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创新与启示
国外经验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转型升级的启示——以美国科技农业园区为例
![国外经验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转型升级的启示——以美国科技农业园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f8a04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b.png)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10]朱雪丽,阴丽娜.智慧物流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研究[J].保鲜与加工,2020,20(6):199-204.[11]夏文汇,张 霞,夏乾尹.城市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及协同机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321-325.[12]成 琪,纪若婷.太原局集团公司铁路冷链物流智能化服务体系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11):64-69.[13]倪卫红,陈 太.基于区块链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成化服务平台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3):207-212.[14]王宏智,卜景芝,张霞飞,等.乡村振兴战略下青岛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1):11-18.[15]陶春柳,刘 影,李建龙.我国水蜜桃保鲜与贮藏冷链物流建设现状、问题及其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3):62-67. 袁 波,张文文.国外经验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转型升级的启示———以美国科技农业园区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1):255-260.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1.036国外经验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转型升级的启示———以美国科技农业园区为例袁 波1,张文文2(1.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210042;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作为新时期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常态化管理服务和持续投入机制未建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较弱、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且竞争力不强、人才的集聚和培养远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
通过对美国农业科技园建设运行情况、持续发展情况、产学研金用紧密结合情况等主要经验的总结分析,结合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础、发展现状及成效、建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江苏省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如下建议: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多元化建设主体;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视科技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力度;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农业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的成效与启示
![江苏省科技平台建设的成效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857ed1d55270722192ef758.png)
济发展和科 技创新 及其产业 化 ,提供科技 创新 、成果 转化 、 工程化研发 以及公共 服务等科技基础条 件支撑。20 0 6年 ,江 苏省人民政府颁发 《 江苏省科技发展 “ 十一五 ”规划纲要》, 将科技平台作为 “ 十一五” 重大科技基 础设 施建设项 目,并 基本构建了科技平台建设 体系框架 。按其功能定 位和创新流 程,科技平 台主要分为四大类 ( 图 1 如 所示 ) :
1 4 重 大创 新 平 台 .
1 功 能定位与分 类
科技平 台建设以提高科 技创新能力为 目标 ,以各类创 新
载体和基地建设 为依托 ,大 力推进企 业 、高校 、科研 机构 、
科 技 中 介服 务 机 构等 各 类 创 新 主 体 的互 动 合 作 ,面 向 社 会 经
依托相关领域重 点骨干企业 、高校、科 研院所 ,通过产 学研合作 ,集成国内科技 资源 ,围绕高新技 术和优势特色产 业对战略高技 术 、共 性关键 技术 和重 大 目标 产品创 新需求 , 建设了 1 个 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的现代化新 型研发载体—— 2
策法规环境。 2 1 制定科技 平台分类管理和重大项 目监理制度 . 进一步强化 了各类科技平 台的分类管理 ,分别制定 了管 理办法 ,提出了不同类型科技平 台的不同管理机制。同时在
图 1 江苏科技平台建设体 系
1 1 研 发 平 台 .
主要依 托高校 、科研院所 ,通过产学研合作 ,围绕产业 技术创新 ,以获取原始创新成果 和 自主知识产权为 目标 ,在 生物技术与创新 药物、新 材料、现代农 业、新能 源与节能环 保等领域建设 了 5 个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为产业发展 和 1
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建设成效与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
![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建设成效与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08cd8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0.png)
实践探索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建设成效与经验及对广东的启示文/朱婧 陈祖儿近年,广东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孵化器、众创空间总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孵化载体形态由最初的孵化器,发展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粤港澳及国际化孵化载体等多种形态,并持续向产业孵化、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等高质量方向发展。
然而,受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部分孵化器、众创空间存在创业艰难甚至倒闭的情况,孵化载体的创业热情受到打击,并且自2020年省运营评价后补助政策期满后,参与评价的孵化载体数量明显减少,全省创新创业氛围较以往相比有所消退。
而江苏、北京作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代表省市,近年来在探索创业孵化创新政策、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亮点纷呈、成效突出,本文通过梳理江苏、北京近年在创业孵化建设中的亮点及主要成效,总结其推动创业孵化发展的有效经验,提出广东省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江苏、北京创业孵化发展的亮点与成效第一,江苏科技创业载体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在规模增长、企业培育、产业融合、带动就业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
其中,在载体规模方面,多年稳步增长并成为全国第一,2022年底江苏省科技创业载体总数为2365家,较上年增长10.26%,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189家,众创空间1176家,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数量均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
在孵化企业方面,新动能培育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省科技创业载体拥有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7万家(个),其中孵化器内新增在孵企业超1万家,众创空间内新注册企业超7000家。
在载体专业化发展方面,与新兴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全省建有各类专业化孵化器309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超300家,覆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细分领域,成为江苏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培育的策源地。
在发挥社会效益方面,深入拓展创业就业服务渠道,2022年全省科技创业载体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从业人员68万人,其中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超5万人,大学生创办团队和企业近1.3万个(家)。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的实践和启示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的实践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f3fe5cf4028915f804dc216.png)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2— 2 6
和物联 网农业应用技术研究 、 生物农业 技术创新等领域 相继
列为支持重点 。为满足江 苏现代农业发展 的迫切 需求 , 2 0 1 2
1 . 3 推 动 了现 代 农 业产 业 技 术 体 系的 形成
专项资金设立 6年来共投 入财政资金 3 . 4 亿 元。专项 紧 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 中的重 大科技 问题 , 开展 重 大公益技 术、 产业共性 技术研 究和攻 关 , 集成示 范一批新 品 种、 新技术、 新模式 , 取得 了预期效果 , 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江 苏农业 现代化发展 。
几 年来 , 专项 资金在项 目安排和资金投向上力主向高效 、 现代农业领域倾斜 , 并 以项 目实施带动学科建设 , 以学科发展 促进人才结构优化 。一是学科 结构得 到优化 。在专项设立之
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 事大宗农作 物研究 的科技人员 达到 7 0 %以上 , 目前已经降低 到 5 0 %左 右 ; 而从 事蔬 菜、 园艺 、 畜
年围绕畜禽 ( 猪) 规模生态 养殖、 农业 资源 ( 秸秆 ) 综合利用 、
设 施蔬菜 ( 番茄 、 辣椒) 、 优质 多抗广适 性水稻 和海涂农 业五
大领 域 设 立 产 业 技 术 体 系类 项 目。 1 . 4 专 项 提 升 了全 省科 技 资 源的 集 聚 功 能
作者简介 : 吴长付 ( 1 9 8 2 一) , 男, 江苏扬 州人 , 硕士, 助 理研究 员 , 主
要从 事农业科 研管理工作 。E—ma i l : y z w u e h a n  ̄u @s i n a . C O m。
科普中国乡村e站
![科普中国乡村e站](https://img.taocdn.com/s3/m/a507213f2f60ddccda38a077.png)
龙源期刊网
科普中国乡村e站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71期
“互联网+各行各业”在城市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农村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普及智能手机,这是个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有很多创业内容可以做。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农村市场环境逐步改善。
科普中国乡村e站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系列信息化项目的组成部分,这个项目是一个公益的开放的农村创业服务项目。
乡村e站由线下实体站点和线上信息化服务平台构成,主要工作模式是:我们为e站提供信息化服务平台,e站再利用该平台向其他农民会员提供技术、政策咨询等服务。
这项服务通过移动智能信息终端,让村民足不出村便可购买到科普惠农放心农资和生活用品,该终端还可以实现农民与专家在线交流互动;观看实用技术文章、视频、挂图、动漫等,学习专业的实用技术;了解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和科学生活知识等功能。
如果一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可以服务周围500个老百姓,那么2000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
就可以服务10万老百姓,在这样广大群众为基础的环境下创业,等于有了肥沃的土壤。
2000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很快实现,希望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们也关注农村市场。
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扬中市万亩订单农业项目示范区的调查
![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扬中市万亩订单农业项目示范区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e57b126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5.png)
12创新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基于扬中市万亩订单农业项目示范区的调查扬中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苏南沿江地区一个人多地少,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
坐落在扬中市油坊镇的万亩订单农业项目示范区,由扬中市紫江家庭农场牵头,通过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联合油坊镇内多个家庭农场成为联合体,采用“基地+订单+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订单农业之路。
其订单农业合作单位有江苏恒顺醋业集团、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苏中药业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示范区面积1万亩,经营总金额2000万元,成为扬中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良好开端,效果已经显现1.龙头企业的米源得到保证。
恒顺醋业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食醋酿造企业,年需糯米20000吨。
2018年,扬中市紫江家庭农场与恒顺醋业联合攻关酿醋专用糯米新品种选育,应用水稻绿色栽培等技术,选育、筛选出了酿醋专用糯米新品种——扬粳糯2号、武糯2020、F325等,提高了糯米淀粉含订单农业示范区内水稻高产长势长相13量、出醋率、外观品质、综合抗性等经济技术指标;2020 - 2021年与恒顺醋业累计签署糯米订单合同6200亩,其他相关企业也都落实了原料订单合同,从源头保证了龙头企业糯米原料的质量和数量。
2.农场主的收入能够稳定。
油坊镇谢勇家庭农场,稻麦种植面积280亩,2019年粳稻亩均产量600千克,价格2.56元/千克,亩均产值1536元。
2020年加入糯米订单农业后,应用新品种和新的栽培技术,糯稻亩均产量达到700千克,价格2.9元/千克,亩均产值2030元,较上年增加494元/亩,谢勇家庭年总收入增加13.83万元。
订单农业模式促进了家庭农场持续、稳定增收,解除了家庭农场主的后顾之忧,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收益。
张家港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及启示
![张家港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64fa5de9b6648d7c0c7465f.png)
张家港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及启示作者:姚永平杨正锋来源:《科学种养》2020年第09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
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张家港市,虽说农业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很小,但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响农业品牌,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之路。
一、延链增值,规模种粮张家港市小麦种植面积16.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4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92%,全市1 800多个种粮大户经营的22万亩优质食味水稻,良种覆盖率99%以上,亩产达600千克,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业结合,规模效应明显,全年稻麦二熟亩均效益在500~600元。
少部分有实力的大户能提供育秧、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发展稻米深加工,通过品种、品质、品牌的打造,通过延长产业链促增收,亩均收益可达近千元。
案例及启示:张家港市华田家庭农场经营土地1 500亩,拥有职工15人,2013年以来投资900多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和机械设备,目前农场有稻麦全程机械作业的农机库、日烘干100吨谷物的烘干中心、日加工30吨大米的精加工厂和占地10亩的水稻育秧大棚,年销售总额650万元。
2015年和2018年,华田家庭农场均被认定为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2017年“金村牌大米”荣获首届“江苏好大米”特等奖。
2018年,加入了“苏州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华田家庭农场成为苏州市大米协会副会长单位,统一采用省域公用品牌“苏米”标志和团体标准。
农场主吴健获2012年“全国种粮大户”和“张家港市首届最美粮食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优质品牌,产业整合发展,传统基础产业也大有可为。
二、精品养殖,产销两旺张家港市积极创建畜禽规模养殖场、苏州市美丽生态牧场,全面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全市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为100%,全年生猪出栏3.6万头,家禽上市60万只,奶牛存栏3 284头。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cce28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3.png)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也对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成为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基础科技研究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其中基础科技研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
加强基础科技研究能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同时,基础科技研究在不同领域中也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例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科技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科技创新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在中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已经成为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企业能够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在科技研发上,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方面,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够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提高科技应用水平科技创新的成功与否,除了科技研究的水平之外,也取决于应用水平的高低。
在农业发展中,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中国,推广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了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科技应用在生产中,已经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好处,如增产、节能、优质、安全等方面。
在高科技应用方面,新型农业推广中心等机构的存在也对农业的高科技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四、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
在农村地区中,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已成为一大瓶颈。
在中国,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已成为提高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点。
例如,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拓展了农村土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深化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双轮驱动。
深化农业产业化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需求,同时,科技创新又能够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行已经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优良成果。
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与经验
![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与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dc86cf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旳建设实践与启示摘要:在我国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旳大背景下,大力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是贯彻贯彻“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旳重要举措。
本文对我国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旳建设和存在旳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质量与可靠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实践,从科技创新平台需求出发,研究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旳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机制、服务模式等,但愿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旳建设提供参照和支持。
关键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启示一、背景:“十五”以来,在信息产业部旳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我国科技创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获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正逐渐成为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旳主力军,政府科技工作旳有力支撑。
2023年8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有关加紧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旳指导意见》(如下简称《指导意见》)。
提出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旳比较完善旳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为全面加强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旳支撑,大力发展建立发挥政策引导,营造创新环境。
明确提出信息产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信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5个重要服务平台。
对于共性技术旳定义,国内学者张振刚认为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阶段”旳技术,具有准公共品旳性质,其衔接了基础研究和面向市场旳商业技术开发,能应用于一种或多种行业,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旳基础, 也是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旳主线和基础, 具有很强旳经济带动作用和巨大旳社会效益。
共性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一种或多种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处在竞争前阶段旳技术,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需要进行后续旳商业化研发,形成企业间互相竞争旳技术或产品。
共性技术是对整个服务外包有重大影响旳技术,此类技术影响面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对整个产业旳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整体旳技术积累、产业整体旳质量水平提高具有深远旳影响。
四位一体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设计
![四位一体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8fa8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0.png)
四位一体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农贸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提升农贸市场的运营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优化购物体验,构建四位一体的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成为了必然趋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内容。
一、四位一体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的内涵四位一体智慧农贸管理服务体系,是指将市场监管、商户服务、消费者体验和数据管理四个方面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协同运作、高效智能的整体。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农贸市场的智能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各方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市场监管模块1、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农产品的来源、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
要求商户录入商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可追溯。
安装智能检测设备,对市场内的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系统,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
2、市场秩序监管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市场内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短斤少两、欺诈消费者等行为的发生。
建立商户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商户的经营行为、消费者投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信用良好的商户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信用差的商户进行约谈、整改甚至清退,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3、环境卫生监管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市场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
当环境指标超出设定范围时,自动启动通风、降温、除湿等设备,确保市场环境的舒适和卫生。
制定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商户做好摊位的清洁工作,定期对市场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
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对商户的环境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商户服务模块1、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商户提供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商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商品库存管理、销售数据分析、订单处理等操作。
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75132a58fb770bf78a554c.png)
目录摘要 (1)一、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分析 (2)(一)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规模和数量 (2)(二)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 (2)(三)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策略 (3)二、农村连锁超市存在的问题分析 (3)(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3)(二)农村连锁超市经营规模小,秩序混乱 (3)(三))农村连锁超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差 (4)(四)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滞后,物流成本高 (4)(五)缺乏优秀的农村连锁超市管理人才 (5)(六)缺乏建立自有品牌的意识 (5)(七)农村连锁超市资金匮乏,融资困难 (5)三、促进农村连锁超市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6)(一)进行市场细分,寻找本超市的卖点,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6)(二)实现连锁超市的规模化经营及规范化管理 (6)(三)保障商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6)(四)发展物流供应链,加快配送中心建设 (7)(五)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 (7)(六)在具有一定经济规模时,积极发展自有品牌 (8)(七)加强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力度 (8)四、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Abstract. (10)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有的代销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连锁超市里的品种繁多,质量有保障,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是大势所趋。
同时大型外资超市已经把一二级市场基本占完,中小型零售企业在此压力下把重点转移到农村,建立乡村连锁超市,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经济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只有带动农村消费,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本文将针对农村连锁超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促进连锁超市的有力发展。
关键词:农村连锁超市;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谓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
农村快递超市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农村快递超市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58fdd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b.png)
Logistics物流商论 2017年8月009农村快递超市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①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邓玉民 杨双琦 魏子维 董涵敏摘 要:“快递下乡”工程正式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快递下乡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农村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快递下乡配送的重要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农村快递超市模式,详细阐述了其运作过程,从成本、收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积极主动地响应“快递下乡”工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快递下乡 农村快递超市 成本收益 社会效益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c)-009-021 研究背景1.1 政策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年1月27日正式发布,将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写入其中,“快递下乡”提出仅两年就成为国策。
快递行业打破了农村原有的消费局限,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
但从整体上看,快递行业在农村的服务能力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快递配送在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突出。
若能得到妥善解决,将有利于整体提升农村地区快递发展水平,推进快递服务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1.2 理论背景“最后一公里”指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传统的快递发展模式当中最大的难题。
目前针对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研究主要分为城市社区与农村两类,城市社区多集中于需求增长迅速的大学校园与普通住宅。
在农村方面,谭述芳(2015)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及农村最后一公里快递资源缺乏;谢家贵(2016)提出“兼职快递”理念,打造农村快递兼职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但该模式成本较高,在经济上可行性并不高;张会云、尚鑫(2015)针对目前快递市场上存在的两种新型“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菜鸟驿站和丰巢智能快递柜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各个模式的优劣势,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超市创新建议和方案
![超市创新建议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d6890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7.png)
超市创新建议和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作为购物的主要场所,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提升顾客体验,超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提出一些超市创新的建议和方案,以帮助超市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超市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传统的购物模式中,顾客需要根据超市的布局寻找商品,这种体验往往不够便捷和高效。
超市可以引入智能导购系统,通过手机APP或手持导购设备,为顾客提供定位导航和商品推荐服务。
顾客在进入超市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购物清单,系统会自动定位并给出最优的购物路线,并根据顾客的购买历史和偏好,推荐相关的商品。
这样不仅提高了顾客的购物效率,还能增加销售额。
提供在线购物和送货上门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线购物。
超市可以在实体店的基础上开设在线商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品。
顾客可以在网上浏览商品,下单支付后,选择送货上门或自提。
超市可以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提供快速、准时的送货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还可以扩大超市的销售范围,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开设小型社区超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传统大型超市往往位于市区或商业中心,离社区较远,对居民来说不够便利。
超市可以考虑在社区内开设小型超市,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的日常用品和食品。
小型超市可以根据社区的特点和居民需求定制商品种类和服务,通过更贴近居民的销售模式,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增加销售额。
推行会员制度和优惠活动会员制度是超市常用的营销手段,可以通过推行会员制度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增加顾客的忠诚度。
超市可以为会员提供积分累计、专属优惠、生日礼品、积分兑换等福利。
同时,超市还可以定期组织促销活动,如限时折扣、满减优惠、买赠活动等,吸引顾客进店购物。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销售额,还可以提高顾客购买的黏性和复购率。
基于O2O模式的社区微超市运营策略探析——以江苏C市W社区连锁超市为例
![基于O2O模式的社区微超市运营策略探析——以江苏C市W社区连锁超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146b2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4d.png)
社区微超市是指紧邻社区的“小微型”生活超市,包括小型单体店和以连锁形式经营的小型超市,其单个店面经营面积一般在20平米-150平米之间,店员人数一般在2人-8人。
它们的存在使周围社区居民能够很方便快捷地获得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随着电子商务业态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改变,网络服务手段已部分取代传统服务手段,被更多社区居民所接受,这使得基于O2O 模式运营的社区微超市竞争优势越发明显。
在该模式下,社区微超市可以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社区微超市基于该模式展开运营的时间都不很长,多数社区微超市仍在探索尝试中,迫切需要深入进行具体运营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分析其中所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基于O2O 模式的社区微超市运营优势社区微超市被誉为“家门口的超市”,对于社区居民们来说,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服务。
如果社区微超市还能运用O2O 模式,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运营效率,并带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与社区居民密切互动,增强情感交流社区微超市位于居民“家门口”,居民们平时对其关注度就比较高。
在频繁接触并熟悉后,居民们一般会乐于接受其APP 下载建议或收藏其网页和公众号,以及时了解超市的到货信息。
超市也可藉此调查顾客需要,确定进货品种、结构、数量。
加上超市实施的一些如免费擦鞋、充电、出借雨伞(需利用手机APP 进行操作)等人性化附加服务手段,使得居民们对其线上服务会产生较高程度的信赖和一定程度的依赖。
2.让社区居民享受低成本的购物便利网上购物曾经是年轻人的专利,但在社区微超市购物,老年人在家也可方便地通过微信或手机APP 浏览商品信息并下单,之后再去超市提货。
像米、面、油等较为沉重的物品,超市可安排送货入户。
对于一些较为紧俏的日用商品,社区顾客可提前进行网上付费预定,并于约定的期限到店直接提货。
一些普通商品顾客也可先行下单付费,之后由店员在承诺时间内配好货。
科技促进江苏水稻增产增效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启示
![科技促进江苏水稻增产增效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4a746e36294dd88d0d26b78.png)
佴 军, 陆建 飞.科技促进 江苏水稻增产增效的实证分 析与政 策启示[ ] J .江苏农业科 学,0 13 ( )6 7 60 21 , 6 : — 4 9 3
. 3 - - 7・ — —6 — —
科技 促进 江苏水稻增产增效 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启示
“
一
题。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保 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 力 。我 国粮食生产的资源约 束 , 定了保护 和提高粮 食综合 决
生产能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 科技沿着 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提 高粮食产量水平 。黄季煜 等以水稻 为例 , 研究粮食 产量增
长中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决定因素以及技术进 步在生产增长 中 的作 用 , 为技 术进 步是 我 国粮食 产量 增 长 的主导 决定 因 认
方三 区” 超高产试验 方、 ( 核心试验 区、 范推广 区、 示 辐射
应用区 ) 的思 路推进 ( 1 , 江苏省姜 堰市等 5个县 ( 、 表 )在 市 区) 分别建立 了连片 3 3hn 以上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方 ( . r 2 以
下简称超高产方) 目标产量为 1 0 , 20 0~1 5 sh 在江 27 0k m ; /
示范推广 区 辐射应用 区
面积 67万 h 产量 9 5 1 5 0k/ m . m , 0~ 0 0 gh 。 7
面积 6. 6 7万 h , m2 产量 90 0~97 0k/ m 0 5 gh
扬 州大学 、 南京农 业大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作
在上述 “ 一方 三区” 建设 的基础上 , 对水稻 生产 的投入和 产 出情况等进行 了系统调查 , 获得了 5个超高产方、 3个核心 区、O个示范区、6个辐射区和非项 目区的抽样 调查数据 。 1 2
国内典型地区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的比较及启示
![国内典型地区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的比较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5a3937feff9aef8951e0608.png)
的广阔空间,推进科技创新券跨区域的自由流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比较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9)02-0038-07
科技创新券是政府为企业等创新主体, 能更好购买科技创新服务而设计并向其发放的权益凭证,具 有普惠性、引导性和支持性等特征。 借助于科技创新券,政府可以改变传统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在降低企 业等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成本同时,更好促进产学研合作及盘活社会科技创新资源。 因而,其作为科技创 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兴方式而备受各国欢迎。 2004 年,荷兰实行科技创新券,成为全球首个实施科技创新 券的国家。 随后,意大利、比利时、爱尔兰、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希腊、奥地利等国都出台了科技创新券 政策[1]。 2012 年,科技创新券进入中国,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已经遍布江苏、浙江、黑龙江、河南、北京、上 海、广东、山东、贵州、辽宁、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市。 其中,江苏、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实施情况最为突出,也 表现出明显差异,适时加以总结和比较,有利于各地区科技创新券政策进一步完善,这对于科技创新券在 中国的健康、快速发展尤为重要。
(1. 广东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科技创新券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兴方式。 在国内,江苏、上海和广东的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取得了显著
成效,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总结和对比这三个地区科技创新券政策实施的情况,进而获得科技创新券在中国推广和创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直接监控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领导颁布间接监控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打造加盟辐射牵翼网上海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上海企业非上海市企业邻里互助型模式准入制度底层监控解答服务咨询下单等问题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科技服务b2b2c线上服务模式40第2期再次对政府而言一方面在牵翼网平台上每个科技创新券服务商品都会显著地标注上创新券的字样提高了科技创新券的宣传度知晓度
产权交易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江苏省扬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的实践和启示
![产权交易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江苏省扬州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的实践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8fd665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2.png)
19农村经营管理本期聚焦总第210期20农村经营管理二、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是非营利性机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专项资金,政府着力改善农村产权交易实体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信息服务平台的软件维护投入。
市级层面要根据当地交易特点和需要,制定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方案。
出台引导和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市场的办法,推进更多的产权交易从“私下活动”进入正规市场交易。
严格规范产权交易全流程,交易前须明细产权,选择专业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严格进行过程控制,遵循标准化流程,及时规范地进行信息公开。
坚持创新工作,提升产权交易价值。
创新工作思路,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依托现有职能部门,建设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深入挖掘农村资源价值,开展增值服务。
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共享优势,探索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创新性地推出小额、涉农类贷款产品,提升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值。
协同推动“线上”和“线下”市场建设。
夯实“线下”实体平台。
县镇产权交易市场是面向参与者的主要窗口,需要实体场所、设备等硬件资源以及长期从事产权交易、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做细“线上”信息平台。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科技手段,积极推进云端交易,让参与方少走路,甚至足不出户就可参与市场,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加强宣传和绩效考核,激发内在活力。
组织定期培训,尤其是面向乡镇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认识到农村产权交易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注重典型宣传,推广典型做法,让更多的市场参与方认可和接受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市场交易。
主动加强指导,对于农村产权交易进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要积极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开展交易。
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并进行表彰奖励,线上线下考核同时进行。
线上考核重点在于各地产权交易量、交易金额、市场占比等。
“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助推乡村人才振兴](https://img.taocdn.com/s3/m/dea36b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e.png)
重庆行政 2021年第2期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课题组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㊂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㊂重庆市委㊁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2021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壮大 三乡”人才队伍㊂课题组对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区㊁示范镇村实地调研发现,农村人口空心化㊁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㊁传统人才市场功能缺失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三大瓶颈,建议从纳入各地乡村人才振兴规划并分批试点㊁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设置㊁创新运营服务和平台保障方式三方面探索建设全国首个智慧乡村人才超市㊂一㊁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三大瓶颈(一)农村人口空心化比较严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重庆市常住人口负增长幅度为6.6%,每年流出人口超过了300万,人口空心化程度最为严重,排在中西部省份第1位㊂在此背景下,重庆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成为游走在城乡之间的 两栖人”,农业边缘化㊁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的 新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乡村人才匮乏㊁结构不合理㊁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比较严重㊂据市农业农村委统计数据,重庆全市乡村振兴人才共有42.46万人㊂其中,农业行政管理人才8457人,农业科技研发人才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㊁农业教育培训人才14405人,农村实用人才40.17万人(小学和初中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占比高达63.75%,经营型㊁技能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13.88万人,占比34.6%)㊂乡村振兴人才中,一线人才多,管理型人才少;农村实用人才学历较低㊁数量不足㊁类型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㊂(二)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严峻在西部地区,重庆市是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比全国提前了5年㊂其中,65岁以上农村老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达14.85%,排在全国第1位,形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导致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青壮年乡村人才的短缺㊂二是为积极应对重庆市的老龄化问题,市政府在2012年启动了万名社工专才培养计划,共培养了近5万名社会工作人才,这些人才学历㊁职称较高,能力较强,但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老龄群体的社会工作人才极其缺乏㊂三是随着重庆市老龄化城乡倒置趋势蔓延,乡村人才流失㊁未成年人教育缺位㊁土地抛荒㊁宅基地闲置等基层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在乡人才不愿安心扎根农村,有才能的退役军人㊁农村籍大学生和农民工不愿返乡,城市人才不愿下乡的 三不愿”问题突出㊂(三)传统人才市场功能缺失一是覆盖面较窄㊂传统人才市场主要是针对城镇户籍人员,且市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方式单一,对乡村人才关注较少,难以为乡村人才提供从岗位招聘㊁管理咨询㊁职业培训到社会保障全程化的个性化服务,市场机制在统筹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起到根本性作用㊂二是要素整合能力不够㊂涉及乡村人才服务和管理的农业㊁教育㊁卫生㊁社保㊁财政等行政职能部门 孤岛化”,涉及乡村人才供需和成长发展的用人单位㊁高等院校㊁培训机构㊁金融机构㊁人才服务机构等社会要素 分割化”,传统人才市场缺乏有效的统筹整合能力㊂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㊂对乡村人才供求和结构变化的信息收集㊁整理和发布不够及时和准确,无法定期更新乡村人才各类信息,更无法形成独立的信息共享智慧平台㊂例如,永川区分级分类认证了3000余名民间乡土人才,依托传统人才市场建立了乡土人才数据库,但其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建库层面,数据更新㊁动态评价和应用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㊂二㊁重庆市建立全国首个 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的对策建议借鉴湖北省人才创新创业超市㊁浙江省人才服务超市的做法和经验,建议尽快在重庆市建设全国首个 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利用大数据㊁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政府资源,集聚社会资源,创新设置乡村人才供需㊁培育㊁服务㊁体验㊁智库等多元化智慧功能区,为乡村人才提供全过程㊁全要素㊁全801智库观察方位的 一站式”服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人才振兴 重庆样板”㊂(一)纳入全市和区县乡村人才振兴规划并开展试点一是在战略规划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立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纳入各地乡村人才振兴规划,重视其在破解重庆市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和老龄化城乡倒置格局,缓解乡村人才供需矛盾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真实㊁海量㊁及时有效的乡村人才大数据报告,汇聚顶尖农业科技人才㊁高素质农村专业人才㊁高水平乡村教育人才和农村创新创业人才㊂将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建设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各区县乡村振兴经费绩效拨款的重要依据㊂二是在试点示范上,依托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在2022年前分三批在有条件的渝北区㊁万州区㊁南川区㊁长寿区㊁黔江区㊁梁平区㊁石柱县㊁永川区㊁奉节县㊁南岸区㊁铜梁区等全市乡村振兴综合和单项试验示范区县启动试点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组建由农业农村㊁经信㊁科技㊁旅游㊁教育㊁工商㊁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组织领导小组㊂(二)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设置一是在发展定位上,在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基础上,根据 近悦远来”人才新机制的要求,引入人才大数据理念㊁人才测评云计算手段㊁智能化供需匹配管控体系等,线上线下相结合,因地制宜采取在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窗口,利用地方大数据发展局开辟智慧乡村人才网上超市(云超市),依托地方人才市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改建㊁扩建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等多元化方式,全面落实重庆市‘推进全市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的十九条举措,搭建高校毕业生乡村工作平台㊁乡村引才聚才平台㊁乡村就业创业平台和乡村人才 一站式”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乡村人才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人才振兴品牌㊂二是功能设置上,设置乡村人才供需㊁培育㊁服务㊁体验㊁智库等智慧功能区,为乡村各类人才提供工作供需㊁精准招聘等常规性服务,职业教育㊁职业培训等发展性服务,信息采集入库㊁人才测评分析等个性化服务,人才规划㊁人才管理等决策性服务,让各类乡村人才身临其境体验虚实结合的工作场景,感受全新的 沉浸感”服务㊂(三)创新运营服务和平台保障方式一是运营模式上,整合政府职能部门资源,构建 资源整合㊁要素汇集㊁市场运作”的整体性运营模式,统筹用人单位㊁涉农院校㊁涉农协会㊁培训机构㊁金融机构㊁公证机构㊁人才服务机构等社会各类要素参与和协作㊂二是服务方式上,设置专职顾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对乡村人才提供一对一服务和限时回复服务㊂创新委托办理㊁在线办理㊁并联办理等服务方式,通过首问负责㊁一窗受理㊁一链办理㊁一网通办㊁一站办结,为各类乡村人才提供全过程㊁全要素㊁全方位服务㊂三是平台保障上,充分利用大数据㊁智能化㊁云计算㊁物联网㊁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面覆盖㊁资源共享㊁动态跟踪㊁保障有力的智慧乡村人才超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实时更新乡村人才供需岗位㊁招聘条件㊁工作待遇等信息,通过互动的信息搜索和对接有效促进乡村人才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和有效平衡㊂发挥平台海量数据㊁资源共享㊁动态更新等主要功能,实现人才发现㊁配置使用㊁培育晋升㊁绩效评估㊁制度管理㊁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推进土地㊁劳动力㊁资本㊁技术㊁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㊂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员流动受限,人才市场未完全复苏,校园招聘㊁人才市场招聘等传统渠道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简单的网络招聘也存在许多隐患,可信度与准确性缺乏有效保障,这严重制约了乡村人才振兴㊂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背景下,利用大数据㊁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重庆市建设全国首个 智慧乡村人才超市”,培育 一站式”乡村人才综合服务品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人才振兴 重庆样板”势在必行,这也必将有助于实现乡村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营造 近悦远来”乡村人才生态,释放乡村人才 虹吸”效应,产生重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应用推广价值㊂(执笔人:王东强)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CSH041)㊁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校乡村全科治理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㊁重庆市教委教改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014)和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项目编号:2018BS48)阶段性研究成果㊂责任编辑:粟 超9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科技创业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11GXS1K009)。
收稿日期:2013-04-11作者简介:李俊杰(1989-),女,四川简阳人,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理论与政策。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创新与启示李俊杰1,刘冬梅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是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江苏省适应自身经济发展需要探索出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形式。
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设立了完整的组织架构,明确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级店面的职责与服务功能,形成了特色明显的科技要素传递机制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并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形成了高效的运行特征,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江苏;农村科技服务;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创新;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Innovation of the Jiangsu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ervice Supermarket and Its EnlightenmentLi Junjie 1,Liu Dongmei 2(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AAS ,Beijing 100081,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upermarket is an innovative model of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which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and adaptive to regional conditions.The supermarket set up a com-ple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had clear regulations on duty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ll levels of storefront and developed into efficient operation mechanism.The supermarkets have formed its own innovative features on service content and methods ,which enlight-ening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Key words :Jiangsu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R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upermarket ;Innovation ;Fea-ture analysis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简称科技超市)是江苏省适应地方经济特点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组织开展的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于2008年开始试点、2010年全面启动建设。
科技超市借鉴了流通业的现代商品超市理念,围绕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以市场手段将原本无形和分散的农村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到服务超市的平台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便利通道。
截至2012年底,江苏已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215家,遍及全省13个省辖市和61%的县(市、区),转化应用成果593项,组织咨询培训活动3300多场次,服务农民200多万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1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体系构成与运行机制科技超市是适应江苏农业规模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服务有效模式,在基本功能上集农资经销、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于一体,在资源利用、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创新,建立起了完整的体系和农村科技服务的稳定长效机制。
1.1政府管理体系科技超市是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主要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建设。
江苏省科技厅成立了“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实施领导小组”,专项负责科技超市建设工作,有利于发挥科技、农口、教育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及合力作用。
在领导小组下设立科技服务超市管理办公室,负责协助省科技厅的全省科技服务超市管理和考核工作,并组织科技服务超市总店建设工作。
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的建设工作主要由所属辖区的县(市、区)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提供规划指导和资金支持,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科技超市管理组织结构图1.2科技超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科技超市以有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的“六有”标准为主要建设模式(见图2)。
总店作为科技服务超市网络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整合全省农业科技服务资源和开展各类公益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省科技超市三级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运行管理、检查考核和年度工作计划,为分店、便利店、种养殖大户及涉农高校院所等提供综合技术服务,组建省级高层次专家服务团,并结合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农业科技技术成果综合性示范基地。
县(市、区)建立分店,围绕当地1 2个科技特色产业服务。
分店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根据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建设示范基地,组建科技服务队,承担日常的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
镇(乡)基层根据产业规模,发展一定数量的便利店,主要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等日常便捷服务。
科技超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大户等,不再仅仅面向单家独户的农民。
其基本服务内容包括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信息查询、农产品信息发布,开展“科技超市万村行”活动等。
在服务方式上,图2三级科技超市网络体系坚持信息流与技术流相结合、网络服务与专家服务相结合、日常服务与专题服务相结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综合科技服务。
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根据产业特色和规模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高效运行模式。
“市场+科技超市(企业)+基地(农民)”是最普遍的一种服务模式。
科技超市(企业)分产业把农户组织起来,对市场、技术、信息、资金、资源等进行整合,把农民的小生产带入大市场,超市(企业)与合作社或农户通过订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从而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率和实际效果。
1.3科技要素整合与传递机制(1)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通过政府引导整合全省顶尖的技术专家,组建包括科技特派员在内的科技超市专家服务团,以总店、分店、便利店为基础建立三级科技服务团队。
各层级的科技服务团相互协调配合,形成有效的科技服务专家体系,通过实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科技智力资源传递到农业企业、科技园区和农民中,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2)在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主要是总店收集、筛选适宜推广与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农业科技新成果,并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等手段,在科技服务超市分店、便利店和基地中进行示范应用,最终形成产业化,实现科技成果从科技服务超市总店到分店与便利店、从城市向农村的顺向流动。
(3)在信息传递方面,一方面是总店将政策、市场、科技、管理等涉及产业的信息通过网上平台实时传送到分店、便利店以及辐射范围内的农户,另一方面是分店、便利店实时将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等反馈给总店,解决双方或三方之间信息的对称与互通,实现供需信息的双向流动。
(4)在产品流通方面,科技超市系统主要通过总店筛选出适于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农业投入品,以合理价格统一配送到分店和便利店,并开展相关跟踪服务,以保证投入品的质量;在产前提供农资、产中提供技术指导的基础上,科技超市还力求做好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将优质农产品引入城市批量销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4经费保障科技超市的资金投入理念是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
省科技厅在科技超市相关科技计划中给予立项支持,加大对科技超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各市县(区)科技局也根据实际安排专门经费,通过考核奖励与后补助等方式,引导支持分店与便利店的建设与发展。
在政府资金引导下,主要使企业成为建设分店、便利店的投入主体,并逐步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科技超市在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个人、企业、科技人员等通过资本和技术投资参与农业经营性服务,力求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灵活的投入机制。
总店作为综合性的公益性服务平台,依托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农科院建设,工作经费以政府支持为主。
分店一般在当时县(市、区)科技局的支持下,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等进行具体建设,其工作经费前期自筹,后期根据绩效考核给予奖励补助。
便利店则主要是依托分店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示范园区(基地)、龙头企业、农业服务经营大户等载体进行建设,以自主性经营为主,通过开展日常科技服务、经营农资等获得合理利润来维持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2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特征分析2.1以科技超市为平台聚集和整合农业科技要素科技超市建设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要素、资源要素和社会团体的服务功能集成起来,将各种多元化服务形式和各自分散的服务活动集聚到一个平台上,突出重点、集中优势资源为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率,形成了相对稳定和长效的技术服务机制。
在服务队伍上,科技超市整合上到专家教授,中到乡、镇、企的技术土专家,下到基地种植、养殖示范大户的科技队伍资源,组建不同层次的科技服务团队,针对各地特色产业及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农业生产经营问题。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技超市在政府引导下收集省内外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成果,经科技专家服务团队遴选及试验示范后,形成适应当地农业环境的成熟、适用技术成果,再分产业向各地分店、便利店和企业、园区、农户等使用对象进行传递。
在形式上,以“超市”作为科技植入农村的物化载体,整合目前传播方式中既有的专家资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等无形的科技要素到“超市”这一有形的平台之上,有利于提高农民对科技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