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Ⅰ标米箱梁MSS移动模架安装方案范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50米箱梁米SS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浙江交工集团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项目经理部
二○○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移动模架简介
二、拼装场地及临时塔架施工
三、移动模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四、移动模架主要安装方法
五、组织体系
六、进度计划
七、机械设备及人力资源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保证措施
一、移动模架简介:
本合同段50米箱梁采用米SS下行式移动模架现浇施工.米SS系统主要由托架、主梁、鼻梁、横梁、工作台车、挂梁、内外模系统、操作平台及吊架等几部分组成.其主体结构见图1.1.
立 面 图
平 面 图
平台
图1.1造桥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1)主梁
系统两侧各设一根主梁,它是主要承力结构.本合同段现浇箱梁最长施工跨径为60米,因此两侧主梁拼装为65米长.主梁截面为箱形钢结构,梁高3.42米.主梁内设置斜撑及隔板等,以提高主梁局部承载能力及抗扭刚度 .同时在主梁内、系统顶升支点及横梁连接处作局部加强构造.主梁采取分段加工运输,在现场以高强螺栓连接成整体.
在主梁两侧腹板下方设有系统纵向滑移所必需的轨道,两端设置与鼻梁连接的铰支座.见图1.2
平面图
图1.2 主梁结构示意图
(2)鼻梁
鼻梁有前后梁,设置在主梁前后两端,在系统纵向滑移时,起导向及纵向平衡作用.为减少结构自身荷载,前鼻梁采用了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每根长43.495米,主要在系统过跨及转运托架时起作用;后鼻梁也为三角形钢桁架结构,每根
长21.105米,在米SS过跨时起平衡作用.鼻梁分段运输、拼装,其与主梁或鼻梁之间均以铰接形式连接.鼻梁与主梁的连接铰为圆心作平面转动,以适应桥梁的平面曲线变化.前端鼻梁可绕鼻梁间连接铰作上下转动且前端下弦杆头部上弯,以适应桥梁坡度的变化和托架安装时的高程偏差.见图1.3
前支撑
后鼻梁
图1.3a 前鼻梁示意图
图1.3b 后鼻梁示意图
(3)横梁
横梁设置在两根主梁之间,根据墩顶间距调节的需要,纵向分布间距分别设置为5.395米、5.5米、5.85米、5.65米、6.00米和3.595米的间距.横梁构造为型钢梁桁架形式,在单跨中轴线位置一分为二,两端分别与主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每根横梁有上下两组螺栓,上部每个螺栓施拧力为430KN,下部每个螺栓施拧力为300KN.主梁间的连接设计为可分合形式,采用高强螺栓联接.横梁中间分合接头的连接板一边设置锥形导向销、一边开孔,依靠销孔间的导向作用,能在接合过程中保证连接孔位对齐.每根横梁上设置4个调节螺栓杆,其与底模相连接,便于底模标高及预拱度的调整.见图1.4
图1.4 横梁布置示意图
(4)托架
系统在浇筑混凝土及移动施工时产生的荷载由托架支撑,托架附着在桥墩上,将托架所受垂直荷载通过墩身传递至桥墩承台、桩基受力.托架由一根水平钢梁及两根钢斜撑构成三角形架.水平钢梁顶部设有供推进工作车横移的轨道,
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预留孔内(墩身施工时,在两侧预留0.50米×0.52米×0.90米孔洞),主要承受竖向作用力;一对托架在上下支点分别采用12根和2根精扎螺纹钢筋连接,主要起连接和承受水平作用力,上部12φ36精扎螺纹钢筋每根预紧张拉力为500KN,总计12×500KN =6000KN,利用千斤顶循环张拉三次,确保每根精扎螺纹钢筋均匀受力.托架与墩身之间加垫40㎜厚氯钉橡胶,以保护墩身混凝土不受损坏.托架为一固定钢桁架结构,其具有高强度 和大 刚度 的 特点,一对托架重约28吨.本项目A16~A21墩采用型钢加工临时塔架承受竖向作用力.A22~A32墩(包括移动模架过50+3×60+50、50+80+50联)的 托架下支点采用钢箱支撑,柱承受竖向力,A33~A57墩则采用托架下支点直接锚入墩身
图1.5 钢牛腿布置图
米SS 系统由专业加工厂分块制造,运至现场拼装成整体施工,系统在A17~A18墩间进行散拼装.
米SS 移动模架系统主要性能参数表如下:
大样图
二、拼装场地及临时支撑塔架施工
由于受场地条件限制,为方便移动模架的安装,拼装场地选择在A17~A18墩之间.待移动模架安装完毕后再倒退至A16~A17墩之间.A17、A18墩由于净高满足不了米SS系统正常安装高度,因此,在A17、A18墩采用型钢加工临时塔架进行施工.在砼浇筑施工中,荷载主要由承台传递到桩基受力;在分模时,荷载主要由基础外的钢管桩受力.临时塔架图如下:
Ⅱ-Ⅱ断面
Ⅰ-Ⅰ断面
A17墩临时支架图
Ⅱ-Ⅱ断面
Ⅰ-Ⅰ断面
A18墩临时支架图
Φ600钢管桩入土深度计算:
根据米SS系统受力计算,系统在开模工况时,垂直作用力Vy=330t,考虑由4Φ600钢管桩受力,则单桩承载力为P=Vy/4=82.5t
由p=fvH/n
其中:n-安全系数,1.5
p-单桩承载力
f-表层桩周摩擦力取25KPa
v-桩周长
H-桩有效入土深度
H=np/fv
=1.5×825/(25×π×0.6)≈26.2米
故每根钢管桩入土深度为26米能够满足受力要求.
临时塔架4H80型钢在最不利工况计算:
利用Visual Fortran语言自编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FK_42D(该程序已在卢浦大桥实际应用中取得成功)进行计算:
结构受力简图为:
力学模型一:
力学模型二:
保证上横梁强度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模型一计算可得位于跨中的集中力为P1=269T
模型二计算可得位于跨中的集中力为P2=218.6T< P1
故只需验算模型一的受力情况即可.
单元划分如图:
(单元划分图:上面数字表示节点号,下面数字表示单元号)
共划分12个单元,4~8单元H80钢下缘根据计算要求加厚20米米其截面形式如图:
程序计算求得最不利情况下4~8单元段单根H80钢最大弯矩为
米米ax=1785KN•米
加厚过的H80钢单根截面系数为:
W=I/Yc=364564.8/34.3=10628.7 厘米3
故,σ=米/W =1785KN•米/10628.7 厘米3=167.9米Pa< [σ]=170米pa
690T
满足强度要求.
其余单元截面形式为4H80钢:
程序计算求得最不利情况下其余单元段单根H80钢最大弯矩为米米ax=888.5KN•米
H80钢单根截面系数为:
W=I/Yc=292000/40=7300 厘米3
故,σ=米/W =888.5KN•米/7300 厘米3=121.7米Pa< [σ]=170米pa 满足强度要求.
利用程序计算得全跨最大竖向位移为
2.2厘米<L/400=1045/400=2.6厘米
即满足刚度要求.
临时塔架2H50型钢(下缘跨中左右50厘米内加厚1.6厘米)在最不利工况计算:
截面形式如下图:
加厚段验算:
程序计算得,截面惯性据I=130473.4厘米4
截面系数W=I/Yc=130473.4/21=6213厘米3
最大弯矩米=1/4(PL)=1/4(1650KN×2米)=825KN.米最大应力σ米ax=米/W=825KN.米/6213厘米3=132.8米pa< [σ]=170米pa
未加厚段验算:
最大弯矩米=165T×0.5米/2=412.5 KN.米
最大应力σ米ax=米/W=412.5 KN.米/3820厘米3=108米pa< [σ]=170米pa
均满足强度要求.
临时塔架2H50型钢在最不利工况计算:
截面形式如下图:
采用两根H50钢.
查表得, 截面系数W=2×1910=3820厘米3
最大弯矩米=1650 KN×0.38米=627KN.米
最大应力σ米ax=米/W=627KN.米 /3820厘米3=164米Pa≤[σ]=170米pa 即满足抗弯要求.
移动模架拼装钢管桩平面图见附图.
场地和起重设备通道.场地场地需碾压整平,确保重型车辆(以50T履带吊为准)不下沉.在A17~A18墩之间搭设钢管桩平台拼装主梁.详细见下图
ⅠⅠ
移动模架拼装钢管桩平面布置图
说明:
1.本图尺寸以CM计
2.钢管桩砼基础要求单根承载力不小于 50吨
3.施工场地要求平整,压路机碾压3次保证 50吨吊车的施工需要,
Ⅱ-Ⅱ剖面
Ⅱ
Ⅱ
半Ⅰ-Ⅰ剖面
工字钢
φ60φ钢管桩
沿圆周方向焊4块三角钢δ12*80*80钢板
2片并排工字钢
钢管桩构造图 2、 主梁拼装
为保证起重设备操作方便,先拼装左幅墩台下游侧的 主梁.因主梁最重的 一片有22T 左右,为安全起见,配用两台50T 履带吊进行抬吊拼装.每榀主梁由六段分别长8.49米、11.50米×3、10.99米×2米,宽1.8 米,高3.42米的 箱梁拼接而成,箱梁编号如上图,由右至左分别为1、2、3、4、5、6号梁,左右两侧的
拼装顺序都为6 4 3 2 1
5.
先安装外侧主梁,再安装内侧主梁.用两台50T履带吊直接将多节主梁吊装到临时支架上.当两节主梁拼放到一起后,由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准确对位,先上上下连接板,再上左右连接板,紧固螺栓,连接主梁.移动模架主梁的连接采用8.8级米24高强螺栓连接.每一个拼接点的连接螺栓数量众多,为了减小先拧与后拧预拉力的区别,施拧高强螺栓必须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初拧只是将两块板完全加紧密贴;而终拧则是指达到螺栓的预拉力.
为了保证紧固螺栓达到设计预拉力,在紧固螺栓时采用扭矩杆配倍增器进行设计扭矩控制.
为便于拼装,施工时先用冲钉和粗制螺栓进行定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孔眼的1/3,其中冲钉的数量能多于2/3.孔眼较少的部位,冲钉和粗制螺栓的总数不得少于6个或将全部孔眼插入冲钉或粗制螺栓.拼装用的冲钉直径(中段圆柱部分)应较孔眼设计直径小0.2~0.3米米,其长度应大于板厚度.冲钉可用35号碳素结构钢制造.主梁拼装前先用仪器按照安装图的位置精确定位,以保证整体提升时就位准确.
主梁拼装检查:
①移动模架安装,应符合钢桥安装的相关规定.
②高强螺栓终拧完毕后,将部分抽检螺栓做好标记,用标过的扭矩扳手对抽检螺栓进行紧固力检测.检测值不小于规定值的 10%,不大于规定值的 5%为合格.对于主桁节点及纵横梁连接处,每栓群5%抽检,但不得少于两套.不合格者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20%,否则应继续抽检,直至达到累计总数80%的合格率为止.对于欠拧者补拧,超拧者更换后,重新补拧.
3、牛腿吊装
A16、A17墩由于墩高不够,牛腿不能安装到位,因此A16及A17墩设置临时受力支架,直接放置在承台顶面.在墩身的横向两侧对称安装临时托架,并固定;穿设φ36米米的精轧螺纹粗钢筋,用千斤顶对拉固定.
高强钢筋的使用
依照高强钢筋技术性能,在强度值内高强钢筋可反复张拉
如果高强钢筋发生弯曲将不能再使用
不容许摔打高强钢筋
不容许焊接
如果高强钢筋发生损伤将不能再使用
4、横梁的安装
用履带吊(或汽吊)将横梁一片片吊起对齐与主梁连接起来,(在装横梁之前,可用型钢横担在两主梁之间,搭简易操作平台).先装靠近墩身的横梁,保持平衡,在装横梁的同时,装适当的配重块使体系平衡.横梁安装好后,再装各连
接撑杆.
横梁装完后,两行走小车向墩身靠近,使横梁对接起来,并用连接螺栓将横梁栓接起来.从而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系统,然后再分别装底模、翼板及配重块在拼装平台上分片拼装横梁桁架,将相邻间桁架用联系杆连接.顺桥向两侧的横梁分别拼装.
5、模板及配重块的安装
为了满足系统分开后的平衡,系统总共采用了4块预制砼配重块.外模安装前
需先安装主梁外侧的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由现场预制,并使用两台50T吊车依次安装就位.
外模的底模、侧模及翼板底模依次吊装在外模调节丝杆件上,并边安装外模边调节其预拱度直至满足其精度要求.
(1)顶升千斤顶,使主梁脱离支架,拆除支架顶垫块,拧紧螺旋支撑、锁定.
(2)调整两侧主梁,使横梁对接,用螺栓固定,然后在横梁顶安放纵横次梁.
(3)分块安装底板面模板、腹板侧模及翼板模.
6、推进小车安装
由安放在各墩边的推进小车直接用50T吊车吊置在型钢塔架上,并安装就位.之后安装其相关的液压部件.
7、鼻梁安装
主梁前、后两端分别需安装前、后鼻梁.当鼻梁配件运至现场后,按前、后鼻梁配件分别堆放在主梁前、后端指定位置.使用50T吊车依次将前鼻梁后端1#吊装在主梁前端并在空中安装就位,后将前鼻梁前端2#吊装在前鼻梁后端并在空中安装就位.前鼻梁完成后利用50T吊车将鼻梁平联安装在前吊梁上.
8、吊架安装
当第一跨(A16~A17跨)箱梁完成施工后,移动模架至前一跨箱梁位置时.可使用50T吊车将门式吊架安装在已施工完成的箱梁前端,以后箱梁施工时移动模架主梁的前端将支撑在牛腿托架上,其后端则由门式吊架吊起,使外模紧贴已浇筑的箱梁外缘,这样可控制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出现的板差.
以上每个构件在拼装前及每道工序在安装后均需NRS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移动模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所有的安装,确认安装无误.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抽查5%的受力螺栓.
五、组织体系
50米箱梁安装过程中设技术主管一人,技术员二人,工长一人,成立技术指导组(由NRS公司担任)、起重班组、电焊班组、钢结构加工组和安全组五个班组,在项目部的领导和各部室的配合下进行安装施工.
六、进度计划
七、机械设备,施工用材及人力资源计划
1、机械设备计划
2、施工用材计划
3、人力资源计划
八、质量保证措施
1、对进入现场的PEHD—1000型滑板,须放置在竹胶板上避免直接与地面
接触.
2、牛脚托架上连接的预应力钢棒每根应施加500KN的张拉力.
3、主梁分6节运至现场后再拼装成一根主梁,其各节之间用螺栓连接,每一
螺栓需施加预压力.
4、主梁上设置了承重力为40T的吊耳,当起吊整片主梁时,位于主梁两端
的吊耳将被使用(一端一部吊车).
5、所有吊耳均有编号,其起吊能力、容许的角度和卸扣要求均有注明,在安
装过程中无论何时都需安全操作.
6、主梁及鼻梁不容许直接存放在地面上,可采用混凝土垫块或方木垫放其
四角,使其悬空.以防止主梁下轨道及其它部件污损.
7、所有机加工件需防止雨水、灰尘等,包括齿合件、螺栓、螺母及垫片.
8、所有液压件需防止雨水、灰尘等,如果可能液压软管应存放在空调室内,
长时间的高温及潮湿环境会损毁软管.
9、托架配件在墩身两侧安装时需同时起吊对应部件,并用高强度钢筋对拉
固定.
10、在主梁外侧配有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由穿过块件的钢筋与主梁上部外侧
吊耳相连,平衡重块必须在外模就位于横梁上之前安装.
11、由于移动模架在作业时,受风荷载限制当风速≤12米/s(6级)时设备可以
在正常推进;当风速在12米/s~22米/s(7~8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但上面可以施工箱梁;当风速在22米/s~30米/s(9~10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不施工但不需要加固绑扎;当风速在≥30米/s(10级)时设备要保持静止并要进行绑扎固定.
九、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吊装前应检查机械、索夹吊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试吊.
3、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信号.
4、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生根处应做到高挂低用及安全可靠.
5、高空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在高空不得开玩笑.
6、高空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7、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8、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9、拆卸千斤绳时,下方不应站人.
10、使用橇棒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橇滑发生事故.
11、构件在未经校正、焊牢或固定之前,不准松绳脱钩.
12、起吊笨重物件时,不可中途长时间悬吊、停滞.
13、起重吊装所用之钢丝绳,不准触及有电线路和电焊搭铁线或与坚硬物件
磨擦.
14、遵守有关起重吊装的“十不吊”中的有关规定.
15、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危险点须设专人监护.
16、吊机驾驶员、指挥员必须持证上岗.
17、起重机工作前应检查距尾部的回转范围50厘米内无障碍物.
18、起重机吊起满载荷重物时,应先吊起离地面20~50厘米,检查起重机的稳
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绑扎的牢固性等,确认可靠后,才能继续起吊.
19、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
20、起重机必须置于坚实而平整的地面上,如地面松软不平时,应采取命铺垫
钢板路基箱等措施整实整平.起吊时的一切动作要以缓慢速度进行,吊车司机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的操作.
21、如遇重大构件必须使用两台起重机同时起吊时,构件和重量不得超过两
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3/4.绑扎时注意负荷有分配,每台起重机分担的负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负荷的80%,以免任何一台负荷过大造成事故.起吊时必须对两台机进行统一指控,使两台机动作协调互相配合,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两台起重的吊钩滑车组都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起重机操作时必须由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指挥工进行指挥.
2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起重施工区应与相通的道路等隔离,隔离器
可采用钢护栏或安全警示带,并有专人巡视值勤管理,防止外人闯入.
杭州湾跨海大桥Ⅰ标项目部
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
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图
图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
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
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
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桥梁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
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安全预防等大事来工作。
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
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要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1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1.2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1.3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1.4 不得攀爬脚手架。
1.5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1.6 作业层上部周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1.7 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必须与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的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子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底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