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探讨
发表时间:2017-04-25T14:50:50.3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金晓东[导读] 分析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
黑龙江鹤岗市鹤康肿瘤医院彩超室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分析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肾肿瘤患者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超检查,最后将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对,计算检出率,并对误诊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34例肾肿瘤患者行B超检查后,24例患者确诊断结果为肾细胞癌,比例为70.6%,7例患者为肾盂癌,比例为20.6%,3例患者为肾错构瘤,比例为8.8%,比对肾细胞癌、肾盂癌和肾错构瘤符合率,肾细胞癌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呈现。
结论:要想使肾肿瘤检出率进行提升,使误诊率进行降低,临床可以选择多种检测方法联合对其诊断。
关键词:B超;肾肿瘤;定性诊断;误诊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ultrasound qualitative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reasons of renal tumors. Methods:34 patients with ren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ly 2016.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B-ultrasonography. Finally,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Detection rate,and misdiagnosed factors for analysis and summary. Results:34 cases of renal tumor patients after B-ultrasound,2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the proportion was 70.6%,7 patients with renal pelvic carcinoma,the proportion of 20.6%,3 patients with renal hamartoma,The ratio was 8.8%,compared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renal pelvis cancer and renal hamartoma coincidence rate,renal cell carcinoma is relatively high,th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how.Conclusion:to make the renal tumor detection rate of ascension,to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rate,clinical can choose a variety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key words】 ultrasound;Renal tumor;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The misdiagnosis reason
在泌尿外科疾病中,常见的肿瘤之一为肾肿瘤。
据有关资料表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良性肾肿瘤的主要疾病,其比例可达90%。
肾透明细胞癌为恶性肿瘤的主要疾病,其比例可达80%[1]。
从诊断方法来看,临床较为广泛的方法包括:超声、CT和磁共振。
由于超声的特点相对较多,如:实时化、直观以及动态,取得了临床的认可逐渐应用于临床。
但是,在肾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鉴别中,利用B超检查响度较难。
鉴于此,此研究进一步分析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抽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肾肿瘤患者34例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叙述。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此研究抽取的肾肿瘤患者34例,其入选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病理和手术治疗确诊。
34例肾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6:8,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50.3±2.6)岁。
其中16例患者的发病部位为肾部右侧,14例患者的发病部位为肾部左侧,4例患者的发病部位为肾部双侧。
与此同时,本组所有患者均伴有以下临床症状,如:腰痛不适、腹部肿胀以及血尿,同时还包括:发热和肝功能障碍等。
2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9例患者为良性肿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超检查,首先选取患者的侧卧位,并将其腹部进行适当垫高,而后实施全面扫查,最后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对肿瘤结果、大小以及形态详细记录,将病灶范围予以明确,数目、回声以及大小也需予以明确。
最后将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比对,计算检出率,对误诊例数进行分析。
1.3 误诊及漏诊依据[2]
若患者B超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雷同,判定为确诊;若患者B超诊断结果和病理病变位置存在差异,判定为误诊;若患者B超诊断结果未显示出肿瘤,手术病理确诊,判定为漏诊。
1.4 数据处理和检验
此研究结果涉及的数据结果均由统计工具(SPSS17.0)检验,检出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呈现的同时选择卡方进行检验,若统计结果呈现出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研究结果
34例肾肿瘤患者行B超检查后,24例患者确诊断结果为肾细胞癌,比例为70.6%,7例患者为肾盂癌,比例为20.6%,3例患者为肾错构瘤,比例为8.8%,比对肾细胞癌、肾盂癌和肾错构瘤符合率,肾细胞癌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呈现。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表示,肾肿瘤发生率逐年增加,引发因素与生存环境存在相关性。
由于该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显著,随之疾病的进展会出现多种症状,如:腹部肿痛和腰痛等,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从目前的检查方法来看,B超应用较为广泛,其不仅价格较低,同时操作相对便捷,因此较易被人们所接受。
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肾细胞癌的定性诊断同其他比对明显较高。
另外5例患者出现漏诊,影像学提示为肾积水,对其漏诊进行分析可知,小肾癌患者早期症状的生长态势呈现出膨胀性,会有假包膜出现,行B超检查的边界结构相对清晰。
肾错构瘤形态会出现规则表现和非规则表现,人体肾脏外部不会明显突出,且边界相对清楚,行B超检查后较易出现漏诊。
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肾肿瘤应用B超诊断,其定性价值相对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要想使误诊和漏诊率进行降低可以与其他检测方式联合,从而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雪丽,邓汝荣,刘启萍等.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3):173-175,189.
[2] 周颖.B超对肾肿瘤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