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变电站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变电站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形势的不断转变,新一轮变电站建设已经拉开序幕,我们必
须要基于变电站建设的经验,深入进行设计改革,广泛普及与应用新技术,加快
建设改革,争取将变电站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促进其二者协调发展。
目前,在
如何从城市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出发,更好地推进城市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变电站;建设发展;现状;趋势
1 城市变电站建设现状
城市变电站建设基本分为独立地上、独立地下和结合建设三种模式。
独立地
上是指单独取得用地,主要电气设备均位于地上独立建筑内的变电站;独立地下
是指单独取得用地,但主要电气设备均位于地下独立建筑内的变电站;结合建设
是指将变电站与公共建筑内其他非居住建筑综合结建的变电站,结建对象多为商业、办公建筑或工业、仓储物流建筑等,基本排除住宅、学校、医院、护理院等
噪声、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目前,国内独立地上变电站仍占多数,独立地下和结建变电站处于试点推广
阶段。
截至2017年,全国电力系统总计建成和投运的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地
下变电站仅为112座,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和自治区。
地
下变电站基本集中在中心城区,仅占全市变电站的3%左右;在结建方面,至
2019年底,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达22座,同样集中在中心城区,整体
占比较地下变电站略低。
国外以东京、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地下变电站建设经验较为丰富,
但数量上仍是地上变电站占多数,其中东京是地下变电站建设较多的城市。
为最
大限度地利用城市空间,东京地下变电站大多采取了结建模式,如新宿变电站、
高轮变电站、275kV东新宿变电站和500kV新丰洲变电站分别建于公园地下、寺
庙地下、东京电力公司办公楼地下和东京电力公司数据存储中心地下。
2 城市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相对复杂,有条理,完整,因此通常在开始施工前就
设计一个全面的计划,明确总体建设计划,并将建设计划贯彻到实际施工过程中。
这种想法是预设性的,因此,在比较分析中会出现一些预设性的缺陷。
但从实际
情况看,目前的综合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管理上存在很多空白,对管理缺乏科学
认识,这是变电站管理缺乏科学依据的原因之一。
2.2 运营安全性问题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地下变电站的安全风险仍相对较高。
一是地下建筑易出
现渗水、返潮等现象,设备运行条件相对恶劣,易出现故障。
二是地下变电站逃
生通道较长,使有毒气体易于聚集。
此外,地下空间预留孔洞较多,方向辨识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或气体泄漏,逃生和救援难度远高于地上变电站。
三是近年来
城市频繁出现的内涝,也对地下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产生重大威胁。
尽管如此,需
看到的是,随着地下建筑及变电站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上述风险日趋可控。
此外,从人民防空安全角度看,在部分紧急状态下,地下变电站比地上变电站更有
利于保障城市核心供能。
3 城市变电站建设优化措施
3.1 培养高素质施工团队
首先,有必要完善社会保护机制,增加社会效益,建立健康的培训体系,制
定员工职业规划,实现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特别重视人才培养,根据人才短
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确保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
其次,要做好对
质量检验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及其他专职人员的管理工作,说明其资格、
培训和经验,并采用培训和评估方法,以不断提高其技能。
激励机制与员工工作
和高薪相结合,不断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此外,必须做好培训管理工作,建立专
门的培训机构来监督和调查员工,重视培训后检查,并有效设定与评估结果相匹配,及时分析和评估问题并采取基于问题的行动的目标。
应特别注意管理人员的
发展。
管理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只有有效提高管理质量,才能提高员工的团结度,增强员工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变电站建设项目将继续顺利进行。
3.2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安全始终位居首位,所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树立安
全管理意识尤为重要。
第一,施工建设单位要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增强人员
安全认知水平,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当中要按照规定佩戴对应的安全防护设备,比如手套、安全帽等。
第三,明
确安装流程,规范安装程序,尤其在变压器等设备安装过程中,明确流程、位置;安装试运行时,所有人员要远离该区域,如此方可进行调试,并确保设备的顺利
运行。
4 城市变电站发展趋势
4.1 采用三维设计技术
近期,随着三维设计技术的兴起,可以将城市户内变电站设计中复杂而繁琐
的环节、以及不宜纠错的专业交叉碰撞部分,变得清晰可视。
如暖通专业埋管与
土建结构、电气一次专业设备重叠纠错;电缆敷设路径的可视化,以及长度的准
确计量;设计的“一键式”修改等都将迎刃而解。
4.2 城市变电站建设绿色化
基于节约性与环保型理念,应从电气设备声源噪声处,控制噪声产生,适配
噪声污染更低的主变与散热器。
建筑通风设计,应该添加有效隔音设备,切断噪
声传播途径。
提升建筑容积率,来提升土地利用率,变电站与建筑物的结合设计
方式革新,对于绿色化、节约化意义深远。
4.3 设备小型化,布置多样化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变电站设备逐渐向无油化、小型化发展,以更好
地适应城市规划,但是初期成本却有小幅上涨,但从长远考虑,效益明显。
控制
技术逐渐以计算机代替人力,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是我国变电站发展向国际化靠拢。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是社会稳定运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变电站作为电力供应的节点已成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提升,变电站布点数量越来越多,运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与变电站建设在各个方面的不协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此本文从城市变电站现存问题出发,结合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探讨了其应考虑的因素,望予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夏溢.城市变电站建设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上海节
能,2020(11):1274-1278.
[2]王静涛.城市变电站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分析[J].新型工业
化,2020,10(01):41-44.
[3]夏泉,杨然静.城市户内变电站设计建设与发展趋势[J].电力勘测设
计,2018(S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