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5T03:08:08.52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月第10期作者:李芳鲁健
[导读] 在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应用比例较高,所以其影响力也比较大
李芳鲁健
淮安市凯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5
摘要:在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材料应用比例较高,所以其影响力也比较大。
为提升混凝土性能,在混凝土之中使用外加剂是必然,这对提升混凝土性能、质量有极为关键的作用,这样一来混凝土工程质量也会不断提升。
因此在混凝土之中,做好外加剂的质量检测极为关键,也是本文重点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检验;问题;策略
引言:现如今混凝土技术不断发展,使用外加剂也是重要的环节。
做好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开发,能够为混凝土技术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要严格按照行业的检测标准进行。
外加剂产品检测与外加剂在混凝土之中的实际应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优化检测形式的方法,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论述如下:
一、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的重要意义
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改性的有效方法,能够为混凝土的优化应用奠定良好条件。
如果外加剂质量不能达到标准,那么就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以及基本性能,这样整个项目建设也会受到影响[1]。
如果外加剂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便能够全方位地促进项目工程发展。
所以在混凝土应用期间,要做好外加剂质量的严格把控,试验检测是基础环节,会影响材料配置效果,以及混凝土性能的管理,由此可见,在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方面极为关键。
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期间的常见问题
(一)混凝土配置设计问题
如今在混凝土混合比设计阶段,用大量掺入粉煤灰、矿粉等矿物质,用来替代水泥材料。
所以在混凝土之中,用两种外加剂掺合料,来丰富混凝土结构较为普遍。
在设计阶段,如果工作不到位,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比方说在外加剂检测阶段,按照产品规范要求,要根据基准水泥的情况,做好相应数据的检测与管理[2]。
但从实践来看,在混凝土配置阶段,水泥的种类、成分、密度等有较大的差异性,那么水泥外加剂应用期间,也有可能会出现适应性的问题。
在外加剂复掺期间,设计人员在配合比设计方面,会考虑混凝土不同的性能要求,要通过混凝土外加剂来完成。
所以在配合比之中,掺入相应的矿物质以及化学外加剂,就可能会出现各种材料的适应性问题。
在混凝土之中,外加剂通常要与矿物合料一起应用。
企业为控制混凝土的成本,并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会考虑在其中添加各种矿物材料。
而且有一些混凝土,会大量使用这种材料。
但是在配置材料阶段,添加矿物材料,就会出现外加剂适应性的问题,可能会对混凝土整体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外使用富硅水泥材料,掺合料用量相对较大,就不可避免地在配置外加剂期间,出现相应的材料适应性问题。
(二)外加剂添加期间,其他因素管控问题
一些施工单位在送检外加剂期间,可能会只检测产品性能,经过检测之后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在工程实地拌合期间,现场可能会出现坍落度变大,以及凝结时间出现变化的情形。
分析这方面的原因,多半是在拌合阶段,只考虑外加剂本身的因素,而忽视外加剂与水泥、粉煤灰、掺合料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在搅拌阶段工艺参数、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控制不到位,就会导致外加剂检测与实际拌制混凝土期间,可能会出现做质量不匹配的情形。
从某种程度来讲,添加剂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较为显著。
(三)检测技术以及规范问题
在相关的项目施工阶段,技术规范的应用,未能考虑材料应用严密性的要求,就可能会出现外加剂应用问题。
比方说在检测阶段,所需应用的基准水泥材料,是相关的部门共同认证之后,相关的厂家完成生产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质量检测方面的要求。
对于检测单位来讲,检测外加剂的样品不多,且样品生产时间还不确定。
在水泥生产之后,要及时将这部分材料,送到检测单位之中,如何保障材料有效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用于检测的纯硅酸盐水泥,在市场范围之内,河南找到对应的材料。
如果企业在实验室制作,相应的指标,也往往不能达到技术要求。
而使用市场生产的水泥进行检测,会因为基准材料不同,导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不足。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采用现场实际应用的水泥,完成外加剂的检测,最终得出的结论更科学,材料最终的适应性较强,也有助于解决两者兼容性问题。
所以技术人员,要使用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相关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公平性,更好地服务于建筑项目施工阶段。
三、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加强检测技术分析
现如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期间,要分析混凝土材料配置阶段,所需应用的各种原材料。
如果在原材料之中,所含有的杂质或者粉煤灰数量较多,尤其是对脱硝灰以及脱硫灰等外加剂应用量较大,就可能会对混凝土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水泥成分之中,工业废渣的含量较多,也会对外加剂的适用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外加剂使用的过程中,外加剂机制砂是常用的类型,但是这种材料市场供应不足,而机制砂的含沙量较多。
如果将这一类含胶的材料,用于混凝土之中,或者使用高黏聚的形式,在自密实混凝土,以及微粉粗砂混凝土之中,可能会出现泌水,或者材料离析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期间,要做好外加剂检测技术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混凝土材料应用要求,从源头开始,集中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
(二)注重检测内容的管控
在外加剂质量检测阶段,其中应用的水泥材料是国家规定的硅酸盐基准水泥,其安全强度的等级是42.5,在其细度以及标准稠度方面是1.5%与26%。
通常初凝以及终凝的时间是3h或4h左右。
具体的配合比的设置,也是要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
在混凝土外加剂,以及外加剂均质性试验阶段,相关的文件规范,明确指出在质量检测期间的过程管理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与检测标准保持一致,在同一产品检测阶段,要注意配比的统一,而且同项目、同试验方法以及相同环境之下,开展相应的材料配置工作,能够保障配合效果。
在材料之中,使用水泥、砂、石子等材料,都会对外加剂质量检测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3]。
如今多数地区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外加剂生产企业,和其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阶段,通常不会采用基准水泥,而是在材料配比阶段就地取材。
使用石子等多数也是10~30mm的规格,甚至颗粒数会更大,这样便会对检测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但是这种检测方式更科学、有效,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该技术形式。
(三)提升技术应用规范性
在混凝土材料配置阶段,因为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离析或者泌水的情形。
一方面可能是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外加剂质量问题。
日后在外加剂应用期间,结合建筑产业发展实际,会逐步走向复合型、环保型以及多功能型的发展方向。
而且混凝土外加剂,会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而需要不断的改进与优化,进而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目标,要想达到目标要求,就要合理利用外加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条件。
所以在日后混凝土材料配置阶段,外加剂检测技术,会随着外加剂类型、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而获得改进与完善的机会。
四、结束语:
现阶段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在混凝土以及其他材料应用期间,相应的要求诸多。
混凝土外加剂对于改善混凝土性能,有极为关键的影响。
所以要使用科学质量检测方式,这样才能推动混凝土工程的发展。
针对外加剂检测阶段,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为质量检测创造良好的条件,外加剂应用效率提升,能够为我国建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彤.混凝土外加剂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环球市场,2018.
[2]白媛丽.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检测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21):2.
[3]江雯雯.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四川水泥,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