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镜》教 学 设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改革以书本为主、
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重视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领略物理知识就在身边。
三、重点、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四、教具:激光手电、透镜、老花镜、近镜视、多媒体设备、课件(U盘)、三角板(刻度尺)、彩色粉笔等。
五、教法设计:讨论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CAI呈现:生活中常见光学仪器的视频资料,请学生观看。
2、说明: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用照相机拍照,可以反瞬间情景留为永恒的记忆;用投影仪来放大投影片,可以使教室里所有同学同时看到投影片上的内容;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
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打开这些常见的光学仪器可以发现,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本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有关透镜的初步知识(CAI呈现课题)。
(二)新授
1、透镜的分类
(1)请同学们看屏幕(或手中光学元件),并通过观察对透镜进行分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请学生代表对透镜进行分类后,教师进行小结,并通过CAI呈现: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老花镜片)。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片)。
2、透镜的主光轴、光心
(1)说明:常见的透镜是由玻璃制成,透镜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2)CAI依次呈现:凸透镜的元件符号、主光轴、光心和凹透镜的元件符号、主光轴、光心,并请学生动手在练习本进行试画。
注:介绍光心是一个特殊的点,即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可通过CAI呈现)。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①教师利用光具座进行演示,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②小组进行讨论后,请组员代表汇报结论。
③CAI呈现动态视频,教师进行小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④结合动态视频分别介绍焦点(实焦点)、焦距等概念。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①教师利用光具座进行演示,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②小组进行讨论后,请组员代表汇报结论。
③CAI呈现动态视频,教师进行小结: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④结合动态视频分别介绍焦点(虚焦点)、焦距等概念。
4、练习:请学生在前面所画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元件符号上分别画出平行光经它们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注:教师巡视检查后再通过CAI呈现动态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
5、问题:CAI分别呈现下列两个问题,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2)能否利用凸透镜得到平行光源?若能行,应该怎么办?你在解决此问题时实际上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道理?
6、学生讨论结束后,先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然后教师结合演示实验进行小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CAI呈现动态过程)。
(三)小结
(1)先请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2)教师概括总结:
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③介绍光心是一个特殊的点,即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
不变。
(四)作业:教材93页第1、2、3、4题。
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透镜是折射镜,其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一个平面的透明体。
它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
透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的叫凸透镜,有双凸、平凸、凹凸三种;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的叫凹透镜,有双凹、平凹、凸凹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