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半偏法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半偏法
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例1..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 (表头),满偏电流为A μ50,内阻约为800~850Ω,把它改装成mA 1、mA 10的两量程电流表之前要测量表头的内阻。

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2R ,最大阻值Ωk 100; 电阻箱R ',最大阻值Ω9999; 定值电阻0R ,阻值Ωk 1; 电池E 1,电动势1.5V ; 电池2E ,电动势V 0.3;
电池3E ,电动势V 5.4;(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 ,满偏电流mA 5.1;
单刀单掷开关1S 和2S ,单刀双掷开关3S ,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写出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主要实验步骤,及如何求得实验结果。

(2)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选用的电池为 。

【解析】(1)在这个实验中,第一步,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满偏,第二步,闭合S 2,闭合S 1,不调节R ,仅调节R ’’,使电流表半偏,则电流表的内阻约等于电阻箱R ’的阻值(即读数)。

(2)答案是① 2R (或最大阻值Ωk 100) ② 3E (或电动势4.5V )
有同学不理解,待测电流表G (表头)的满偏电流仅为A μ50,为什么要用大电动势的电池和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呢?这要从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误差分析谈起。

我们用两种
方法说明。

方法1. 分析法
因为第二步中认为电阻箱R ’分流一半,也就是认为第二步与第一步中干路电流相等。

怎么会相等呢?明明是总电阻发生了变化(并联了电阻箱R ’),这就要求并联了电阻箱R ’后对总电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怎样才能忽略不计?要求R R A <<,在R A 已确定的条件下,只能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尽可能大,而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尽可能大,因为R A 的满偏电流是确定的,所以也要使电池的电动势尽可能大。

方法2. 公式法
这个分析也可以用公式推导:
在第一步中,电流表的电流为R
R E
I A +=

在第二步中,根据并联分流公式,电流表的电流为
'
''
'2R R R R
R R R R E I A A A +⨯++=;
从这两式可解得:'
'
R R RR R A -=,只有当R R <<'时,才有'R R A =,也就是电阻箱
的读数为电流表的内阻。

例2.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
(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
3
2
,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 Ω. (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 Ω的电阻.
(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
【解析】(1)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 ,则根据并联分流的原理,有
Ω
=

=
=100
3
2
3
1
200
'
'
I
I
I
I
R
R
G
g。

(2)串联电阻为9900Ω。

计算方法如下: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有=
-
R
R
I
U
G
G
G
I,所以Ω
=
-

=
-
=
-
9900
100
10
300
3
6
0G
G
R
I
U
R。

(3)如下图
点评:本题对半偏法有发展,用了
3
2
偏法,只要懂得原理,就能灵活应变,这就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而不能死记硬背“电流表内阻等于电阻箱读数”的结论。

本题还考查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以及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校准。

例3.(1)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A
μ的直流电流计○G,改装成量度范围是0~4V的直流电压表。

①她按图1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r g,其中电阻R0约为1kΩ。

为使r 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______________,电阻器R1应选用______________,电阻器R2应选用____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电源(电动势1.5V)B.电源(电动势6V)
C.电阻箱(0~999.9Ω)D.滑动变阻器(0~500Ω)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Ω)
F.电位器(0~51kΩ)
G
V
E r S
R0
R
②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

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

(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
A.闭合S1
B.闭合S2
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③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Ω,则图1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Ω,该测量值_________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④给电流计○G_________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4V的电压表。

(2)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G改装成直流电压表,但他不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一个电池组E、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

①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先将待改装的表○G直接与电压表校准。

请你画完图2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

②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选用17.0kΩ时,调整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4.0V时,表○G的指针恰好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当R选用7.0kΩ时,调整R'的
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2.0V时,表○G的指针又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

由此可以判定,表○
G 的内阻rg是_______k Ω,满偏电流g I 是_______mA 。

若要将表○G 改装为量程是15V 的电压表,应配备一个_______k Ω的电阻。

答案:(1)①B C F②B C A E③300 略小于④串 19.7 (2)①如图所示;②3.0 0.50 27.0
【解析】⑴①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时,首先选择滑动变阻器(必须大于电路所需的最小电阻,根据电路的电压为电源电动势,电路的最大电流为表头的满偏电流,则最小电阻为
36300.210-=⨯KΩ或3
1.57.50.210-=⨯KΩ,考虑到保护电阻R 0=1 KΩ,则可知调节滑动变
阻器使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接近29 KΩ或6.5KΩ,电路图中R 2是滑动变阻器,不能选择D 和E 只能选择F 。

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所以电源选择电动势为6V 的B ,而且滑动变阻器F 的阻值也满足调节所需。

而R 1是用来测量表头内阻的电阻箱只能选C 。

②实验步骤为:第一步闭合S 2((B ),第二步调节R 2的阻值,使电流计满偏(C ),第三步闭合S 1((A ),第四步调节R 1的阻值,使电流计半偏(E ),第五步读出R 1的示数为待测表头的内阻。

③R 1的示数为待测表头的内阻是300.0KΩ。

闭合S 1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当表头半偏时,干路电流就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流过电阻箱的电流就大于流过表头的电流,所以电阻箱的阻值略小于表头内阻。

④给表头串联一个电阻可以改装成电压表,改装电压表的内阻为
3
4
0.210m V g U R I -=
=⨯=20KΩ,则串联电阻大小为20KΩ-300Ω=19.7K Ω。

(2)本实验时对改装电压表进行校准的,将改装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并联后要求电压从0到满偏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

表头的刻度均匀。

当表针恰好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时,流过改装电压表的电流是0.4I g ,根据欧姆定律分别有
4=0.4 I g (r g +17×103
)和2=0.4 I g (r g +7×103
) 解得表头内阻为3.0 KΩ,满偏电流为:0.50mA 量程是15V 的改装电压表的内阻为34
0.210
m V g U R I -==⨯=30KΩ,所以改装时串联的定值电阻是30KΩ-3.0 KΩ=27.0 KΩ。

新题速递
1. 2019年高考全国1卷第23题.(10分)
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 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 的电流表。

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

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 )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根据图(a )和题给条件,将(b )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 mA 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 )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18 mA A .21 mA C .25mA D .28 mA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 B .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Ω C .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 .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 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 的电阻即可,其中k = 。

【答案】23.(1)连线如图所示
(2)C (3)AC (4)
9979
【解析】(2)微安表的指针指160Ma,
m
.16250160I =,解得mA I m 25= (3)因为扩大量程是按内阻等于1 200 Ω算的,如果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则量程大于20mA.
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量程也会大于20mA. (3)计算并联的电阻方法如下:1
-=
n R R G
,其中n 为扩大量程的倍数。

要扩大至20mA ,801025010206
-3
1=⨯⨯=-n ,并联的电阻为791g R R =
要扩大至25mA ,1001025010256
-3
2=⨯⨯=-n ,
并联的电阻为99
2g R R
,所以要把量程为25 mA 的电流表改完20 mA 的电流表,并联的电
阻由R 2改为R 1,只需要将阻值为R 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 的电阻即可,其中k=79
99。

2. 2019年高考全国3卷第23题.(10分)
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Ω、量程为100uA 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 刻度。

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 0(阻值14k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5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0Ω),电阻箱(0~99999.9Ω),干电池(E =1.5 V ,r =1.5 Ω),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

(1)欧姆表设计
将图(a )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

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 Ω:滑动变阻器选 (填“R 1”或“R 2”)。

(2)刻度欧姆表表盘
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 )所示。

表盘上a 、b 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 、b 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 、 。

(3)校准
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___kΩ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

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 )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______Ω。

【答案】23.(1)
【答案】(1)900 R 1 (2)45、5 (3)0 35000.0 【解析】(1)0R R R r E I G G +++=
,Ω=++-⨯=-900140005.985.1(10
1005
.16)R ,选R 1。

其中Ω==
15000G
I E
R 内
15000
4115000E
R E a ⨯=+,解得Ω=k R a 45
15000
4115000E
R E b ⨯=+,解得Ω=k R 5b
3. 2017年全国卷第23题(9分)
某同学利用如图(a )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 A ,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

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 1,R 2(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令一个阻值为2000Ω);电阻箱R z (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1.5V );单刀开关S 1和S 2。

C 、D 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 )将图(b )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 1的阻值为Ω(填“20”或“2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 1的滑片C 滑到接近图(a )中的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
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2500.0Ω,接通S1。

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 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

”)
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2601.0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

待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解析】Ω
=

=2550
0.
2601
25000
x
R
【答案】23.(1)连线如图。

(2)①20 ②左③相等④2 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