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磨课活动总结(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磨课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最关键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
根据《峄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磨课”活动____》的精神,我校坚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做到“磨课”活动“全员、全程、全方位”,不断完善“磨课”活动的形式,认真开展校本“磨课”、区域“磨课”和网络“磨课”,不断丰富“磨课”的内涵,注重磨教师的素质,磨教学的技巧,磨新课改的理念,磨课堂教学的模式。
本学期第三周,我校与南关小学、榴园中心校,举行了联合区域教研活动,引进来他们学校的优秀学科,进行观摩、探讨,同时,我们还专门请了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前来我校,进行了大型的教育教学专题讲座。
像这样的活动我们还准备继续举行,这学期我校将分别去南关小学、榴园中心校进行区域教育活动,力争把好的经验引进来,优秀的学科推出去。
我们本校的“磨课”活动仍然象常规一样,有始有终地进行着,周二数学磨课日,周三语文磨课日,周四常识磨课日,周五英语磨课日,各磨课组能按时有序地进行“磨课”,“磨课”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
对于网络“磨课”,我校教师每人都建了自己的博客,积极发表博文,有些教师的博客内容丰富多彩。
除建博客外,各磨课组还进行了集中网络教研,针对某一问题、某一讲
座、某一节多媒体课,磨课组的全体教师认真观看、讨论、讲评、写心得,积极探讨网络“磨课”的形式和方法。
总之,我校的区域“磨课”、校本“磨课”、网络“磨课”,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开展的红红火火,有生有色。
虽然我校的“磨课”活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磨课”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如何磨出高效课堂,还是全体“磨课”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教研,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
如何更深入的进行网络教研,还是全体“磨课”教师想探究的。
今后,我校还将继续完善“磨课”工作,建立健全“磨课”活动过程监管机制、奖惩机制和磨课组的捆绑的考评机制,以保证“磨课“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023年磨课活动总结(二)
语文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在本学期进行了磨课,磨课教师是青年教师王如翠。
磨课按照:选定磨课课题-开展备课分析,编制教案--在备课组说课(磨课教师应持有稿子),集体研讨,对比研讨,二次修改教案--组织同伴观课、议课,三改教案-执教,形成终结教案--撰写磨课体会--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为止。
首先由执教教师个人精心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确实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落到实处,备出最初执教方案,各备课组老师围绕执教老师的说课进行交流,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一一做出相应的预设及处理措施。
然后由执教教师按照磨课第一方案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研组教师分工合作,从教师的课堂引导组织、对于生成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分别进行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
执教教师上完
课,教研组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集思广益。
评课教师全面、辩证、理性、透彻地对授课教师及其课堂进行深入剖析。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分享,绽放群体智慧的光芒。
评课后,教研组教师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改进的方案,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
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与反思,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深化、创造与再提升。
磨课的六个环节有如一条精品课的流水生产线,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打磨成“精品”,最后教研组教师共同反思总结,形成全面的过程性资料。
第一次磨课:(____年____月____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三、教学效果
导学案设计合理,小练笔设计新颖,板书清晰。
四、下步改进措施
课前多熟悉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组织教学。
第二次磨课(____年____月____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12、假如没有灰尘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三、教学效果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由易到难。
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下步改进措施
多关注学困生,注重培养学生抓关键词进行理解的学习方法。
第三次磨课:(____年____月____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24、最后一分钟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2023年磨课活动总结(三)
参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远程研修,充满许多期待,伴随着磨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的期待在惊喜不断中逐渐变为现实。
七彩的果实在磨课中渐渐成熟,我们似乎已经闻到了沁人心腑的诱人的果实飘香。
本次磨课活动,我们确定了研究问题,经历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过程。
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真真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阅读教学课。
在《钓鱼的启示》一课的课例打磨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的语文教学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
一、不是教“启示”,是教“启示是怎么来的”
从教十八载,一直任教小学语文课程,多次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每一次授课,总是习惯性地把教学的重点倾向于获得的启示,即“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尽管也引领学生朗读感悟,看到学生似乎麻木的表情,看到学生的眸子中没有焕发出我想象中的获得新知澈亮,我的心也似乎凉了半截。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我们调整了教学思路,把教学的重点集中在父子俩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之前的心情变化。
通过换词练习、对比阅读、朗读感悟、联系生活实际体悟等多种方式体味这种心情变化的自然与艰难,最后总结出“钓鱼的启示”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了。
学生的豁然开朗与课堂表达的精彩纷呈让我们看到了调整授课思路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想,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把焦点集中在“教什么”之后,教学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还只是一个开始。
二、不是教“心情变化”,是教“怎么写心情变化的”
参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远程研修的重要转变之一就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不是仅仅“教课文”,而应该是落实到“教语文”。
教学《钓鱼的启示》,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把大鲈鱼放回湖中之前父子俩的心情变化”,尽管比以前有所进步,但是,这样做依然停留在了课文的文本层面,并没有走出文本。
尽管学生的朗读有了起色,甚至于有的学生能读得声情并茂,可是,学生到底从中学到什么了呢?如果说,只是学到了父子俩的心情变化,这不依然是“教课文”吗?
阅读《钓鱼的启示》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读”,结合本课的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具体到这篇课文中,也就是“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
这样一想,问题就明确了,“学习父子俩的心情变化”是表面的,而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的方法才是较为深层次的学习。
也只有这样做,才初步完成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的转变。
“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明确了,剩下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
三、不是“教语文”,是“教语文”与“学语文”的统一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学的归宿是学生的“学”,也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具体到《钓鱼的启示》一课,学生怎样才能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的方法呢?这是“怎么教”的问题。
我们采用换词练习、比较阅读、朗读感悟等手段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教学十分流畅。
如此,再回顾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变成了“运用换词练习、比较阅读、朗读感悟等手段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心情变化的方法”。
这样描述的教学目标,不但做到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学习目标,而且细化了语言文字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本次磨课活动的第一个研究问题。
老师如此教学,一定能够达成目标吗?也就是学生一定能学会吗?有时,即使学生学会了,也需要一个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3、4、5自然段后,体会到了从“得意”到“急切”的心情变化,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
接着,老师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运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7、8、9自然段,继续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体味从“沮丧”到“依依不舍”的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朗读感悟。
如此以来,也就做到了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也就是我们在本次磨课活动中确定的第二个研究问题。
经历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知道这是一个艰辛的教学研究过程,从研究目标的确定到课堂教学的精彩纷呈再到第三次教学设计的完美呈现,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热情。
同时,在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到教学实践转变的转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向着语文教学的本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