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用于骨科护理带教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作者简介]张玉华(1976-),女,湖北咸丰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护理及带教。
医学高校教师虽然在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科研、理论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然而其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因此通过临床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更好地服务患者有着积极意义。
以往护理临床带教中多以“传帮带”形式进行,护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低[1]。
2018年4—12月该院骨科在护生实习中逐渐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方法进行带教,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选取在该院骨科接受1个月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大专学历。
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名。
观察组:男2名,女38名。
年龄21~24岁,平均(22.92±2.01)岁;入院前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85.38±3.20)分。
参考组:男1名,女39名,年龄21~24岁,平均(22.87±1.98)岁;入院前理论考核成绩平均为(85.40±3.18)分。
所有护生均知晓该次研究目的且自愿参与,无中途中断实习者。
两组护生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采用骨科常规教学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教学,具体如下:(1)接到学生实习的通知后,调动科室临床经验及带教丰富的医生组成带教小组,共同讨论带教内容,包括:①具体分配护生规陪时间、培训目标(出科时可完成大病历书写10名,并带有带教导师的批阅,病历书写纳入总的考核成绩),学习目标为基本功的训练(病史的采集、诊断及鉴别判断)、
常见急症的应对、基本技能的操作以及常见慢性病的规范化护理方法。
②实习内容安排:结合高校理论课进行教育,在带教过程中插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卫生经济学、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及医学伦理等基础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③学生考核及管理。
明确考核方法,计划通过带教预计达到的目标。
依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带教。
(2)第1周,带教老师带领护生了解骨科环境、联络科室联系方法及地址、骨科医生;讲解骨科常见病症、护理方法、护理要点等,使护生掌握日常护理方法,包括供氧、牵引、翻身、雾化吸入及留置引流等方法。
第2周,带教老师分配护生任务,每人主管3~4张床位,配合护士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参与医生护理查房工作;轮流参加病区的各班次,熟悉各班的操作流程,并能够独立完成交接工作;掌握骨科常见病的术前、术后护理,掌握常见病病因、临床表现及应对方法等。
掌握患者入院流程及出院流程,对于新入院时患者及出院患者,可独立进行临床宣教。
介绍病历书写方法及规范,并要求掌握。
第3周,教授鉴别过敏标准、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的方法,讲解护患沟通技巧以及沟通时注意事项;带领护生参与骨科患者的导尿、灌肠等操作,讲解注意事项。
督促、引导护生独立完成患者的完整护理,掌握患者情况。
指导护生学习观察病情、患者心理变化等技巧,传输“人性化护理”理念。
第4周,护生可说出患者的“六知道”,积极应对病情变化,做好详尽的护理记录。
查缺补漏,复习知识。
带教时,每周一由学生轮流作为主导,在医生查房时全面介绍患者情况,并进行护理演示,带教老师及时指出存在的缺陷及漏洞,指导护生纠正。
DOI:10.16659/ki.1672-5654.2019.16.131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用于骨科护理带教的体会
张玉华
咸丰县人民医院,湖北咸丰
4456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用于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8年4—12月在该院骨科临床实习的8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40名)与参考组(40名),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带教,参考组以该科室常规护理干预,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效果评价等。
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参考组,护生对带教效果评价评分高于参考组(P <0.05);护生实习期间,患者对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参考组(P <0.05)。
结论在骨科护理带教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理论、实践掌握能力,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管理;骨科;带教;护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6(a)-0131-02
131
中国卫生产业
HEALTH EDUCATION 卫生教育
1.3观察指标
①实习结束后,对其理论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其
中理论考核包括人体骨基本结构、医学名词解释、骨科系统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评估方法及护理流程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越好;实践能力考核:包括护理操作、沟通技巧、患者管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越好。
②护生实习结束后,分发《骨科实习生对带教效果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内容的科学性、进度的合理性、带教教师评价及自我感觉知识掌握情况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③分别抽取护生实习期间参与护理的患者各50例,分发该科室自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知识讲解及应急能力4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以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生理论尧实践考核评分及护生对带教效果满意度比较
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评分及实践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效果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生理论及实践考核评分比较[(x±s ),分]
2.2患者对护生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管床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5.30±2.11)分,明显高于参考组(91.11±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944,P =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人们的医疗体验显著改善。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现代医学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为护理系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其由学校向医院过渡的
重要场所,尤其骨科涉及内容较多,因此护理教学内容广泛、护理操作复杂,且护士工作量较大,因此在带教中极易出现带教内容片面、带教效果欠佳等问题,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传统临床护理带教主要是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通过一对一授课及群体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然而这种“填鸭式”教学缺乏系统性、合理性、有序性,学生掌握知识混乱且繁多,学习效果较差。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以诊断、手术为依据,制定临床路径表并在其指导下实施标准化护理的流程,具有护理效率高、护理效果满意及成本低等优势,在临床护理中逐渐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随着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学运用中优势的显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护理带教中,杨光等[2]在综合医院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中中采用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结果显示医生理论、实践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带教组(P <0.05)。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理论、实践考核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 <0.05),与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分析认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教学,教学内容、目标更加明确,带教老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带教中流程更加规范,主观性更强[3],因此学生
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知识,有效提高了记忆力[4]。
观察组对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参考组(P <0.05),分析认为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师生之间交流增加,同时学
生能够就每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咨询带教老师,使其在每个阶段学习中了解自身的缺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 <0.05),间接证明了这一观点[5]。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生带教中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模式为指导,能够提高护生理论、实践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洪旺,周永焘,刘丽萍,等.基于传帮带的四位一体骨科
临床带教模式的探索与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0(1):40-42.
[2]杨光.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综合医院儿科住院医师培训中
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7,57(20):96-98.[3]宋晓晖.健康教育路径在骨科新护士健康教育培训中的效果[J].甘肃医药,2016,35(6):468-470.
[4]李克群,蒲静.阶段式带教入科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20.
[5]黄丽华,张爱武,张艳华.阅片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教
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197-198.
(收稿日期:2019-03-04)
观察组(n =40)参考组(n =40)t 值P 值
组别
93.28±3.0289.10±3.116.0980.000
理论评分94.44±2.8690.01±2.187.7910.000
96.76±1.1092.26±1.3516.3430.000
实践评分对带教满意评分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