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健骨止痛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肾健骨止痛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硬膜囊水肿所致,符合中医学肾虚、瘀、经络不通学说。
用益肾健骨止痛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总有效率达95.5%。
益肾健骨止痛煎有益肾、止痛、活血化瘀、消肿胀之功。
标签:益肾健骨止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出或脱出向侧后方或突至椎管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者。
属中医”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腰为肾之府”,督脉与膀胱经过腰部,腰又为带脉所络,故脏腑经络病变均可引发腰痛,外伤外邪为诱因,脏腑经络不通为其病理,治疗通络、止痛、益肾为要点。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益肾健骨止痛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临床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腰椎間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者164例,男84例,女80例;腰椎间盘合并腰骨质增生者156例,男80例,女76例。
年龄21~66岁,30~40岁者占多数。
1.2方法益肾通络汤药物组成:熟地24g、大芸15g、鹿衔草15g、淫羊藿15g、细辛9g、肉桂9g、炒莱服子15g、威灵仙15g、千年健12g、鸡血藤12g、僵蚕12g、地龙12g。
水煎服,1剂/d,口服300ml/次,2次/d。
6d为1个疗程。
1.3治疗标准主要以症状、体征消失为主,1个疗程,腰腿疼痛、麻木、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消失。
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呈正常生理弯曲,压痛叩痛无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现象,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为显著疗效;疼痛消失,间歇性跛行消失为有效;6d疼痛不减轻者为无效。
1.4结果治疗1疗程:显效272例,占85%;有效34例,占10.6%;无效14例,占4.5%。
总有效率95.5%
2讨论
2.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如下
2.1.1症状①疼痛。
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
?訩腰背痛,椎间盘突出刺激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椎窦神经纤维产生疼痛,椎间盘突出较大刺激硬膜,可产生硬膜病。
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痛,疼痛感觉部位较深,定位不准确,临床可表现为急性腰痛、慢性持续性腰痛或反复发作性腰痛。
?訪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及L5~S1多见,所以坐骨神经痛为常
见症状,这种疼痛呈放射性,多为单侧,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小便等)使疼痛加重。
?訫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刺激压迫腰丛神经根(L1L2L3)出现相应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疼痛。
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可出现腹股沟区内侧及会阴部牵涉痛。
②间歇性跛行。
为髓核突出后继发腰椎管狭窄所致。
③麻木。
肢体麻木主要是突出的椎间盘刺激压迫了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之故。
其范围取决于受累神经根。
麻木与神经根受压程度无密切关系,但肌力下降者麻木较重。
④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较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⑤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髓核突出较大,压迫突出平面以下马尾神经,主要表现为会阴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碍,阳痿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下肢不全性瘫痪。
2.1.2体征①步态。
急性期或神经根压迫明显症状较重者,可出现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下跛行。
②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也可凸向健侧,主要是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相邻关系有关。
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消失、甚至后凸。
③压痛与叩痛。
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侧2 cm,压痛点基本与病变椎节相一致,重压后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叩痛以棘突处最明显。
④直腿抬高试验,一般以70°为正常和异常分界线60°~70°弱阳性(+),30°~59°为阳性(++),小于30°为强阳性(+++)。
抬举角度越小,其临床意义越大,但对不同职业的患者细心分辨。
⑤屈颈试验,患者站立,或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顶,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为阳性,对椎管型阳性率可达95%以上。
⑥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髋和膝关节完全伸直,将下肢抬起,使髋关节过伸,如出现患肢大腿前方放射痛为阳性,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⑦伸趾试验,伸趾肌力减弱或消失,提示L3~4椎间盘突出。
⑧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而L4~5椎间盘突出,膝、跟腱反射往往正常。
⑨感觉异常,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
2.1.3影像学检查①X线片;②椎管造影;③CT检查:?訩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出;?訪突出物CT值高于硬膜囊;?訫硬膜囊及神经根鞘袖出现压迹、变形及移位;?訬可合并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骨赘形成等。
④MRI检查,此检查可同时获得三维影像的新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更重要的是用于定位分辨”退变”“突出”“脱出”“游离”等。
2.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临床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中医临床很难分型。
主证:腰腿疼痛、刺痛、钝痛,痛时可呈持续性,腰椎弯曲,腿痛剧烈时不能行走,或出现跛行。
舌象无诊断意义,脉象多沉弦紧。
2.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其治疗分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如牵引、按摩、导引、气功、理疗、离子导入、口服中西药、注射脱水剂、胶原酶。
揉药术、外敷药、各种膏药、针灸、小针刀术、犄钩针、牵引床、理疗按摩床等等,都有一定效果。
笔者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得从椎间盘构造、腰椎骨及相邻的肌肉组织、神经、血管,中医的肾藏功能经络走行方面入手,方可运用中药配方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椎间盘,由中央的髓核、外
周的纤维环组成,因年龄增长,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等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是造成椎间盘容易破裂的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为发生椎间盘突出的外因,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刺激挤压神经根,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只要解除挤压神经根原因,疼痛也就消失了。
一般地说从临床上看,腰椎间盘突出,CT检查报告,大多都是硬膜囊受压水肿所致,中医学里有肾主水、肾主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之说。
至于肾藏的强弱是与先天禀赋和后天保养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肾虚主水,主骨生髓失调所致。
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或刺激神经根,或刺激挤压神经根,而造成疼痛。
痛则不通,瘀则不通。
瘀是主要矛盾,瘀久可致虚,虚又可致瘀,瘀可致痛,痛可致瘀。
腰椎间盘突出症,形成的瘀大多由水肿所致。
益肾健骨止痛煎其功效是益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分析本组所用的中药,基本上都具有温性,且入肝肾二经,通过温补作用,使”虚”阳得以补充,达到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
通过口服中药,促进人体激素水平提高,达到新的平衡,从而能更有效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增加病损组织的血氧供应,改善循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熟地]味甘,性微温。
归肝、肾经。
[淡大芸]其味甘、咸,性温,入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助阳润肠的功效。
[肉苁蓉]温肾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而甘润,自古就被认为是抗衰延寿之佳品。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等功效。
[鹿衔草]味甘、苦,性温。
[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
[威灵仙]性味归经辛、咸,温。
归膀胱经。
[千年健]性味归经苦,辛,温。
归肝、肾经。
诸药相合,益肝肾,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能使突出的髓核得以回缩还纳,使受刺激挤压的神经根得以恢复正常。
髓核突出挤压的病灶”瘀”得以清除,瘀祛则痛止。
这就是本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的原理。
本方长期服用能否修复破裂的纤维环,还纳髓核或吸收游离的髓核,使椎间盘恢复正常位置功能,尚需进一步观察,服用本方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消失,特别是疼痛消失。
其原理就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至于突出的髓核,回缩还纳程度、硬膜囊挤压解除程度,腰骨质增生减轻度,因患者不愿再做CT复查,因此,在CT影像学里没有得到证实。
但本方治疗腰腿痛不失为一良方。
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跛行等症状有效,无须质疑。
参考文献:
[1]林廷樾,黄华超,丁润娟,等.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1):172-173.
[2]董必文.电针不同刺激量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9):780-782.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