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外手柄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门把手设计规范
车门把手设计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控般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侧开式车门塑料外开把手(以下简称“外把手”),苴他车门 外把手(如:后背门把手)也可以参考使用。
2. 术语
外开把手:装在汽车车门外侧,用来开启车门的装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英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版)适用于本文件。
4. 外把手分类和结构 4.1从外观看,外把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翻转式和外拉式,如图1所示。
外把手的外观形式完全取决于造型,工程设计需满足造型。
因人的审美要求提高,近年来新开发了 “隐藏锁芯”式把手。
即取消左前门把乎端盖锁芯圆孔, 更改为可反复拆卸式端盖,需要用锁芯时候用机械钥匙片撬掉端盖即可(见图2〉
图1外把手结构形式
4.2从外把手与锁的连接方式看,可分为压杆连接和拉线连接•具体形式取决于锁体外开摇臂的要求 以及锁体布置时
摇臂与外把手摇臂旋转轴线的夹角。
GB. 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Q/B 07. 025 禁用和限用物质规范
GB/T 1260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操+骼电镀层 Q/B 07. 016 汽车塑料件油漆涂层技术要求 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翻转式
■
外拉式
4.3外开把手组成部分
外拉式外把手包括:手柄外部,端盖,底座,大垫片,小垫片,摇臂及配重块和簧等,如图2所示:
以上为外把手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各车型会有所不同,但都是在这些结构上扩展而形成的,例 如:外手柄扩展为上盖、下盖两部分,底座上设计有侧碰安全机构。
外开把手总成
弹簧
翻转式外把手包括:底座、掀盖、
摇臂、 垫片、销轴和惮簧等,如图3所示:
掀盖
外开把手总成
▼揺曾
外手柄
隐S 锁芯式為盖
大垫片
底座
图2
揺冑&配篁块
A
底宦
把手的有效长度值A 目标要求>10omm :
把手的有效长度值A 目标要求> 110mm :
耙手间隙值B 目标要求M30mm 。
5. 3. 1翻转式外把手最大转角在40°左右,一般要求翻转至1/2-2/3之间开门手感较好。
5.3.2外拉式外把手最大开度设讣值为6°・8° , —般要求拉至1/2-2/3之间开门手感较好。
6. 布置要求 6.1边界要求
5. 5. 1 对于翻转式外把手,如图4、5所示
5.2 对于外拉式外把手,
5.3 最大开度要求
外把手人机要求
A
图4
手指间隙值B 目标要求>28mm :
如图6所示:
7. 装配性维修性要求
a) 外把手及旋转部件的包络而距离玻璃的间隙目标值^lOnmi : b) 外把手及旋转部件的包络而距离玻璃导轨的间隙目标值^lOram :
C ) 外把手及旋转部件包络而与窗台飯金间陳目标值
M5tnm :
d) 外把手压杆运动过程中包络而与周边环境件(如导轨、玻碉等)间隙目标值MlOnmb 6. 2行程要求
外把手是开启车门的执行机构,这就要保证把手正常的解锁功能,为了达到更好的开启手感以及延 长开启系统的寿命,把手行程要与锁体行程匹配,把手行程与锁体行程的关系,取决于锁体外开摇臂与 连杆(拉线)的配合方式。
卡接式摇臂形式锁体,如图7所示:
把乎的理论总行程L :锁体最大解锁行程-2(nmWLW 锁体总行程-2mnu
触压式摇臂形式锁体,如图8所示:
把手的理论总行程L :锁体最大解锁行程+2mmWLW 锁体总行程+2mnu
所有拉线式外开锁体,外把手总行程同卡接式摇臂形式锁体设讣。
在实际布置时•还需要参考主机厂的制造公差和装配公差•在理论值基础上适肖修正,首先保证把 手门锁系统的正常开启功能,尖次是保证把手门锁系统的开启品质感。
◎
图7
图8
5
71
■ J 1_
二《
7.1底座与外板的装配性要求
外把手底座上必须设讣有卡接定位结构,确保外手柄底座能定位在门外板上•为保证把手端盖螺栓
装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底座上应有卡接螺栓的结构,保证螺栓在装配和反复拆卸后不脱离底座。
为保证底座装配的可靠性和方便性•卡接结构一端为硬质设计,一端为弹•性设讣,生设汁端需设
把手外部在设il 时,必须保证苴顺畅的通过门外板和把手底座上的通过孔,且晃动量需在可接受范
帀内,把手手柄Z 向定位而与底座窪位面在单边间隙一般保证在0,15-0. 2mni :
锁芯需要安装在把手底座上,一般从门内板的侧而打螺栓紧固,所以内板上应留有锁芯的工具安装 过孔(安装时也起到目视作用人为了便于安装:
a )工具有效安装空间D>015mm :
a) b) 7.2 图10硬性卡接结构
把手外部与底座的装配性
a) 图9 ;;^|^性卡接b) 把手外部与底座在装配时需留有X 向的拉动余量,确保把手可以顺畅的推开摇臂,如图11所示:
7.3锁芯和端盖的装配性
b )安装螺栓到车门内板过孔距离L^lOOmm : C )安装工具轴心线与安装孔中心线最大夹角a W3。
如图12所示:
& 外把手安全性要求
外开手柄在结构设计上必须满足30g 加速度试验要求,在Y 向和X 向施加30g 加速度时,把手不能
有打开趋势,目前多数把手通过设讣平衡块(配重块)来平衡把手本体的惯性力。
9.外把手材料要求
外开把手的齐部件根据物理功能及外观要求.选材有所不同,大多情况下如下表所示:
外手柄
底座
摇臂
垫片
瑞盖
弹簧
PC+ABS
PA66+GF30 PA66+GF30
PP-EPDM
PC+ABS 65Mn
PA6+GF30
锌铝合金
LDPE
lCrl8Ni9
PA6+GF40
POM
PC+PBT
部分本色及喷漆外开把乎外部也可以选用PA66弋F30、PA6+GF30. PA6^F4O. POPBT 材料,但要处
J 口
DR
V
/
Z
图12
理好表面光洁度。
外开把手所有零部件的选材及表而处理必须满足标准Q/B 07. 025-2012中所规企的要求。
10.外开把手性能要求
10. 1空载开启力要求
在空载时,拉把手正常开启时的受力位置,测量把手开启到最大开度过程中的最大力W202
10. 2强度性能要求
10. 2.1表而处理强度要求
a)油漆表而强度要求:在实验样板上用单面刀片垂宜相交划出棋盘格(刀片间距2mm),用软刷轻刷几
次・粘贴指;^的3M胶带,待3M胶完全贴合后,以60°的角度拉紧撕卜胶带,观察油漆涂层脱落的
情况。
允许在方格的交界处有少量的漆膜脱落、但其占整个方格面积小于5% O
b)镀珞表面强度要求:沿基体到沉积层的切割方向,利用砂轮磨削已镀覆的试样边缘,也可以利用一
种钢锯来代替砂轮机,在锯动时,使施加的力倾向于使覆盖层从基体上分离的方向。
试验后镀层与基体、镀层与镀层之间不应出现片撞分离等缺陷。
10. 2. 2结构强度要求
a) 锁芯压入力要求:锁芯镶嵌或安装在把手上,将锁芯强行从把手安装状态下压进去,要求压入力
F>600N :
b) 锁芯拉出力要求:锁芯镶嵌或安装在把手上,将锁芯强行从把手安装状态下拔出来,要求拉出力
F>500N :
C
把手底座性能要求:在-30C - 85°C的温度下,底座应该能够承受作用在每个固定轴上的750 N
)
的拉力的作用,无断裂和功能缺陷:
d) 脆硬性要求:在(一40±1)“C环境下,将外开把手存放24h,试验用落球重量500g>球高度(65
±1)cm.要求试验完成后外开把手无裂痕。
落球试验应注意:
导管必须垂直:
试球必须垂宜降落:
置放时效的时间和温度须予以规世0
落球试验图解如图13所示:
图13有机材料落球试验
1、落球
2、不锈钢导管
3、 球位保持板
4、立放而
5、试样
6、铝质底座板
10. 3耐腐蚀性要求 10. 3. 1对于油漆把手,按Q B 07.016-2012标准执行后.漆膜不得有褪色、色泽暗、裂
开、起泡、剥
落、溶胀、软化及附着性差等不良影响。
10. 3. 2对于镀铭把手,镀层厚度按QC/T 625-1999中4级便用环境要求执行:CASS 试验16小时后符
合 GB/ T12600-2005 要求。
10. 3. 3把手上的金属件,试验方法按GB/T10125盐雾试验,96小时后无红锈。
10. 4温度性能要求 10.4. 1高温性能要求:将外开把乎在(90 + 1) °C 的温度下保存24h,接着在室温下存放Ih,试验之后,
所有的功能要求都必须满足,所有的部件之间不能松动和异响。
10. 4. 2低温性能要求:将外开把手在(-40 + l)r 的温度下保存24h,接着在室温下存放Ih, (-40 + 1)9 /24h 低温下必须保证完全的功能,并且紧接着在(23±2) “C 温度加热中不应出现裂纹和幷它的缺陷0 10. 4. 3热循环试验要求:塑料基体上的电镀层需进行4个周期的热循环试验.
次中单个热循环包括如下:
① 在温度为一40±2°C 的低温箱内放置4h : ② 在温度为20 + 5r 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m ③ 在温度为90±2“C 的丁•燥箱内放置30mim ④ 在温度为20±5“C 的干净环境中放置30mim
试验后镀件放置Ih 之后,目测检査加主要表而不应出现起泡、起皱、裂纹或脱落等现象。
10. 5耐久性要求
a )外开把手作为开关门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至关重要,所以,对任何车门外开手柄均
有耐久性要求,英标准是满足如下要求:
3
b)沿外开拉杆/拉线作用力方向・施加50N负载,频次:每分钟6次。
依照下列顺序进行100000 次循环试验,其中:
-WC下20000次循环+7(rC下20000次循环
室温下60000次循环
1个循环是指:从初始状态拉起把手到最大开启位置,然后松开把手复位到初始位置。
在试验过程中和试脸结朿后,把手功能必须正常。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版本: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