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场站噪音治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
伴随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下我国噪音问题已经逐渐突出,能源需求量增加,促使输油场站成为噪声污染产生的重大来源。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当下的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会造成噪声性耳聋,油田噪声声级远超室内声级规定,自然应该引起关注与重视,因此,必须要从声源特性、传播途径、生产实际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噪声产生、传播及预防采取针对性措施。

1 输油场站噪声来源
在输油站生产区内外,可以听到各种噪音,泵房、压缩机房等处噪音最为明显。

噪声间噪声较大,经操作人员反映,长期性、连续性超过声级要求的噪声,对其工作影响较大,较近距离的沟通都存在障碍。

一旦需要两人以上配合作业,需要听到对方的语言表达,就必须要带上相关的隔音设备,如耳塞等[1]。

另外在运行时的噪声,会伤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其生理造成不可逆伤害。

通过对输油场站电机间、锅炉间、压缩机房以及泵房等噪声常产生的场所,本文进行了噪声值的测量,电机间实际噪声值在95~99分贝,加热炉的实际噪声值主要集中在95~97分贝,声波吹灰则略高于前两者,不同的输油站均集中在106声贝左右。

本文将输油场站的主要噪声源分为稳定噪声与间歇性噪声两倍,该类噪声由高压电机、鼓风机产生,噪声特点主要是声频低,作用时间长且声音量一般较大,也是占据输油场站噪声的主要部分。

而间接性噪声主要来自加热锅炉的吹灰时声波发生器,噪声值可以突破100dB,其声频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可能会造成心脏、神经的损害较大,其危害性大,且广泛,是输油场站噪声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噪声。

2 噪声超标场所噪声源特性
锅炉、压缩机房与泵房等地区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由直达声和混响声组成的混合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空气动力性噪声、管道振动噪声以及机械性噪声等的重合与叠加。

泵房中鼓风机、高压电机等高速旋转以及泵的气蚀以及结构的振动等,声级多为90~100dB,其噪声频谱的频带宽,但是中低频的噪声却较强[2]。

压缩机房的声源则主要来源于间歇的运动自身产生的漩涡,以及在压缩机内部产生的气流,会与部件碰撞摩擦,除此之外,也有管道阀门振动的原因,室
内声级一般集中在95~110dB,其噪声频谱也具有频带宽的特性,但是声强主要集中在中高频段。

锅炉房较为特殊,其噪声产生的设备较多,主要包含柱塞泵、电机、离心风机等,其噪声产生也与液体撞击阀门有关,但其室内等级却不及压缩机房,主要还是集中在90~100dB,而其噪声具有的特点则主要和压缩机房相似,即频带宽,且声强主要为中高频[3]。

3 噪音治理工艺措施3.1 吸声处理
从实践角度来看,油田附近厂房结构普遍集中在砖混结构与彩钢结构两种,在噪声遇到此类结构时,就容易产生反射,而非吸收噪声,被反射的各种声波互相叠加,促使混响声更加严重,据数据显示,砖混结构与彩钢结构的墙面的平均吸声系数仅为0.05,因此,这也加剧了混响声对于生产实践以及操作人员的影响[4]。

因此,只有采取吸声系数在0.85以上的高效吸声材料做表面吸声处理,才能有效的阻止噪声的进一步传播。

针对于吸声材料的选择,需要遵循输油场站防火、防潮以及防腐的相关规范,同时还要考虑其对操作人员以及操作环境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其次,最终还要考虑其吸声材料的降噪系数能否符合规范。

以注水泵房及锅炉间为例,其在满足规范要求下,一般主要采取BASF吸声棉作为吸声材料,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吸声效果。

3.1.1 隔声屏障
隔声技术,主要利用的是特殊的设计手段,来达到降低噪声传播的目的,其按照作用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从声源上与从外来噪声传播上两个方面的技术,通过有效的消除噪声源和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方法,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屏障采用槽钢和角钢作为支撑股价,钢板作为隔声层,对于低频共振的噪声,可以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在输油场站的泵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3.1.2 通用消声器
各种动力机械设备、通风设备、气动设备以及内燃机等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连续、长期,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会造成较大损害,而针对此类噪声,通用消声器的使用就十分贴合与必要,在空气动力设备的通气口添加消声器,不仅能够削弱甚至阻止空气动力性的噪声,从根源上组织其向外传播,也能允许气流顺利通过,达到噪声处理与功能适用的统一,不仅能
输油场站噪音治理的研究
杨州平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八采油厂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输油场站噪声普遍具有产生源多、种类多、工艺设备复杂多样的特点,经监测分析,输油场站的噪声主要产生自压缩机房、泵房以及锅炉间等场所。

针对生产实际、周边环境以及噪声源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针对性强的噪音治理方案,以期达到降低噪声影响、实现噪声达标的目的,并且经过实践表明,输油场站的混响时间降低了近95%。

室内声级也实现了明显降低。

关键词:输油场站 噪音治理技术 隔声 消声
320
优化输油站场的噪声环境,也能够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空间。

根据消声器消声量计算公式:
La=φ(a0)L/S*l
可以得到安装消声器消声量在13dB。

4 处理与预防
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巡回检查,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前,就能排查到风险,及时规避与解决风险,尽可能从预防角度改善噪声问题。

噪声对人的危害不仅和噪声强度有关,也和噪声的传播时间有关,噪声的传播时间越长,操作人员的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产生的危害也越大,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输油场站这样易产生噪声的岗位就十分必要。

5 结束语
针对油田噪声超标问题,本文从其产生的来源、
不同设备的噪声特性角度出发,根据其特点,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方法,从产生源、产生途径以及传播时间等角度,介绍了不通过的工艺措施,望能给操作人员提供更为适宜、安全又稳定的工作环境,从而促进油田输油场站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璐.浅析输油管线设备安装与故障管理[J].石化技术,2018(5):282.
[2]曹旭原,彭伟,罗林林,等.天然气站场调压阀及汇管噪声抑制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0):217-219.
[3]郄振雷.浅析油气管道工程物资采购全过程质量控制[J].交通企业管理,2018(1):13-14.
[4]朱生旭,严成.浅析石油化工企业输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13):71-72.
特点。

在油品灰分实验中利用石英坩埚可以做到在保
证准确性的前提条件下,减少油品的称样量,达到提高分析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玉明,方家乐.油品分析[M].北京:中国石油化工出版社,1993.
(上接第284页)
(上接第303页)
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因而
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重视,合理开展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打造安全意识高的操作人员队伍,提高设备安全管理和操作水平。

同时,煤矿相关单位也应当加强对设备更新换代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结合煤矿辅助运输工作特点,选择效率高的设备和专业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开展后续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煤矿辅助运输质量。

4 煤矿辅助运输发展方向4.1 引入新型辅助运输设备
为保证煤矿辅助运输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其使用的辅助运输设备的重视,通过对煤矿周边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就矿井规模和运输要求来选择新型辅助运输设备,保证其在矿井和巷道工作时的工作质量,减少出现转载等现象的几率,保证其整体工作质量。

同时,相关单位也应当加强与国外合作的重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来研发新设备,不断优化辅助运输设备性能。

4.2 优化辅助运输系统
除了对辅助运输设备进行优化之外,相关单位也应当加强对辅助运输系统优化工作的重视,从煤矿开采区建设角度出发,结合辅助设备的运行特点和高效安全运输需求来对辅助运输系统进行优化调整,将巷道长度和曲面半径等数据考虑进来,明确辅助运输的具体方式和设备,及时调整巷道内的辅助运输线路,减少设备在巷道中的转载次数,使得辅助运输工作可以更为安全高效的开展,提高转载的自动化水平,缩
短转载时间,提高整体转载效率。

4.3 应用无轨辅助运输技术
在矿井内布置巷道开展辅助运输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助运输工作的整体质量,通过引入无轨辅助运输技术,设备运输需要的条件明显减少,运输工序和整体环节都得到了改进优化。

同时,在遇到生产量增加等现象时,使用无轨运输技术来开展后续工作可以保证运输的连续性,运输环境对运输质量造成的影响明显减少,运输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在无轨运输技术投入应用之后可以发现,其运输过程中需要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明显减少,出现运输事故问题的概率大大下降,其工作质量自然得到保证。

5 结束语
煤矿辅助运输的安全性将会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发展速度等产生重要影响,相关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煤矿机电控制工作的重视,结合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来开展后续工作,引入先进辅助运输技术,保证煤矿辅助运输安全高效开展,不断提高煤矿辅助运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龚宝.煤矿辅助运输研究现状和发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4009. 
[2]张刚.煤矿辅助运输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171. 
[3]韩东.国内煤矿机电辅助运输发展状况展望[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4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