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精选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精选五篇)
第一篇: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
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口越来越多,在城镇,年轻一代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祖辈们不得不更多地承担起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的艰巨任务。

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家庭教育方式,但它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正面影响的同时,真正克服种种负面影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早期受教育环境。

本文对隔代教育的现状及隔代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斌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如何改进隔代教育弊端的对策。

关键字:隔代教育;儿童;心理健康
一、中国隔代教育现状分析
所谓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

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为隔代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据调查显示,在中国,0-6岁的儿童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由爷爷奶奶帮忙照看,那导致我国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于是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家门,到大城市去打拼,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于是便将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看望孩子。

其二,一些年轻人在结婚生完孩子后,渐渐地开始吵架直到离婚,而且父母双方都没有人愿意带孩子,认为孩子会阻碍他们再一次的婚
姻。

于是便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偶尔会去看望他们。

其三,一些白领阶层的人们,因为忙于工作,平时又要加班出差,所以没时间照顾孩子,又不放心将孩子交给保姆之类的人照顾,所以只能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

其四,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孩子出生后,爷爷奶奶出于对孙儿的疼爱,主动要求抚养教育孩子,为年轻的父母分忧。

二、隔代教育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教养孩子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养成孩子尊重老人的优良品德。

但是,尽管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弊病并不少,那么,他们的弊端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多数老人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

由于“隔代亲”的缘故,老人对孙辈普遍比较溺爱,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实行的是“全方位服务”,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求必应,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这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也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二)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的性格。

与年轻父母相比,老人一般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知识老化,求稳而缺乏创新精神,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观念上仍传承老套套,影响孩子求新爱奇的个性形成。

还有一些老人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三)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祖辈人在年龄上步入晚年,有的脾气急燥,不稳定,并伴有抑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孩子与其长期相守,容易产生自卑厌学,人际交往恐惧等轻度的心理障碍。

(四)隔代教育缺少孩子与父母交流、培养感情的机会,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有的父母对孩子稍加批评教育,老一辈就要
干涉,加上老一辈老化的教育方法等,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使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与父母感情淡漠,行为习惯散漫等问题。

三、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一)两代人互相沟通。

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父母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已职责,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

如周末带孩子外出,睡前讲故事,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读物与老人交流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注意沟通时的语言应尽可能地简化语言,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对方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尽可能减少沟通障碍。

(二)优化和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现代社会压力增多,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家长们应多学习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多与幼儿园教师沟通避免由隔代家长与教师间的二次语言失真。

多开展三代人共同组织的活动,增进了解,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理性分析正确对待,当矛盾发生时,讲出自己的科学道理让对方信服。

两代人协商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感和独立性,老人们应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

(三)用成功的教子经验说服隔代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孩子。

家庭中可以形成统一战线如夫妻之间形成战线以“二对一”逐步说服长辈正确教育孩子,事例法尤其是周围邻居或熟识人的成功教子经验,更有说服力,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以子女为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教育理念,体现家长对子女的主观看法和认识,它的形成和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最有利的推动器。

(四)两代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轻松的家庭环境。

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隔代教育取得双赢,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隔代家长们有爱心喜欢孩子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在一起,他们具
有实践教育经验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和社会阅历,青年家长在教育观念上都符合社会需要,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孩子美好的明天。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孩子,隔代教育具有不可避免性、它的存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才是教育好孩子的良方。

第二篇: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发育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而是受一定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的。

如果环境中存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心理方面的有害因子,就必然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

环境因素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们对发育的影响都是综合性的。

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营养、体育运动、生活方式、疾病、季节、环境污染、社会、心理。

我们着重讲营养因素、环境污染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一、营养
1、介绍
营养不良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

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所造成的营养不足,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

儿童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必须不断由外界摄取各种必要的营养素,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良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同化过程超过异化过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育。

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症。

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骼的成熟程度及其长度,使骨骺在愈合时,达不到应有的长度而形成体格矮小。

出生后长期的严重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可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及日后的学习能力。

与同年龄营养足够的儿童相比,营养不良儿童感情冷淡,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懒洋洋的或无动于
衷,比较多的儿童在6-7岁时,阅读书写有困难,理解力低。

2、营养不良的症状
维生素A缺乏,出现畏光,夜间视物模糊不清等夜盲症表现;并有皮肤干燥、脱屑、皲裂,以及对传染病抵抗力下降表现;
维生素D缺乏,有“鸡胸”等佝偻病表现,牙齿发育不良,排列不齐,易发生龋齿;维生素B1缺乏,易致胃肠功能不良,如消化不良;并可致手脚发麻等多发性周围性神经炎表现及脚气病;
维生素B2缺乏,易致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皮炎,表现为舌乳头红肿疼痛、口角口唇皲裂、出血、起泡、以及阴囊皮肤损害;维生素B12缺乏,易致皮肤苍白、毛发稀黄、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贫血症状体征;维生素C缺乏,经常皮肤出血(指皮下紫癜),牙龈出血,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粗糙以及坏血病表现。

锌缺乏,表现为长征发育迟缓,性征不发育,味觉减弱或丧失致食欲差和“食无味”,智力发育水平差,疾病抵抗力弱;
铁缺乏,主要表现为缺铁性贫血表现,如皮肤粘膜苍白、全身乏力易疲劳、学习工作能力效率降低等;
碘缺乏,可致缺碘性甲状腺肿。

【缺铁贫血】
林女士的小孩1岁多了,看着白白胖胖的,没啥问题。

因小儿咳嗽前去深圳某医院就诊,属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

但儿科医生发现,小孩子口唇苍白,头发稀疏泛黄,精神萎靡。

经过仔细检查和化验结果,孩子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医生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起病缓慢,早期不注意不太容易发现,多不能确定发病日期,小儿抵抗力很弱,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症。

一般情况下,小孩食欲很差,脸色不好,头发发黄,口腔粘膜发白等都是贫血的征兆,妈妈们应该予以注意。

据深圳市的一次卫生调查发现,发育良好的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发病率竟然高达62%,而发育中等的婴幼儿发病率为43%。

儿科专家指出,这是因为生长发育快的小儿需铁量相应增加而引起的。

婴儿从母体带来的贮存铁在出生后3~6个月就用完了,母乳中含维生素B12极
低,单纯母乳喂养以米粉为主食喂养的婴儿易缺乏叶酸,若不及时添加含上述造血原料的辅食,就引起营养性贫血。

在深圳的小儿父母,一般生活水平都比较好,辅食品很丰富,人们不愁没钱给孩子吃,而是不知该怎么吃。

经调查证明,小儿吃零食多,就经常有偏食、挑食者,营养摄入不均衡,吃得白白胖胖的,但贫血发病率却更高了。

六个月到两岁的小儿如果喂养不当,很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

儿科医生在日常接诊中发现,小儿营养性贫血在开始的时侯往往被忽视,一般都是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营养性贫血。

【营养过剩】
红网长沙10月1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实习生李阳姚雨尘通讯员姚家琦)10月11日上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病房,1岁多的浩浩(化名)坐在病床上,两只眼睛肿得通红。

浩浩爸爸廖先生说,一个月前孩子眼睛上长了东西,谁知道后来蔓延到另一只。

“近一周接诊了20多名患儿。

”省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杨莹莹说,霰粒肿也叫睑板腺囊肿,是在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的营养过于良好会导致此病。

3、小儿营养不良的预防
1.尽量以母乳喂养婴儿。

健康的维护应从小开始,母乳中含有大量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是任何其他乳品和人工食品所不能替代的最佳的婴儿食品。

如果母乳不足,可在不足的基础上搭配喂养恰当的乳制品,而不要一开始就放弃母乳喂养,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健康都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2.让孩子多运动。

在运动中可消耗人体的热量,增强食欲,也能提升孩子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对于偏食的孩子,可鼓励他多多运动,趁运动后不择食的机会提供给孩子均衡的食物营养摄取,纠正孩子偏食的缺点。

对于营养过剩的孩子则更要注意多让他运动运动,幷且爲他们多提供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

3.让孩子的生活规范化。

均衡营养、合理的调配孩子的饮食;定时
食用;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时间等等,都能有效的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

4.按摩。

父母可用手掌心贴在孩子的小腹处,以顺时钟方向轻轻的打圈揉按,每日三次,每日两到三分钟。

可促进孩子胃肠蠕动,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更好的消化所摄取的食物营养。

二、环境污染
联合国世界环境保护组织最近指出,在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时,需特别注意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损害。

据资料载,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文具污染、杀虫剂污染、电磁场污染、吸烟污染、噪音污染。

(因时间关系具体讲三个)第一、文具污染。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经济要使用尺、颜料、胶泥、胶水等文具,这些文具中含有二甲苯、甲苯和其它有毒物质,它们会使孩子的眼、鼻和喉头发炎,引起头痛、恶心。

科学家们指出,这些文具的长期污染,会影响儿童的智力。

【彩色文具含铅量高】
5岁的豆豆在幼儿园体检时查出血铅含量为104,家长疑惑不已,家不在马路边,膨化食品很少给孩子吃,铅怎么还会超标?带着疑问,家长带其到省妇幼复查,结果铅含量竟为109。

医生详细了解了豆豆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推断可能是彩色蜡笔惹的祸。

原来,豆豆特别喜欢颜色鲜艳的蜡笔,而卫生习惯又不好,经常一手拿着蜡笔画画,一手又拿着东西吃,长时间如此,很多颜料都被他吃进了肚子里。

不仅是豆豆,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艳的文具,但是,越鲜艳的文具也就意味着生产时加入的颜料越多,含铅量也越高。

如果孩子从小卫生习惯不好,摸完文具不洗手就吃东西,会把彩色文具中的含铅物质吃到肚子里,由于儿童比成人对铅高度易感,而且儿童对铅的排泄及解毒能力比成人低,就造成了儿童对铅的吸收率高。

如果孩子的血铅水平超出健康指标,那么孩子就可能会表现为食欲不振,年龄小的孩子会生长发育迟缓,上学的孩子还会学习困难、记忆力低下等。

【文具香喷喷小心甲醛】
新学期开始,黄女士为给小学五年级的女儿买文具着实犯了难,
不知从何时开始,女儿班上香味文具开始流行,女儿也开始“唯香是用”,夫妻两人跑了多家文具店,总算给孩子挑选了一书包带香味的文具,可是回家后,黄女士闻着那些香味橡皮、香味圆珠笔、香味文具盒,总觉得不舒服,香得有让人恶心的感觉。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各式各样的文具成了家长和学生的必备物品,许多造型奇异、香气迷人的文具无疑成了其中的畅销货,而许多家长则对香味文具的泛滥不无担忧。

某些加香的劣质文具是用工业原料调和出来的,含甲醛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

闻多了会有头晕的感觉,有时刺鼻的香味会让人想吐,长期使用会威胁孩子的健康。

【涂改液含有苯、烯等有毒物质】桂林某小学一名五年级女生经常感觉喉咙发痒,有时还恶心、呕吐,家长以为是得了胃病,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涂改液作祟。

另一所小学有个三年级小女生,常常眼睛发红,还不住地流眼泪,家长担心是用眼过度,还嘱咐老师少布置作业,但实际上小孩子流泪是涂改液的刺激性气味造成的。

写错了字,很多学生喜欢用涂改液来修改,殊不知,长期使用涂改液同样不利健康。

涂改液中含有苯、烯等有毒物质,随着涂改液的挥发,有毒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收,轻者可引起头痛、恶心、眼鼻咽喉发炎,严重的还会造成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的损害。

长期使用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

因此,孩子们应当尽量少用修改液,必须使用时,不要让修改液溅到皮肤上,用后及时洗手。

【“增白”作业本影响视力】
华华今年三年级,近段时间,他妈妈发现孩子看东西常眯眼睛。

昨天带到医院眼科检查,发现有近200度的近视。

可是华华平时一直用功读书,很少玩游戏、看电视,也没有不良阅读习惯,怎么会突然近视呢?妈妈后来才发现,造成华华近视的罪魁祸首是作业本的纸张。

这些纸张都白的晃眼,长时间盯着看眼睛十分难受。

家长在为孩子购买作业本时,大都愿意选择那些纸张洁白的本子,以为越白就代表纸张越好,看得清楚。

其实,雪白的作业本骗了你。

很多特别白的作业本在生产时添加了大量的荧光增白剂,通过吸收日
光中的紫外线,将其转化为可见的蓝色和红色的荧光而达到视觉上的高白感觉。

事实上,看起来非常白的纸张在强光下反射过于强烈,长期使用这种在生产中添加荧光剂的纸张不但会影响孩子视力,同时,荧光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加重人体肝脏的负担。

第二、杀虫剂污染。

一般杀虫剂不仅杀虫成分对人体有害,而且辅助成分对人体也有害。

环境毒理学有关实验证实,长期接触,即使是低量,也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而且使用时还要紧闭门窗。

这样很容易将杀虫剂的有机溶剂气雾吸入人体内,长期过量吸入杀虫剂的气雾会损伤人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造血系统。

尤其是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承受力相对较差,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十分低下,吸入与成人等量的气雾,其反应会更明显,后果也更严重。

因此,专家们建议,在家里使用过杀虫剂后,父母不仅要开门窗通风,而且至少要24小时以后,才能让孩子接触被施过药物的物品。

第三、电磁场污染。

什么是电磁污染?电视、电冰箱、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

但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不同,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而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才会致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视力下降、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严重的可能诱发癌症。

由于家用电器的普及,许多孩子经常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电视。

科学家们担心电器所产生的电磁场会使孩子得癌症。

专家建议,孩子使用电脑应距离屏幕至少30厘米比较安全,电视的安全距离是2.5~8米远,其高度要略低于眼睛视平线。

看电视至少距离屏幕1.5米;最好不要让孩子使用电热的水床,因为这些物品使用时均会产生电磁场。

【电磁场污染危害之一
造成儿童患白血病。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电磁污染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电磁场污染危害之二
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据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
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 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第四、吸烟污染。

研究表明,一个在有人吸烟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即使他自己不吸烟,将来他得肺癌的概率仍比不吸烟家庭长大的孩子高出一倍。

此外,吸烟者家庭的孩子更易支气客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专家们劝那些实在改不掉吸烟习惯的父母,在家里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吸烟。

【7岁的童童上一年级,最近老师向家长反映,称童童上学的时候有两次小脸咳得通红,十分吓人,家人赶紧带着童童去医院。

经诊治,童童患上了哮喘。

据悉,童童经常在早晨上学时或者夜里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而童童的爸爸爱在家里抽烟是诱因。

娜宝宝出生的时候甚是机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呆滞。

到孩子上小学后,在幼儿园学过的知识一点也不记得了,有时候还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据了解,娜宝宝出生后,娜爸爸为了生计压力大,经常在家抽烟,屋子里的烟味从未消失过。

医生说,孩子的智力下降,可能与父亲吸烟有关。


第五、噪音污染。

据测定,电视机、收录机产生的噪音可达60-80分贝,洗衣机为42-7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高声说话为60分贝。

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少年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各组织器官司娇嫩、脆弱,噪音对他们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个人的行为模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指出,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

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进餐及充分的睡眠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在合理的生活制度下,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和休息都能得到适宜的交替,形成动力定型,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节律,加上及时补充营养保证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有利于促进儿童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及智力的充分发育。

目前儿童生活方式中存在很多不利于健康的问题,需对儿童适时地进行健康教育。

1、不良的膳食习惯
郝一硕小朋友的挑食现象特别严重。

虽然挑食、偏食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像他这样挑食严重的却为数不多。

于是我现象家长了解情况,并询问其在家中的饮食情况。

经了解爸爸妈妈都对他非常宠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其养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坏习惯。

长期如此,不良的进餐习惯得不到纠正,逐渐形成了郝一硕小朋友目前严重挑食、厌食的不良现象。

2、不良嗜好
吸烟、饮酒、沉迷电脑游戏,是儿童少年中常出现的问题。

a、吸烟【
目击者讲述:公司附近有一所中学,每天中午和同事一起出来吃饭,在那家“牛车水”快餐店里,总能遇见一些穿着校服的男女中学生。

我惊奇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男生饭后都在抽烟,甚至还有一些女生也吞云吐雾。

看看他们那吸烟的做派,就知道他们已经是“老烟民”了。

因为经常能和这一群学生碰面,大家虽然没过多交流,但都挺面熟的。

有一天中午,我试探着和他们攀谈了起来。

“吸烟多长时间了?”我问。

“差不多三年了,我上初二就吸上了。

”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说。

“学校和家长知道吗?”
“知道了那还了得。

偷偷地吸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