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年
高二地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共13题;共60分)
1.读东半球中的北半球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甲洲与其他洲的分界线,它
们分别是()
A. 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
B. 大高
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
C. 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
D. 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2)下列有关甲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
B. 气候海洋性显著,河流放射状分布
C. 甲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经纬度跨度大,热带草原气候显著
2.“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极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能够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甚至可以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与“雪龙号”首次双船出海,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雪龙号”在南极科考遇到的自然困难主要是()
①冰山浮冰②淡水匮乏③猛兽伤害④恶劣天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明显不同于以往科考的是()
①缩短了科考航行时间②提高了科考的舒适度③延长了科考时间④拓展了科考区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10月24日16时51分科考船穿越赤道,这一天,科考队员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A. 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B.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D. 昼夜由昼短夜长变
为昼长夜短
3.读某区域等值线图,且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为丘陵区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
B. 甲处与乙处海
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548米
C. 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
D. 乙海域的海
底地形为大陆坡
(2)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C.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半岛为()
A. 朝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C. 雷州半岛
D. 亚平宁半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 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3)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C.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读下图,大洲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半岛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A.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 印度半岛、中
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 印度半岛、阿
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2)④附近的大洲分界线名称是()
A. 土耳其海峡
B. 大高加索山脉
C. 乌拉尔河
D. 乌拉尔山
(3)①②③所在大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少()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6.下图为非洲生态退化现状分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天然植被分别是()
A.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B.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 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D. 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2)图示土地退化的分区中,相应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严重退化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B. 轻度退化区同时进入多雨期
C. 相对稳定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D. 轻度退化区同时结束高温期
7.下表为2018年中美两国水稻、小麦、玉米的部分生产数据。

完成下列小题。

水稻小麦玉米
种植面积总产量种植面积总产量种植面积总产量
中国 4.44亿亩 2.02亿吨 3.57亿亩 1.23亿吨 5.48亿亩 2.16亿吨
美国 0.16亿亩 0.09亿吨 2.90亿亩 0.51亿吨 4.96亿亩 3.76亿吨
(1)对中美两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的稻谷单产低于美国
B.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美国
C. 美国的小麦单产高于中国
D. 美国的粮食商品率低于中国
(2)关于中美两国粮食生产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气候条件影响小麦和玉米单产差异
B. 地形状况主要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差异
C. 粮食商品率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差异
D. 专业化程度导致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差异
8.据环球网2019年4月26日消息,中泰铁路项目建设在积极推进之中。

该项目是中国--东南亚铁路网络计划的一部分,最终将和中老铁路、新马铁路相连。

右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农产品中,属于该区域主要农产品的是()
①稻米②小麦③棉花
④油棕⑤茶叶⑥橄榄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2)制约中泰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 河流分布
B. 地形状况
C. 运输市场
D. 科技水平
9.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水量季节变化很大。

该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

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
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
名的古老灌溉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湖泊水
C. 地下水
D. 人工提水(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 2〜6月
B. 5〜9月
C. 8〜12月
D. 11月〜次年4月
10.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
原因是()
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1.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不同地域()
A. 自然条件不同
B. 交通条件不同
C. 技术条件不同
D. 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12.哈巴罗夫斯克位于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交界处东侧,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
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首府,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加工等。

近年来,我国企业和个人在俄远东地区承租开发土地面积40万公顷,采用机
械化种植大豆(生长适温20~25℃)等,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达27万吨,有超
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

下图示
意中俄交界处部分区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吸引我国企业和个人租地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是()
A. 农机价格较低
B. 营销成本较低
C. 生产成本较低
D. 运输成本较低
(2)关于“俄粮返乡”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我国东北距离近,水陆交通便利
②俄罗斯土地租金低,气候条件优越,农作物产量高
③两国关系友好,粮食贸易免关税
④与远东相比,国内粮食加工技术水平高、加工能力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3.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

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

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 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 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 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2)“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是()
A. 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水资源
B. 该地有神秘的海洋动物活动造成船只失事
C. 该地在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D. 浅滩导致船只搁浅
(3)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 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 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C. 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D. 该地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各国经济与我国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下图是“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气候统计图
材三中亚种植棉花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拥有世界最多的棉花品种资源,也是世界上棉花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有广泛种植,目前中亚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棉花净出口地区。

(1)根据材料二,说出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的降水差异是________,影响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中亚应该大力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该交通方式主要优势有________;该种交通线路在修建时会遇到的自然困难有________。

(3)大规模的棉花种植会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具体表现有________。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1)和亚马孙河河口示意图(图2)。

材料二:“地球之肺”——亚马孙地区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据央视网消息,截止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该地的树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

随着掠夺式的砍伐、垦荒和火灾,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逐步减少。

保护该地的热带雨林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材料三:亚马孙河和钱塘江的入海口都能够观赏到壮观的潮汐现象。

不同的是,钱塘江入海口夏秋季潮汐现象较为壮观,亚马孙河入海口潮汐现象全年都较为壮观。

(1)简述图1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析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问题的主要原因。

(3)说出亚马孙河和钱塘江入海口形成壮观潮汐现象的相同原因,并分析亚马孙河入海口潮汐现象全年都较为壮观的原因。

(4)巴西承办了2014年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

简述承办世界体育盛会对巴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
意大利及科西嘉岛最大降水季节分布图(图
2)。

材料二:意大利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比例占能源总
需求的25%。

(1)图2中Ⅴ地区的多雨期是________,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Ⅰ、Ⅴ两地区降水特征的差异。

________
(2)指出西西里岛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季节,并简析该地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指出意大利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意大利发展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4)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意大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条件。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气候类型与右侧“气温—降水曲线”相对应的是:a________;b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图中③代表________气候,由于受________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3)图中①②③④⑤地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

(4)与①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非州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⑥气候类型和①处相同,其成因为________。

(6)有关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
C. 沙漠分布广,没有发育大江大河
D.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①②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③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分别为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故答案为:D。

(2)据图可知,甲为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复杂性的特点;亚洲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和山地阻挡水汽,降水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故答案为:C。

【点评】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

2.【答案】(1)B
(2)D
(3)D
【解析】【分析】(1)由于所经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故冰山浮冰众多,①正确;因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狂风巨浪,天气恶劣,④正确;科考往往选择在南极极昼期间进行,故D项错误;该区域降水较少,故B项错误。

冰川淡水资源丰富,②错误。

南极气候寒冷,猛兽较少,③错误。

故答案为:B。

(2)“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极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能够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甚至可以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比常年3月返回时间晚,可以延长了科考时间,拓展了科考区域,③④正确,①错误。

科考是以科学考查为目的,舒适度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故答案为:D。

(3)10月24日16时51分科考船穿越赤道,这一天,科考队员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10月2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B错误。

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风力较小,不会狂风暴雨,C错误。

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昼夜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零下56℃左右,极端最低气
温曾达零下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

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

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

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极地高气压长年盘踞,水气少,但是因为气温长年在零度以下,所以积雪、积冰不化。

有“白色荒漠”之称。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因此由春分日到夏至日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由夏至日到秋分日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由秋分日到冬至日的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由冬至日到下一年的春分日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3.【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不适合种植苹果等温带水果,故A错误;甲处海拔在200~250米之间,乙处的深度在-200~-150米之间,故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在350~450米之间,故B错误;C处为海湾,等深线密集,深度较大,适合建设港口,C对;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架,D错误,故该题选C。

(2)由图中该季节的相同等盐度线较年平均等盐度线距河口海岸线较远,说明该季节河流径流量大,陆地淡水注入较多,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可推知该季节为夏季。

B选项和季节无关,C选项为春季,D选项为秋季,A选项表示夏季,故答案为:A。

【点评】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潜水线等;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在等温线图中可根据数值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看疏密程度,等值线越密集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大,相反反映地理事物差值越小;在等温线图可判断半球位置、季节差异、影响温度的因素等,与洋流结合判断寒暖流等。

4.【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结合经纬度判断①是亚平宁半岛,②是朝鲜半岛,③是雷州半岛,④是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故结合题意答案A正确。

(2)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位于板块内部,不是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少,故A错误;②③
均是季风气候,大陆性明显,故B错误;半岛①③降水多,但不受暖流影响,故C错误;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故D正确。

故结合题意答案D正确.
(3)半岛①南北部均为地中海气候,故A错误;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雷州半岛和朝鲜半岛是夏雨型,故C错误;半岛④的气候东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正确。

故结合题意答案B正确.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或更大的岛屿相连的地貌状态,它的其余三面被水包围。

从分布特点看,世界主要的半岛都在大陆的边缘地带。

5.【答案】(1)A
(2)D
(3)A
【解析】【分析】(1)根据大洲轮廓判断,①是中南半岛,②是印度半岛,③是阿拉伯半岛,故答案为:A。

(2)根据大洲轮廓和经纬度信息判断,④位于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的最北部的乌拉尔山附近。

故答案为:D。

(3)根据第一小题判断,①②③分别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洲。

亚洲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分布有地海气候,排除B;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35°N~55°N之间,排除C,热带沙漠气候在阿拉伯半岛分布广泛,排除D;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主要半岛和岛屿:
半岛主要有南部的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东部的朝鲜半岛、堪察加半岛,北部的泰梅尔半岛。

当然还有中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岛屿主要有台湾、海南、斯里兰卡、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巴厘岛、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等等。

6.【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处于几内亚湾北部,是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②位于东非高原上,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植被类型是热带草原。

B符合题意。

(2)A.由图可知,图中严重退化区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两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变率较大,A不符合题意;
BD.由图可知,轻度退化区有一部分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由一部分分布在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不可能同时进入多雨期,也不可能同时结束高温期,BD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相对稳定区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率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7.【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是4.44亿亩,总产量是2002亿吨,因此亩产量大约是0.455吨/亩;美国的水稻种植面积是0.16亿亩,总产量是0.09
亿吨,亩产量大约是0.563吨/亩,故中国的稻谷单产量低于美国,A符合题意;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尽管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大于美国,但是中国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美国,因此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低于美国,B不符合题意;
C.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中国的小麦种植面积是3.57亿亩,总产量是1.23亿吨,亩产量大约是0.345吨/亩,美国的小麦种植面积是2.90亿亩,总产量是051亿吨,亩产量大约是0.176吨/亩,因此美国的小麦单产低于中国,C不符合题意;
D.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尽管美国的粮食总产量小于中国,但美国人口远远少于中国,国内粮食需求少,因此美国的粮食商品率高于中国,D不符合题意。

(2)我国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区域美国的玉米和小麦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差异不大,都是夏季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导致两国单产量高低的影响因素不是气候因素,A不符合题意。

B.美国的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平原地区,我国的水稻种植在亚热带平原地区有分布,在温带平原地区也有分布,导致我国与美国水稻种植面积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地形因素,B不符合题意;
C.我国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差异是导致两国商品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不是粮食商品率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差异。

C不符合题意。

D.美国是专业化程度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高,而中国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益低,因此专业化程度高低,是导致两国粮食生产效益高低主要影响因素。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D
【点评】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及影响
社会经济
条件
8.【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为中南半岛,地处热带地区,该地
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
蕉麻和茶树,因此该区域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油棕、茶叶。

C符合题意。

(2)中南半岛的地形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起伏大,因此图中的中泰高铁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状况,而河流、市场和技术水平不高铁建设的限制性因素。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的分析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主要影响
地形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
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
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
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
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