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基本要求
1. 进入实验室,应按照要求穿戴实验服。
2. 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及护目镜,严禁佩戴隐形眼镜。
4. 实验室内,女生禁止披散长发,禁止穿裙子、短裤、拖鞋、凉鞋及带鞋钉的鞋子。
5. 离开实验室必须除去手套,避免污染门把手等公告区域。
尽量不要穿著实验服进入前台、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告场所。
6. 禁止在实验室吃东西,接触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7. 禁止在实验室内储存食物饮料。
8. 进入实验室之前,应熟悉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要求、实验室的常用灭火工具及使用方法、实验室所在楼层的消防设备、报警装置及逃生通道等。
二.药品领用、存储及实验操作相关规定
1. 领取药品时,应严格确认容器上标示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2. 领取药品时,应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
3. 严禁将化学药品带入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区域。
4. 操作危险性化学药品请务必遵守操作守则或在有经验的同事指导下进行实验,切勿自行更换实验流程。
5. 使用挥发性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或有毒性的药品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6.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化合物均需分开存放,强刺激性气味药品的化学药品必须放置于具抽气装置的药品柜。
7. 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的化学药品应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
8. 会产生刺激性或危害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实验过程中严禁头部伸入通风橱。
实验中通风橱应尽量拉低,不用时应拉至距桌面15cm。
9. 操作危险性实验时,应事先查好资料,通知实验室其他成员注意,并在有经验同事指导下进行。
节假日和夜间避免做危险性实验。
10. 实验进行时,特别是加热、加压、蒸馏等操作,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经常注意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和装置是否漏气、破损等现象。
若需暂时离开,应委托他人代为照看。
11. 若须进行无人监督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对于防火、防爆、防水都须有相当的考虑,且让实验室灯开着,并在门上留下紧急处理时联络人电话及可能造成之灾害。
12. 使用紫外灯时应避免皮肤及眼睛长时间接触到紫外光线,用毕应及时关闭紫外灯。
13. 过期药品或废弃化学物料必须依照分类标示清楚,严禁倒入水槽或垃圾桶,应处理后倒入专用容器收集。
三.门窗水电安全相关规定
1. 实验室应常开窗通风,同时注意桌面及窗台物体的稳定,防止被风吹落。
2. 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应及时清理,实验室门口及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
3. 用水时须注意水压变化,特别注意冷凝管接口与皮管之间连接是否牢固。
尽量避免回流过夜反应;若不能避免,离开时应将水流调至最小。
4.不得在水槽中堆放物品及废弃垃圾,以免堵塞下水管道。
5.严禁向水槽中倾倒实验废液及其它危险性化学品。
6. 实验室内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
7.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不得共用一个接线板;电器插座不得接太多插头,以免负荷过大,引起电器火灾。
8. 实验室总用电量应与配电箱一致,仪器的功率应与电源及插座一致,禁止在实验室乱拉电线。
9. 实验室内严禁一切明火,禁止抽烟。
10.热源随用随插,加热和搅拌调压器调零后方可插电源;电吹风机必须在通风橱内使用,且周围不得有大量易燃、易爆溶剂;烘箱严禁运行过夜。
11. 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尽量避免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
12. 操作不熟悉的仪器、设备时,应事先询问同事或查阅资料,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3.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应仔细检查水电门窗,关掉电源及不用的通风设施。
四.压力容器安全规定
1.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5 米;氢气发生器应单独放置于远离实验室的房间。
2. 气瓶搬运应使用专门的手推车,确认护盖锁紧后才可进行搬运,放置要牢靠。
3. 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应保持0.05Mpa表压以上的残留压力,以防发生危险。
初次使用时应在有经验同事指导下进行。
4. 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得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5. 下班前仔细检查气阀是否关紧,压力表是否正常。
五.环境卫生规定
1. 保持所有走廊、楼梯通行无阻。
2. 实验室应必须保持整洁卫生,各种玻璃仪器及其它实验用品应分类摆放,并做好标记;不得摆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2. 养成随时处理地上或实验台面杂物的习惯,以确保实验场所清洁。
3. 油类或化学物品溢满地面或工作台时应立即擦拭并冲洗干净。
若温度计水银球不慎打破,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窗户保持通风。
4. 通风橱及玻璃仪器具透光部份均须保持清洁;所有的玻璃仪器应在使用前仔细检查是否已清洗干净,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5. 垃圾须分类处理,固液垃圾分开收集,垃圾桶应及时上盖。
6. 凡有毒或易燃的垃圾废物,均应特别处理,以防火灾或有害人体健康。
7. 每日工作完毕,必须整理工作台面,仪器及试剂放回原处,使用过的硅胶板及时清理,保持实验室整洁并检查水电门窗。
六.安全防护
(一)防火
1. 乙醚、酒精、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石油醚、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2. 电气设备用电不得过载,发现线路老化及短路应及时报修更换,定期检查加热器控温效果。
2. 冰箱内禁止放置低沸点溶剂,如: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
3. 金属钠、钾、铝粉、黄磷、金属有机试剂等忌水试剂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反应完毕及时用醇类处理。
4. 使用后的钯炭、氧化铂等金属催化剂在过滤时应严格避免抽的太干,过滤后的催化剂连同滤纸水封保存,严禁随意丢入垃圾桶引起火灾。
5. 不得用烘箱直接烘烤有机物品。
不得用烘箱直接烘烤刚经过丙酮,乙醇等低沸点溶剂清洗过得玻璃仪器。
6. 不得在烘箱周围堆放易燃杂物。
(二) 防爆
1.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使用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同时严禁明火及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2. 严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加热、淬灭或产生大量气体的反应,防止喷料伤人。
3. 处理无水试剂时,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干燥,再加入钠丝,以免里面水分过大,生成大量氢气,造成危险。
4.进行分液、结晶等操作时应远离热源,避免摇晃用力过猛。
5. 久置的醚类如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等,禁止震动,使用前应加入还原剂以除掉生成的过氧化物。
蒸馏时切勿蒸得太干,以免引起爆炸。
6. 加热和滴加试剂时不宜过快,以防剧烈反应喷料,如三氯化铝、氢化铝理和硼氢化钠参与的反应水解时须格外谨慎。
7.夏天气温较高,当开启有挥发性液体的试剂瓶时,如氨水等,应先用冷水冷却,开启时瓶口必须指向无人处,以免由于液体喷溅而导致伤害。
8.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因此使用时应轻拿轻放,禁止研磨并远离热源。
同时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应分开存放。
9.进行加压实验时,应做好保护措施,在专门的通风橱内进行。
结束操作后,立即关闭气体阀门和电源开关。
(三) 防灼伤及冻伤
1.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使用时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2. 取用干冰及液氮时应佩戴加厚手套,防止皮肤冻伤。
七. “三废”处理
1. 废气。
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尾气吸收或处理装置。
2. 废渣。
破碎玻璃仪器、点样毛细管、废硅胶板、废弃硅胶、硅藻土和干燥剂,粘附有害物质的滤纸、称量纸、棉花应和普通垃圾分开,单独收集于废纸箱内,交予专门单位处理。
3. 废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应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洗刷用水,污染不大,可直接排放;;酸、碱、盐水溶液经中和后倒入酸、碱污水桶;有机溶剂回收于有机污桶内;强lewis酸和酰氯如:三氯化铝、氯化亚砜、草酰氯、三氯氧磷、乙酰氯等遇水剧烈反应,均应处理中和后再排入废液桶。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
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
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