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诗歌复习形象习题 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①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

②朱门:权贵之门。

③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④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⑤垂纶(lún):钓鱼。

⑥地:见地,缘由。

⑦等闲:平白无故。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答案 D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2.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1.“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

(判断) “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

(字面意义) 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

(语境意义)
2、结合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愕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以看出,郑愕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哀郢①二首(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②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③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

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

②徂岁:言岁月流逝。

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后毁于兵乱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

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B项中“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表述错误。

“天地何心穷壮士”正确解释为“天地何曾有导致壮士图穷困厄的心”但表述重点应在下一句:自古以来,皆因人事之非,以至于很多像屈原一样的忠臣被流放江湖。

这一切怎不令人顿生怨愤,非淋漓痛饮焉能排遣,非慷慨悲歌何以发泄。

故选B。

4.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6分)
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废城的惨淡景象。

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的昔盛今衰(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对时局国事的忧虑);尾联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

杜甫此诗写于此。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5.C
6.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16.(1)通过看画的人担心鹰飞走的角度来表现;(2)通过其他画师想学但是学不到这种技巧的角度来表现;(3)通过和真鹰作比较,感觉真鹰反而不如画上的鹰的角度来表现;(4)通过燕雀见了画上的鹰会害怕的角度来表现。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

意思答对即可。

注意题目要求是回答侧面表现,单纯分析首联则不得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