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答案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法概论【代码】:002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为原则首先要实现的是【D】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实质平等B:发展中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C:发达国家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非互惠的普惠待遇D: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2:关于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法律地位,表述正确的是【C】A:子公司具有母公司的国籍B:子公司就是总公司设立的办事机构、营业机构C:子公司一般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D:分公司根据东道国的法律,能独立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3:下列属于普遍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是【C】A:香蕉输出国联盟B:欧洲联盟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4: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构成要约的是【C】A:出售法国红酒庄园一座,价格面议B:出售某品牌汽车,详情请来电咨询C:出售100吨一级焦炭,2680美元/吨D:出售稀土,20万美元/吨起价,价高者得5:《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涉及货物运输的交易,风险转移的时间是【B】A:合同订立之时B: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承运人时C:货物安全运送到目的地时D:货物运送到码头时6:按照运输方式提单可划分为【B】A: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B:直达提单、海上联运提单和多式联运提单C:指示提单、记名提单和不记名提单D:提单和海运单7:被许可方享有最大使用权的许可方式是【A】A:独占许可B:排他许可C:独家许可D:普通许可8:关于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表述正确的是【A】A:合伙人可以是自然人B:合伙人只能是企业或其他组织C:只能设立普通合伙企业D:外商只能作为有限合伙人9:属于跨境提供的服务是【D】A:美国某餐厅在中国某市开连锁店B:北京大学某教授去美国某大学讲学C:日本某夫妇来中国某市旅游D:英国某居民在网上教中国人英语10:BOT投资合作方式中的项目公司【B】A:可以是外国公司或企业B:只能是依据东道国法律设立的公司或企业C:可以是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D:可以是东道国企业的分支机构11:美国二战以前缔结的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重点保护的对象是【D】A:东道国B:资本输出国C:工业投资者D:商人12:对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国在双边投资条约中的规定是【C】A:只能选择国际仲裁庭管辖B:只能选择东道国国内法院管辖C:可自由选择东道国国内法院或国际仲裁庭管辖D:只有在用尽东道国国内司法教济的前提下,方可提交国际仲裁13:关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表述正确的是【D】A:只对生产性投资进行担保B:只对投资的商业性风险进行担保C:只对发达成员国领土内所作的投资进行担保 D:只对发展中成员国领土内所作的投资进行担保14:《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适用范围是【B】A:适用于所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B:仅适用于与货物有关的特定投资措施C:仅适用于与服务有关的特定投资措施D:仅适用于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特定投资措施15:二战后国际货币法律制度产生的依据是【B】A:《华盛顿公约》B:《国际货币基金协定》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牙买加协定》16:国际辛迪加贷款是【C】A:国际金融机构贷款B:欧洲货币贷款C:国际银团贷款D:国际项目贷款17:项目融资方式贷款的还款主要来源是【D】A:项目主办者的款项B: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C:项目主办者的母公司D:项目的预期收益18: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自依据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是【D】A:国际多重征税B:国际累加征税C:国际重叠征税D:国际重复征税19:下列属于国际逃税方式的是【A】A:不报送和提供完整纳税资料B:自然人跨国移动C:法人跨国移动D:关联企业转让定价20:与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相比,国际商事仲裁的突出特点是【C】A:裁决可以上诉B:裁决可以申请复议C:裁决的终局性D:裁决后可以另行起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财〕真题课程代码:0004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1. 我国《商标法》爱护的核心是【】A.商标权B.商标的显著性C.商标的信誉D.商标正确答案:A2.纳税人在限期内已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未马上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A.免收税款B.承当赔偿责任C.赔礼抱歉D.减轻处分正确答案:B3.以下各项中,采纳定额税率征收消费税的是【】A.香烟B.化装品C.玉石D.啤酒正确答案:D4.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缔约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B.合约您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C.债权太转让债权的,应当通知债务人D.我国《合约法》主要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正确答案:A5.在我国,执行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机构是【】A.中国银行业监督治理委员会B.中国证券监督治理委员会C.中国保险监督治理委员会D.中国人民银行正确答案:D6.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抽检机构或其上级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该法定期限是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A.10日内B.15日内C.30日内D.60日内正确答案:B7.家庭效劳员的雇佣关系由【】A.劳动法调整B.民法调整C.行政法调整D.经济法调整正确答案:B8.代理人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属于【】A.托付代理B.法定代理C.指定代理D.表见代理正确答案:B9.设立证券公司的批准机构是【】A.XB.X证券监督治理机构C.中国证券业协会D.中国人民银行正确答案:B10.甲公司交给其采购员王某一张加盖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约书,口头授权王某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购置乙公司50台空调的合约。

但王某用这张空白合约书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置80台空调的合约.乙公司在签订该合约时不了解甲公司授权王某只购置50台空调。

请问该空调买卖合约是否有效【】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变更空调数量后有效正确答案:A11.增值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A.财产税B.所得税C.流转税D.营业税正确答案:C12.甲公司与乙公司签定电脑买卖合约.合约约定由丙公司替代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电脑价款.但丙公司在该合约履行期限内未向乙公司支付电脑价款。

全国2013年10月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3年10月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1-11 A .年龄 B.性别 C .收入D.身高2.下列指标中,属于存量指标的是(C)1-15 A .资金周转次数 B.人均生产总值 C .银行存款余额D.固定资产投资额3.某市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D)1-10 A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C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4.划分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的依据是(C)2-37 A .次数的多少 B.总体规模的大小 C .分组标志的性质 D.样本容量的大小5.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2011年的计划产值(万元)分别为400、600、500,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公司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D)3-60/65 A .3108%106%108%⨯⨯B.106%108%212+⨯+C .400600500400600500108%106%108%++++D.108%400106%600108%500400600500⨯+⨯+⨯++6.交替标志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A)3-84 A .(1)p P -B.p (l-p )C.1p -D.1-p7.各期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后有意义的时间数列是(B)4-96 A .时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8.某企业2009-2011年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0%、15%、18%,则2011年与2008年相比,定基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D)4-110 A.10% ⨯15% ⨯18% B.10% ⨯15% ⨯18%-100% C.110% ⨯115% ⨯118%D.110% ⨯115% ⨯118%-100%9.若物价上涨20%,销售额不变,则计算销售量指数的算式是(A)5-教材中无标准答案A .1120% B.l ⨯120% C.120%D.1 ⨯20%10.抽样推断中,抽取样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6-194A .全面原则 B.随机原则 C .及时原则D.系统原则11.关于变量x 、y 的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的下列组合中,肯定存在错误..的是(C)7-212/217 A .5 3.8,0.94y x r ∧=--=- B.36 2.4,0.96y x r ∧=-=- C .40 1.6,0.89y x r ∧=--=D.36 3.8,0.98y x r ∧=-+=12.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y 对劳动生产率x 的回归方程为y ∧=266-0.6x ,这意味 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个单位,单位成本平均 (C)7-217 A .降低266元 B.提高266元 C .降低0.6元D.提高0.6元1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的表是(B)8-236 A .投入产出表 B.资金流量表 C .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表14.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老年人口组的年龄下限是(B)9-249 A.60岁 B.65岁 C.70岁D.75岁15.自然资源按其生成特征可分为(B)10-280A.一级、二级、三级资源B.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C.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16.批发单位计算商品库存总额时,采用的价格是(B)12-357A.成本价格 B.进货价格C.批发价格 D.零售价格17.对外贸易统计中,“FOB”表示的是(C)12-350A.成本价格 B.到岸价格C.离岸价格 D.成本加运费价格18.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的主要用途是(C)13-392A.债务支出 B.生活消费C.基础设施建设 D.社会保障支出19.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绝对贫困’’所对应的系数区间是(D)14-422 A.20%以下 B.30%-40%C.40%-50% D.60%及以上20.下列选项中,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是(C)15-441A.消费率 B.储蓄率C.基尼系数 D.弹性系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保障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颁布《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的国家是(B)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险条例》3.外国养老金的给付主要有两种,即(C)A.城市居民养老保险金和非城市居民养老保险金B.本国居民养老保险金和他国侨民养老保险金C.普通国民老年保险金和社会劳动者养老保险金D.白领老年保险金和蓝领老年保险金4.英国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采取(B)A.特困救助形式B.严审受益人条件C.本国公民享受制D.生活补贴形式5.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家庭或个人,享受最低生活水平的救助条件是其收入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A)A.30%B.40%C.50%D.60%6.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之一是(D)A.待遇标准各省市不一B.待遇标准全国统一C.待遇标准与本人的原工资无关D.待遇标准由各行业自行决定7.根据我国职工探亲制度,归侨、侨眷出境探望配偶,4年以上一次的假期为(D)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8.社会救助是(A)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务B.社会个人和团体的援助C.慈善事业的一种D.社会保险的核心9.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C)A.《社会保险法》B.《保险法》C.《社会保障法》D.《社会救助法》10.1948年首先宣布建成“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是(A)A.瑞典B.中国C.英国D.美国11.1952年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的解释社会保障的权威性文件是(A)A.《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B.《社会保障法》C.《社会保险法》D.《济贫法》12.我国下列法律中对社会保险有明确规定的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3.由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出现某些行业的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是(D)A.周期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14.社会保险费率通常分为(C)A.基本费率和附加费率B.综合保险费率和附加费率C.分类保险费率和附加费率D.综合保险费率和分项费率15.失业保险所承保的风险是(C)A.自愿失业风险B.所有失业风险C.非自愿失业风险D.离职风险16.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B)A.劳保医疗B.公费医疗C.合作医疗D.自费医疗17.日本健康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是(B)A.雇员B.全体国民C.船员D.社会劳动者18.作为国家抚恤的必要补充的形式是(D)A.群众优待B.群众抚恤C.褒扬革命烈士D.国家优待19.劳动者投保费与其工资总额之比为(D)A.用人单位投保费率B.总投保费率C.综合费率D.个人投保费率20.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免征(B)A.所得税B.利息税C.营业税D.资产税21.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全国性基金中,最大部分是(D)A.社会行动基金B.行政管理基金C.津贴基金D.储备基金22.伤残抚恤是对革命伤残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照顾,对其中无工作的人员,发给(B)A.伤残保健金B.伤残抚恤金C.一次性抚恤金D.不定期抚恤金23.社会保障由一个或若干个政府机构和地方当局分工管理的国家是(D)A.泰国B.法国C.美国D.英国24.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设置实行(B)A.中央集权管理B.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C.地方自行管理D.中央和地方自行管理25.社会优待的对象是(D)A.革命残废军人B.牺牲病故军人家属C.退役军人D.现役军人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26.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后又丧失劳动机会的(D)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政治现象D.劳动现象27.我国的优抚工作包括的内容之一是优待,书中介绍的优待是(D)A.政治上的优待B.物质上的优待C.狭义的优待D.广义的优待28.实行公助自保社会保险的国家中,生育保险的对象仅包括(A)A.女性劳动者B.已婚女性劳动者C.育龄阶段的女性劳动者D.全体妇女29.生育保险的补助性质属于(A)A.短期B.长期C.中期D.终身30.我国社会优抚保障的主管部门是(B)A.劳动部B.民政部C.中华全国总工会D.财政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2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计算分析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A公司某年四个季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亿元、4.4亿元、5.2亿元、6.6亿元,则A公司年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为( )亿元。

A.3.8B.4.4C.5.0D.6.6正确答案:C解析: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可得,A公司年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收入=(3.8+4.4+5.2+6.6)/4=5.0(亿元)。

2.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 )A.时间指数和空间指数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C.时间指数和个体指数D.价值指数、物量类指数和物价类指数正确答案:B解析:按照包括范围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种。

选项A是按照编制指数时所选对比基准不同的分类,选项D属于按照指数所反映内容不同的分类。

3.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7.9亿元,这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时点指标D.时期指标正确答案:D解析: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2002年这一时期的数量,因此是时期指标。

4.把变量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位于中心位置上的数为( )A.均值B.中位数C.众数D.数学期望正确答案:B解析:均值又称算术平均数,它是一组变量值的总和与其变量值的个数总和的比值,是测度变量分布中心最常用的指标。

中位数是指将某一变量的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位于这列数中心位置上的那个变量值。

众数是指某一变量的全部取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是随机变量取值的一种加权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分布的中心。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3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分组如下:月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1000以下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150 250 400 200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的中位数。

(2004年10月)35.某商业企业2003年第二季度各月的销售额和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月份 4 5 6销售额(万元)月末库存(万元)270200352240322220且该商业企业2003年3月末的库存额为160万元。

由此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流转次数。

(2004年10月)36.某企业2000年和2003年的工人人数与月平均工资资料如下工人类别工人人数(人)月平均工资(元)2000年2003年2000年2003年普通工人800 800 600 700 技术工人200 400 900 1300合计1000 1200(1)计算该企业2000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和2003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2)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2003年比2000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

(2004年10月)37.某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从该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按月生活费支出分组(元)人数200以下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以上10 20 30 20 10 10合计100(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t=1.96)。

(2004年10月)35.设某地区某年居民货币收支情况如下:项目金额(万元)年初居民货币结余250当年居民货币收入800当年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520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16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2)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3)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4)当年全部居民购买力。

大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大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1.年初人口数属于(C)A.时期指标 B.相对数指标C.时点指标 D.平均数指标2.经济发展速度属于(D)A.变异指标 B.时点指标C.绝对数指标 D.相对数指标3.职工收入属于(C)A.离散变量 B.属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分类变量4.下列选项中,属于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D)A.定额抽样 B.便利抽样 C.立意调查 D.分层抽样5.将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变量值分成四等分,然后用第1个四分位数减去第3个四分位数所得差的绝对值称为(C)A.极差 B.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全距6.评酒师通过对酒的品尝,对其质量给出上等、中等、劣等不同等级的评价,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B)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7.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D)A.互斥性、及时性 B.及时性、完备性C.完备性、准确性 D.互斥性、完备性8.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A.二项分布 B.正态分布C.均匀分布 D。

指数分布9.某组距数列,其首组为1000以下,又知其邻组为1000-150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C)A.500 B.650C.750 D.85010.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B)A.正相关 B.负相关C.不相关 D.复相关11.某地区年生产总值为500亿元,2005年为300亿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是(B) A. B. C. D.1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B)A.建筑业 B.餐饮业C.电力生产业 D.农业13.就业率的计算公式是(A)A.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B.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4.股份公司给股东的分红属于(A)A.红利 B.地租C.利息 D.规费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央银行利率的是(A)A.债券利率 B.再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 D.准备金存款利率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选项中,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有(ABCDE)A.点估计 B.区间估计C.抽样分布 D.相关分析E.回归分析17.下列选项中,可用来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有(ABCDE)A.极差 B.方差C.标准差 D.平均差E.四分位全距18.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E)A.确定调查目的 B.调查的组织实施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E.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9.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 D.不规则波动E.时间变动20.已知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单位:分)为:50~60,60~70,70~80,80~90,90~100,则该分组(BCE)A.属于单值分组 B.属于组距分组C.属于等距分组 D.属于异距分组E.70~80组的组中值为75三、名词解释题21.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

自考全国2003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

自考全国2003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对X与Y的相关分析中()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C.X和Y都是随机变量D.X和Y都是非随机变量2.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R与判定系数2R的关系有()A.2R<2R B.2R>2RC.2R=2R D.2R与2R的关系不能确定3.根据判定系数2R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2R=1时有()A.F=-1 B.F=0C.F=1 D.F=∞^ 4.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为lnY=2.00+0.75lnX i,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iA.0.2% B.0.75%C.2% D.7.5%5.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然是()A.行为方程B.政策方程C.制度方程D.定义方程6.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7.在固定资产折旧方程D t=ak t中,折旧系数a是一个()A.内生参数B.外生参数C.控制变量D.政策变量8.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C.多重共线性D.设定误差9.误差变量模型参数的估计量是()A.有偏的,一致的B.无偏的,一致的C .无偏的,不一致的D .有偏的,不一致的10.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则DW 统计量的近似值为( ) A .0 B .1 C .2D .411.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 A .异方差性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D .拟合优度低12.设某商品需求模型为Y t =β0+β1X t +U t ,其中Y 是商品的需求量,X 是商品的价格,为了考虑全年12个月份季节变动的影响,假设模型中引入了12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的问题为( ) A .异方差性B .序列相关C .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D .完全的多重共线性13.设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为Y t =α+β0X t +β1X t-1+β2X t-2+…+U t ,且该模型满足Koyck 变换的假定,则长期影响系数为( )A .λβ-10 B .0βλkC .λβλ--1)1(0kD .不确定14.对于分布滞后模型,时间序列资料的序列相关问题,就转化为( ) A .异方差问题B .随机解释变量C .多余解释变量D .多重共线性问题 15.如果联立方程中某个结构方程包含了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为( )A .恰好识别B .不可识别C .过度识别D .不确定16.下面关于简化式模型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 A .简化式方程的解释变量都是前定变量B .在同一个简化式模型中,所有简化式的解释变量都完全一样C .如果一个结构式方程包含一个内生变量和模型系统中的全部前定变量,这个结构式方程就等同于简化式方程D .简化式参数是结构式参数的线性函数17.当一个结构式方程为恰好识别时,这个方程中内生解释变量的个数( ) A .与被排除在外的前定变量个数正好相等 B .小于被排除在外的前定变量个数 C .大于被排除在外的前定变量个数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18.当ρ→0,σ→1时,CES 生产函数趋于( ) A .线性生产函数B .C -D 生产函数 C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D .其它19.关于替代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替代弹性反映要素投入比与边际替代率之比 B .替代弹性越大,越容易替代,越小则越难替代C .替代弹性反映当要素价格比发生变化时,要素之间替代能力的大小D .CES 生产函数替代弹性恒为1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线性支出系统中,βj 表示边际预算份额B .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可以用线性支出系统形式表示C .线性支出系统是一个线性需求函数系统D .线性支出系统可以自动满足需求函数的理论特性 21.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导向的决定因素是( ) A .总供给B .总需求C .总供给与总需求D .总供求的矛盾 22.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里,总需求不包括( )A .消费B .出口C .投资D .政府支出23.混合导向模型的特点,是模型中( ) A .仅具有需求模块 B .仅具有供给模块C .同时具有需求模块和供给模块时,二者仅有单向传递关系,不具备任何反馈关系D .供给模块和需求模块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和影响 24.下面关于季度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季度模型以季度数据为样本 B .季度模型主要用于季度预测 C .季度模型注重长期行为的描述 D .季度模型一般规模较大25.检验联立方程模型的综合性误差程度最好是作( ) A .事后模拟 B .事前预测 C .返回预测 D .事后预测 26.评价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时,统计准则相对于经济理论准则来说( ) A .是第一位的B .只能是第二位的C .二者同等重要D .统计准则无足轻重27.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区间预测时,干扰项U 的方差估计量应为( )A .1n e22u-=σ∑∧B .2n e22u-=σ∑∧C .ne 22u∑=σ∧D .3n e22u-=σ∑∧28.某一时间序列经一次差分变换成平稳时间序列,此时间序列称为( )A.1阶单整B.2阶单整C.K阶单整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9.在TS/CS模型中,价格是()A.仅随个体不同而异,与时间无关的变量B.仅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与个体无关的变量C.与时间、个体均无关的变量D.双向变量30.如果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则()A.这两个变量一定存在协整关系B.这两个变量一定不存在协整关系C.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一定成立D.还需对误差项进行检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经济类(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计算分析题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7.9亿元,这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时点指标D.时期指标正确答案:D解析: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在某一时期的数量表现。

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2002年这一时期的数量,因此是时期指标。

2.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 )A.无法判断B.不成比例C.成反比D.成正比正确答案:C解析:所谓组数,是指某个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组。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组数愈多,组距愈小;组数愈少,组距愈大。

3.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A.不变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标志D.交替标志正确答案:D解析:有些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些方面的特征,只表现为两种性质上的差异,即标志取值仅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

例如,将产品的质量分为合格或不合格。

4.某种产品产量2008年比1998年增长了158%,那么1998-2008年该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B.C.D.正确答案:D解析: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求平均发展速度一般是用几何法,它是将一段时间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根。

5.从指数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 )A.广义指数B.狭义指数C.相对指数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解析: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在实际工作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从指数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指数。

6.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065)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总体中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的比率称为A.结构相对指标 B.比值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抽样方式是A.等距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3.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指数分布 B.二项分布 C.正态分布D.均匀分布4.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A.22 B.25 C.30 D.315.已知某变量的平均差为20,算术平均数为200,则平均差系数为A.0.1 B.10 C.180 D.40006.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7.若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则所建立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一定为A.零 B.负数 C.正数D.-l8.下列选项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年销售额数列 B.年末人口数数列C.年末库存额数列 D.年末存款余额数列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环比发展速度A.之和 B.之差 C.之积D.之商10.客观现象由于突发事件或偶然因素引起的无规律性的变动称为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D.不规则波动11.物流业属于A.制造业 B.第一产业 C.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12.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损耗总值称为A.总产值 B.营业盈余 C.生产税净额D.国内生产净值13.下列选项中,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基尼系数D.恩格尔系数14.债券和商业票据属于A.股权 B. 贷款 C.债务性证券D.存款15.设P为商品价格,g为销售量,则帕氏物量指数的公式是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倦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4年10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06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调查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适用情况,调查的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面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3.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产品成本B.企业增加值C.企业经济类型D.企业职工人数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14.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等几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组织形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05.某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为开口组,其上限为100,第二组为100——15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A.25B.50C.75D.100正确答案:C(1分)教材P406.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结合起来进行的层叠分组,称为【】A.品质分组B.简单分组C.平行分组D.复合分组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67.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劳动生产率B.商品库存最C.单位产品成本D.计划完成程度正确答案:B(1分)教材P548.某厂2009年实际产值200万元,2010年产值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该厂2010年超额完成计划【】A.5.0%B.5.5%C.15.5%D.115.5%正确答案:A(1分)教材P609.某小组的统计学成绩如下:70.80,80.81,82.83,83.84,84。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doc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doc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科学·技术·社会试题课程代码:0039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元嘉历”的制订者是()A.何承天B.郭守敬C.苏颂D.一行2.被后人称为“力学之父”的古希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A.阿利斯塔克B.阿基米德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3.古希腊时期的专著《物理学》的作者是()A.阿波罗尼B.阿基米德C.毕达哥拉斯D.亚里士多德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达到高峰的时代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5.19世纪30年代,法国科学家施莱凳和施旺共同创立了()A.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B.燃素说C.大陆漂移说D.细胞学说6.19世纪末,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揭开了()A.新技术革命的序幕B.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C.现代化学革命的序幕D.以上全对7.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创立于()A.1901年B.1905年C.1912年D.1915年8.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用数学上的突变理论解释的是()A.火山爆发B.大陆飘移C.生物进化D.气候变化9.在现代物理学中,研究等离子态物质的性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A.原子核物理学B.粒子物理学C.凝聚态物理学D.等离子体物理学10.研究宏观物体高速(接近光速)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是()A.牛顿力学B.相对论C.量子力学D.凝聚态物理学11.在现代化学的核素理论中,核素的概念就是指各种不同的()A.分子B.原子C.原子核D.元素1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核苷酸B.磷酸C.基因D.氨基酸13.根据生态学理论,在食物链中动物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其他14.关于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大爆炸宇宙论学说的创立者是()A.爱因斯坦B.哈勃C.伽莫夫D.林德15.系统最基本的性质是()A.整体性B.目的性C.关联制约性D.不确定性16.混沌()A.是纯粹的无序B.不是纯粹的无序C.是一种无周期的有序D.是周期性的有序17.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A.细胞培养技术B.发酵技术C.酶制剂技术D.DNA重组技术18.下列物质中,能够作为核聚变原料的是()A.铀B.氧C.氘D.钚19.由计算机来帮助人们完成对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操纵,最后完成产品的加工制造叫做()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测试C.计算机辅助制造D.以上全对20.造成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滥用科学技术B.误用科学技术C.不用科学技术D.运用科学技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初次分配收入的是( )A.劳动者原始收入B.国家财政原始收入C.抚恤救济金D.生产单位原始收入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使用是依存于国民经济生产的B.国民经济使用是指最终产品的使用C.国民经济使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最后环节D.国民经济使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3.某地区某年有如下投资活动资料:建筑工程72亿元,安装工程16.6亿元,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42.2亿元,则该地区某年的新增固定资产为( )A.130.8亿元B.131.8亿元C.133.2亿元D.135.2亿元4.国际上通常用来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是( )A.失业率B.恩格尔系数C.感应度系数D.基尼系数5.商品流通统计的三项基本指标为( )A.商品购进、商品销售与商品出口B.商品进口、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C.商品购进、商品销售与商品库存D.期初库存、商品购进与商品销售6.土地总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 )A.森林面积B.草原面积C.水域面积D.领空面积7.人口的自然构成不包括...( )A.人口分布B.性别构成1C.年龄构成D.性别比例8.失业率指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 )A.就业人数B.经济活动人口数C.劳动力资源人数D.全部人口数9.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10.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11.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的越( )A.富裕B.贫困C.平均D.不平均12.为了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通常所用的统计指标是( )A.因变量y的标准差B.自变量x的标准差C.x与y的协方差D.估计标准误差13.在抽样推断中,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保证程度之间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相关关系D.倒数关系14.按无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其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应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的公式B.等比例类型抽样的公式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的公式D.整群抽样的公式15.在编制综合指数时,如果已将分母中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则分子中的同度量因素必须固定在( )A.基期B.报告期C.基期与报告期之间的任一时期D.基期与报告期之间最中间的时期16.以1980年为基期,2018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A.23次方B.24次方C.25次方D.26次方217.某商场销售电视机,2018年共销售6000台,年末库存100台。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这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2.对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则调查对象是()A.全国所有工业企业B.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C.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全国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3.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4.某企业2001年计划规定商品销售利润率12%,实际商品销售利润率为15%,则商品销售利润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式为()115%A.B.112%C.115%-112%D.15%-12%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销售量C.商品销售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6.下面哪一种动态数列中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具有实际意义A.相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在一次抽样估计中要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成数进行估计,计算的样本容量n某()A.n某B.npC.(n某+np)/2D.n某np8.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资源的是()A.空气B.微生物C.植物D.非金属9.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比1996年增长30%,则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应该是()A.530%B.630%C.5130%D.6130%10.某地区2001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社会商品销售量增长8%,则其社会商品销售额增长了()A.7.40%B.13.33%C.8.60%D.8.65%11.若人口出生率为11‰,育龄妇女年平均人数为85万人,总人口年平均人数为510万人,则育龄妇女生育率的计算式为()858585A.11‰某B.11‰÷C.510某11‰D.A.企业事业单位的上缴收入B.各项税收收入C.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基本折旧D.债务收入15.区别商品批发流转和商品零售流转的根本标志是()A.购买商品数量的多少B.商品销售的时间C.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D.商品销售价格的高低16.在直线相关下,若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接近于()A.0B.1C.-1D.0.517.用q表示销售量、p表示价格。

2003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卷

2003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卷

第⼀部分选择题(5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种() A资格 B责任C ⾏为 D利益 2.被代理⼈知道代理⼈的代理⾏为违法却不表⽰反对的,负法律法律责任的应当是 () A代理⼈ B 被代理⼈ C被代理⼈和第三⼈D代理⼈和被代理⼈ 3. 合同被确认⽆效后,为解决该合同争议⽽订⽴的促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法律效⼒() A将随之丧失 B 将随之部分丧失C 不受影响 D 由双⽅商定 4.我国《审计法》规定,国家实⾏审计监督制度,除国务院外,还可以设⽴审计机关的地⽅政府为() A乡级以上地⽅⼈民政府 B市级以上地⽅⼈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民政府 D省级以上地⽅⼈民政府 5. 我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分为劝产质押和() A不动产质押 B 财产质押C 权利质押 D 定⾦质押 6. 商业保险的对象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A⾏为 B 物 C 财产权利 D⼈⾝权利 7.纳税⼈对混合销售⾏为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不征收营业税,其应税劳务与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征收()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财产税 D所得税 8.参与税收征纳关系的主体之间所发⽣的经济关系是税法的() A内容 B客体 C调整对象 D构成要素 9.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是指() A⽣产资料的消费者 B⽣活资料的消费者 C消费品的消费者 D⼀切商品的消费者 10.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的起算时间是() A专利申请之⽇ B专利权被批准之⽇ C专利权被公告之⽇ D专利权被登记之⽇ 11.《专利法》所称的实⽤新型是⼀种() A 对产品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B 对产品制作⽅法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C 对产品外形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D 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的新的技术⽅案 12.因不可抗⼒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合同当事⼈可以()A 终⽌合同B 解除合同C 撤消合同D 变更合同 13.中⽌履⾏合同后,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能⼒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履⾏的⼀⽅() A中能继续中⽌履⾏ B 可以变更合同 C可以撤消合同 D可以解除合同 14.合同双⽅当事⼈都有过错造成合同⽆效,应当各⾃承担相应的责任。

200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200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全国2003年7月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93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 )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

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

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

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

2.在某一时期,国际汽油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A.OPEC组织扩大石油生产量B.原油采掘与提炼技术进步C.原油价格上升D.汽油价格上升3.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横轴的点比靠近纵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纵轴的点比靠近横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比以外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比以内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4.如果我国要实施扩大政府直接投资的财政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哪种情况下政策效果最大?( )A.边际消费倾向为0.5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8D.边际储蓄倾向为0.9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出现的情况是( )A.IS曲线向右移动B.IS曲线向左移动C.LM曲线向右移动D.LM曲线向左移动6.关于“政府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府无法掌握正确决策所需的足够信息B.“政府失灵”是由于市场经济负的外部性C.政府在纠正经济不稳定方面完全无能为力D.政府干预经济在创造财富的效率方面作用较大,但无法保证社会公平7.“美国经济打‘喷嚏’,别国经济也‘感冒’”,这种现象能说明哪种概念?( )---------------------------------------------------------精品文档------------------------------------------------------------------------------------------------------------------------------精品 文档---------------------------------------------------------------------A.贸易利益B.分工的不经济C.溢出效应D.国际收支失衡8.商会不具有...哪种影响力?( ) A.公权力 B.公信力C.惩戒非会员违反行规行约行为D.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9.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联邦制国家?( )A.地方政府代理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务B.地方财政隶属于中央财政C.地方拥有自己的宪法D.地方议会出台地方适用的法律须经国会同意10.在我国省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省人大不隶属于全国人大B.二者同属国家权力机关C.全国人大有权依法监督省人大工作D.省人大选举出的常委会主任须经全国人大任命11.“阿罗不可能定理”得出了哪种结论?( )A.社会成员不可能都有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B.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完全信息C.集权制不可能有效配置资源D.真正的“民主”体制是不可能实现的12.在我国,民营、私营企业家影响公共决策的渠道不可能...是哪种情况?( ) A.当选为人大代表 B.加入中国共产党C.当选为政协委员D.兼任国家公务员13.对自然失业率,正确的说法是( )A.自然失业率是最优失业率B.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会降为零C.自然失业率过低,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D.政府没有必要对其采取措施14.为降低通货膨胀,货币当局可能采取哪种措施?( )A.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D.增发货币15.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理论中的乘数作用要小,其主要原因是( )A.挤出效应B.溢出效应C.流动陷阱D.外部不经济16.我国政府目前采取哪种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来抑制通货紧缩?( )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B.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C.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17.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A.两国货币含金量比B.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比C.该国货币与美元的含金量比D.黄金输出点18.如果国际收支中短期资本项目出现大量逆差,则政府应采取哪种措施?( )A.削减政府公共支出B.调高再贴现率C.贬值本币D.出口退税19.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成员国的公共工程提供优惠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金融公司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国际开发协会20.现在的欧盟与共同市场时期的欧盟相比,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统一关税B.统一货币C.人员自由流动D.资本自由流动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这句话的经济学含义。

2003年10月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试题

2003年10月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试题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试题课程代码:0004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企业B.银行C.事业单位D.国家2.财政收入的分类中,同国家预算科目相一致的分类是()A.按收入形式分类B.按经济成分分类C.按经济部门分类D.按价值构成分类3.将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分类标准是()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B.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C.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D.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4.成本标准一般适用于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A.商品生产B.工业品销售转让C.非主要业务D.工业产权转让5.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是()A.经营性国有资产B.非经营性国有资产C.资源性国有资产D.有形国有资产6.安排积累支出时应当优先安排的是()A.基本建设支出B.挖潜改造支出C.流动资金储备支出D.大修理支出7.完全受市场经济调节的盈利性的项目和行业是()A.竞争性项目和行业B.基础性项目和行业C.公益性项目和行业D.其他项目和行业8.对于没有收入或很少收入的事业单位一般实行()A.全额预算管理B.差额预算管理C.企业化管理D.部分预算管理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A.设立偿债基金B.依赖财政盈余C.预算列支D.举借新债10.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有()A.国有企业专用基金B.国有事业单位的资金C.各项附加收入D.主管部门集中的各项基金11.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12.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A.充当支付中介B.变货币收入为货币资本C.充当信用中介D.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13.融资性租赁的典型形式是()A.自营租赁B.委托租赁C.转租赁D.回租租赁14.信托的基本职能是()A.财务管理职能B.资财融通职能C.信用服务职能D.经营效率职能15.证券买卖成交后,三日之内交割的交易方式叫做()A.期货交易B.现货交易C.期权交易D.信用交易16.我国统一的货币流通包括()A.现金流通和转账结算B.流通中现金C.转账结算D.非现金流通17.划分货币层次应体现的原则是()A.盈利性B.流动性C.自偿性D.安全性18.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变化,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叫做()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D.“滞胀”型通货膨胀19.用来平衡经常项目差额的项目是()A.储备资产增减额B.误差与遗漏C.资本往来D.特别提款权20.宏观调控的具体对象是()A.社会总供求的平衡B.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C.两大部类的部类关系D.货币收支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6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
B.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不变,各组单位数扩大2倍,则其算术平均数( )
A.扩大2倍
B.缩小2倍
C.保持不变
D.扩大1/2
3.分配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
A.分组和次数
B.频数和频率
C.组距和组数
D.组距和次数
4.普查是指( )
A.对总体的全部指标进行调查
B.对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
C.对总体单位的每个标志进行调查
D.对总体中的绝大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5.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数值相比( )
A.总指数大于所有个体指数
B.总指数小于所有个体指数
C.总指数等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总和
D.总指数总是介于所有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不同
6.从理论上讲,若各月之间无季节变动,则各月的季节比率应等于( )
A.0
B.1
C.4
D.12
7.在进行类型抽样时,为了减少抽样误差,应尽量将( )
A.同类单位划分在同一组内
B.不同类单位划分在同一组内
C.不同类单位相互搭配
D.同类单位分别划分在不同组内
8.两个变量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高,则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值越接近于( )
A.1
B.-1
C.0
D.1或-1
9.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A.个数指数和总指数
B.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10.国民财产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分组依据是( )
A.性质不同
B.经济用途不同
C.占有者不同
D.经济类型不同
1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是( )
A.单式记账
B.增减记账
C.收付记账
D.借贷记账
12.财政收入除了预算内收入,还包括( )
A.地方预算收入
B.部门预算收入
C.企事业单位预算收入
D.预算外收入
13.在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评价经济效益时,首先要确定( )
A.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B.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C.衡量经济效益水平的标准值
D.各指标的权数
14.统计上,资产负债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通过( )
A.编制资产负债指标体系来进行的
B.建立资产负债数字模型来进行的
C.设置资产负债账户来进行的
D.编制资产负债表来进行的
15.商品库存保证销售天数等于( )
A.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期初商品库存量
B.期初商品库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
C.平均商品库存额÷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
D.期末商品库存量÷平均每日商品销售量
16.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
...( )
A.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B.固定资产折旧
C.劳动者报酬
D.总投资
17.某企业三月初库存为20万元,商品购进150万元,商品销售145万元,商品出口10万元,则该企业三
月末库存为( )
A.10万元
B.15万元
C.20万元
D.35万元
18.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 )
A.新MPS为基本框架,向国外标准靠拢
B.新SNA为基本框架,自成体系
C.是MPS与SNA两者结合的框架
D.新SNA为基本框架,向国外标准靠拢
19.当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较高时,则表明( )
A.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高且平稳发展
B.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且平稳发展
C.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低且可能呈减少趋势
D.劳动力资源素质相对较高且不平稳发展
20.劳动力资源总量属于(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某市居民户调查资料按家庭人口数分组,分为1人,2人,3人,4人,5人…,汇总各组家庭数形成
的数列是( )
A.分配数列
B.变量数列
C.单项式数列
D.组距式数列
E.异距数列
22.商品销售总额不包括...
( )
A.购货退回的商品
B.对国外直接出口的商品
C.商品损耗和损失
D.售给公用事业单位经营使用的商品
E.出售本企业自用的废旧包装用品
23.要保证动态数列中各指标的可比性,编制动态数列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有( )
A.时期长短应该相等,时点间隔最好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D.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E.指标的数值应该按大小顺序排列
24.影响就业率指标数值大小的因素有( )
A.劳动力资源总量
B.离、退休人数
C.在业人数
D.人口总数
E.(待)失业人数
25.微观上的流动资产包括的内容有( )
A.现金
B.各种存款
C.长期投资
D.短期投资
E.应收及预付货款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离散变量
27.完全相关
28.常住人口
29.重点调查
30.逐期增长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整群抽样的特点有哪些?
32.在什么情况下存在总方差(2总σ)、组内方差(2
组内σ)和组间方差(2组间σ)?并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3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4题,第34、35小题各5分,第36、37小题各10分,共30分)
34.某市2002年国民收入为450亿元,其中用于消费250亿元,用于积累200亿元,该市2002年年平均人口数为2250万人。

要求:(1)计算该市2002年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2)计算该市2002年人均国民收入;
(3)指出上述计算指标的所属种类。

要求:根据表中资料计算199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体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资金利税率和工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

36.
要求计算:(1)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和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额;
(2)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和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
(3)该企业的产量总指数和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
(4)对该企业的总成本变动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2)用最小平方法计算利润额对销售额的回归直线方程;
(3)对计算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六、论述题(本题10分)
38.试述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