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神的传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神的传说
(图为⽥背“怀远亭”刘振春拍摄)
在⽥背村的西北部通往庵脚⾥与通往⼤⽚⾥的岔路⼝,有⼀座古朴的四⽅亭⼦,名⽈怀远亭。

怀远亭建于清朝咸丰⼗⼀年(即1861年)。

怀远亭附近⼀带被⽥背⼈世代称为鸭⼦神或者鸭神下。

⼏百年来⼏乎所有的⽥背⼈,甚⾄中都⼈、武平象洞⼈都知道这个怀远亭。

然⽽现在许多⼈,尤其是年轻⼈却不知道鸭⼦神名称的由来与⽥背客家⼈的⼀段励志创业传说故事相关。

话说明朝洪武年间,⽥背⼗⼀郎公之六世孙名⽈继宗(⽣于明洪武31年戊寅岁即公元1398年),是⼀个历经磨难只由母亲⼀⼈抚养长⼤的苦孩⼦。

据上杭县有关族谱记载,继宗之⽗受甫当时的情况是:受甫出门到才溪做⽣意多年,并且在才溪⼜娶妻(卓官姑)⽣⼦,⽽当时由于信息不通,⽥背村的家⾥⼈并不知道这些情况,认为受甫⼰客死他乡。

所以在继宗⼏岁时就随母嫁⾄武平县象洞村。

他长到⼗岁后,每当逢年过节也像家族的其他⼈⼀样前往家族祠堂祭祀先⼈时,总是有⼈粗暴地将他的三牲祭品和酒壶等从桌案上移⾄地⾯。

这使得年幼的继宗的⾃尊⼼⼀次次遭受打击。

继宗不明⽩为什么⾃⼰的⼀⽚孝⼼要遭受如此的对待?后来终于有⼀位长者悄悄地告诉他:“⼩孩⼦!你根本就不是在象洞本地出⽣的,你的⽼家在上杭县中都乡的⽥背村,所以你没有资格进⼊祠堂祭祀这⾥的祖宗啊!”这时年幼的继宗这才恍然⼤悟。

从此继宗⽴志要快⼀点长⼤,早⽇回到⾃⼰的出⽣地⽥背村继承祖宗的基业,延续⾃已刘⽒的⾎脉,开创⼀番事业,每年都能进⼊⾃⼰祖先所在的祠堂去名正⾔顺地祭拜祖先。

⼏年之后,继宗⼗四、五岁了。

那年春天,母亲告诉了他回⽼家⽥背村的路怎么⾛,并且让他⽤两只⽵笼(⽵篾编织之鸭笼)挑着6只母鸭回⽼家,以作⽴家创业之本。

⼀想到当天就要回到⾃⼰魂牵梦萦的出⽣地⽼家,少年继宗特别激动,他挑着⼆、三⼗⽄重的6只母鸭,急切地从象洞出发向着⽥背村的⽅向赶路。

迎着初升的太阳,继宗⼀刻不停地翻⼭越岭,⼀⼼想着能早点到达⽥背村⽼家……
但是就在继宗刚刚越过武平县界进⼊上杭县界不久,挑着⼀担母鸭兴⾼采烈地⾏⾛在半⼭腰⼀条蜿蜒曲折、崎岖不平的⼩路上的他,⼀不⼩⼼脚下⼀滑,肩上的两只⽵笼掉在了半⼭腰,⽵笼门被弹开,6只母鸭窜出⽵笼四散⽽去。

继宗当时毕竟还是个⼗四、五岁的少年,见这阵势⼀时间⼿忙脚乱,最后他⼀只母鸭也没有抓住,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6只母鸭纷纷钻进了半⼭脚下的灌⽊丛⾥,不见了踪影。

继宗当即坐在⼭路上⼤哭⼀场,眼看着⽇头⼜升⾼啦,他只好擦⼲眼泪挑起已经轻飘飘的那2只空⽵笼继续往⽥背村的⽅向赶路……
继宗想着⾃⼰要回⽥背⽼家的⽬的,⼼情⾮常沮丧。

他带着这样的⼼情继续赶路,不知不觉他⼜⾛了⼀个多⼩时。

这时,继宗来到后来建怀远亭的地⽅,他坐到阴凉的树荫下,取下⼀直背在⾝后的⽵筒,咕咚咕咚地喝了⼀通他母亲为他准备的凉开⽔。

继宗在树荫下歇脚,虽然喝完⽔感觉⼼情舒畅了⼀些,四周有郁郁葱葱的春⽇美景的环绕,但他却⽆⼼欣赏。

因为继宗在想,⽼家⽥背村就在眼前了,如此两⼿空空怎样⾯对家乡的长辈呢?就在继宗万分懊恼之时,不经意间,他看见不远处有⼀条⼩溪,让他眼前⼀亮的神话般的事发⽣了:从⼩溪中突然钻出来3只母鸭,令⼼情沮丧的继宗公瞪⼤了眼睛,说时迟那时快,他⼜看见荆棘丛中⼜先后窜出3只母鸭,⽽且这6只母鸭就在原地扑闪着翅膀望着他,没有想离开的意思。

年轻的继宗定睛⼀看才发现那6只母鸭不就是他先前弄丢的那些母鸭吗?!直到此时,继宗才如梦⽅醒,他提着2只空空的⽵笼快步来到母鸭群跟前,这回没有费多⼤事就把⾃⼰的6只母鸭赶进了2只⽵笼⾥。

找回母鸭,继宗神清⽓爽、兴奋异常。

他挑着这⼀担6只母鸭很快就到了⽥背村,并且很快就找到了⾃⼰出⽣的⽼屋。

当继宗拜访⾃已的亲房叔伯表明⾃⼰的志向后,得到了长辈、亲⼈的赞许和⽀持。

于是,继宗在⽥背⽼家扎下根来,苦⼼经营,把事业搞得风⽣⽔起,⽇益发展壮⼤。

后来,继宗陆续娶了五个⽼婆(后来皆葬于今⽇上都荷地坪⼜叫千⾦坪的地⽅),从此其家族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不断增加。

⾃此以后,这个关于⼗⼀郎公六世孙继宗公和母鸭的传说故事,就在⽥背村和象洞⼀带世代流传下来。

并且这⼀带深⼭⾥的两个地名也产⽣了:离⽥背村较远的继宗⾛失6只母鸭的⼭窝被称为鸭⼦垄(窿);⽽离⽥背村⽐较近的位于怀远亭⼀带的地⽅则被称为鸭⼦神下或者鸭神下。

后来⼗⼀郎公继宗公之裔孙为纪念继宗之孝⼼,在清明等节⽇祭祀继宗公时,以⼋⾳⿎乐吹拉弹奏到鸭神下现在的怀远亭处,以⽰迎接继宗的母亲⼀同享祀,后⼈⼜建⽴鸭神公王祭祀,以资纪念。

(图为⽥背“怀远亭”刘增荣拍摄)
这个⽥背客家⼈励志创业的传说故事,是在告诉后⼈,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孙只要孝敬⽗母和祖宗,⽴志艰苦创业,必有神助。

后来继宗与其⽗受甫同坟葬于黄龙出洞(中都中学义合寺侧乔坑⾥)。

据族谱记载,⼗⼀郎公四世义贤公⽣兴甫、受甫(五世),受甫⽣继宗、承宗(承宗是受甫在才溪期间与卓官姑所⽣)(六世)。

在⽥背除⼗郎公及兴甫公⼦孙外(如桥下、⾚岭、中⼼上屋、布坑⼀部分为兴甫房⼦孙外),其余皆为受甫之⼦继宗公之裔孙……
讲述完这个传说故事,刘科芬⼝占⽈:
⽥背七百年,
弹指⼀挥间。

故事深藏理,
胜跡布名⼭。

鸭神延族旺,
传统祭古贤。

胸怀⼼事远,
启智梦更妍。

声誉辉域外,
孝悌⼤过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