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矿区地质简介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广南一富宁裂陷槽(D一T31) 裂陷槽东与广西百色坳陷相连,南经广西那坡与越南 谦河坳褶带相通。在越南,裂陷槽出现分叉,类似“三叉 裂谷系”,其西支沿文山一麻栗坡断裂东侧伸入马关八布 一带。裂陷槽为盆岭裂谷系的盆堑区,以深度坳陷为特征, 但云南境内未见洋壳。裂陷槽沉积早期具非补偿型双层结 构,中期再度分裂后出现深水沉积与浅水沉积在纵向及横 向上的急剧交替,晚期又回复到深水沉积,总的沉积厚度 较小,具“饥饿盆地”特征,并有热水沉积岩生成。裂陷 早期(D),在南延的部分(广西凭祥、越南)出现双峰式火山 岩;中期(P),我省境内出现亚碱性玄武岩及相伴的辉绿 岩,微量元素、喷发类型表明与峨眉山玄武岩不是来自同 一源区,在广西那坡见到典型的枕状构造;晚期(T)有基 性火山(玄武熔岩、凝灰岩)及基一超基性岩(辉长一辉绿岩、 橄榄岩)侵入。
4)康滇地轴(Pt-P) • 弥勒-师宗同生深大断裂与西、阿龙古同生深大断裂以 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昆明市、玉溪地区、曲靖市、红河州 西部。本文所述主要为其东部红河州范围及曲靖市东部。 该区为围绕晋宁造山运动产生的康滇古隆起东缘于加里东、 华力西构造阶段逐渐增生,最后于华力西晚期全面隆起成 山,形成了与个旧-右江盆岭区相对应的北东向海岸山脉 及其构造带。区内以元古代昆阳群类复理石和碳酸盐浅海 沉积岩为褶皱基底,主要分布于石屏-建水一带及其他地 区的深部,其后的震旦系、加里东期、海西期的浅海相海相碳酸盐岩夹陆源碎屑岩,呈北东向由西向东逐渐增生 覆盖其上。海西晚期沿边界同生弥勒-师宗大断裂产生了 裂隙式,大面积的基性火山活动,随着地壳上升,结束了 该区的沉积历史,成为被风化剥蚀两亿多年的古陆区,燕 山期局部见有基-超基性岩脉的侵入。喜山期在一些小型 的断陷山间盆地中沉积了陆相砂、泥岩夹褐煤层。

个旧矿区地理位置处于云南省工业区 南部红河州中部。 • 一) 、 区域地层 • 区内沉积岩分布之广泛(占全区面积的 80%),局部发育齐全,从前寒武系到第 四系均有出露(除白垩系缺失外),总厚 可达29600米。 •
• •
1、元古界 主要分布在个旧矿区外围,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变质 带分布于金平-元阳的为哀牢山群及分布于屏边-河口的为 瑶山群,它们的原岩均为一套巨厚( >9226米)含中-基 性火山岩的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的复理石沉积建造,现已 变质为高绿片麻岩相-角闪岩相片麻岩、混合岩、角闪岩、 片岩、变粒岩夹大理岩系结晶岩石;分布于石屏-建水地 区的昆阳群为区内出露最古老的褶皱基底岩系,为一套类 复理石和碳酸盐浅海相沉积,总厚度 >11550米。出露于 屏边一带的屏边群,由一套厚度巨大( >4292米)、岩性 单一的浅变质砂泥岩组成。
• •
1、元古代岩浆活动 该期岩浆活动产物有花岗岩、闪长岩及基性超基性岩。其中,花岗岩有分布于石屏县龙武乡 他克苴的黑云母花岗岩,出露面积约4平方公里, 其呈岩株状侵入于震旦系微江组砂岩中,同位素 年龄值为656-778百万年,为微江期侵入体。沿哀 牢山断裂带侵入的花岗岩体已变质为混合岩化花 岗岩、片麻状花岗岩分布于高级变质岩中,岩体 长轴方向与变质构造方向一致。在哀牢山断裂带 中还零星分布有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在石屏西 北一带有闪长岩小岩墙、岩脉产出。
• •
2、同生深大断裂 滇东南地区自有载地质历史以来,经 历了无数次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及演化,伴 随一系列同生深大断裂的形成发展演化。 这些断裂将滇东南地区分割成几大块体, 其控制着区内扬子板块之二级、三级构造 单元的边界及其各自在地质历史长河中所 扮演的角色。同生深大断裂从南到北分别 有(图1-2):
• •
3、中生界 区内中生界地层三叠系出露最为完全, 主要分布在个旧-右江盆岭区,由一套代表 一次沉积旋回的岩石组成,即陆缘碎屑砂 泥页岩→浅滨海碳酸盐岩→陆缘碎屑砂泥 页岩的巨厚(3488-7757米)沉积。伴随三 次基性火山喷发活动。侏罗系中、下统除 在石屏县西北部有出露外,普遍缺失。白 垩系则全区缺失。
• •
2、古生界 区内古生界地层广泛发育,主要分布 在康滇地轴上的石屏、建水和屏边山弧构 造上的蒙自至麻粟地一带,其中寒武系地 层出露较全,奥陶系下统发育较好,为碳 酸盐岩、碎屑岩、泥质岩交替组成,中、 下统除元阳地区外,区内普遍缺失,泥盆 系除石屏、建水地区外普遍缺失下统;石 炭系、二叠系下统碳酸盐沉积广泛分布; 二叠系上统玄武岩亦广泛分布,长兴组及 龙潭组除个旧附近外普遍缺失。
• •
2)屏边-西畴山弧(T) 西以阿龙古断裂,北以蒙自一广南弧形断裂带,东以 底基一理达断裂与个旧一右江盆岭区分界,南部与越南 “越北古 陆”相连,范围与任冶机 (1992)划分的滇东南 地体大致相当。本区为围绕越北古陆缘于加里东、华力西 构造阶段逐渐向四围增生,最后于印支构造阶段隆起成山, 形成向北凸出的近东西向的海岸山脉。区内下元古界地层 仅见于西南角。下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在山弧西端大面 积出露,东端分布零星。上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山弧东 端,西端则主要围绕下古生界地层成裙边状分布。中生界 (中、下三叠统)仅见于杨柳井及 麻栗坡一龙林一带。整个 华力西一印支构造阶段,岩石组合以单调的浅海相碳酸盐、 碎屑岩沉积组合为主,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均不发育,
• •
(1)开远一罗平台垒(D—T32) 东部已延入贵州兴义,桂西隆林地区。该区 为盆岭裂谷系的台垒(或地垒)区。华力西一印支 构造阶段,构造一岩石组合较为单调,以浅水台 地相为特征。其沉积相与北部的滇东山地及南部 的西畴一屏边山弧极其相似,但该区以补偿型沉 积的巨大厚度及西端双峰式火山岩(T2)显示其强 烈的坳陷裂谷性质。泥盆一二叠系,本区沉积厚 度近8000米,比滇东地区厚近2000米,比山弧区 厚近3000米。三叠系本区为连续沉积,在短短 35Ma间沉积厚达9000米,为山弧区一倍多。
• 3、构造单元及特征[1] • 滇东南地区构造单元划发如下,具体的分见(图2) 一级单元 • 扬子板块 • • 三级单元 康滇地轴(Pt-P) 开远-罗平台垒(D-T23) 个旧-右江盆岭区(D-E) 广南-富宁裂陷槽(DT23) 红河裂陷槽(T-E) 屏边-西畴山弧(T) 哀牢山地体(Pt) 二级单元 康滇古窿起(Pt-P)
• •
1)个旧-右江盆岭区(D-E) 北以弥勒-师宗同生深大断裂与云南山字型构造分界, 南为屏边一西畴山弧,西以红河同生深大断裂与哀牢山地 体毗邻,东与黔南、桂西裂谷系相通。范围与任冶机 (1992)个旧一丘北一富宁地体大致相当(见图2)。 • 盆岭区为“宽阔的大陆边缘裂谷系”,个旧一右江盆 岭区在省内为一围绕屏边一西畴山弧展布的裂谷系,它由 华力西一印支构造阶段形成于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开远 一罗平台垒、广南一富宁裂陷槽、以及直接发育于吕梁构 造阶段结晶基底上的印支一喜山构造阶段的红河裂陷槽组 成(图2)。
• • •
(二)区域构造 1、构造层的划分 根据滇黔桂及邻区的地表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构造型相、变质相及岩石 地球化学特征,本区可划分为如下7个构造 层: • (1)太古代变质结晶基底构造层; • (2)元古代过渡性绿片岩相浅变质基底构造 层;
• (3)震旦-志留纪过渡性褶皱基底构造层; • (4)泥盆纪-石炭纪伸展盆地构造层; • (5)二叠-三叠纪转换盆地构造层(弧后裂谷 盆地-陆缘拉分盆地-前陆盆地构造层); • (6)侏罗纪-白垩纪陆相压陷盆地构造层; • (7)第三-第四纪构造层。
个旧矿区地质简介
主讲:孙绍有


一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个旧矿区地处云南省南东部。大地构 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个旧右江盆 岭构造区,扬子板块与青滇微板块俯冲碰 撞缝合带的北侧(图1-1)。
图1-1构造分区略图 (据西南地质勘查局《滇东南 区带成矿条件分析与成矿预测》 内部资料.1995) 图例: A扬子板块A1个旧一右江 盆岭区A1—1开远一罗平台垒 A1一2广南一富宁裂陷槽 A1—3红河裂陷槽A2屏边一西 畴山弧A3哀牢山地体A4 康滇 地轴B青藏滇板块

• •
(三) 区域岩浆岩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 自元古代至新生代的各主要构造活动时期 中,均有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活动。其 中,以华力西期的海底基性火山喷发活动 和印支、燕山期的基性、酸性岩浆侵入活 动最为强烈,分布广泛,全区火成岩的分 布约占总面积的10%左右。现按岩浆活动 先后顺序简述如下:
• 图1-2滇东南构造图 • (据西南地质勘查局《滇东南区带成矿条件分析 与成矿预测》内部资料.1995) • 图例:1.超壳断裂:①哀牢山断裂②红河断裂2, 地壳断裂:③阿龙古断裂④化念一马关断裂⑤他 达一薄竹山断裂⑥文山一麻栗坡断裂⑦丘北一理 达断裂⑧南盘江断裂⑨弥勒一师宗断裂⑩小江断 裂3.壳内断裂4.构造分区界线5.国界6.省界 貌,树枝状水系等特征。
• •
3)哀山地体(Pt) 夹持于红河与哀牢山岩石圈断裂之间 的异源高级变质地体。宽数十公里,长数 百公里,南端已延入越南。由古元古界哀 牢山群及同变质期的交代花岗岩组成,缺 失古元古代以后地层,后期仅有华力西、 印支期超基性一酸性岩的侵入,与东、西 两侧地质单元具完全不同的发育历史。地 体内构造线、变质岩产状、交代花岗岩长 轴方向均与红河、哀牢山同生深大断裂平 行,成北西向延伸。
• •
(3)红河裂陷槽(T-E) 为夹持于红河岩石公里,滇 东南仅涉及其中段。裂陷槽中生代(T)开始形成,直接发 育于古元古结晶基底之上。省内部分印支一喜山构造阶段, 其构造一岩石组合从中下三叠统具非补偿特征的基性火山 岩、碎屑一泥质岩、碳酸盐岩,迅速为上三叠一第三系超 补偿沉积(陆相、膏盐层)所替代,并开始封闭。裂陷槽南 延,为越南红河地堑、河内新生代坳陷,其构造一岩石组 合以巨厚的(>9000米)在垂向上以浅海相、陆相、深水相 频繁交替的中、新生代沉积及碱性玄武岩喷发为特征。
• •
4、新生界 第三系主要分布于红河两岸及个旧、 建水、蒙自、马关、文山等山间盆地中,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下第三系下部 为砾岩,上部以紫红色砂、泥岩,局部夹 石膏层,在红河河谷沿岸形成了中-超大型 石膏矿床。上第三系则以砂、泥岩夹煤层 为特征。第四系分布于新生代盆地及湖泊、 河流及山麓、洞穴内。以湖积、冲积、残 坡积、洞穴堆积为主,以下伏地层均为不 整合接触。
• •
2、加里东期岩浆活动 该期岩浆活动较弱,仅见于元阳安分 寨一带,侵入于哀牢山高级变质岩中的片 麻状花岗岩小岩体。
• •
3、华力西期岩浆活动 该期岩浆活动是区内最强烈的一次,其形成的主要为 基性喷发岩,广布建水、开远、蒙自、文山等地。喷发时 间从早二叠世到晚二叠世,呈多期次裂隙式喷发,主要产 物为玄武岩。一般下部为巨厚的玄武岩屑火山角砾岩,或 致密状、杏仁状玄武岩,中间夹少量玄武质凝灰岩、中酸 性熔岩及海相沉积层,向上凝灰质逐渐增多。厚度受深大 断裂控制。玄武岩中存在一些自然铜、辉铜矿小矿体或矿 点,在建水荒田、虾硐、石屏大冷山一带,玄武岩与下部 茅口组灰岩接触带及灰岩裂隙中找到小-大型规模的热液 铅锌(银)矿床。在建水苟街一带,早石炭世海底火山多 次喷发,形成玄武岩体,并有安山岩产出。
燕山构造阶段,有陆壳重熔花岗岩的侵入,出露 有薄竹山、老君山岩体,尚有阳文山、鸣就、芷 村等隐伏岩体。区内构造线总体与山弧展布方向 相一致,从西往东构造线呈现由北东而北东东再 南东,围绕山弧成环形(在国境内为半环形或弧形) 展布的特征(图 1—2)。其形成是山弧整体上隆与 个旧一右江盆岭区深度坳陷相互作用的结果。横 切弧形构造带,发育有一系列长期活动(华力西一 喜山构造阶段)的地壳同生深大断裂。从南向北计 有:阿龙古断裂、化念一马关断裂、他达一薄竹 山断裂、文山一麻栗坡断裂、丘北一理达断裂。

该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一是在金平棉花地-马安 底一带侵入于哀牢山变质岩群中的基性岩群,他 们均具不同程度的铜、镍、钒、钛、铁矿化,其 形成了具有工业意义的棉花地、大坡、湾河、马 鞍山、火山等小型规模的钒钛磁铁矿。二是石屏 牛街、红河河谷、建水苟街、文山蚌蛾有基性岩 脉、岩株零星侵入;在建水排楼坡至石屏坝心有 辉长岩呈岩墙、岩脉群沿东西向断裂侵入,断续 延长近40公里,其具较好的钛铁矿化,形成中型 规模的钛砂矿。三是在元阳大坪街一带,有中粒 斑状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斑状黑云母石英闪长岩 和石英闪长岩侵入,大坪金矿的形成即与该期闪 长岩侵入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