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中日钓鱼岛上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辩】
开篇立论:
大家好!我方认为中日在钓鱼岛上的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正是因为有了矛盾,才会有运动,才会有发展。
当前中日的关系特点是经济联系密切,政治、安全互信不足,这是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结果,但主流是合作。
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的转化的,如老子宇宙观所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要知道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总在矛盾之中运动.一个矛盾消失总是意味着另外一个矛盾的产生。
矛盾转化的形式有:
1、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如优胜劣汰;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如奴隶社会矛盾的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所取代;
3、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的最终解决。
在对待钓鱼岛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对于钓鱼岛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他是希望不要为这一小小的边界争议问题影响了中日和平发展的重
要关系,不要为这一问题损害世界和平与发展。
所以,当前局势下,我国应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相信总有一天钓鱼岛
会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祖国的怀抱。
【二辩】
问题一: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问:师生关系是否可以转化。
答是或否。
【三辩】
问题二: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予英国,到香港1997年的回归。
请问:中英的在香港的主权矛盾上是否转化了。
请回答。
【一辩】
攻变小结:我方提出的师生关系转化,和中英双方香港主权问题的
和平转化。
有力的说明了,在对待相同的问题之上,有关钓鱼岛的
主权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在1860年,我们没有能力取回香港的主权,在1997年我们成功让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
邓小平希望在中日钓鱼岛的矛盾上,我们能够“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含义是:第一,主权属我;第二,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
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是把争议搁置起来。
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
第三,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第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相信钓鱼岛会像香港那样回归祖国。
自由辩论:
【四辩】
总结陈词:
大家好,我方认为中日在钓鱼岛上的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对于钓鱼岛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他是希望不要为这一小小的边界争议问题影响了中日和平发展的重要关系,不要为这一问题损害世界和平与发展。
所以,当前局势下,我国应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当前,中日应冷静理性看待分歧,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案。
唯有搁置争议,谋求共同开发,方可实现互利共赢。
中日在东海除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外,还应谋求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和共同利益。
唯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才能成为中日合作的桥梁,而不是两国冲突对抗的触发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上,各种矛盾很尖锐,我们要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解决好国内的问题,而
不是逞一时的意气,挑起战争,打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因为加入中日要爆发战争,就会把美国拖进来,中国就会面对两个
发达国家,一旦打起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就会毁于一旦,数
目巨大的财富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时候,为了国家的
长远利益,人民的永久幸福,我们应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原则,这才是富国强民的真理。
在现今的和谐社会中,在现今以和平为主流的社会中,我们坚信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下,钓鱼岛上的矛盾会像港澳的主
权矛盾那样和平转化。
城乡矛盾:无粮不稳,当时农产品和日常用品奇缺,只能是农村人养活城
市人,要是流动起来谁养活谁?户籍当然会减缓城市化进程了,城市化就是要
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工业化要大量人口流向第二产业,这就是矛盾,户籍限制
了这两化。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是新矛盾代替旧矛盾。
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矛盾转化的形式:
1、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如优胜劣汰;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如奴隶社会矛盾的奴隶阶
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所取代;
3、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
盾的最终解决。
1、矛盾的含义:事物的对立和统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矛盾是2个方面的。
那么又由于事物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的,所以当发生一定的条件时,
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其转化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矛盾内部的力量的变化,或
者说是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力量变化。
2、举例:居安思危,“安”和“危”就是一对矛盾,从“危”转到“安”
的转化条件就是“思”。
3、市场中供不应求,就会导致大批商家生产该商品,最后又转变为供过于求。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矛盾的转化。
4、塞翁失马:塞翁失马,汉语成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
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否及泰来: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
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母的意义不是母亲而是基础。
这些都说明矛盾的双方
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小小的钓鱼岛,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无论怎
么琢磨,都让人觉得这事出的蹊跷,而且我们更要注意到的是,无论日本方面
还是中国方面,似乎都有那么一些人,上蹿下跳,煽风点火,一定要把这件事
情搞大。
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一直以来中日两国高层的注意力都放在经济问
题上,包括两国之间共同关注的大局也是中日经贸问题,但是突然之间,怎么
就同时放弃了这个共识,转而围绕钓鱼岛做起文章来了。
钓鱼岛之戏-中日默契配合只为转移双方国内矛盾!
中国为转移经济衰退的矛盾,日本为转移每年一首相的政治矛盾..既然大家都
在火上烤着,干脆就找个岛钓钓民众的鱼,堵他们的嘴..让他们爱下国,忘了
工作明天就可能没有了,忘了首相已记不清...
战是打不起来的,有个朋友说得好,真要去争那个岛,你完全可以去国际
法庭告啊,还用搞这么多事...
这事,台湾看得最清楚,在旁边偷着乐,还不时出来喊2嗓....
美国当然是最明白的,知道2国现在国内都喊麻烦,所以就默许你们演一场戏...
那戏怎么收场,其实已经在收场了,你买了岛,我画了海基线,也就是说第1
回合已扯平,口水战当然得继续,直到国内矛盾恶化得钓不起鱼了,这事就不
了了之了...
日本方面的意图也许很简单,借钓鱼岛问题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最近几
年眼光敏锐的国际问题专家们显然已经发现,日本政界高层的焦虑越来越强烈,无论是自民党还是民主党内部,一方面迫切希望尽快扭转贫困人口日益扩大换
言之中产阶层财富急剧缩水的局面,但另一方面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他们打
心底里忌惮垄断着日本经济的财阀大族,所以他们尽管明知日本财阀对日本经
济和日本社会的危害程度远远大过了美国政府,但是没有一个政党制定的经改
方案敢触动财阀们的利益。
居于此因,表面看起来平静的日本社会,其实更像日本的富士山,美的让
人陶醉,但谁也不敢保证它会不会突然爆炸,随着一声巨响,炙热的熔岩喷射而出,刹那间让日本变成一座火海。
就在不久前,一位日本共产党员在中国演讲时说,今天的日本就像当年处于大革命前夜的法国,矛盾越积越深,两级分化已经严重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中产阶层正在逐日消逝,而极少数富人的财富却爆炸式增长,但是日本政界却极力回避矛盾,寄希望于日本民族的忍耐精神和世界经济危机尽快结束。
这位日本共产党员还告诉我们,日本失去的不是十年,而是二十年,如果日本政府继续秉持尸位素餐的心态,下一个十年肯定也不属于日本。
而就菅直人上台后的做法看,对于挽救日本经济他显然也没有什么好的手段,尤其是他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表现说明,菅直人严重缺乏国内和国际经验,因为众所周知,日本经济所以没有深度恶化,完全是因为来自中国市场的帮助,如果离开中国市场,日本经济状况迅速就会逆转,但极具讽刺的是,菅直人却不是选择与中国亲近,而是跟日本的极右翼势力搅合在一起,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借此为自己提高人气。
钓鱼岛事件导致民族反日情绪上来了,人们全然忘了国内房价攀升,物价暴涨,强拆强征,官员腐败等等尖锐矛盾,近几日甚至连云南地震几十万同胞家破人亡的悲惨处境都不关注了。
每个人都唯恐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得不够彻底,跟着潮流一个劲拼了命往前冲,大呼大喊打倒小日本。
2012年9月14日,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14日正式在北京发布。
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一些不稳定因素正处于从潜在风险向公共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
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
贫富差距加剧是由于近年来资本市场的“火热”表现,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造成了“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而且,资本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互相拉升,也加剧了贫富差距。
这样与普通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之事没有人去关注,媒体对此也是轻轻带过,有些网站甚至吝啬将在这个报告挂上首页。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自己呢,也被无耻的政客和无良知的媒体牵着鼻子,盲目地在后跟着大吼打倒小日本,保卫钓鱼岛。
政府设法平息民众情绪,我们自己还不乐意,骂政府无能软弱。
试问,打起仗来,吃亏受苦的是谁?炮弹是落在中南海还是日本皇宫?
年底,中日两国都面临换届选举,为了自己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无耻的政客们激起民族情绪,转移民众对国内矛盾的注意力。
政客想掌权,我普通老百姓跟着他叫什么?我得为了自己的生存提出**,不然等政客轻松掌握了大权,你是死是活,谁管你?野田坐在首相官邸,会为某个日本青年因生存艰难自缢于富士山树林里而难过?中国高官在五星级酒店和小三翻云覆雨,会想到祖国西部千百万同胞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以上说的都有道理,我也很赞成,当官的腐败,老百姓活着窝囊,很累!不过日本人在电视剧和历史书上的表现确实让人愤怒,恨不得多杀几个小日本。
中国民众也需要一些机会来表达这样的愤怒,只不过这些都会被政客利用,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老百姓似乎没有主动权,日本人着实可恨,不管是过去的
日本人还是现在的日本人。
不过每个国家都有好人和坏人,不能一概而论,对中国友好的人我们没有愤怒,对中国不友好的,我们坚决抵制。
此次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反日活动,不是说钓鱼岛有多重要,而是民众找到发泄愤怒、表达意见的一个机会,中国的民众压抑太久了。
人们每天幸苦地工作,劳动,过得很不容易,也积累很多怨气,尤其是政府腐败、税收过重、不合理的政策,等等。
而在这些方面,民众似乎没有话语权,任何事情都是官家说了算,不管你同不同意,政策照样实行,打着为了发展好的旗号,让你不服也得服。
每个国家的老百姓都有类似的烦恼,只是表达渠道多少和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次中日之间的矛盾,只是一个插曲而已,不过这样的插曲以后还会有,因为这确实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能让日本人再一次侵略中国,绝不能让其得逞!事态会慢慢向前发展,我们静观其变吧!希望所有国家的人们能安心的过上好日子,过得幸福!人类,理智点儿吧!如果一定发展到战争的地步,那只能是人类在一起的悲哀和灾难!
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9月28日表示:美国无意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扮演“调解人”,希望中日两国通过严肃的、持续的、有效的外交对话解决领土争端。
坎贝尔还表示:美国无意、也不会扮演调解角色。
美国的这一表态被媒体称为罕见的新表态。
此前,美国一直表示对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不持立场。
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不扮演调解人的角色,那么美国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美国其实扮演着多种角色:
一、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罪魁祸首是美国。
美国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将本来属于中国的领土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私相授受,把行政管理权交给日本。
《开罗宣言》规定:“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2)、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这两个具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国际法意义的文件对日本领土主权的界定十分明确。
琉球群岛和钓鱼岛与台湾、澎湖群岛一样都是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务将日本驱逐出境,归还中国。
美国没有经过中国同意,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私相授受让日本管理是违反《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是非法的、无效的行为。
美国完全知道钓鱼岛争端是由于美国私相授受钓鱼岛一手造成的,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始作俑者,怎能做到“不持立场”呢?
二、美国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坐山观虎斗者。
美国将钓鱼岛交给日本的战略企图就是让日本牵制中国,充当美国遏制围堵中国的帮凶。
因此,中日之间保持互相斗殴、互相消耗实力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近段时间的中日领土争端,是美国早已预料、始终操纵、严密控制的东亚战略的组成部分,借此遏制围堵中国,美国为此正在“偷着乐”,并希望中日继续互相斗殴,美国继续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
三、美国在中日争端中充当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和两面派的角色。
美国口口声声称对中日争端“不持立场”,不当争端调解人,完全是虚伪的表态。
美国如果真的想解决钓鱼岛问题,应该可以有所作为,因为美国掌控着日本的主权、外
交、军事等事务,美国的指令日本绝对服从。
美国理应维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成果,维护战后政治秩序安排,主持正义,并纠正自己过去的违法行为,将钓
鱼岛管理权收回,归还中国。
美国口头上宣称不持立场、不当调解人,实际行
动上却派“鱼鹰”战机到日本,举行美日夺岛军演,为日本壮胆助威,完全是
站在日本一边,鼓励日本挑衅中国。
美国在国际上言行不一、不守信用、两面
派的嘴脸暴露得一清二楚!
四、美国其实很想充当调解人、裁判长的角色,以显示其世界霸权地位。
美国
是世界上自封的“领导者”、“董事局主席”和世界警察。
特别希望有别国请求
他出面“调解”、“裁判”、“保护”和“干涉”,如此才能显示其霸主地位。
可是,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已经打出“死牌”,把自己堵死,没有退路,不会接受美国调解;中国认为钓鱼岛无论从历史事实或者法理上都
是中国无可争辩的固有领土,不容许任何国家侵占。
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不可能接受任何国家包括美国的调解和裁判,美国没有资格调解和裁判中国的
对外事务。
因此,美国不当调解人角色就成为避免自讨没趣的“罕见”表态了。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当前局势下,我国应该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对于钓鱼岛问题,邓小平提出了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原则,他是希望不要为这一小小的边界争议问题影响了中日和平发
展的重要关系,不要为这一问题损害世界和平与发展。
所以,当前局势下,我
国应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含义是:第一,主权属我;第二,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是把争议搁置起来。
搁
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
第三,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第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
创造条件。
当前,中日应冷静理性看待分歧,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案。
唯有搁置争议,谋求共同开发,方可实现互利共赢。
中日在东海除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外,还应谋求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和共同利益。
唯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东海才能成为中日合作的桥梁,而不是两国冲
突对抗的触发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上,各种矛盾很尖锐,我们要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解决好国内的问题,而不是逞一时的意气,挑
起战争,打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因为加入中日要爆发战争,就会
把美国拖进来,中国就会面对两个发达国家,一旦打起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成果就会毁于一旦,数目巨大的财富就会灰飞烟灭。
所以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时候,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人民的永久幸福,我们应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这才是富国强民
的真理。
钓鱼岛的观点误区
9月7日上午,在钓鱼岛海域久场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海域,一艘中国拖
网渔船与日本海保巡逻船“与那国”(Yonakuni)号相撞。
这是中日在钓鱼岛争
议海域发生的最新冲突,中日两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通外交渠道高调表态。
钓鱼岛是一个谈得很多很多的话题,但这个话题有不少常见的误区。
俺不揣浅薄,积几年观察略谈一二。
误区一:中国为何不派海军去。
你有海军,对方也有。
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想驻军唾手可得,日本人并没有这么做,中国人不该更笨。
两国争议特别是领土争议,由和平手段也就是外交谈判解决,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
动武不是勇敢而是野蛮无礼,会受到各国谴责。
日本做为战败国有和平宪法,防务由美国负责,军情复杂。
目前日本出动交通省海上保安厅,中方强调国家海洋局下属的海监总队有足够力量。
这实际是维持着一种低限度冲突的动作。
要求派军舰去,放上一圈鱼雷什么的,不仅有大陆的民间声音,还有台湾的在野议员们。
这也见出民主政治的娱乐性,反正在野的怎么闹都行。
以今天的军事技术,派军舰去轻而易举,问题是派去之后怎么办?明摆着,会比现在更难解决,而且谁先派谁失分。
实际中国也派过,保卫过测绘船,只是当时就撤回来了,发了新闻就行。
这个后文要谈。
钓鱼岛误区二:钓鱼岛日方实际控制。
讨论中什么都吵,就是很少承认钓鱼岛是日本实际控制的。
钓鱼岛是二战结束美国接收移交日本。
中国承认日本实际控制该岛,日本承认中国有领土争议,双方维持这个现状做底线。
如果不承认不维持现状和宣战差不多了。
中国的所有海洋争议都与二战胜利这个时间点有关,得远大于失。
南海九段线也是“接收”的结果,当时林遵出海接收敌产,南海周围都是小国弱国,于是就有了一个十年之久才接获反对的九段线。
领土争议中,实际控制是最有效的。
比历史证据什么的有效得多。
钓鱼岛误区三:中国政府从1970年代以来“不谈”钓鱼岛并非智慧。
1972年,中日建交。
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
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赴日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换文仪式,并对日本进行了首
次正式访问。
有日本记者当时提出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
这是缔约中的敏感话题,而邓小平听后神态自若地说:“这个问题我们同日本有争议,钓鱼岛日本叫‘尖阁列岛’,名字就不同。
这个问题可以把它放一下,也许下一代比我们更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法。
”
所谓钓鱼岛争议“搁置”,并非政治智慧,实为弱国无外交。
争议领土一方实际控制,另一方“交子孙处理”,离放弃只有一步之遥,有何智慧可谈。
前辈为国家发展受尽委屈不足道处甚多。
毛泽东外交并不牛,一个人牛不牛是由实力决定的。
我在新浪围脖谈上述话题,@魔鬼还是撒旦:“请问如果让楼主在1972年处理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我回答:“我也没选择。
不挂起来就不能建交,挂起来总比承认是对方的强。
实际上,台湾方面也是这个态度。
”
钓鱼岛误区四:北京低调,但这种低调不是胆小。
北京在保钓上比较低调,这与中国在周边领土争议中一向低调有关。
真正有力量的务实,跟本对抗不了才吵吵嚷嚷,这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常见情况。
北京低调还涉台海复杂局面。
钓鱼岛在台湾海域,相较大陆在台海的审慎,钓鱼岛已经做了很多很多。
北京处理台海输赢转换一言难尽,但钓鱼岛棋路还不错。
既给日本以压力,给台北以面子,还留下足够的空间下大棋。
钓鱼岛误区五:中国民间船只在争议海域出现并引起外交风波不是偶然的。
一个国家的主权领土,源于多种因素,最有力量的是实际控制及相应的行政管理,最有效力的是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的承认。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中国声明,表示抗议。
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
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
大陆船只出现在台湾海域本就受约束,普通渔民出海为赚钱,没事儿去什么高敏感区域。
再早还有测绘船去过,然后军舰战机去救……不断“出事儿”,然后出现千篇一律的抗议与新闻,这是维持一种“我不承认”的状态,免得什么五十年一百年不过问。
争议海域渔民一向有真假……
钓鱼岛误区六:争议领土一定要拿回来的想法不现实。
争议领土一定要拿回来,不,不是这样的。
中国包括其他国家的周边邻土争议,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情况,并无一定模式。
很少有中国人敢于承认,钓鱼岛可能永远拿不回来了。
争议领土是一种国家间的博弈,双方都认为自己很有理。
博弈的关键是谋求最大利益,发挥充分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搁置钓鱼岛与日本建交,邓小平交给子孙换取《中日和平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