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列车运行合力曲线-20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10 c= (∑ P + G ) g
3
(N/ kN)
5
列车运行合力

牵引运行的单位合力
(∑ F − W0 ) ⋅ 10 3 (∑ P + G ) g =
3 ′ ) + G ⋅ w0 ′′ ]g ⋅ − [∑ ( P ⋅ w0 F 10 ∑
c=

(∑ P + G ) g
(N/kN)
惰行时的单位合力
′ ) + G ⋅ w0 ′′ ( P ⋅ w0 − W0 ⋅103 ∑ c= =− (∑ P + G ) g ∑P+G
(N/kN)

常用制动的单位合力
− ( B + W0 ) ⋅103 c= = −( β c ⋅1000ϕ h ⋅ ϑh + w0 ) (∑ P + G ) g = −(0.5b + w0 )
23
列车运动方程式
24
列车运动方程式

在实际计算时,通常采用简化的办法,把列车速 度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速度间隔,并假定在每个速 度间隔内单位合力为常数,等于该速度间隔内的 平均速度所对应的单位合力cp 。
1 ∫ dt = ∫ ζ ⋅ c dv

t2
1 dt = ∫ dv ∫ ζ ⋅ cp v1 t1
27
列车运动方程式
4.17(v2 − v1 )(v2 + v1 ) ∆s = ( m) cp
8.34v p ∆v cp
∆s =
( m)
v − v 2 1 将 ∆t = (min) 代入上式 2 ⋅ cp 列车运行时间、距离和速度的关系式:
⊿S=8.34×vp×2×⊿t=16.68 vp⊿t (m)
34
第6讲 列车运行时分曲线绘制
列车运行时分曲线的绘制
35
列车速度时分曲线的绘制(图解法)

图解法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是垂直线法。 用垂直线法绘制速度曲线,是依据列车单位合 力曲线 c=f(v) ,并假定在一定的速度间隔内单位 合力为常数,用画垂直线的方法,绘出列车速 度与运行距离的关系曲线 v=f(S) ,从 v=f(S) 曲线 可以看出列车在区间运行的速度变化情况。 然后,根据v=f(S)曲线,再用垂直线法,绘出运 行时分与运行距离的关系曲线 t = f(S) 。由 t=f(S) 曲线可得出列车在区间运行所花费的时间。
mv 2 Iω 2 Ek = +∑ 2 2
19
列车运动方程式
mv 2 Iω 2 Ek = +∑ 2 2 设回转部分的回转半径为Rh,则ω=v/Rh,得:
mv 2 Iv 2 mv 2 mv 2 Ek = +∑ 2 = + 2 2 Rh 2 2
I = 回转质量系数: γ = ∑ 2 mRh
I mv 2 ∑ m ⋅ R 2 = 2 (1 + γ ) h
11
举例说明合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关于计算表
(1)机车最大牵引力 (2)牵引力使用系数为0.9 (3)计算机车、车辆的单位基本阻力以及列车总基 本阻力 (4)牵引工况时列车单位合力 (5)惰行工况时列车单位合力 (6)根据换算摩擦系数和换算制动率计算紧急单位 制动力,再换算为常用制动。制动初速为最大速度
列车运行计算与设计
Train Movement Calculation and Design
时间与地点: 周1第6节YF510,周3第1节YF611 主 讲:陈绍宽 副教授,博士 电 话:010-5168 8695 办公室:综合楼330房间 Email:shkchen@
上讲回顾 列车制动力的产生; 闸瓦摩擦系数,闸瓦压力; 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列车管有效减压量; 列车制动力的实算法、换算法、二次换算法; 换算制动率,常用制动系数; 动力制动。

2
本讲内容 合力曲线绘制与应用
合力的概念与计算;合力曲线绘制


列车运动方程式
运动方程的推导;时间、速度与距离函数
列车速度时分曲线的计算
分析法、坡段终点试凑
3
第6讲 列车运行合力曲线
合力曲线绘制与应用
4
列车运行合力

合力可表达为: 牵引时 C=F-W0=f1(v) 惰行时 C=- W0=f2(v) 制动时 C=-(W0+B)=f3(v) 作用在列车上的合力 (N) 与列车所受重力 (kN) 之比称为单位合力,以小写字母c来表示,即:

5
速度曲线v=f(S)的绘制
1.方法 (1)先将单位合力曲线图逆时针转90°,使速度 坐标轴朝上,成为纵坐标轴,单位合力曲线坐 标轴朝左,成为横坐标轴,参看图4-3(利用图示 说明)左方。为介绍简明起见,图4-3中仅给出了 牵引工况,而省去了其他工况。 ( 2 )在图的右方绘上 v=f(S) 曲线图的两个坐标 轴:以纵坐标轴作为速度坐标轴,横坐标作为 距离坐标轴,并在横坐标轴下面绘出区间的线 路纵断面。 (3)将两图的横坐标轴对齐。
16
单位合力曲线图的应用 3.常用制动限速

常用制动均衡速度实质上是因制动而受限制的 最高允许速度。它也是一种制动限速。 紧急制动限速:计算制动距离标准紧急停车所 允许的最高速度 。

17
第6讲 列车运行合力曲线
列车运动方程式
18
列车运动方程式

列车运动方程:列车的合力与列车所获得的加 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把整个列车视为一个刚性系统,根据动能定律 可以导出列车运动的微分方程式。 列车动能由两部分组成:
14
单位合力曲线图的应用
确定列车在各坡道上 的均衡速度

列车上的合力c = 0的速 度称为均衡速度。 根据曲线图解释
15
单位合力曲线图的应用 2.判断列车运动状态


由单位合力曲线图分析列车在某种工况和速度时 的运动状态:加速、减速或匀速。 (1)根据合力值判断。 (2)根据均衡速度判断。 在牵引或惰行工况时,不管什么坡道,列车速度 总是趋向于该工况的均衡速度。 当列车在常用制动工况,速度坐标轴与单位合力 曲线能够相交时,其交点的速度亦为该坡道、该 工况的均衡速度 v均 。但是,这个均衡是很不稳定 的。

8
举例说明合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SS4型内燃机车牵引60辆装有GK型制动 机的滚动轴承重货车,牵引重量5000t。车 辆按高磷闸瓦计算。列车管定压为500kPa。 计算不同工况、不同速度下的单位合力。
9
举例说明合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关于速度
( 1 )从 0km/h 开始,每隔 10km/h 直到机车最大速 度或其他限速(线路、图定等) (2)牵引力与电阻制动的转折点应计入 (50、51.5、63.6、73.2;28.7、36.7、47) (3)内燃机车低速时考虑粘着或起动电流限制 (4)惰行和空气制动对转折点速度不计算
28
第6讲 列车运行合力曲线
列车速度时分曲线的计算
29
计算步骤
(1)确定速度间隔与转折点 (2)计算平均速度 (3)计算平均合力 (4)根据公式(4-26)计算间隔距离 (5)计算累计距离 (6)根据公式(4-20)计算间隔运行时分 (7)计算累计时间 (8)加算坡道的终点或计算区间的终点进行试凑
2 I R / ∑ h
m
列车动能的增量:
dEk = v ⋅ dv ⋅ m ⋅ (1 + γ )
20
列车运动方程式

动能的增量等于列车合力做的功,即:
v ⋅ dv ⋅ m ⋅ (1 + γ ) = C ⋅ ds = C ⋅ v ⋅ dt
dv C C⋅g g = = = ⋅c dt (1 + r ) ⋅ m (1 + r ) ⋅1000( p + G ) g 1000(1 + r )
26
列车运动方程式

同理, ds = v dv ∫ ∫ ζ ⋅c
2 2
s2
1 ds = ∫ ζ ⋅ cp s1
V2
V1
∫ vdv

因而列车在每个速度间隔内的运行距离⊿S为:
v −v ∆s = s2 − s1 = 2ζ ⋅ c p
v −v ∆s = (km) 240c p
2 2 2 1
2 1
2 − v12 ) 4.17(v2 ∆s = ( m) c力曲线图的绘制
定义:把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的单位合力与运行速 度的变化关系绘成曲线c=f(v),又称动态曲线图。 分类:牵引运行、惰力运行、空气制动、动力制动 方法:手工绘制(分析与图解)与计算机辅助绘制
7
绘制步骤

先编制列车在平直道上的单位合力曲线计算表, 即列表计算出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相应于牵引、惰 行、制动等三种工况时所受到的单位合力。 在单位合力合力曲线计算表的基础上,绘制牵引、 惰行与制动三种工况的单位合力曲线。
6
速度曲线v=f(S)的绘制
(4)在速度坐标轴上从v=0起,取速度间隔v0~ v1、v1~v2、…。 ( 5 )从坐标原点。向合力曲线上对应于每个速度 间隔平均速度的点引射线,然后从 v=f(S) 曲线图 的坐标原点 0′开始,逐段画 0′1′、 1′2′、 2′3′、 …” 等线段,使这些线段分别与相应的 射线相垂直。这些线段连在一起形成的折线就是 所要绘出的v=f(S)曲线。 ( 6 )当画不同坡段时,需要将单位合力曲线的速 度坐标轴按坡段加算坡度进行平移,如果加算坡 度为正则左移;如果为负则右移。
g = 9.81(m / s 2 ) ≈ 127000(km / h 2 )
dv 127 ∴ = ⋅c dt 1 + γ
21
列车运动方程式
127 加速度系数: =ζ 1+ γ
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dv 127 = ⋅c dt 1 + γ
dv = ζ ⋅c dt
统一取平均值ζ=120为计算标准,故列车运动 方程亦可写为: dv = 120c(km / h 2 ); dt dv = 2c(km /(h ⋅ min)); dt dv = c / 30(km /(h ⋅ s )) dt
32
作业题
SS4型电力机车牵引重量5000t 货物列车在如图所 示的区间运行,计算列车自A站出发通过B站时所 需的运行时分。
A 0 4000 2 2500 3 2500 0 2700 B
33



了解合力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单位合力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以及用途 列车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以及时间速度距离的函 数关系 应用分析法计算列车速度时分曲线,掌握试凑法 的基本方法
22
列车运动方程式
dv = ζ ⋅c dt

1 ∴ dt = dv ζ ⋅c
对上式两边积分,得到求解列车运行时分的方程:
1 ∫ dt = ∫ ζ ⋅ c dv

v 考虑到 ds = vdt = dv ζ ⋅c
对上式积分,即得到求解列车运行距离的方程: v ∫ ds = ∫ ζ ⋅ c dv
10
举例说明合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关于速度
( 1 )从 0km/h 开始,每隔 10km/h 直到机车最大速 度或其他限速(线路、图定等) (2)牵引力与电阻制动的转折点应计入 (50、51.5、63.6、73.2;28.7、36.7、47) (3)内燃机车低速时考虑粘着或起动电流限制 (4)惰行和空气制动对转折点速度不计算
30
例 题

例:计算 SS4 型电力机车牵引货物列车 5000t在-1‰的坡道上起车加速到60km/h 所走行的时间和距离。 如果该坡道长度为 2200m,请计算列车 运行到坡顶时的速度以及时间。
31
坡段终点试凑
选取60-63.6km/h区间,计算 ∆v=3.6 vp=61.8 c=4.67 ∆S=397.32 ∑∆S=2317.32>2200 接着选取60-61.8km/h、61.8-62.7km/h,折半搜 索,直到距离误差小于规定值(例如30米)
7
举例:绘制速度-距离曲线
8
绘制方法证明
以速度曲线第三段2'3'线为例
∵ 2′3′ ⊥ OA, 2′B ⊥ AE ∴∠OAE = ∠3′2′B = α ∴ΔOAE ≈ Δ3′2′B OE 3′B ∴ tan α = = AE 2′B
12
合力曲线图
关于合力曲线 (1)牵引运行时 (2)惰行运行时 (3)制动运行时
13
单位合力曲线图的应用 1.考虑加算坡道的影响
方法:将速度坐标轴ov向上(加算坡道的坡度 千分数ij为正时)或向下(ij为负时)平移ij值 (因为 wj = ij 。速度坐标轴平移后,曲线上各点 的 单位合力c值即发生了相应的增减)。
v2
列车在每个速度间隔内的运行时间:
v2 − v1 ∆t = t 2 − t1 = ζ ⋅ cp
25
列车运动方程式
列车在每个速度间隔内的运行时间:
v2 − v1 ( h) ∆t = 120 ⋅ c p
v2 − v1 (min) ∆t = 2 ⋅ cp 30(v2 − v1 ) ∆t = (s) c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