)⒌(2分)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检测题+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 《核舟记》检测题+答案解析

《核舟记》检测题一、基础梳理(共69分)(一)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

本文作者是朝人。

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共26分,每题2分)1.径寸之木2. 盖大苏泛赤壁云3.尝贻余核舟一4. 石青糁之5.罔不因势象形6. 如有所语7.简桃核修狭者 8.绝类弥勒9.勾画了了 10. 其船背稍夷11.曾不盈寸 12.诎右臂支船13. 左手倚一衡木(三)翻译下列句子。

(共21分,每句3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阅读理解(共31分)(一)课内阅读(共12分,每题3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珠可历历数也。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势象形/因地制宜尝贻核舟/卧薪尝胆B.曾不盈寸/热泪盈眶两膝相比/比邻而居C.与苏黄不属/桑竹之属水波不兴/百废俱兴D.矫首昂视/矫正错误修狭为之/修缮一新2.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3分)A.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怪的)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B.①高可二黍许(大约) ②珠可历历数也(可以)C.①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是) ②中轩敞者为舱(作为)D.①东坡右手执卷端(上面) ②其人视端容寂(端正)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本文写人形神飞动,“各具情态”。

小石潭记》及《核舟记》训练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及《核舟记》训练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

2、注音: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⑸隶而从者(隶:)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8、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0、解释下列多义词:⑴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⑵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11、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二.阅读理解、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核舟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核舟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核舟记》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罔不(wǎng) 器皿(mǐn) 贻(yí)B.衣褶(zhě) 袒露(tǎn) 黍(shù)C.船楫(qí) 箬篷(ruò) 糁(sǎn)D.矫正(jiǎo) 壬戌(shù) 髯(r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经)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糁之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属事物说明文。

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二、句子默写7.读课文《核舟记》,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________。

三、情景默写8.《核舟记》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

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选择题

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习题 :选择题

部编版八下第三单元文言文选择题带答案班级:姓名:目录:第9课《桃花源记》选择题第10课《小石潭记》选择题第11课《核舟记》选择题《桃花源记》选择题班级:姓名: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 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便舍船,从口入.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B.复行.数十步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C.屋舍.俨然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4.下面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邑人来此绝境..,鸡犬相闻B.率妻子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标记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寻病终(没有实现)..魏晋(不管) B.未果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10. 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顺着)D.寻病终(寻找)1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

2、注音: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⑸隶而从者(隶:)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8、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0、解释下列多义词:⑴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⑵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11、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二.阅读理解、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②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

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填空《核舟记》专项练习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七、回答下列问题1.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2.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3.“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5.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6.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八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诎)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绝类弥勒(类)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苏、黄共阅一手卷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

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九1. “舟首尾......石青糁之”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

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

(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核舟记》专项练习答案一、mǐn wǎng yíyòujīshǔruòsǎn guān rán zhéqūjízhuījìrénxūyúzhuàn二、1.奇妙精巧 2.无不顺着雕刻 3.曾经赠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黄米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8.正对着9.缓缓地起10.用石青涂抹 11.高帽子胡须 12.说话 13.他们的靠近 14.极像 15.举 16.不相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 19.视线神色20.好象……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黑 23.竟然满 24.长而窄三、1.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通“屈”弯曲3.通“横”4.通“父”,男子的美称5.通“拣”挑选四、①木头树木②叫是③奇异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通又⑤雕刻是有⑥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⑦大约可以⑧句尾语气词说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子敬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鲁直4. 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9.轻松悠闲专注悠闲10.列数字作比较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3、略六、略七、1.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6. “共阅一手卷。

…如有所语。

”7. 因为中间船舱的位置和对联的颜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对联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题。

先写船舱,不仅可以增强浓厚的艺术情趣,而且也极其自然的引出下文中船头三人的情态的描述八、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空间顺序九、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小石潭记》答案一、1、《柳河东集》;柳宗元;文学家2、(huang2) (lie4) ( xi1) (sui4) (chi2 )3、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4、B5、⑴向西⑵凭借,依靠⑶像狗的牙齿那样⑷寂静得使人忧伤⑸跟随6、愉悦;抑郁忧伤7、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8、游鱼、阳光、影子、水、水9、CFG10、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11、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12、D二、13、①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②(游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4、①上文“斗折蛇行”是指溪说的;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指溪岸说的,这就是“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的根据。

②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