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A卷学业水平达标)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二)
(A卷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21分,第1~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莫.知我哀莫:没有人
家来贵门:绝
B.渐.车帷裳渐:渐渐
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
C.其黄而陨.陨:落
同心
..而离居同心:感情深厚
D.对酒当.歌当:应当
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
解析:选C A项,:辞别;B项,渐:溅湿、浸湿;D项,当:对着。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芳菲菲其弥章岁亦莫止
B.箱帘六七十犹可说也
C.匪来贸丝蒲苇纫如丝
D.屈心而抑志兮登即相许和
解析:选D A项,“章”通“彰”,“莫”通“暮”;B项,“帘”通“奁”,“说”通“脱”;C项,“匪”通“非”,“纫”通“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B.步余马于.兰皋兮因击沛公于.坐
C.君家妇难为.阿母为.汝求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解析:选B A项,代词,他的/代词,你;B项,均为介词,在;C项,动词,做/介词,替;D项,介词,用/助词,无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雨.雪霏霏 B.鼓.瑟吹笙
C.岂不日.戒,狁孔棘 D.交广市.鲑珍
解析:选C 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为“下”“弹奏”“买”;C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
..顿丘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
C.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
D.否泰
..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解析:选D A项,古义,“至”的意思“到”,“于”是介词,表示动作对象;今义,另提一事。
B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C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经济困难。
D项,坏运气和好运气。
6.名句默写。
(6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诗句是“,”。
(2)《离骚》一文中叹民生艰难,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3)操《短歌行》中“,”两句,以明月作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揽求天下贤才的迫切心情。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阅读(8分)
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7~8题。
(8分)
归园田居(其一)
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比喻什么?诗人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尘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
“羁鸟”“池鱼”比喻身陷官场而失去自由的“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这些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
8.“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
情?(4分)
答:
参考答案:这几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而这一切又与诗人的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诗人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与平静、和谐的心境。
(二)课外阅读(3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11分)
菊
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 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首句“暗”“淡”二字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华贵的风姿。
B.“融融”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传达出诗人看到金黄色的菊花时温暖的感受。
C.诗歌颔联借典故来赞赏菊花之色和菊花之香,表明了诗人安心归隐田园的乐趣。
D.诗歌颈联既赞扬了秋菊傲霜的品格,又表达了诗人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的忧虑。
E.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了期望被朝廷赏识入朝做官的心绪。
解析:选DE A项,“华贵的风姿”错,“暗”“淡”字眼显示的是“淡雅”之姿。
B项,“拟人手法”错,应该是通感,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
C项,“安心归隐田园”错,从后四句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安心归隐,而是渴望入朝为官。
10.这首咏菊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以本诗为例,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6分)
答:
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
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
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写自己。
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
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
如三、四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罢官之事。
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怯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
七、八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朝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19分)
春,二月,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
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
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
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后袁尚果自将攻袁谭,大破之。
谭奔平原,遣辛毗①诣操请救。
辛毗至西平见操,致谭意,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
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表坐保江、汉之
间,其无四方
..之志可知矣。
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心;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
今兄弟遘恶,其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
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
”操从之。
后数日,操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敝,辛毗望操色,知有变,以语郭嘉。
嘉白操,操谓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
今
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
尚见谭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
兵革
..败于外谋臣诛于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敝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天以尚与明公,明公不取而伐荆州,荆州丰乐,国未有衅②。
今因其请救而抚之,利莫大焉。
且
四方之寇,莫大于,平,则六军
..盛而天下震矣。
”操曰:“善!”乃许谭乎。
冬,十月,操至黎阳。
尚闻操渡河,乃释平原还邺。
尚将吕旷、高翔叛归操,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旷、翔。
操知谭诈,乃为子整娉.谭女以安之,引军还。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注] ①辛毗(pí),字佐治,颍川阳翟人。
辛毗先事袁谭,后归附操,官至卫尉。
谥肃侯。
②衅:征兆。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B.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C.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D.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天灾应于上/人事困于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
解析:选C 解答此题应该注意断句标志词语,如句式标志,“兵革败于外”和“谋臣诛于”;“天灾应于上”和“人事困于下”句式相同。
注意名词和代词可作为断句标志,如“谋臣”“兄弟”“介胄”“天灾”等。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方:古代指天下、各处。
或指四方诸侯之国。
或指京城以外的地区。
文中指天下、各处。
B.兵革:是兵器和甲胄的总称。
泛指武器军备。
或指战争。
文中指战争。
C.六军:古代泛指禁军,即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唐代专指禁军。
文中指军队。
D.娉:问名。
古代婚礼“六礼”之一。
即女方请媒人问男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解析:选D D项,“即女方请媒人问男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应该是“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操把袁谭、袁尚打得逃到邺城,但操听了郭嘉的建议后就没有乘胜追击。
B.袁氏兄弟讧时,军将领都认为此时不须进攻,只有辛毗力主要抓住机遇。
C.操不愿援助袁谭的原因是认为袁谭不可信任,并且对袁尚的实力心存戒备。
D.操通过袁谭送印的事,明白了袁谭并非真心归降,就用联姻计稳住了袁谭。
解析:选B B项的错误在于:不只辛毗一个人主,还有荀攸。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
(5分)
译文:
(2)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敝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
(2)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
参考译文:
春季,二月,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
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
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
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又会争权夺利。
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
”操说:“好!”五月,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不久,袁尚果然亲自率兵攻打袁谭,大败袁谭。
袁谭逃到平原,袁谭派辛毗到操那里求救。
辛毗到西平拜见操,转达袁谭求救的心意。
操部下官员多认为表势大,应当先平定他,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不足忧虑。
荀攸说:“目前,天下正争斗激烈,而表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没有占有四方兼并天下的大志。
袁氏家族占据四州土地,有兵马数十万,袁绍因为品性宽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两个儿子相处融洽友爱,这样来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的灾难就不能平息。
如今他们兄弟结怨交恶,势不两立,如果一个人吞并了另一个人,则力量就会集中起来,力量集中后,再想谋取就困难了。
应该趁他们斗相持不下时,动手夺取,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去。
”操听从了他的建议。
过了几天,操又打算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互相削弱。
辛毗观察操脸色,知道他又改变主意,就去告诉郭嘉。
郭嘉报告操,操对辛毗说:“袁谭是否一定可信?袁尚是否一定能被攻克?”辛毗说:“您不要问是可信还是有诈,只应直接来看整个形势的发展变化。
如今,袁谭忽然向您求救,其情形表明他已走投无路。
袁尚看到袁谭陷入困境,却不能一举攻破袁谭,说明袁尚也已智穷力竭。
那形势是军队在外战败,谋士在被杀,兄弟讧,国分为二,连年征战,将士的甲胄里都长出虱子。
再加上旱灾蝗灾饥荒同时发生,上有天灾相应,下有人祸困扰,无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百姓,都已知道袁氏统治将要土崩瓦解。
这正是上天灭亡袁尚的时机。
凭您的威势,对付处于困窘境地的敌人,攻打疲惫的敌军,同疾风吹落秋天的树叶没有什么差别。
上天把消灭袁尚的机会赏赐给您,您不去进攻,反而要讨伐荆州。
荆州年丰民乐,没有灭亡的征兆(没有机会可供您利用)。
现在,利用袁谭的求救而去援助,没有比这更有利了。
况且四方的敌人,没有比占据黄河以北的袁氏更强大的了。
您平定黄河以北后,就军威大盛,震动天下了。
”操说:“好!”于是,答应出兵救援袁谭。
冬季,十月,操进军到达黎阳。
袁尚听到军渡过黄河的消息,就解除了对平原的包围,撤回邺城。
袁尚部将吕旷、高翔背叛袁尚,投降操。
袁谭又暗中刻好将军的印信,送给吕旷、高翔。
操知道袁谭并非真心归降,便给儿子整娶了袁谭的女儿,用此来安抚袁谭,然后率军回去。
三、语言表达(11分)
15.请参照示例形式,为操或渊明写一则人物短评。
(3分)
示例:屈原——世人皆醉,唯你独醒。
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
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
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弥漫了千年。
答:
解析:人物短评的写作,关键是要能从所给人物中找出恰当的、深刻鲜明的“评点”,并且从中找到支撑这一“评点”的论据,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示例一)操——三国群雄,首推操。
文不如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
”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操在三国舞台上独领风骚。
(示例二)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
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
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追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境。
他绽放了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16.阅读下面的材料,给“楚辞”下定义。
(不超过80个字)(4分)
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
楚辞的形成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也离不开屈原的创作。
现在从《楚辞》等书中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歌》等。
另一方面,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鸿篇巨制。
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
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同时,楚地盛行的巫教,也融入了楚辞,使之具有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答:
解析: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楚辞是一种……的新诗体。
其次,找出语段中能体现“楚辞”的形成、特点等重要信息的词句。
再次,把这些重要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入主干句中。
为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在填入信息时,可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容纳一些信息。
最后,通读得出的答案,看其有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超过规定字数或字数不足等情况。
参考答案:楚辞是一种脱胎于楚地歌谣,经过屈原的创作并以其作品为代表的,以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代表着楚文化辉煌成就的新诗体。
17.下面是某学校团委组织的“情暖环卫天使”活动的构思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4分)
答:
解析:这次活动,主办单位是“团委”,由其确定方案。
参与的有“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服务性社团”要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换位以及召开座谈会;而“文艺性社团”主要负责跟踪摄影、照相,最后组织主题展示等。
参考答案:本次活动由团委组织,要求服务性社团和文艺性社团参加,服务性社团在与环卫工人进行角色换位后召开心得座谈会;文艺性社团在活动期间跟踪摄影、照相,然后组织主题展示。
四、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文章。
(50分)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心十分彷徨、迷茫,就向一位长者请教。
长者说,看看旷野中的树吧,看懂了它们,就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了。
年轻人看着旷野中的树,并没有明白什么。
长者说,在烈日下,在冰雪中,树有房子为它们遮日御寒吗?在风暴中,在雷雨中,树可以拔腿就逃吗?树没有房子没有腿,无法回避无法逃离,只能独自承受和抗争,也许这就是树能活上千年的原因吧。
年轻人顿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材料中树的表现是长者提醒失意年轻人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寓意,把握其寓意是审题的关键。
失意的年轻人看旷野中的树并没看出什么,当听了长者的话后顿悟,考生准确理解长者的话,就不难把握立意了。
烈日下,冰雪中,没什么为树遮日御寒,风暴中,雷雨中,树没法逃离,它只有独自承受和抗争。
也正是这种承受和抗争,成就了树。
而有房子有腿的人,应该如何做呢?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立意: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者就应该有所承受和抗争;做生活的强者,不做生活的懦夫;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磨难,铸就辉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