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批评要巧妙
妙用批评第一步:唱“白脸”
快到晚饭了,贝贝却吵着要吃桌上的饼干。

策略1:妈妈一把夺下孩子手里的饼干,教训说:“不许吃饼干,告诉你一会儿就吃
饭了。

真不听话!”
策略二:妈妈悄悄地把饼干盒藏起来,转移贝贝的注意力。

“小白兔总是吃零食。

结果,他所有的牙齿都掉了。

贝贝不能向她学习。

让我们先讲个故事,然后再吃饭,好吗?”
策略1和策略2孰优孰劣,相信爸爸妈妈们一看就心中有数,妈妈在批评时唱“白脸”,既起到了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作用,又避免了伤害贝贝的幼小心灵。

3-7岁的宝宝
大多精力旺盛,调皮好动,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难免,很容易招来爸爸妈妈的批评。

诚然,有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一味地批评孩子却容易
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绪压抑,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批评孩子时有人唱“白脸”。


乐有趣的语言更易让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白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和颜悦色地让孩子明
白他刚才做错了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起到批评应有的教育作用了。

小贴士:“白脸”三分
1、要避免经常化。

父母说孩子做得不对时,孩子总不大高兴,有时候甚至会哇哇大哭,如果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就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闷闷不乐。

有研究表明,
爱笑的孩子更聪明,当孩子生活在宽松的氛围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乐。

2.机智、间接。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了解不多。

许多错误行为都是出于好奇。

因此,即
使当他们不得不批评孩子时,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温和地指出自己的错误。

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觉得他们的父母很有趣。

例如,父母可以说:“小熊在自己画画。


能自己画画吗?”,“小公鸡在抢别人的虫子。

你觉得这有礼貌吗?”
3、要有理加有据。

爸爸妈妈在唱“白脸”时要和颜悦色,有理有据。

用孩子能够理
解的语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受到批评,又应该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样,宝宝就会乖乖地接受家长的批评指正并且改正错误。

聪明批评的第二步:扮演“黑脸”
子瑞爸爸:“每到吃饭时间,我和子瑞的妈妈就特别头疼,因为我们家子瑞很难安安
静静地把饭吃完,使尽浑身解数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饭。

喂饱他以后,我们都没心思吃饭了。

我要是打他骂他吧,又觉得孩子这么小,挺心疼的。

该怎么办呢?”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些规则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在“批评”的时
候要“批评”。

因此,当第一步——唱“白脸”不及时时,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必须打扮成“黑脸”!
3-7岁的孩子是最听不进复杂道理的,他们已经开始听从自我意识的召唤,此时就不
该拘泥于道理而应着重行为习惯。

“黑脸”之妙就在于可以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戒”,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能够自我管理。

对于因长时间的听之任之而养成的不
良行为习惯,例如不好好吃饭这类问题,单纯的劝说不一定有效,爸爸妈妈可直接批评孩
子的错误,语言行动相一致就会立竿见影,收到效果。

小贴士:“黑脸”规则
1、只对事不对人。

不管是语言批评还是行动惩戒,批评的是孩子做错的事,应该避
免牵扯到孩子的个性和人格问题。

“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这些带有贬低意
味的话语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这就将造成批评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批评。

批评孩子时,语言批评是第一步,这相当于警告。

“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否则我就把它拿走。

你今天不吃晚饭了。

”在语言批评中,我们应该注意表达与语言的一
致性。

你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会起多大作用?
3、行动惩戒。

语言警告,往往会因家长的一贯教育或宝宝的个性特点等原因,不一
定对每个宝宝都有效,此时爸爸妈妈就要果断采取行动,把晚饭收走。

孩子饿了一顿之后
就知道下次应该乖乖吃饭了,这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的哭
闹而心软,“光打雷不下雨”的话,“惩戒”就不起作用了。

聪明批评的第三步:减少“变脸”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
应该尽量避免“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真要持之以恒可就不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了。

小贴士:分析“变脸”
这“变”指的是对孩子错误发生后的基本看法和原则态度的改变。

1.不变
拿妈妈为例,在孩子所犯的同样错误的批评态度和原则应该一致,不应有强烈反差,
甚至矛盾。

比如,妈妈原本与琳琳约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时间,可妈妈的脾气很火爆,
碰上心情不好,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她就会气不打一处来,把琳琳好好“批评”一顿;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话,又跟女儿亲得不得了,即便看到琳琳做错了,也会轻松
放过。

那琳琳可能就会在妈妈义正严辞地批评她时,对妈妈曾经完全相反的行为提出疑问,那时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妈妈,你要听我的”搪塞,还是向女儿认错呢?认一次两次没有
关系,可老在孩子面前检讨的话,以后孩子就会以“我妈妈还做不好”为由降低做事要求。

造成前后改变的大多数情况下,原因出在家长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上,为此各位长辈都应
先检讨自己,省得以后再检讨就晚了。

2.每个人都一样
这不变,不单需要一两位家长,还应涉及到祖辈,这是出于现今祖辈参与了很大一部
分教育影响孩子的角度而考虑。

如果各持己见,夸张起来,就会造成妈妈说东,爸爸说西,爷爷奶奶说北,外婆外公说南的混乱场面,那孩子一定是晕头转向,没了方向。

那他怎么
办呢?可能就索性依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而缺乏体验和能力的他只会越做越错,导致更多
更大的错误发生,家长就开始新一轮的“批评”了。

这样可是个恶性循环啊!
为了确保每个人都保持不变,我们必须统一步伐,分工工作。

长辈们可以提前协调,
到批评的时候实施批评,到教育的时候正确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懂礼貌的好
孩子。

3.始终不变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不断应对变化”。

也就是说,虽然有许多小差事和错误,但也
只有这些。

然而,所遵循的原则是不变的,但方法因人而异,如“白脸”和“黑脸”,但
记住不要在相同的批评中改变,这会给孩子一种“你治不好我”的感觉,将来,孩子会更
鲁莽。

成功而有效的批评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所以就应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围,有趣
的方法,达到万变也不离其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