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2课时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导入新课
食盐在水中为什么会达到“饱和”呢?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都不是无限制地溶解的。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溶解度”。
二、物质的溶解性
三、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的质量。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1.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2. 标准:在100g溶剂中;3. 状态:达到饱和时;4. 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外部因素:温度。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述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1.意义:
2.走势:
3.交叉点: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变化不大。
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4.某点:
表示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恰好饱和的溶液。
85℃时NaCl的溶解度为37克,KCl的熔解度为51克,NH4Cl的溶解度是68克,KNO3的溶解度是186克。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①曲线与曲线的 交点表示此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或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四、课堂练习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50
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不能
c<b<a
五、课堂小结
1.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2.溶解度的含义: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克数。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温度
溶剂的种类,溶剂的量
在常温下用试管取5mL蒸馏水了
溶剂的种类,溶剂的量
增加
减少
二、物质的溶解性
【总结】(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一般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但熟石灰相反,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弱。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经验,你能猜测一下固体物质在水中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吗?其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什么?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二、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1.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三、溶解度
【注意】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态的气体体积。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A. 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 在20℃时,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
四、课堂练习
2.如图:
(1)t2℃时,a的溶解度是 ______ g;(2)P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30g 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80g溶液吗? ______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 。
三、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硝酸钾的溶解度
【提问】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是什么? 2.在上表的溶解度中,哪些因素进行了限定? 3.在40℃时,100g水中溶解了63.9g的硝酸钾,即在该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限量是多少?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5.你能否根据上述分析,说出溶解度的概念?若能,请描述出来。
③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①可读出任意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②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
35g
88g
0.1g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25℃时NaCl的溶解度是33克,KCl的溶解度是34克,NH4Cl的溶解度是38克,KNO3的溶解度是38克。
二、物质的溶解性
2. 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_。
80
9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氯化铵的溶解度
【提问】 1.请查找出20℃、60℃、80℃下氯化铵的溶解度。 2.以氯化铵的溶解度作为横坐标,温度作为纵坐标,请根据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教材第39页) 3.请分析,列表法、坐标法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哪--种更具有优势?为什么?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加入10mL水并振荡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
碘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固体溶解
氯化钠固体部分溶解
碘溶解
碘部分溶解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第2课时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导入新课
食盐在水中为什么会达到“饱和”呢?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都不是无限制地溶解的。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视频“溶解度”。
二、物质的溶解性
三、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的质量。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1.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2. 标准:在100g溶剂中;3. 状态:达到饱和时;4. 单位: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外部因素:温度。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上述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1.意义:
2.走势:
3.交叉点: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或变化不大。
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对应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4.某点:
表示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恰好饱和的溶液。
85℃时NaCl的溶解度为37克,KCl的熔解度为51克,NH4Cl的溶解度是68克,KNO3的溶解度是186克。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①曲线与曲线的 交点表示此两物质在某温度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②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③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则表示未溶解的溶质与饱和溶液共存的混合物或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四、课堂练习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50
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不能
c<b<a
五、课堂小结
1.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2.溶解度的含义: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克数。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温度
溶剂的种类,溶剂的量
在常温下用试管取5mL蒸馏水了
溶剂的种类,溶剂的量
增加
减少
二、物质的溶解性
【总结】(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一般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但熟石灰相反,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弱。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经验,你能猜测一下固体物质在水中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吗?其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什么?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二、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1.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三、溶解度
【注意】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态的气体体积。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A. 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B.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 在20℃时,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
四、课堂练习
2.如图:
(1)t2℃时,a的溶解度是 ______ g;(2)P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30g 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80g溶液吗? ______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 。
三、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硝酸钾的溶解度
【提问】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是什么? 2.在上表的溶解度中,哪些因素进行了限定? 3.在40℃时,100g水中溶解了63.9g的硝酸钾,即在该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水中的溶解限量是多少?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5.你能否根据上述分析,说出溶解度的概念?若能,请描述出来。
③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①可读出任意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②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
35g
88g
0.1g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三、认识溶解度曲线
25℃时NaCl的溶解度是33克,KCl的溶解度是34克,NH4Cl的溶解度是38克,KNO3的溶解度是38克。
二、物质的溶解性
2. 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_。
80
9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氯化铵的溶解度
【提问】 1.请查找出20℃、60℃、80℃下氯化铵的溶解度。 2.以氯化铵的溶解度作为横坐标,温度作为纵坐标,请根据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教材第39页) 3.请分析,列表法、坐标法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哪--种更具有优势?为什么?
【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加入10mL水并振荡
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
氯化钠
碘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固体溶解
氯化钠固体部分溶解
碘溶解
碘部分溶解
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