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当种子具备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时,就会萌发。
在种子萌发后,会长成幼苗。
幼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并且具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则负责运输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着植物的身体。
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会开花结果。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后,经过受精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等阶段。
像蚕这样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而像蝗虫等昆虫,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鸡、鸭、鹅等鸟类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
哺乳动物则一般是胎生,比如猫、狗、牛等。
在动物的生长过程中,它们的身体会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蚕在幼虫期会不断蜕皮,身体逐渐长大。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在测量温度时,要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水有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水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在冷却到0 摄氏度时会结冰。
冰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融化成水,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这些变化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磁铁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
磁铁有南北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们可以通过悬挂法或指南针来确定磁铁的南北极。
在生活中,磁铁有很多应用,比如磁悬浮列车、指南针、冰箱门的磁条等。
第五单元电路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单元)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科学韦老师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雷电是静电现象。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当物质的正电荷、负电荷数量相等,它们相互抵消,使物体看起来不带电;当正电荷、负电荷数量不相等,物体看起来是带电的。
4.使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且它们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带上静电。
7.带静电的物体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要使电荷持续流动,需要2个条件:(1)动力(电源);(2)电路。
8.电流:电荷的持续定向流动。
9.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0.电池:有铜帽的一端是正极,符号“+”;带锌壳的一端是负极,符号“-”。
11.简单电路:包括1节电池、导线、1个用电器,是最简单的电路。
12.短路:电池的两端直接被导线连接起来,而不经过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短路会损坏电池甚至发生危险。
短路的电路,小灯泡无法发光。
13.220V交流电: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压(所以不能用家里、实验室插座中的电做实验!);人体最大可承受的电压为36V,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直流电。
14.电路的连接方式:有2种,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家用电器一般是并联电路。
若将2节干电池串联,电池能够提供1.5V+1.5V=3V的电压;若将2节干电池并联,电池能够提供的依然是1.5V电压。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5V,若给小灯泡提供超过1.5V的电压,小灯泡则亮很多,若电压不足1.5V小灯泡则比较暗。
所以,当提供的电压一定,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会比两个并联的小灯泡暗,并联的小灯泡则更亮。
15.电路的连接:电路图(使用直尺画图);实物图(使用曲线连接)。
带灯座的小灯泡(连接到灯座两端的连接点);不带灯座的小灯泡(连接到底下和旁边的连接点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的世界- 动物的特征:动物是有生命的,能够呼吸、运动、繁殖等。
-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性来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 动物的饮食: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饮食性,如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 动物的栖息地:不同的动物有适合它们生活的栖息地,如陆地、水中、空中和树上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等。
- 植物的分类: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长性来进行分类,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和食虫植物等。
-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根和叶等方式进行繁殖。
-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土壤等。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活和健康- 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需要正确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惯等。
- 食物对身体的作用: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
- 卫生惯:良好的卫生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正确处理垃圾等。
- 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季节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如冬天的寒冷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第四单元:物体与材料- 物体的性质:物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和导电性等。
- 物体的用途: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如工具、材料和玩具等。
- 物体的变化:物体可以经历不同的变化,如大小变化、形状变化和状态变化等。
- 材料的选择:在使用材料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和纸张等。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如推动和拉动物体,使物体运动或停止运动。
- 运动的形式:物体的运动可以表现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等不同形式。
- 力对运动的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如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和加速度就越大。
【精简版】新版四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且都具有(繁殖)功能。
3、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于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大小及其(显著特征)。
②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
(2)用手摸:(软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工具测量:(重量)、(大小)等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分为(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2、种植凤仙花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
我们可以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应挑出去,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凤仙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有些植物可用(茎)繁殖后代,如(天竺葵)、(土豆);有些植物可以用(叶)繁殖后代,如(秋海棠)。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且生长速度(快)。
3、根生长的方向和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5、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也不同,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4、茎和叶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
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
识点。
1. 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是通过观察、测量和辨别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 科学实验要遵守实验步骤,包括准备材料、制定实验计划、
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和总结实验。
-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 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2. 科学工具
- 科学工具是帮助我们观察、测量和实验的工具。
- 常见的科学工具有显微镜、量杯、天平、磁铁等。
- 科学工具要正确使用,保持清洁和完整。
3. 物体的性质
- 物体的性质是指描述物体特征的特点。
- 物体的性质可以分为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来判断。
4. 细胞的结构
- 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
-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 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5. 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它们也有一些不同。
- 动物可以移动,植物不能移动。
- 动物需要吃食物来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以上是202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整理
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
整理
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 物体的形状可以分为平面形状和立体形状。
平面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立体形状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 物体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大小、量度或估算来确定。
2. 物体的质量和重量物体的质量和重量
-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千克(kg)表示。
- 物体的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力,用牛顿(N)表示。
3. 物体的颜色和材质物体的颜色和材质
- 物体的颜色是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
不同的物体反射的光
波长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 物体的材质可以分为金属、木材、塑料等。
不同材质的物体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4. 物体的特性和用途物体的特性和用途
- 物体的特性是指物体独特的性质或特点。
例如:钢笔的特性是可以写字。
- 物体的用途是指物体被人们用来做什么。
例如:铅笔的用途是写字。
5. 物体的变化和运动物体的变化和运动
- 物体可以发生变化,如水可以变成冰或蒸汽。
物体的变化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 物体可以运动,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匀速的或变速的。
6. 物体的相对位置物体的相对位置
- 物体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关系。
可以通过指示词语来表达物体的相对位置。
以上是部编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的整理。
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复习,加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又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例如,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储存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2. 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 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 根、茎、叶的生长。
- 根的作用。
- 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根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如大豆的根)和须根系(如小麦的根)。
- 茎的作用。
- 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茎的形态多样,有直立茎(如杨树的茎)、缠绕茎(如牵牛花的茎)、攀缘茎(如葡萄的茎)、匍匐茎(如草莓的茎)。
- 叶的作用。
- 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 叶还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4. 植物的开花结果。
- 花的结构。
-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 传粉。
-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如豌豆花)和异花传粉(如油菜花)。
异花传粉主要依靠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或风力等外界因素。
- 受精。
-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蚕豆种子较大,呈肾形,颜色为青绿色或黄褐色;芝麻种子很小,形状为卵形,颜色是黑色等。
- 种子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种皮起到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连接着根和茎,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单子叶植物的子叶转运营养物质)。
2. 种植凤仙花。
- 选种: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这样的种子更有利于萌发。
- 准备花盆和土壤:花盆要有排水孔,土壤要肥沃、疏松。
- 播种:将凤仙花种子种在深度约1厘米的土壤里,浇适量的水,然后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 观察记录:记录凤仙花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发芽的时间、幼苗的生长情况等。
3. 种子的萌发。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 当种子得到这些条件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4. 茎和叶。
- 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茎上有节,节上长叶和芽。
-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叶由叶柄、叶片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中的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花、果实等器官;筛管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5. 凤仙花的花。
- 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 花萼起到保护未开放的花的作用;花瓣颜色鲜艳,吸引昆虫传粉;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 凤仙花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6. 果实和种子。
- 凤仙花的果实是蒴果,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的茸毛。
-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利用电池(干电池,蓄电池)的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交流电,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5.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6.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7.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8.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3.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三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4.5V。
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
6.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通常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科学、生物学、物理学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知识点,具体内容会根据教材版本和课程安排有所不同: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板块构造:学习地球表面的板块如何相互作用,包括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
3. 自然灾害: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生物学1. 生物多样性: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生物分类:学习生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4. 食物链和食物网:学习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方式。
物理学1. 力和运动:了解力的概念,学习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能量转换:学习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环境科学1. 自然资源: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 环境保护: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污染的类型和防治方法。
3. 气候变化:认识全球变暖现象,了解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来收集信息。
2. 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假设、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
3. 科学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以上知识点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自然科学基础,帮助他们建立对科学世界的初步认识。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含问答题)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有的是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
5.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6.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发育成一株植物;(3)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4)胚根:将来发育成根;(5)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8.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答:①形状不同②大小不同③颜色不同④光滑程度不同⑤软硬程度不同⑥气味不同……9.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答: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和子叶三部分所组成。
10.我们可以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第2课时种植风仙花1.凤仙花的种子是椭圆形的,黑褐色,一般在3、4月份播种,在6、7月份开花,凤仙花的茎是什么颜色,将来就开什么颜色的花。
2.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3.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种到花盆里的过程:4.我们可以做一个种植杯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5.光照不足种子的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第3课时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发现:无论把种子按照什么方向放置,根都会向下生长。
2.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才会有利于种子萌发,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植物萌发先长出了根。
4.根芽:从植物的根上长出来的幼芽。
根芽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
5.直根系: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
6.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要围绕“自然界的水”这一主题,通过对水的性质、水的循环、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知识点概述1. 水的性质- 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 水的化学性质: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 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态存在。
2. 水的循环-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工业排放、农业灌溉、城市排水等。
3. 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 水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
- 水资源保护措施:节约用水、治理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4. 水的利用- 农业用水:灌溉农田,保证农作物的生长。
- 工业用水: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运输等。
- 生活用水:饮用、洗浴、清洁等。
- 水力发电:利用水的动能进行发电。
三、实验与探究1. 观察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3. 调查本地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情况。
4. 设计节约用水的方案。
四、思考与应用1. 讨论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分析本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3. 探索水的净化方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评估与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验报告和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长期记忆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附录- 相关概念解释- 扩展阅读材料- 实践活动指南请注意,本文档为知识点概述,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热胀冷缩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4、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6、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 夏天松一些;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也叫伸缩缝;7、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原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 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因为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8、“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9、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1、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2、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节;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程度的方法非常简单: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一、做个岩石百宝箱1、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1将岩石砸成与标本盒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2制作岩石标签: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编号、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3将制成的标签贴在岩石下面;二、岩石的用途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建房、铺路、修桥、造纪念碑2、岩石是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石磨、石头工具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玉石做的手饰、挂件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石灰岩烧石灰,制水泥;还是制玻璃的原料,用油页岩来炼石油;三、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地质学家利用石头可以找到矿藏;2、远古时代人们利用石头做工具;3、石头中含有很多矿物;如铁、铜、铝等;4、四、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五、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六、1、开发新能源来代替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2、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保护岩石、保护土壤、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七、岩石的风化1、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岩石经过风化最终会变成细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3、用镊子夹住一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实验目的: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痕,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一块往下掉碎石屑; 实验结论:温度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1、土壤是由空气、沙、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数比地球上的人口数还多;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出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静止后土壤分两层,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加热,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脏的痕迹,说明土壤里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火烧,冒烟有气味,烧过后土壤变干; 颜色变浅,说明土壤里有水分和腐殖质;5、土壤的分类根据含沙量土壤分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叫做黏质土;砂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壤土;2、三类土壤特点:砂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 黏质土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壤土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3、我国的土壤种类及分布: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 ,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 ;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最后的可达1米以上;4、在土壤的渗水室验中:不同土壤的量一样,水量一样,要同时向漏斗里倒水;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还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2是很好的“储藏室”;通过根向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学成分;3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其他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为无机物,为植物的生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能够通过其生理作用达到翻土的目的,增大空气含量;同时蚯蚓的粪便又能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2、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会不同3、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1相同的条件是什么①都放在阳光下;②浇同样多的水③植物相同2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土壤不同实验现象: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好;实验结论: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4、土壤对植物的意义1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2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加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的新鲜空气10、保护土壤一、土壤现状1、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4、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恶化1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时,我国非农业用地还在每年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2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如沙漠、隔壁、石裸岩、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区;3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如涝洼地、山地、盐碱地、水土流失、红壤低产地等; 二、我国每年土壤流失约50亿吨以上;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很严重,每年被冲刷走的氮、磷、钾元素相当于流失4000万吨化肥;三、1、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2草可以保护土壤;3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4植物可以保护土壤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实验物品: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2个水槽、2块木板、2个喷壶;实验步骤: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留下来的水收集起来;3、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少,而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多,而且较浑;实验结论1、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2、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被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3、没有植物的保护,水、土易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像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灯这样的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3、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 ;4、“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但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玩镜子1、平面镜表面是平的,能反光,镜中的像与镜外的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室内装饰镜平面镜具有成像的特点,使室内景物成像后,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感觉;2、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具有扩大观察范围的作用;3、医生戴的额镜、太阳灶凹面镜能把反射的光聚集在一点,提高其亮度和温度;在勺子的凹面看到的像是上下颠倒缩小的;凸面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筷子“折”了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的例子; 筷子“折”了、小河里的水变“深”了、鱼缸里的鱼变“大”了、窗外的大树“折”了;海市蜃楼、云海佛光、三日同辉等;彩虹的秘密1、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阳光被这些小水珠分解成了七种色光,形成彩虹;3、彩虹在空中出现的时间较短 ,早晨看到的彩虹一般在天空的西边;因为空中形成彩虹的小水珠很快蒸发了,所以彩虹很快就消失了;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光学实验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通过玩陀螺发现: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淡蓝; 蓝色+绿色=紫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颜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不一样的;16、光与我们的生活1、光对我们的生活有有利的方面:光诱捕器捕杀蚊子,用激光做手术,水幕电影;也有不利方面:电气焊光、玻璃幕墙、长期看电视损伤眼睛;2、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如玻璃幕墙等;人工白昼,如广告牌、霓虹灯、夜景照明等;彩光污染,如旋转灯、闪烁的彩色光源等3、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可以过滤掉物体上强烈的反射光,在特定的场合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也可用旧胶卷代替偏振片;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17、航海家的发现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若乘坐每小时800千米的飞机绕地球一周,要连续飞行50个小时; 若乘坐每小时100千米的汽车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17天;3、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很曲折的过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16世纪至17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了新的“大陆”,这就是现在的美洲; 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起航,开始了令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4.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明地球是球体1太阳、月亮、星星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2在海边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3乘坐飞机一直前行,不改变航向,总能回到出发地;4月食、或航天器;18、地球上有什么1.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占71%,陆地占29%;2.地球的模型是地球仪;3.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赤道是中间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5. 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分别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6、在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符号和色彩表示,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七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9、我在哪里1、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2、GPS指的是卫星定位系统;在地图上,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民用GPS卫星地位系统主要原理是是什么答:通过卫星对目标进行监视,再把讯号发送给地球上的移动通讯基站,然后通过基站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20、苹果为什么落地1、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球中心的;3、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失重现象;21 测量重力1、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2、使用测力计时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注意所测重力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篇:生物种类和结构生物概念生物是指地球上的所有活着的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其他许多物品。
生物种类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动物是指可以移动的生命体,可以自主寻找食物和栖息地,如猫、狗、大象等。
植物是一类不能移动的生命体,它们由根、茎和叶组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
如树木、草等。
微生物指肉眼看不到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等。
它们可以生存在土壤、水中、空气中和生物体内等。
生物结构生物的结构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特征来分辨它们。
动物的结构包括头、身体和四条腿或两条腿等,适应它们不同的生活环境。
例如:鱼的身体是从头到尾呈流线型的,这样可以帮助它们更容易地在水中游动。
植物的结构主要由根、茎和叶等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和养分,茎支持植物的身体和将水和养分输送到根和叶子,叶子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微生物的结构上比较简单,有些细菌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病毒只有一个蛋白质和一段核酸。
总之,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生物的种类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命资源。
第二篇:观察和描述生物观察生物观察生物是了解和研究它们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肉眼或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在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前需要保持镜片干净,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 观察时需要将生物置于显微镜下,根据生物大小选择适当的镜头。
3. 观察时需要缓慢移动镜头,以便观察全貌。
描述生物描述生物是用语言文字对其进行详细的表达,常用的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1. 形态描述:指对生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描述。
如:这只猫是灰色的,头部长而圆,眼睛大而圆。
2. 生活习性描述:指对生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描述。
如:蚂蚁群居生活,有划分明确的劳动分工。
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
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年级
科学是探索世界和宇宙奥秘的学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单元的知识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界的观察:
- 观察自然界中的不同现象,比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
- 学习如何记录观察结果,比如使用日记或图表。
2. 物质的分类:
- 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学习物质的基本属性,比如密度、硬度和颜色。
3. 力和运动:
- 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学习基本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和推力。
4. 植物的生长周期:
- 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的生长过程。
- 学习植物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阳光和土壤。
5. 动物的分类:
- 学习动物的基本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 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6. 生态系统的概念:
- 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网络。
- 学习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7. 科学方法:
-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练习使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8. 安全使用科学工具:
- 学习如何安全地使用显微镜、天平等科学工具。
-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建立起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并激发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完整版)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知识点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梳子助理头发时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⑤开关坏了。
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
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18、安全用电小常识:①不要用湿毛巾擦带电设备;②不要在大树下避雨;③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用电器;④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电
1
2
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4
物。
5
2.摩擦起电,闪电,干燥寒冷天气被金属物电击感,脱毛衣发出啪啪6
声等都是静电现象。
3.利用电池(干电池,蓄电池)的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到各家各户的7
8
交流电,太阳能工作的都不是静电现象。
9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
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10
11
5.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12
因为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13
6.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静电现象呢?
14
因为当物体受到干燥,寒冷,摩擦等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15
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16
7.在静电的物体中,电荷不能持续流动。
17
8.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要有两个条件:(1)动力,也就18
是电源(2)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路中的导线的作用跟自19
来水管的功能相似,起着输送电流的作用。
]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0
21
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22
1.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连接点有两个,23
分别是金属螺纹连接点和金属头连接点)
24
25
2.因为电流通过灯丝,所以小灯泡能够发光。
26
3.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直流电,家里用的电是交流电。
27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5500V 28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 29
的电。
30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三节电池串31
联的电压是4.5V。
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1.5V。
32
6.电从电池的一端铜帽(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33
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34
一端锌壳(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
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35
36
7.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37
导线会发热变烫损坏。
8.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装置:
38
39
第三课简单电路
40
1.由导线,电池和灯泡组成的电流回路叫简单电路。
2.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法。
我们学校和家里的
41
42
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红绿灯电路连接是并联。
43
3.两个灯泡,串联暗,并联亮。
44
两节电池,串联亮,并联暗。
45
电池串联电压相加,电池并联电压不变。
46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简单电路
47
图:
48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简单电路图:
49
50
51
第四课电路出故障了
1.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1)短路/断路(2)小灯泡坏了(3)电池没电
52
53
了(4)电池装反了(5)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6)导线里面断了……
54
2.检测电路出故障的检测方法有:(1)替换法(2)检查法(3)检测法[用电55
路检测器检测:检测前先将这个仪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查小灯泡是否发56
光,然后检测待检测物体]
57
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58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时,要检测(二)次。
59
2.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路故障,还可以检测物体是否导60
电。
61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步骤:
62
(1)先检查电池,导线,灯座,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上
63
(2)检测前,将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64
(3)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65
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导体。
铜,铝,铁66
等金属,铅笔芯,人体,大地,水等都是导体(纯净水是绝缘体)。
利用导67
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68
5.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69
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70
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71
第六课做个小开关
72
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73
2.制作开关的材料必须要有绝缘体和导体。
3.开关一般有闸刀开关,按压开关,旋钮开关,拉线开关四
74
75
类。
76
第七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1.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77
78
2.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79
两个灯泡,串联暗,并联亮。
80
两节电池,串联亮,并联暗。
81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82
起来小灯泡会更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小灯泡不会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