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优质服务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有关餐饮优质服务案例分析,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案例一:听听客人的心声
事因:我在客人点主食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客人喜欢吃面,特别是咱们店的刀削面。
但是,很多客人最后没有点刀削面。
因为很多客人觉得刀削面一碗太多。
正餐的客人都是点了一大桌子菜,在吃完菜后再点主食,而客人在点主食刀削面的时候就伤脑筋。
因为客人少的时候,点一盆吃不了,每个人点一碗也吃不了,产生严重的浪费。
很多客人点一碗刀削面都只能吃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浪费了。
同时,我们在收台的时候由于刀削面剩下的多,也带来麻烦,而且我们家的刀削面一碗的价钱是18元,客人觉得很浪费,同时客人每个人点一碗刀削面就无形
中提高了人均消费,客人吃完饭结账的时候就会感觉我们店的东西贵。
很多客人也提意见,说能不能把刀削面的碗改小一点。
同时由于我们刀削面的碗非常的大,端到桌子上显得把整桌的档次都给降低了。
那个按盆上的刀削面盛器也不好,等我们把面给客人分完后,面都不再新鲜了。
我们可以将正餐的刀削面的碗改小一点,这样既不浪费,也能很有效的提高我们刀削面的销量,同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分析:
1.客人很喜欢我们店的刀削面,但是由于面碗过大,导致很多客人都不点,因
为客人吃不了,产生浪费。
降低了刀削面的销量,同时没有满足顾客的需求。
2.正
餐和小吃餐厅不同,小吃餐厅的客人就是为了吃饱,由于客人点菜少,一大碗面可以让客人吃饱,而正餐的客人菜点的多,一碗面的量就显得大了。
3.由于刀削面的餐具大,样式不好,到桌上直接影响我们的档次。
4.在工作中
发现很多客人喜欢吃刀削面,但是在点主食的时候不点刀削面,就是由于我们的刀削面的容器原因。
5.由于我们刀削面碗大,将顾客的潜在需求给打消了。
总结:
1.有的顾客会给我们提建议,如果我们能够改变一下,就能够给顾客提供优质
的服务。
2.刀削面是我们的特色,可能在设计餐具的时候考虑到了碗的乡土气息,但是
我们最终应该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3.多听听顾客的声音,我们才能更加零距离的接触到顾客,才能知道顾客的需求。
案例二:对顾客要一视同仁
事因:4月26日的28桌宴会由于提前没有和顾客沟通宴会积分的问题,郑经
理考虑到公司的利益就给顾客按照桌数积一半的分。
5月10号的26桌宴会顾客
是之前预定的,并且答应给顾客按照实有的桌数积分,结账全额积分。
宴会结束后,两家宴会的主人出现在同一张桌子上用餐, 结果聊天时说到我们
的优惠活动,也说到积分的问题,一家说他们的`宴会积分很实惠,一家说他们宴
会给桌数一半积分,原来她们是亲姐妹。
一个是宴会全部积分,一个宴会是一半积分,核实后4月26号办宴会的顾客找经理要求给予解释。
分析:
1.我们很多流程灌输给员工后员工执行的很好,可是到了我们管理人员反而就
是灵活处理。
2.由于管理人员有灵活处理问题的思维,也有一定的权限,才导致员工没有准
确的信息,对顾客说话也模棱两可,怕自己说错话领导批评,又怕承担责任。
3.只要已经确定的活动一定要执行彻底,上下统一说法,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不管顾客问谁,回答都是一致的,也能体现我们的品牌统一、管理统一。
4.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时候顾客投诉:“我问一个说的不一样,又问一个回答又
不一样,你们到底谁说了算?”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员工没有一个准确的信息。
5.我们在灵活的基础上没有一视同仁,这样好象是为企业的利益考虑,可是给
顾客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无形降低了顾客对我们企业的信任度。
6.平谷由于地方较小,很多顾客都相互认识,而且很多顾客都有亲属关系并且
是相互介绍,我们事后才了解到连续3个宴会加起来80多桌相互都有亲属关系,
顾客相互之间都了解,由于我们这次没有统一,顾客以后就会出现质疑。
7.企业做出各种让利目的就是要提升企业的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顾客了解
金百万,相信金百万,可当顾客选择金百万的时候我们又在一些“小利”上面不能给
顾客满足。
8.作为我们管理者,首先我自己的思想高度就不够,总感觉给顾客让利太多,
企业付出太多,我考虑问题太局限。
9.反思到我们很多工作细节上,由于管理者的思想转变不够,对公司的制度上
不能完全的理解,导致执行五花八门,使我们企业的各种优惠顾客的活动没有很好的结果。
10.这件事也折射出我们日常管理工作的不足,经理把很多工作安排给领班,
领班再安排给员工。
可是领班根本就没有很好的理解,经理也没有让领班明白做事的目的,领班执行起来就会有差距,再灌输给员工执行,员工更不能理解,再传达给顾客的信息误差就很大了。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