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
王国珍刁爱军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在创客运动席卷全球的情况之下,创客活动和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也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
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很早,故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积攒了成熟的经验。

但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国际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建设、定位、师资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为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该文探讨了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途径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9(a)-0182-03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Guozhen
DIAO Aijun
(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37China)
Abstract:With the Maker Movement sweeping the world,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aker activitie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education ‐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very early,so mature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How‐ever,China'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 provide us with useful reference.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orientation and teacher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mos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the current stag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 approach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和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课程体系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解决目
DOI:10.16661/ki.1672-3791.2112-5042-628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面向高职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9JSJG636)。

作者简介:王国珍(1982—),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182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不
足等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综合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需求很好地落实相应的改革措施,从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寻找和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创业精神及能力的全面发展[1]。

1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系统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受到教学政策的影响均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但缺乏明确和规范的教学体系,主要表现为当前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较为单一,大多数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而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基础和简单,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意义,且未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和年级等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导致课程开设的质量较低。

当前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较为零散、缺乏关联度,教学流于形式,这种教学现状的先修和后修课程无法形成很好的衔接和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将其串联在一起,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水平低下,无法形成科学、规范及高效的课程教学体系[2]。

(2)创业课程设置的功利性较强。

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到位,习惯将毕业生创办的企业盈利额度及数量作为判断成功与否及质量好坏的标准,使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与实际的创新和创业脱离,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表现为一半以上的创设基础课程、创业指导课程等,忽略了创业方法的教学指导,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创业,未能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和发展。

(3)创新创业课程与学生专业之间融合度较低。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要性有了较为全面
的认识,但大多数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脱离实际专业基础上设立的,虽然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却导致学生无法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年级、特长等融合在一起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使创业项目缺乏专业性、创新性及格局性,使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发挥及应用自己的专业优势[3]。

创新能力培养理念适切性不足,普惠性创新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创新培养重个体、轻整体;趣味性创新教育方法手段不丰富,培养过程重传授、轻体验。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师创新能力不充足,课程结构不完整,质量保证不到位,缺乏整体架构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合度不高;培养方案协同性不强,全程化培养关注度不够。

因此,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构建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
2.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进行明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特点在于将创新意识与思维内化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对创新的理解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主要表现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学生可以将创新知识应用于不同领域,开展类似科技成果转化的创造性活动,或通过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新的创造性思维,将这种思维更好地融入各行各业中去形成创新的产业管理方式及形态。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重视人才培养战略需求这一条件的实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导向性的人才。

高职院校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特有的能力、素质、启发及应用等特点,强调对学生知识内化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教学,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素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并积极将其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措施,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职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全能型人才[4]。

2.2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会转换教学制度,丰富课程教育体系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过程中应对深化考核内容方式、成绩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工作,
183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科技资讯并为参加了自主创业、实践活动、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折算为学分纳入学生最终的学分统计过程中去,并为学生的创业设定专项的经费,用于奖励参与活动并得奖的学生和教师[5]。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不断地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满足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开设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出相应的递进性和贯穿性特点,要求在整个高职院校各个年级均应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高职院校的各个学期内分别开设大学生基础创业、大学生创新方法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职前综合训练等课程,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一些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学的专题讲座、专题培训及专题研讨会等。

2.3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现阶段在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网络信息技术教学的线上课程,线上丰富的教学内容的出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了平等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不断的摸索发展阶段,课程教学资源十分有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途径合理地利用创新创业在线开放教学课程,充实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途径[6]。

高校应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高职院校应开发更加成
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时间和空间。

同时,还要明确教学标准,选择相应数量的符合学校教学需要和学习情况的优质网络公开课,以选修课充实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配备相应的导师实施混合教学,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能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和实践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对创新创业学习的兴趣。

2.4积极开发与学生专业结合的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活动
面向学生开发一系列品牌特色活动。

除举办创意激荡夜、每日一创、一人一工坊等常规创客活动外,还举办创客嘉年华、创客集市等创客盛会,邀请创客达人分享创客教育经验,举办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创客技能大赛等,开展院士、大国工匠进校园、让职教师生的声音遨游太空、卫星载荷设计训练营等航天创客活动,践
行“玩中学、做中学、学中创”一体的创客教育。

成立“大国工匠工作站”,创新工匠精神培养方式,坚持科学
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原则,采取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导向、以中国航天紧密合作为依托、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的方式,以大国工匠为主导,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打造示范性特色项目。

3结语
在课程内容上,遵循个体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既有学习基本理论的课程,又有体现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的课程;既有营造创客文化的课程,也有参与体验的实践课程。

打破专业、课程间壁垒,完善各类课程学分的认定与置换机制。

推进课程内容重组,实施课程的结构模块化,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和项目训练、创新创业的成果纳入课程内容,打造融合多学科知识、多教学环节的新型特色课程。

自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积极为社会提供创新创业服务。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通过多元化、创新的教学体系构建途径强化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与自身专业密切相关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专业性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万是明.高职院校层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
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7(24):21-23.[2]张小卫,邵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3):44-46.
[3]张应强,姜远谋.创业型大学兴起与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J].教育研究,2021,42(4):103-117.
[4]李孟晋,张红飞,汪晓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4):107-111.
[5]秦婧.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21(31):137-138.
[6]李姣姣,杨玫游,赵晗,等.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J].河南科技,2021,40(30):142-145.
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