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概念与特征维度
服务补救
![服务补救](https://img.taocdn.com/s3/m/3d8c881a52ea551810a687a2.png)
一、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一)服务失误服务失误是服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顾客不满意状态,它来源于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之间存在的差异。
服务企业会由于服务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显性方面的顾客的直接流失;另一种则是隐性的,即顾客不满意形成的“坏口碑”的影响与扩散。
根据调查,对服务不满的一个顾客往往会向周围的10几个人倾诉他的不幸遭遇,而这10几个人又会向他们周围的人群继续传播这些不利消息,甚至会有顾客向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消协及法律部门进行投诉,以上恶性传播的结果是服务失误的公司可能失去近百位顾客。
“坏口碑”呈现出的几何级数倍增,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和运营效率。
(二)服务补救目前服务补救的最广泛定义是指:服务提供者为挽救服务失误而采取积极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顾客的抱怨行为。
服务补救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及时性。
研究表明,如果顾客抱怨得到了迅速有效的解决,则90%以上的不满顾客会得到挽留。
与此相反,如果问题拖延了很久才最终解决,企业只能留住60%左右的顾客。
营销中有个“1∶ 10∶ 100原则”:即服务失误出现后,当场补救可能要使公司支出1美元,但第二天补救支付的这笔费用会是10美元,以后补救则会上升到100美元。
由此可见,速度和时间是决定服务补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是主动性。
企业不应只是在听到顾客抱怨或被投诉时才被迫补救,应当变事后补救为预先防范。
三是服务补救是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工作,具有突出的时效性。
服务企业应授权给一线的员工,使其能够在服务失误发生时即刻在现场采取补救措施。
二、服务补救应以顾客满意为基准不满意顾客经过有效的服务补救后可以转变为满意顾客和忠诚顾客,服务补救虽然是服务失误后采取的挽救措施,但是顾客不满的有效解决带来的第二次满足会孕育更强的顾客忠诚。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基于“高水平的服务补救能使顾客更满意”假设基础的“服务补救悖论”,该理论主张,往往经过补救的顾客满意明显超过未遭遇服务失误的顾客满意。
开展服务补救提升顾客满意度
![开展服务补救提升顾客满意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74ca47a417866fb84a8e89.png)
每个人都有过对产品是否满意的体验,然而,当问及满意的定义时,似乎没有人能准确给予界定。满意是消费者的实践反应,它是判断一件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与其期望的吻合度。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求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满意度是一个动态的、移动的指标,它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改变。特别是在使用产品或体验服务的过程中,满意度可能因消费者在使用或体验过程中关注的要点不同而迥然不同。消费者在产品新购和重购过程中由于经历不同,形成不同的感知,都将最终影响满意度。
次服务的费用和对错误的赔偿费也可以避免。形成一种优质服务的文化来保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规范作业,解决顾客疑难问题,使顾客相信服务供应方的职员已掌握必要的技能;一线员工用友好的方式主动关心照顾顾客,以实际行动为其排忧解难;让顾客感受到可亲近性和灵活性;让顾客确信服务供应者遵守承诺尽心竭力满足顾客的最大利益;当出现意外时,服务供应者能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局势;让顾客相信,服务供应者的经营活动可以依赖,物有所值。
可感知的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的一部分,服务质量作为一个评估的要点,反映顾客对服务要素如交互质量,有形环境质量和结果质量等等感知,评价这些要素的基础是一些特殊的服务质量方面:可靠性、响应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
同样消费者的情感也影响着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的感知。这些情感可能是事先存在的,如情绪状态,对生活的满意度等,它们是相对稳定的。健康愉快的情绪和积极的思考方式或者消沉的情感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所体验的服务的感觉。消费过程本身引起的一些特定情感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感。例如:幸福、愉快、高兴,这些积极的情绪会增强消费者的满意感,而悲伤、难过、后悔、生气、沮丧、内疚和耻辱这些消极的情感都会减弱消费者的满意感,而且积极的情感比消极的情感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服务管理服务补救ppt
![服务管理服务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d6a7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e.png)
服务补救的效果评估指标
客户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客 户对服务补救的满意程度,以及客户对 服务补救措施的评价和意见。
销售额变化
通过分析服务补救前后的销售额数据, 了解服务补救措施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
客户回头率
通过统计客户回头率等指标,了解服务 补救措施对客户回头率的影响程度。
服务质量变化
员工沟通与协作
新加坡航空公司注重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服务补救的效率和效果。
案例五:华为公司的服务补救成功之道
01
客户至上
华为公司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高质量的
服务。
02
服务补救体系
华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服务补救体系,包括问题反馈、处理、跟进等
环节,确保客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跟踪反馈
对服务补救过程进行跟踪,并对服务对象 的满意度进行反馈,了解补救措施的效果 。
快速响应
对服务失误做出快速响应,以减少服务对 象的不满情绪。
实施补救措施
针对服务失误的原因和程度,采取相应的 补救措施。
03
服务补救的方法与技巧
服务补救的方法
了解客户需求
道歉与承认错误
在服务补救之前,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 望,以便更好地解决客户问题。
服务管理服务补救ppt
目录
• 服务补救概述 • 服务补救的分类与策略 • 服务补救的方法与技巧 • 服务补救的效果评估 • 服务补救的实践与挑战 • 服务补救的经典案例分享
01
服务补救概述
服务补救的定义
服务补救是指服务提供者对服务失误进行积极、及时、有效的补救和补偿,以确 保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恢复。
个性化
感知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
![感知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1029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5.png)
感知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服务质量是指企业在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感知服务质量时,通常可以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估,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响应性、保证性和同理心。
首先,可靠性是评估一个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维度。
顾客希望企业能够按时、按质量提供所承诺的产品或服务,不出现故障或延迟。
可靠性对于顾客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企业的信任程度。
一旦企业在可靠性方面出现问题,顾客很可能会选择其他更可靠的供应商。
第二个维度是可用性,指的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获得程度。
顾客希望能够方便地获得他们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包括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购买或使用。
可用性的提高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因为它节省了顾客的时间和精力,并提供了更便捷的体验。
第三个维度是响应性,也称为反应性,指企业对顾客问题和需求的回应能力。
顾客希望企业能够快速反应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提供及时的更新或进展。
一个具有良好响应性的企业能够增强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因为顾客会觉得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被重视和关心。
第四个维度是保证性,指的是企业对顾客承诺和承诺的履行能力。
保证性包括信任、可靠性和责任感等方面。
顾客希望企业能够信守承诺,并对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承担责任。
保证性可以增加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度,并促使他们再次购买或推荐给其他人。
最后一个维度是同理心,也称为个性化服务。
同理心是指企业能够理解和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每个顾客都是独特的,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企业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可以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并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产品还是服务,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关注可靠性、可用性、响应性、保证性和同理心这五个维度,并努力提升在每个维度上的表现,企业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关于服务行业的服务补救分析
![关于服务行业的服务补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4b3ee06294dd88d0d26ba1.png)
关于服务行业的服务补救分析【摘要】对服务性企业而言,重复性的消费者是企业重要的资产,而确保重复性消费者最有效的方式是提供符合或超出消费者期望的产品或服务,但由于服务本身的一些特质,很难使得所有的消费者满意。
再好的服务企业都无法避免服务失误的发生,而服务失误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从而转向其他的企业,如果企业对服务失误进行快速的反应以及采取正确的行动,将会获得消费者的再次购买以及增加消费者的忠诚。
【关键词】服务补救;顾客忠诚度;服务业一、服务补救的含义所谓服务补救,是指服务性企业在对顾客提供服务出现失败和错误的情况下,对顾客的不满和抱怨当即做出的补救性反应。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反应,重新建立顾客满意和忠诚。
服务补救是一种反应,是企业在出现服务失误时,对顾客的不满和抱怨所做的反应。
服务补救与过去的顾客抱怨管理是极其不同的,这种区别在于:第一,服务补救具有实时性特点。
这是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顾客抱怨管理一般必须要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之后,而服务补救则必须是在服务失误出现的现场。
如果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那么,服务补救的成本会急剧的上升,补救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服务补救具有主动性特点。
顾客抱怨管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只有当顾客进行抱怨时,企业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抚顾客,使顾客满意的离去。
但据华盛顿一家名为trap的调查机构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问题的顾客中,只有4%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抱怨或投诉,而另外96%的顾客不会抱怨,但他们会向9到10人来倾诉自己的不满(坏口碑)。
顾客抱怨管理“不抱怨不处理”的原则,将严重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从而影响顾客忠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界。
但服务补救则不同,它要求服务提供者主动地去发现服务失误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失误,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模式,无疑更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水平。
第三,服务补救是一项全过程的、全员性质的管理工作。
格鲁斯提出的服务质量7个维度
![格鲁斯提出的服务质量7个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582c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c.png)
格鲁斯提出的服务质量7个维度
格鲁斯提出的服务质量7个维度包括服务的易获得性和灵活性、可靠性与信任性、服务补救能力、职业作风与技能、态度与行为、服务环境组合、声誉与信用。
这些维度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服务质量,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服务七维度的具体含义如下:
服务的易获得性和灵活性:指的是客户能够便捷地获得服务和灵活地使用服务。
例如,服务的营业时间、服务渠道的多样性、客户咨询的响应速度等。
可靠性与信任性:指的是服务提供者能够可靠地提供预期的服务,并且客户对服务提供者的信任程度。
这涉及到服务的稳定性、准确性、安全性等方面。
服务补救能力:指的是服务提供者对服务失误的快速响应和有效补救能力。
服务失误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服务提供者能否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恢复客户的满意度。
职业作风与技能:指的是服务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以及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
这涉及到服务提供
者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是否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态度与行为:指的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态度和行为表现。
这涉及到服务提供者是否友好、礼貌、尊重客户等方面。
服务环境组合:指的是服务提供者所处的环境和服务场所的设计和布局。
这涉及到服务环境的舒适度、整洁度、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等方面。
声誉与信用:指的是服务提供者的声誉和信用状况。
这涉及到服务提供者在市场上的口碑、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等方面。
以上是服务七维度的具体含义,它们涵盖了服务的多个方面,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顾客知觉价值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
![顾客知觉价值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https://img.taocdn.com/s3/m/34c3b9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8.png)
顾客知觉价值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顾客知觉价值、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顾客知觉价值是指顾客对产品或服务所感受到的实际价值,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价比、实用性等方面。
服务品质是指企业通过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越顾客期望的能力。
而顾客满意度则是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三个概念的关系和影响。
首先,顾客知觉价值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
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动机来自于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而顾客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往往是产品或服务的知觉价值。
如果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价值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将很有可能选择其他替代产品或服务。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觉价值,以吸引更多顾客并保持现有顾客的忠诚度。
其次,服务品质对顾客知觉价值和顾客满意度有着直接影响。
服务品质是顾客体验到的企业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响应速度、专业性等方面。
一个高品质的服务能够给顾客带来满意的消费体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觉价值,进而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相反,如果企业的服务品质不佳,顾客会感到失望并降低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降低其知觉价值和满意度。
最后,顾客满意度可以作为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顾客满意度是基于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反馈来衡量的,它可以反映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
顾客满意度高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重复购买和口碑推荐,从而增强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顾客满意度低的企业可能会面临顾客流失、口碑负面传播等问题,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顾客知觉价值、服务品质和顾客满意度是互相关联、相互影响的概念。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觉价值,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和提升,企业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客户服务管理之服务感知概述
![客户服务管理之服务感知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5afc3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4.png)
客户服务管理之服务感知概述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客户服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策略和手段,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客户服务管理中,服务感知是一个关键概念。
服务感知是指客户对于所接受服务的感受和体验。
它包括客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感知和评价。
客户的服务感知直接影响其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为了提高客户的服务感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和优化。
首先,企业需要关注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企业可以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氛围,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以提升客户的服务感知。
其次,企业还需要注重服务效率。
客户对于服务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有很高的期望。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企业可以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增强客户对服务的感知。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服务态度。
客户希望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尊重。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激励员工,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确保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客户参与也是提高服务感知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反馈渠道,主动收集客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通过举办客户活动,提供客户参与的机会,增强客户对于服务的感知和认同。
综上所述,服务感知是客户服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关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和客户参与等方面,企业可以提高客户的服务感知,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在现代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客户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随着消费者对服务质量和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如何感知服务质量
![如何感知服务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0421e4bf7ec4afe04a1df8b.png)
如何感知服务质量一、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格罗鲁斯把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的服务期望(expectation)与实际服务绩效(perceived performance)之间的比较,即当实际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时,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良好的。
PZB的观点:期望,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前具有的信念或观念,作为一种标准或参照系,它与实际绩效进行比较,从而形成顾客对产品(服务)质量的判断。
顾客的期望可以分为理想服务和适当服务两部分,理想服务和适当服务之间的差异就是顾客的容忍区域。
这是PZB在格罗鲁斯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想服务是顾客服务期望的上限,它是顾客希望得到的服务水平,它受到持久性服务强化因素(包括引致期望的个人服务观念)和个人需要两个因素的影响。
适当服务,是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来源于米勒最初提出的最低容忍服务,它表明顾客认为企业的服务必须是什么样的。
实际服务超过最低可容忍服务,顾客不一定会满意,如果服务处于最低可容忍服务和预期服务之间,顾客同样有可能不满意。
在服务行业中,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是顾客所感知的质量,即顾客感知质量(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是多方面的,不仅局限于技术这一指标上,顾客感知质量是从顾客而非企业的角度展开的对服务质量的评价。
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格罗鲁斯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定义的基础上,还界定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基本构成要素,即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由技术质量(technical quality,,即服务的结果)和功能质量(functional quality,即服务过程质量)构成,从而将服务产品的质量与有形产品的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服务的技术性质量表示服务结果的质量,指服务本身的质量标准、环境条件、网点设置、服务设备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等是否适应和方便顾客需要;服务的功能性质量表示服务过程的质量,指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的仪态仪表、服务态度、服务程序、服务行为是否满足顾客需求。
服务营销课件 PPT 第五章 服务的顾客感知
![服务营销课件 PPT 第五章 服务的顾客感知](https://img.taocdn.com/s3/m/2551fa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1.png)
二、服务质量的维度与测评
(一)服务质量的维度
三、服务质量的分析与管理
口碑
个人需求
消费体验
期望的服务
顾
差距五
客
感知的服务
差距一
服务的传递
外部沟通
服 务 组 织
差距三 差距二
差距四 服务的提供
企业对顾客
期望的认知
图5-3 差距分析模型
三、服务质量的分析与管理
1.对差距分析模型的解释
首先,差距分析模型说明了服务质量是如何形成的。模型的上半部分与 顾客有关,而下半部分与服务供应商有关。期望的服务受到顾客过去的消 费体验、个人需求以及口碑的影响,同时,它还受到企业营销宣传即外部 沟通的影响。
服务人员反映的内容和形式是引起顾客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关键。 2.适应能力——服务人员对顾客需要和要求的反应
当顾客对服务接触有特殊要求时,服务人员的反应决定了顾客满意或者不 满意。在这个流程中,对服务人员和服务系统的灵活性有很高的要求。 3.自发性——服务人员主动提供的服务行为
即使不存在系统故障或者顾客的特殊需求,有时候顾客也会对一次服务接 触产生特别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印象。满意意味着特别的惊喜,不满意一般 是由消极的或者不受欢迎的服务人员行为引起的, 4.应对性——员工对问题顾客的反应
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靠性
响应性
测量问项
当公司承诺了在某个时间内做到某事,事实上正是如此
关于服务补救问题的几点认识
![关于服务补救问题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c60115f90f76c661371afc.png)
关于服务补救问题的几点认识[摘要] 服务补救对于所有的服务企业来说具有客观性。
在服务补救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服务补救虽起因于服务失误,但必须超前于服务失误;服务补救虽然包括顾客抱怨处理,但补救又不限于顾客抱怨处理;服务补救的目的虽然是为了挽回服务失误的影响,但其效果具有三重性;服务补救虽然越快越好,但绝对不能忽视公平;服务补救虽然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但一线员工是关键,培训并授权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服务失误;服务补救;顾客抱怨;公平;授权 )一、服务补救虽然起因于服务失误,但须超前于服务失误1990年,Hart.eta1等学者发表了一篇名为“服务补救的利润艺术”的文章,认为失误在所难免,企业虽然不能避免所有的失误,但可以尽力补救,可以让不满意的顾客成为忠诚的顾客。
自此,服务补救开始备受关注,不同的学者对服务补救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表述。
Zemke and Bell (1990)认为,服务补救是当顾客因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缺失而感到困扰时,企业为使顾客达到其期望的满意度而做的努力过程。
Kelly and Hoffman(1993)认为,服务补救是服务企业在服务失败后所采取的一连串“补强(Reinforce)”措施。
Johnston and Hewa(1997)认为,服务补救是服务提供者为缓解和修复服务提供者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对顾客所造成伤害而采取的行动。
从上述定义表述可以看出,理论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服务补救的起点是服务失误,是针对服务失误而采取措施。
这些表述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即认为服务补救的实施与作用范围仅限于服务差错发生之后。
事实上,服务补救绝不是一种仅作用于服务差错发生之后的“救火式”反应行为。
要保证服务补救的整体效果与效率,就必须在服务差错发生之前建立服务失败的预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失败的发生。
事实上,服务补救应该是预应系统和反应系统的有机结合体。
预应系统是在顾客尚未形成不满意或出现服务失败结果之前就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和控制服务失败以及不断进行自我改进的系统。
服务补救——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服务补救——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b4605d7cf242336c1eb95e52.png)
服务补救——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服务补救的实质就是服务的提供者针对服务失误,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顾客背离而采取的一种提升服务质量的功能与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修止和弥补服务过程中造成的服务质量失误。
尽管服务失误在所难免,但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学会如何针对服务失误进行补救。
一个令人满意的补救措施可以将愤怒的、受挫的顾客转化成忠诚的顾客。
提高服务补救水平,是保持顾客满意和提升企业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服务补救的必要性尽管全面质量管理倡导所谓的“零缺陷”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但服务提供者却难以达到如此之高的期望。
因为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异质性、同时并发性和易逝性等特征,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观性等特点,注定了服务差错不可完全避免,且大量存在。
服务差错有其出现的合理性,但却不具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
否则,其损害的不仅仅是顾客,企业也会因此而流失大量的顾客与利润。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从不发生失误,也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引起顾客的不满和投诉。
研究表明,顾客向其他人抱怨不满的频率要比向他人讲述愉快经历的频率高出三倍。
顾客所体验的服务品质,存在于顾客自己的心中,是对企业服务的综合评价,并不是企业报表上的数字所能表示的。
商界中有“一百减一等于零”的说法,也就是说,即使企业的服务对一百名顾客来说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如果得罪了一名顾客,所有努力就会前功尽弃,一次劣质服务就可能通过种种渠道曝光。
而顾客感知的服务不是客观整体的服务,是他对直接、间接获得的相关信息的主观分析。
服务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相应地,服务补救对于服务质量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服务补救直接关系到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美国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在批量购买中,未提出批评的客户重购率为9%,抱怨未得到解决的为19%,抱怨得到解决的为54%,抱怨得到快速解决的,其重购率达到了82%。
成功的服务补救对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服务补救的投资回报率在不同的行业中可达到30%~150%。
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概念与特征维度
![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概念与特征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ce9011941ea76e59fa0425.png)
第五章服务补救实绩对顾客后续行为意向的作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服务实绩之间的比较。
现在有很多中外文献将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作为影响顾客后续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忽视了构成顾客感知补救质量的两个方面因素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也有学者在研究顾客后续行为意向问题时,提到了顾客服务补救期望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服务补救实绩在其中的影响。
第一节服务补救实绩的概念界定一、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概念与特征维度(一)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的概念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有形产品质量的内涵有区别,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而且要涉及服务的过程。
服务质量应被消费者所识别,消费者认可才是质量。
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考核依据、评价标准均有其有别于有形产品的内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特性是用以区分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如旅游有陶冶人的性情给人愉悦的特性,旅馆有给人提供休息、睡觉的特性。
特征则是用以区分同类服务中不同规格、档次、品味的概念。
服务质量最表层的内涵应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一般要求。
预期服务质量即顾客对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预期的满意度。
感知服务质量则是顾客对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
如果顾客对服务的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顾客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认为企业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反之,则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从这个角度看,服务质量是顾客的预期服务质量同其感知服务质量的比较。
预期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对整体服务质量的感知的重要前提。
如果预期质量过高,不切实际,则既使从某种客观意义上说他们所接受的服务水平是很高的,他们仍然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预期质量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市场沟通、企业形象、顾客口碑和顾客需求。
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的核心,它不仅包括最后的结果,还包括提供服务的方式。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02d19c1a0b4e767f5acfceac.png)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作者:陈尔东范鑫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10期[摘要]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领域的重要内容。
文章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内容进行阐述,剖析其概念,将其维度划分为五个部分,并指出了感知服务质量构成。
[关键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功能质量[作者简介]陈尔东,鞍山科技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辽宁鞍山,114051;范鑫,鞍山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鞍山,114051[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6)10-0095-02一、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概念的厘清(一)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满意的关系对服务企业而言,质量评估是在服务传递过程中进行的。
在服务过程中,顾客与服务人员要发生接触。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可以定义为:将接受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相比较,当感知超出期望时,服务被认为具有特别质量,顾客表示出高兴和惊讶;当没有达到期望时,服务注定是不可接受的;当感知与服务一致时,质量是满意的。
从业者和作家们在流行刊物上倾向于把术语“满意”和“质量”相互替换,但是学者们企图更精确区分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量度,此举引起了大量的争论。
最终达成的一致意见是,从这两个概念的原因和结果来看,它们根本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总的来说满意被看成一个更广义的概念,而服务质量则专门研究服务的几个方面。
基于这样的看法,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就是顾客满意的一部分。
图1形象地展示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二)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我们总是在改进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但是实际上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内涵并不真正了解。
如果只片面地强调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而对服务质量是如何被顾客感知、怎样才能改进和提高等问题不加以界定的话,那么这种强调是没有意义的,它可能只是一种口号。
在服务业中,特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是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
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界定得过于狭窄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为这将导致感知服务质量的范围狭窄。
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维度
![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94e1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4.png)
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维度经过近20年的进展,各国学者对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感知服务质量是建立在差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顾客对期望的服务和感知的服务相比较而形成的一种主观感知结果。
基于此,各国学者依据顾客感知服务的内容将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详细化,针对服务质量的内涵(构成维度)提出了大量的观点。
第一,感知服务质量是一种主观的感知质量。
即感知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质量,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差异性。
不能像有形产品一样根据客观的实实在在的标准来衡量,服务度量的标准是顾客的感受,而顾客的主观感受又随着顾客的心情,以及相应文化背景地域环境的差异而变化,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同时,不同时间、不同服务供应者所供应的服务也是不同的。
其次,感知服务质量是由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构成。
服务是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的有机组合。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同时性,也就是说顾客参加或者见证了服务生产的过程,而且服务的结果又是顾客所真正需要的,所以顾客对服务的评价,也就是感知服务质量往往包含两个部分:服务过程质量和服务结果质量。
服务结果质量的感知表现为对企业核心服务的评价,如电信运营商的基础通话业务主要是通话质量。
服务过程质量的感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服务的可获得性、顾客与组织的互动性和顾客的参加状况。
总之,服务结果质量与服务过程质量相辅相成、不行或缺。
第三,感知服务质量是一种互动质量。
由于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服务质量也是在服务接受者与服务供应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服务质量的内涵和构成应当体现顾客接触服务的方方面面。
同时,正由于服务质量是互动质量,所以服务过程的质量在服务质量构成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互动性是感知服务质量的与有形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区分。
第四,感知服务质量的详细内涵与企业所在的行业有关。
很多学者结合了详细的行业背景进行讨论;同时每个维度在详细行业中的详细含义又有所不同,如牢靠性对电信业来说,主要是通话的接通率、以及通话时延等;而对于航空业来说,就是指飞机是否准时抵达或离开预定地点。
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服务补救策略
![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服务补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c73db51ad02de80d4d8403f.png)
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服务补救策略李 欣1,2,于 渤1(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管学院,北京102617)摘要:从一个较新的视角透视、分析了服务质量及其评价标准特征,即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即产出的技术质量和过程的职能质量;服务质量等价于顾客满意度。
然后基于对服务质量的新评价思想,提出实施服务补救策略是提升服务质量必然选择的策略以及服务补救策略实施的具体运作技术。
关键词:服务质量;职能质量;顾客满意;服务补救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34(2004)03-0072-04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Q uality Evaluationand T actics of Service R ecoveryL I Xin 1,2,YU Bo 1(1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 ;2Beijing Institute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17,China )Abstrac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e 2valuation :custom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Custom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in 2cludes two aspects ,namely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the output and the functional quality of the process.Ser 2vice quality equals to customer satisfaction.Based on those new evaluation thou ghts ,the tactics of service re 2covery that can promote service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and operating techniques of service recovery are also discussed.K eyw ords :Service quality ;Functional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Service recovery 收稿日期:2004-02-19 作者简介:李欣(1961-),女,山东莱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服务市场营销、服务质量管理等。
第5章 服务的顾客感知
![第5章 服务的顾客感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45db6258fafab069dc0262.png)
案例:一次关键接触毁掉了30年的客户关系
约翰· 巴里尔说:“不论你在一家银行拥有1美元还是100万 美元的存款,我认为银行都有义务为你的停车票盖章”。 1999年的一天,巴里尔先生拜访了华盛顿斯波坎的银行,他 穿着通常那件不起眼的旧衣服,开着一辆旧轻型货车,将车停 在了银行旁边的一片空地上。在兑现完一张支票后,他走出银 行去开车,一位停车处管理员拦住了他.要求收取60美分的 停车费.但同时告诉他可以在银行确认其停车证.这样就可以 免费停车了。巴里尔认为这很合理,于是又返回银行(顺便 说—句,他已经和这家银行有30年的往来历史了)。银行出纳 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拒绝为他在停车证上盖章,并告诉 他.银行只为和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确认停车证,而兑现一 张支票并不算什么业务往来。巴里尔先生于是要求见银行经理。 银行经理也上下打量了一番巴里尔先生,露出了同样的神情, 同样拒绝确认其停车证。于是,巴里尔先生说:好,你不需要 我,那么我也不需要你。他从银行取出了所有的存款,并直接 存到了另一家与之竞争的银行,他存的第一笔款项就达到1, 000,000美元。
例2:前台服务小姐 的表现就好像我们在 打扰她。她正在看电 视,把更多的注意力 放在电视上而不是酒 店的客人身上。(不 满意的外部顾客)
应对:雇员对问题客户的反应
例1:一个喝醉酒 的人在飞机上大声 叫嚷,使其他乘客 很生气。这时,空 中小姐问这名顾客 当飞机降落后他是 否要开车,并给他 送来了咖啡。他喝 了咖啡后变得安静 和友好了。 (满意的雇员)
服 务 质 量
服 务 接 触
5.4 影响顾客感知的战略
1. 评估和管理顾客满意和服务质量 评估和监测顾客满意和服务质量 2. 每次接触中的服务质量和满意目标 例如:以零缺陷或100%满意为目标 3. 管理服务的证据以加强顾客感知 服务证据包括人员、过程和有形展示
感知服务质量综述
![感知服务质量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3483c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一.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感知服务质量最早是由芬兰瑞典经济管理学院的Gronroos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顾客对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绩效之间的比较,Gronroos(1982)还界定了感知服务质量基本构成要素,即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由技术质量(technical quality,即服务的结果)和功能质量(functional quality,即服务的过程)和公司形象三部分组成,从而将服务质量和有形产品的质量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感知服务质量是顾客的服务预期(expectation)和顾客的服务感知(perceived performance)两者进行比较的结果。
如果实际感知的服务大于服务期望,则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是良好的;如果实际感知的服务小于服务期望,则顾客会对感知服务质量给予较低的评价。
在感知服务质量概念提出之后,很多学者都对感知服务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广为接受的、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测量方法就是SERVQUAL量表。
众多学者利用SERVQUAL量表来测量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并将其延伸至其他的行业及相关领域,如公共事业、牙医服务、零售业、信息服务、航空业、旅店业以及网络购物等。
二.感知服务质量的测量及评价感知服务质量的五维度:可靠性—可靠地、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它意味着服务以相同的方式、无差错地准时完成;响应性—愿意、主动地协助顾客解决问题并迅速提供顾客需要的服务;保证性—员工所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并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施、设备、人员以及沟通材料的外表目前,对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SERVQUAL(Service Quality)评价法、SERVPERF评价法、无差异分数模型等。
SERVQUAL 评价法是PZB(1988)创建的一种量化地评价感知服务质量的方法,严格的按照心理学测量程序进行开发,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顾客对服务的感知
![顾客对服务的感知](https://img.taocdn.com/s3/m/45599381650e52ea551898bd.png)
服务的证据
新营销组合要素在每个真实的瞬间就是服务的证据
1.人员 • 接待员是否礼貌? • 是否提供个性化服务? • 回答清楚有效吗?
2.过程 • 需要排队吗? • 需要等待多久? • 系统是否采用计算机是否准确?
3.有形展示 • 地方干净舒适吗? • 信息传递清晰吗?
The end Thank you!
服务质量的维度---消费者通过评价什么来判断服务质量?
关于顾客评价服务质量5个维度的例子
服务种类
可靠性
响应性
安全性
移情性
有形性
汽车维修 第一时间确定问 (车主) 题并按照承诺的
时间完成
可接近,不用 具有知识丰 知道顾客名字, 维修设施、
等待,对要求 富的技工 记住顾客的问 等候区、制
做出反应
题及偏好
2. 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 由密歇根大学国家质量 研究中心开发,是顾客所体验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一种 度量指数。该指数追踪了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200家 代表所有主要经济行业的公司的顾客感知,通过顾客 的质量感知、价值、满足、期望、投诉和未来忠诚的 计算得到。
3. 顾客满意带来的回报:顾客满意是经济健康的重要指 标;顾客满意与重要收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3、面对面接触(face-to-face encounters):雇员
与顾客的直接接触;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都很重要(员 工的服装和其他服务标志)。
服务接触的方式
1、补救——雇员对服务传递失误的反应 2、适应能力——雇员对客户需求的反应 3、自发性——雇员未经鼓动主动的服务行为 4、应对——雇员对问题客户的反应
服务接触的种类
1、远程接触(remote encounters):接触并不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服务补救实绩对顾客后续行为意向的作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期望与服务实绩之间的比较。
现在有很多中外文献将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作为影响顾客后续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忽视了构成顾客感知补救质量的两个方面因素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也有学者在研究顾客后续行为意向问题时,提到了顾客服务补救期望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服务补救实绩在其中的影响。
第一节服务补救实绩的概念界定一、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概念与特征维度(一)顾客感知服务补救质量的概念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业,服务质量都是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有形产品质量的内涵有区别,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服务的结果,而且要涉及服务的过程。
服务质量应被消费者所识别,消费者认可才是质量。
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考核依据、评价标准均有其有别于有形产品的内涵。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特性是用以区分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如旅游有陶冶人的性情给人愉悦的特性,旅馆有给人提供休息、睡觉的特性。
特征则是用以区分同类服务中不同规格、档次、品味的概念。
服务质量最表层的内涵应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一般要求。
预期服务质量即顾客对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预期的满意度。
感知服务质量则是顾客对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
如果顾客对服务的感知水平符合或高于其预期水平,则顾客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从而认为企业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反之,则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从这个角度看,服务质量是顾客的预期服务质量同其感知服务质量的比较。
预期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对整体服务质量的感知的重要前提。
如果预期质量过高,不切实际,则既使从某种客观意义上说他们所接受的服务水平是很高的,他们仍然会认为企业的服务质量较低。
预期质量受四个因素的影响:即市场沟通、企业形象、顾客口碑和顾客需求。
服务质量是服务营销的核心,它不仅包括最后的结果,还包括提供服务的方式。
()更是直接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人员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个部分。
格罗鲁斯()创建的用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差异结果来衡量顾客服务经历和服务结果与期望吻合程度的方法,至今仍然是服务营销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后,(美国营销学家帕拉休拉曼(),赞瑟姆()和贝利( . )等人提出的)()提出了差距模型,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将服务质量因素归纳为类,并建立了感知质量评价方法,并引入了容忍区域的概念。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首先,模型说明了服务质量是如何形成的。
模型的上半部涉及与顾客有关的现象。
期望的服务是顾客的实际经历、个人需求以及口碑沟通的函数。
另外,也受到企业营销沟通活动的影响。
实际经历的服务,在模型中称为感知的服务,它是一系列内部决策和内部活动的结果。
在服务交易发生时,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认识,对确定组织所遵循的服务质量标准起到指导作用。
当然,顾客亲身经历的服务交易和生产过程是作为一个与服务生产过程有关的质量因素,生产过程实施的技术措施是一个与服务生产的产出有关的质量因素。
分析和设计服务质量时,这个基本框架说明了必须考虑哪些步骤,然后查出问题的根源。
要素之间有五种差异,也就是所谓的质量差距。
质量差距是由质量管理前后不一致造成的。
最主要的差距是期望服务和感知(实际经历)服务差距(差距)。
五个差距以及它们造成的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分述如下:()管理者认识的差距(差距)这个差距指管理者对期望质量的感觉不明确。
产生的原因有:对市场研究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对期望的解释信息不准确;没有需求分析;从企业与顾客联系的层次向管理者传递的信息失真或丧失;臃肿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在顾客联系中所产生的信息。
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如果问题是由管理引起,显然不是改变管理,就是改变对服务竞争特点的认识。
不过后者一般更合适一些。
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竞争也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管理者一旦缺乏对服务竞争本质和需求的理解,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质量标准差距(差距)这一差距指服务质量标准与管理者对质量期望的认识不一致。
原因如下:计划失误或计划过程不够充分;计划管理混乱;组织无明确目标;服务质量的计划得不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第一个差距的大小决定计划的成功与否。
但是,即使在顾客期望的信息充分和正确的情况下,质量标准的实施计划也会失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最高管理层没有保证服务质量的实现。
质量没有被赋予最高优先权。
治疗的措施自然是改变优先权的排列。
今天,在服务竞争中,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清单上把质量排在前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服务生产者和管理者对服务质量达成共识,缩小质量标准差距,远要比任何严格的目标和计划过程重要得多。
()服务交易差距(差距)这一差距指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中员工的行为不符合质量标准,它是因为:标准太复杂或太苛刻;员工对标准有不同意见,例如一流服务质量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标准与现有的企业文化发生冲突;服务生产管理混乱;内部营销不充分或根本不开展内部营销;技术和系统没有按照标准为工作提供便利。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引起服务交易差距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很少只有一个原因在单独起作用,因此治疗措施不是那么简单。
差距原因粗略分为三类:管理和监督;职员对标准规则的认识和对顾客需要的认识;缺少生产系统和技术的支持。
()营销沟通的差距(差距)这一差距指营销沟通行为所做出的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不一致。
产生的原因是:营销沟通计划与服务生产没统一;传统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生产之间缺乏协作;营销沟通活动提出一些标准,但组织却不能按照这些标准完成工作;有故意夸大其辞,承诺太多的倾向。
引起这一差距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外部营销沟通的计划与执行没有和服务生产统一起来;二是在广告等营销沟通过程中往往存在承诺过多的倾向。
在第一种情况下,治疗措施是建立一种使外部营销沟通活动的计划和执行与服务生产统一起来的制度。
例如,至少每个重大活动应该与服务生产行为协调起来,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市场沟通中的承诺要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第二,外部营销活动中做出的承诺能够做到言出必行,避免夸夸其谈所产生的副作用。
在第二种情况下,由于营销沟通存在滥用“最高级的毛病”,所以只能通过完善营销沟通的计划加以解决。
治疗措施可能是更加完善的计划程序,不过管理上严密监督也很有帮助。
()感知服务质量差距(差距)这一差距指感知或经历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不一样,它会导致以下后果:消极的质量评价(劣质)和质量问题;口碑不佳;对公司形象的消极影响;丧失业务。
第五个差距也有可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它可能导致相符的质量或过高的质量。
感知服务差距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本部分讨论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未被提到的因素。
[案例] 对浙江星普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西城店服务不满意的民事起诉状原告:吴岱元住所地:杭州市西湖区某小区某幢某单元某室被告:浙江星普五星电器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杭州市文三路号东部软件园科技广场-层法定代表人:王健诉讼请求:.请求判令被告退还购买音响款万元,利息万元(利息暂计至年月日),交通费误工费万元,共计万元整。
.请求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请求判令被告西城店的负责人向原告赔理道歉。
事实理由:年月日,本人在被告的文二路西城店苹果音响专卖柜以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苹果牌音响(型号为)并付清了全款,告知二周后可以送货。
当时该店营业员王宏以音响交付流程(要事先进行布线)为由要走了“五星电器销售专用票”(此票为提货凭证),本人为此特意询问了该店家电顾问钱壁垒先生,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才将该票交给营业员王宏,后又让钱壁垒先生写了书面证明。
其间厂家有过二次派人上门布置音响线。
几个月过去了,本人几次催要所购货物,被告一直未交付本人所买的货物,直到本人搬进新家的前一天(年月日)才得知因厂家(苹果音响的经销商)和商家(被告)之间有经济上的纠纷才导至本人拿不到所购货物。
次日(日)下午,本人赶到该店发现苹果音响专卖柜已撤走,找到该店的负责人曹天红总经理要求退款,该负责人回答说要向领导请示后于第二天给明确答复,当在日时还未得到该店任何答复的情怳下,本人又一次赶到该店,当班经理商先生称不清楚情怳,明天会给我电话,在没有任何处理结果情怳下,日,本人邀请了“黄金眼”报道组对此事进行了公开报道,至今未得到该店任何关于此事的处理结果。
综上,被告已严重侵害了原告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理应主动积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推诿搪塞。
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应之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望判令所请。
此致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具状人:吴岱元证据清单提交人:提交时间:年月日案例分析:顾客为什么要将浙江星普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西城店告上法庭,浙江星普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西城店服务质量差距是其原因。
服务质量差距是由服务质量管理前后不一致造成的。
最主要的差距是顾客期望服务和顾客感知服务差距。
顾客原本以为搬进新家前该店会及时帮顾客安装所购货物,但是事出意外,该店苹果音响的经销商不能帮顾客安装所购货物,而该店在顾客要求退回货款的情况下,该店一位女经理却拒绝退款,连新闻媒体的报道都置之不理,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都另人不满,该商店服务质量实在太差。
最后,法庭判决:该店归还顾客购物的货款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对这个判决结果,顾客不是很满意,因为他的误工费以及交通费都没有得到支持。
顾客于是决定,以后再也不买该店的任何商品了,改买苏宁电器的。
(资料来源:作者陈丽清家庭的亲身经历)(二)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维度研究(三)顾客满意衡量模式自世纪年代以来,顾客满意的重要性得到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重视,关系营销更是把顾客满意作为衡量总体营销绩效的重要指标。
和()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心理状态。
()认为满意是期望水平与此后不一致的综合结果,这种“期望不一致”研究范式成为顾客满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
按照这种观点,如果对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感知质量超过了顾客的预期,那么顾客就会感到满意,并且,这种正向差异越大,顾客满意度越高。
()将满意定义为:“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他更侧重于顾客比较的不仅是质量水平,其内容更为广泛,但两种定义的实质是相同的。
此后他还进一步将这种心理体验用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之差的一个函数来表示。
顾客满意衡量模式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之后,主要的理论架构逐渐确立,主要包含下列四项:()顾客期望。
顾客的期望反映出消费者预期的产品绩效,消费者在购买前的所有消费经验,将会形成其对产品绩效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