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测试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科学研究:凸面镜成像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一个凸面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面镜20cm处获取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则可在凸面镜的另一侧获取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减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
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放在焦距为 16 厘米的凸面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获取一个减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
镜的距离可能是()
A. 10 厘米
B. 20厘
米 C. 30 厘
米 D. 40 厘米
3. 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楚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体现一个清
晰减小的像,调理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
C.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远离透镜挪动
D.透镜不动,蜡烛凑近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
4.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面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v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则凸面镜的焦距为()
A. 60 cm
B. 40
cm C. 20
cm D. 10 cm
5. 无穷远处的太阳光正比较射到凸面镜上,则经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
A. 小于 f
B. 等于
f C. 大于
f D. 小于 2f
6.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面镜放在如下图的地点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面镜用眼直接察看到
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类成像原理能够制成()
A.平面镜
B.照相
机 C.幻灯
机 D.放大镜
7. 如下图,投影仪是教课中常用的设施。

下边对于投影仪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流传方向
B.屏幕表面粗拙,有
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楚的像变大,只要使镜
头凑近投电影
8.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切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察看书上的小丑图片
(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质大小相等),如下图,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
A. B.
C. D.
二、填空题
9. 凸面镜有 ________个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_.同一个凸面镜双侧的焦距________,焦距短的凸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________(选填“强”或“弱”).
10. 一束平行光芒经过凸面镜折射后的流传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面镜左边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面镜右边经过透镜能够看到一个
________ 放大的 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
11. 如下图,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
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 镜.
12. 小明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面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面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挨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不论怎样挪动光屏总找不到
像,其原由可能是 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面镜的距离为36cm 时,可在光屏上获取倒立、 ________ 的实像;再将蜡烛
向凸面镜凑近一些,要获取清楚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 (选填“凑近”或“远离”)凸面镜.
三、解答题
13.如下图,一田户在塑料薄膜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柴,夏季大雨以后,正当中午,阳光分外激
烈,干柴竟然冒烟,差点着火。

请依据上述现象,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作
出简要的回答。

问题 1:( ) ?
回答 1:( ) 。

问题 2:( ) ?
回答2:()。

四、实验研究题
14.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面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面镜,前后调理光屏的地点,直至在光屏上形成
了一个 ________的光斑,此时如图甲所示,则凸面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小芳将蜡烛、凸面镜、光屏挨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实验中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况,
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 (“上”或“下”)调整.
(3)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面镜 60cm 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面镜另一侧挪动光屏,会在光屏上获取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减小”或“等大”).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挪动,要在光屏上获取清楚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 透
镜(选填“远离”或“凑近”),物体到像的距离会 __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15.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面镜主光轴的光芒经过凸面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

由图甲可知,凸面镜的焦距为 ________cm;
( 3)把烛焰放在距凸面镜1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面镜另一侧挪动光屏,会在光屏上获取一个倒立、
________的实像; 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 4)此时增大蜡烛到凸面镜的距离,为了找到实像,光屏要向________(填左或右)挪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最 ________的像。

假如要获取倒立、减小的实像,蜡烛离凸面镜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_cm。

五、作图题
16.如下图,依据折射光芒画进出射光芒.
17.画出图中光芒 ab 和 oc 经过透镜前后的完好光路
答案分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
【分析】【解答】解:将一个凸面镜瞄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 的地方获取一个最小亮点,因此凸透
镜的焦距f=20cm.
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选 C.
【剖析】( 1)依据阳光聚焦方法获取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
汇聚后获取凸面镜的焦点.
( 2)凸面镜成像时,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答案】 D
【分析】【解答】物体放在焦距为16cm的凸面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获取一个减小的像,
光屏能接到是实像,因此获取的是倒立、减小的实像,U>2f ,f =16cm,因此 U>32cm, D切合题意, ACD不切合题意 .
故答案为: D. 【剖析】当物体位于凸面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3.【答案】 B
【分析】【解答】凸面镜成像时,一焦内外分虚实、二焦内外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近像变小,反之,物近(相对于焦点来说)像远像变大. 由题意可知,要使烛焰在光屏
上体现一个清楚减小的像,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挪动,光屏凑近透镜挪动, B 切合题意 .
故答案为: B【剖析】依据凸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和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
的成像特色解答 .
4.【答案】 D
【分析】【剖析】依据凸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
于二倍焦距.
【解答】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剖析图可知物距等于 20cm 时像距等于 20cm,因此二倍焦距等于 20cm,则焦距为 10cm. A, B, C 错误, D 正确.应选 D.
【评论】此题考察怎样依据凸面镜的物距和像距确立焦距,重点要坚固掌握凸面镜成像规律.
5.【答案】 B
【分析】【解答】解:无穷远处的太阳光是平行光,凸面镜正对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
汇聚到主光轴上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面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面镜的焦距,即等
于 f .应选 B.
【剖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汇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面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
距离是凸面镜的焦距.
6.【答案】 D
【分析】【剖析】由图可知,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面镜能够直接察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
时物距小于焦距,放大镜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应选 D.
7.【答案】 D
【分析】【解答】A、投影仪中的平面镜能够将透镜汇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流传方向的作
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屏幕做的粗拙,这样光能够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本选项说
法正确.
C、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因此应使镜头凑近投电影,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
应选 D
8.【答案】 A
【分析】【解答】解:玻璃杯竖着切近小丑图片刻,因为左右方向的玻璃杯面是一个弧形样子,中间厚边
缘薄,与凸面镜同样,因此是左右方向放大,因此小丑图片经过玻璃杯左右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因为玻璃杯面上下同样(不是弧形样子),不会起到放大作用,因此像与图片应当是左右加宽,而上下
应选 A.
【剖析】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竖着看中间厚边沿薄,相当于凸面镜;当小刚把玻璃杯竖着切近书看
小丑图片刻,图片离玻璃杯很近,知足物距小于焦距,切合凸面镜成像规律:u<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9.【答案】两;焦距;相等;强
【分析】【解答】解:凸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面镜,能汇聚到一点,这个点就是
凸面镜的焦点,因为双侧的光都能被透镜汇聚到另一侧的一点,因此凸面镜拥有两个焦点;焦点到透镜
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同一个凸面镜双侧的焦距相等;焦距短的凸面镜对光的汇聚作用强.故答案为:两;焦距;相等;强.
【剖析】凸面镜有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质,就是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汇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之为焦点,
它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两个焦距是相等的,凸面镜双侧各有一个焦点;焦距越短的凸面镜对光芒的折
射能力越强,汇聚作用就越强.
10. 【答案】 15;正立;虚像
【分析】【解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图甲中焦距为15 厘米;因为u< f ,因此物体经过凸面镜成
正立、放大、虚像。

【剖析】凸面镜成像特色
11. 【答案】虚;凸透
【分析】【解答】塑料纸上的小水珠水滴形状中间厚,边沿薄,正好相当于一个凸面镜镜,将塑料纸凑近
报纸,报纸上的字处在水珠(凸面镜)的焦点之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虚;凸透.
【剖析】中间比边沿厚的透镜是凸面镜,凸面镜的资料不一样,可是对光芒的作用是同样的;物体放在凸
面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答案】烛焰、凸面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减小;远离
【分析】【解答】(1)蜡烛、凸面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挨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不论怎样挪动光屏
总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可以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面镜和烛焰的中心
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没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可以成像。

( 2)凸面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与凸面镜的距离为36cm, u> 2f ,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要获取清楚的实像,蜡烛向凸面镜凑近一些,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因此光屏要远离凸面镜。

( 2)减小;远离。

【剖析】( 1)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可以成在光屏上。

有可能光屏、凸面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没法成在光屏上。

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可以成像。

(2)凸面镜成像时, u> 2f ,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三、解答题
13.【答案】为何夏季大雨以后,简单造成火灾
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沿薄,恰巧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面镜,而此时太阳光经过这个凸面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面镜的焦点处,达到着火点就能惹起火灾
达到焚烧的条件是什么
太阳光经过这个凸面镜发生折射,把光芒汇聚在焦点,同时放出热量,进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高升,当达到干柴的着火点时,干柴就焚烧起来
【分析】【解答】问题1:为何夏季大雨以后,简单造成火灾?
回答 1: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沿薄,恰巧形成了一个大的凸面镜,而此时太阳光经过这个凸面镜发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面镜的焦点处,达到着火点就能惹起火灾。

问题 2:达到焚烧的条件是什么?
回答 2:太阳光经过这个凸面镜发生折射,把光芒汇聚在焦点,同时放出热量,进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高升,当达到干柴的着火点时,干柴就焚烧起来。

【剖析】依据图片提出问题并回答,能够从力、热、光、电、磁、声各个方面去考虑。

而后找每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发问和回答。

四、实验研究题
14.【答案】( 1)最小、最亮; 25
(2)下
(3)减小
(4)凑近;变小
【分析】【解答】(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凸面镜折射后汇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面镜的焦点.实验中,前后调理光屏的地点,直至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凸面镜的焦距25cm。

(2)读图乙可知,光屏、凸面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光屏地点偏高,因此要使像成在光屏
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 3)凸面镜的焦距是25cm,则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面镜60cm处时,当u> 2f ,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挪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要在光屏上获取清楚
的像应将光屏凑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小。

故答案为:( 1)最小、最亮; 25;( 2)下;( 3)减小;( 4)凑近;变小。

【剖析】( 1)依据凸面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判断。

(2)光屏、凸面镜和烛焰的中心若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没法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依据实质状况进行调整;
( 3)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f 时,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 4)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15.【答案】( 1) 11.0
(2)三者中心大概在同一高度
(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4)左;清楚; 22
【分析】【解答】(1)平行光芒经过凸面镜后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
依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地点,能够读出该凸面镜的焦距是11.0cm ;
(2)实验前,蜡烛、凸面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将蜡烛、凸面镜、光屏挨次放在同向来线
上,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把烛焰放在距凸面镜 17cm处时,即 2f > u> f 时,由凸面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
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增大蜡烛到凸面镜的距离,也就是物距增大,此时像和像距都减小,因此光屏凑近凸面镜,也就是
将光屏向左挪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楚的实像;当u>2f 时,成倒立、减小的实像,已知f=11.0cm ,所以蜡烛到凸面镜的距离要大于。

故答案为:(1). 11.0 (2). 三者中心大概在同一高度(3). 放大(4). 投影仪或幻灯机(5). 左(6). 清楚(7). 22
【剖析】研究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挨次放蜡烛、凸面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
物体地点像的地点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
u>2f f< v <2f像、物异侧减小倒立实像照像机
u=2f v =2f像、物异侧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
幻灯机
f<u<2f v >2f像、物异侧放大倒立实像
投影仪
明确太阳光聚焦法测焦距的操作方法:太阳光能够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面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
凸面镜后将汇聚在焦点.因此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面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面镜的距离,即是焦距.
五、作图题
16.【答案】解 : 如下图 :
【分析】【解答】对于凹面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上图所示。

【剖析】凹面镜有三条特别光芒:过光心的光芒其流传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
折射光芒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折射光芒反向延伸经过焦点.
17.【答案】解:由图可知,入射光芒平行于主光轴,则其折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芒
经凹面镜折射后流传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分析】【剖析】凹面镜三条特别光芒的作图:①延伸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芒经凹面镜折射后,其折射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芒经凹透镜折射后流传方向不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