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站悬移质泥沙测验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沙量。

这部分会涉及到的公式为:
在此基础上,根据以上公式原理设计可行性的简化的取样方法,
105
/
此时了解到所测含沙量为垂线平
(4)
4.资料来源及统计
选自1983年至2012年共计188
份的实测输沙率资料(详见附件
1),1983年以来的实测资料统计:
实测最大单样含沙量为12.2K g/m3
(1996年8月8日14时18分)相应水
位:19.42m;实测最小单样含沙量为
0.004Kg/m3(2004年7月30日15时
30分)相应水位:4.33m;实测最大
断面平均含沙量为3.46Kg/m3(1983
年4月10日15时40分)相应水位:
13.10m;实测最小断面平均含沙量为
0.004Kg/m3(2004年7月30日15时
30分)相应水位:4.33m。

实测输沙率
的沙量变幅占历年沙量变幅的100%
(大于70%以上);水位变幅占历年
水位变幅的81.9%(大于80%以上),
符合输沙率间测的工作要求。

5.分析计算
溪口站自1983年至2012年单断沙
关系均为单一线呈45°角。

单断沙换算
关系式CS=CS即比例系数K=1。

采用
1983年至2012年实测单断沙进行点
绘单断沙关系图,并且进行适线、符
号和偏离数值的三种检验以及标准差
计算。

如图1。

单断沙关系测点标准差 Se=6.9%,
随机误差为13.8%≤ 20 %,达到规范
规定的精度要求;系统误差为-0.46%
≤± 3 %,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结果:上述三种方法对单断沙关
系曲线的检验,均达到规范要求,认
为定线正确。

符合河流悬移质泥沙测
验规范第七章第七节:悬移质输沙率
及颗粒级配的间测分析第7.7.1条规
定。

溪口站输沙率测验在含沙量小于
3.56Kg/m3时可以实行间测,且由于
单断沙关系稳定,间测方案可定为停
五年测一年。

间测期间,继续施测单
样含沙量,并且单沙代替断沙,进行
输沙率计算。

6.悬移质泥沙测验的体会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了解到悬
移质泥沙测验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推
算以往及将来河流含沙量,为更加科
学合理的部署与落实水利工作创造条
件。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具
体进行悬移质泥沙测验之前,需要工
作人员能够对水文站实际情况加以了
解,尤其是河道特性,与此同时收集
以往河道泥沙相关资料,了解河流泥
沙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且掌握测验断
面泥沙纵横分布情况及各种雨情下洪
峰变化情况,以便研究最佳的测验时
机。

在具体进行悬移质泥沙测验时,
结合实际情况及以往所掌握的资料,
科学合理的制定测验方案,有序的进
行测验操作,之后进行水文计算,掌
握断面平均含沙量。

[1]吴世勇,
步测验在枝城站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7(11).
[2]丁赟,戴文鸿,钟德钰,唐立模,陈洪兵.悬移
质不平衡输沙模型的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1(05).
[3]张羽,张仙娥,鲁智礼.典型河段悬移质泥
沙模拟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04).
106/ 珠江水运·201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