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商业信用行为

合集下载

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YA NG i W e a p n L, i Xio ig
( col f a ae et C iaU i rt o nn n eh o g , uh u2 10 ,Jagu Sho o ngm n, hn n esy f i adT cnl y X zo 20 8 i s ) M v i Mi g o n
Ab ta t B et gu neouin r a d l fe h oo ia n o ainb h vo . h ril n ye ee ou o sr c : ystn pn vlt aygmemo e c n lgcl n v t e air teat ea a zdt v lt n i o ot i o c l h i
m cai fh hie a eb tpi si tcnl c nvt nadrva dtednm ceo t nr pt.T e ehns o ecoc d ye e re h o g a i oai ee e ya i vl i ay a m t m n r s ne o l n i on l h u o h h rslso e a teco e feho g a invt nw s soie i ia s t adeou oay a ,w i r- eut hw dt th i c nl c oai a sc t wt i t l t e n vlt nr pt h h cot o ln i o a a d h n i a i h hc po h v e ert abs r e ne re aet hi feho g a invtna e e oe m n t m k i dat oe c aif t i st m k eco e cnl c oao s la t vr eto ae d h il sot e r s o h p h c ot o ln i i w lsh g n

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基于博弈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对象 更大 程度 的认 同感 。从 Pae— lyr B来 讲 , Pa. 当 ly
参 与 中小 企业 信用体 系建 设 的成 员单 位 均为 局
中人 ( 与 者 “ l e” 。 他 们 以 自己部 门 的 利 益 参 pa r ) y ( 赢 得 ( ao ) ) 主 , “ pyf ” 为 以本 部 门 的利 益 为 出发 点 ,
的改进方 法和 对策建 议 。


理 论释 义 : 中小企 业信 用体 系建设 中部 门 间
图 1 中小 企 业信 用 体 系建 设 部 门 之 间的 博 弈 分 析 图
博 弈关 系
博 弈 论 ( a eT er) G m hoy 是约下 的对 局 中利 用相 关方 的策
2 1 年 第 2期 01 总 第 17期 5


NO. 2 2 O11
CREDI RE RENCE T FE
S r lN0. 5 ei a 17
基 于 博 奔 视 角 下 的 中 业 -企 I
信 用 体 系 建 设 问 题 研 究
黎 和 贵 , 国金 , 谢 杨 辉
作 为政府 部 门或者 说 作 为 整个 社 会 运 行 的 一 部分 ,
必 然有相 互接 触 、 相互 交 往 的行 为 。如 Pae— 他 l rA, y
依 据本部 门特点建立 了信用 评级体 系 , 但是 为 了能够 获得最 大的收 益 , 即得 到企 业 的最大 程 度 的认 可 , 就
选 择不 同的工 作方 式方 法 ( 略 “t tg ” , 他 们 策 sa y ) 但 re
收 稿 日期 :0 1 O — 4 2 1 一 1 2
作 者 简 介 : 和 贵 (9 6一) 男 , 黎 16 , 高级 经 济 师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小企 业信 用体 系建设 。

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网络企业收益与合作行为的关系仿真

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网络企业收益与合作行为的关系仿真
何喜军 , 武玉英
( 北京 工业 大学 经济与 管理 学院 ,北 京 1 0 0 1 2 4 ) 摘 要 :利用 演化博 弈 的理论 , 探 讨 了供 应 网络 中处 于不 同位置 的核 心企 业和 非核心 企业 两个群 体 间的成 员其
投 入合 作 的策略根 据 收益 变化 而改 变的 演化过 程 ; 建 立 了复 制 动 态方 程 并 求得 平衡 点解 , 据 此 通过 复 制 动 态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3 6 9 5 . 2 0 1 3 . 0 3 . 47 0
S i mu l a t i o n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e n t e r p r i s e s b e h a v i o r a n d p r o it f i n s u p p l y n e t wo r k b a s e d o n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g a me t h e o y r
第3 0卷 第 3期
2 0 1 3年 3月 c a t i o n Re s e a r c h o f Co mp u t e r s
Vo 1 . 3 0 No . 3 Ma r . 2 0 1 3
基 于 演 化 博 弈 的供 应 网 络 企 业 收 益 与 合 作行 为 的关 系仿 真 术
g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c o r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n o n — c o r e e n t e pr r i s e s i n s u p p l y n e t w o r k . I t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r e p l i c a t e d d y n a mi c e q u a t i o n s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

前言众所周知,大至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诚实守信都是立身之本。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诚信不仅仅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更被赋予了更加深广的经济学意义。

美国经济学家福山认为,诚信是社会活动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这个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对企业发展中诚信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

企业要诚信经营,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经营的目的在于利润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可能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作为代价。

不诚信往往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达到短期自身发展的目的,往往不严格遵守诚信规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每年由于企业的不诚信,合同欺诈、产品质量差和制假售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2000亿。

诚信危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从企业出发关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揭示其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含义,并对当前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便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博弈论原理出发,对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诚信问题展开博弈,并按照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假设条件作为分析前提,进行模型的构建,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结论:只有诚信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政府监管时必须加大对不诚信企业的处罚力度。

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一)完全信息静态模型下的讨论1.相关假设一个决定诚信与否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分析,这里作如下假设。

(1)在一次销售活动中,企业不诚信经营的利润大于诚信经营的利润。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因此,高额利润也是企业不诚信经营的根本动机。

企业不诚信一般表现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或售后服务差等等,这些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不诚信行为可以在一次销售行为中获得更高额的利润。

进化博弈论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进化博弈论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在我们这个虚构的例子中,企业在第一阶段进行试探 性科研开发投资的均衡概率为 ". #!%,若第一阶段揭示好信 息后第二阶段将继续投资,否则将不进行第二阶段的投资 以减少企业的损失。若企业对进行创新投资要求有风险补 偿收益时,第一阶段选择创新投资的均衡概率将降低。在 该例中,若假设企业要求创新投资的风险补偿收益率为 %2 ,则由 ). ! * ". )!4) * ". "% , ). ),我们可得到第一阶段 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均衡概率 4)’ , ". ’)0。随着风险补偿 收益率的增加,第一阶段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均衡概率将 进行一步降低。
/0 12 1+3 405
企业研究
进化博弈论 在企业决策中的运用
$李少斌 高鸿桢
一、进化博弈论在企业研发决策中的作用 $) ( 单阶段研发投资决策分析 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竞争性市场环境里,面临的是与 其他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博弈,适者生存是检验其成功与 否的自然法则,因而企业的决策可视为一个不断追逐利润 的搜寻过程,创新是搜寻的集中表现。当企业在竞争中处 于有利位置时,为保持其领先地位,它有动力进行创新 $ 或 者看作是搜寻新的惯例 (以追逐超额利润。当企业在竞争中 处于不利地位时,为改变现状,它将积极求变,以预期利 润为标准去搜寻新的惯例。通过不断的搜寻与选择,企业 随时间而演变。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搜寻的结果不是 事先完全确定的,而是具有随机性,因而创新是多样化 的。决策是企业在路径依赖下做出的最佳反应动态,尽管 所有竞争者都希望寻找同一种 “创新” $ 指成功地指引未来 发展方向的创新 ( ,但由于有限理性和路径依赖,实际上企 业是一种极为盲目地寻找和摸索,而这种摸索又反映出对 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缓慢积累过程,并表现为关于如何利 用收益的预期来决定投资到具有竞争性的研究与发展领域 的问题。由于路径依赖性,现行惯例未必是最优的,由于 有限理性,创新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试错过程。当经过生存 适应下来的创新成为新的惯例时,后续创新就是以此为契 机。 本文中,笔者将企业创新狭义地理解为新产品开发, 创新投资理解为研发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讲,研发战略主 导着企业的未来前景。然而,企业作出是否进行新产品开 发投资的决策通常是具有较大风险的。当研发投资失败 时,企业会遭受投资损失,若不进行研发投资,则有可能 错过较好的投资机会,使企业无形之中受损。由于企业面 临的是一个竞争性环境,其竞争者也遇到同样的两难决策 问题。当所有的潜在竞争者都进行研发投资时,成功时每 个企业的超额利润无疑将减少,但失败的风险也相应地降 低$ 因为该企业面临的是与其他企业的竞争 (;当所有的潜 在竞争者都不进行研发投资时,若有某个企业进行新产品 开发投资,成功时的垄断超额收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 惑,但失败的风险也是不可估量的。与此问题相似的一种 情形是,企业限于现有人力财力,在面临进行科研开发还 是对现有产品追加投资不能两全时,企业将其资金在科研 开发和追加投资中如何进行分配* 由于不同企业决策效用函数的差异,个体企业的决策 依赖于某企业特有的条件,但如果我们将企业个体的决策 置身于处于同样境况的企业群体决策中,则个体企业是进 行研发投资还是进行保守经营从企业群体角度来看,每个

演化博弈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演化博弈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演化博弈理论的原理和应用1. 理论简介演化博弈理论是一种理论框架,用于研究多个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和策略选择。

它是从进化生物学中发展而来,吸收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社会行为和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应用。

2. 原理概述演化博弈理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2.1. 演化机制演化机制是指在一群个体中,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遗传机制的作用,使得个体的某种特征或行为在群体中逐渐传播和积累。

这种演化机制可以通过模拟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建模和研究。

2.2. 博弈模型博弈模型是演化博弈理论的核心工具,它描述了多个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策略选择和收益获取。

著名的博弈模型包括囚徒困境、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等。

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可以揭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策略的动态演化。

2.3. 演化稳定策略演化稳定策略是指一种策略,在给定环境下,个体之间的策略选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演化稳定策略是博弈模型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和经济现象。

3. 应用领域演化博弈理论在多个学科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应用:3.1. 经济学演化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市场竞争、价格形成、企业战略等问题。

例如,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可以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选择和市场份额变化。

3.2. 生态学演化博弈理论在生态学中被用于研究动物群体中的策略选择和社会行为。

例如,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可以分析动物之间的资源争夺、合作行为和繁殖策略选择。

3.3. 社会科学演化博弈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社会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行为可以通过演化博弈理论进行建模和分析。

此外,演化博弈理论还可以解释和预测社会行为中的合作与竞争现象。

3.4. 计算机科学演化博弈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可以设计和优化智能体的决策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适应性。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作者:聂尔德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第6期聂尔德(安徽大学国际商学院,安徽合肥230011)摘要: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银行与企业系统信贷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系统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与企业系统演化的长期均衡结果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及初始状态有关。

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没有其他制度安排的前提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向双方不合作均衡收敛的概率更大。

关键词:中小企业;演化博弈;融资困难中图分类号:F27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6�0027�05一、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英国的麦克米伦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个正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人。

1931年,麦克米伦在调研了英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制度后,提交给英国政府一份《麦克米伦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缺口(即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即“麦克米伦缺口”。

此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起来大致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1�信贷配给论Stiglitz和Weiss认为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为降低信贷风险,会把利率降低到均衡利率水平以下,鼓励那些资信度高的企业借款,限制那些资信度低的企业进入[1]。

而中小企业由于资信度低,往往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王霄和张捷从贷款抵押品的信号甄别机制和银行审查成本对贷款额影响的角度,通过理论模型将借款企业的资产规模、风险类型与抵押品价值相联系,结果发现在信贷配给中被剔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银行所要求的临界抵押品价值的中小企业和部分高风险企业[2]。

2�融资周期论部分学者从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方面,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Berger和Udell最早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新能源产业分析——以政府补贴率与企业自主研发为例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新能源产业分析——以政府补贴率与企业自主研发为例

科技论坛论点ARGUMENT87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新能源产业分析——以政府补贴率与企业自主研发为例文/王荀一、构建演化博弈模型(一)描述与假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新能源车企通常会根据政府政策和对手的研发策略来调整自身的研发策略。

因此,本文假设有两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新能源车企(新能源车企1、新能源车企2)存在,且利润最大化只能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来实现。

[1]基于上述假设,设政府对新能源车企研发投入的补贴率为s,新能源车企研发成功率为t。

如果这两家车企都选择自主研发,那么在研发成功后,企业垄断性收益可设为R1,产业主导权收益可设为R2。

其中,一家车企选择自主研发(成本为c1)并获得R1,且承担研发失败的时间窗口收益损失L1,另一家车企选择技术引进并承担引进成本c2(c1大于c2),获得时间窗口收益R3。

如果两家车企都选择技术引进,那么它们都要承担c2的引进成本,并面临产业主导权潜在损失L2的可能性。

[2]基于此,本文对这两家新能源车企进行随机抽取分析,发现它们同时使用了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这两种策略。

此时,博弈双方收益情况如下:(1)当这两家新能源车企都选择自主研发时,两家企业的收益为:[t(R1+R2)-(1-t)L1-c1(1-s)]。

(2)假设新能源车企1选择自主研发,新能源车企2选择技术引进,那么前者的收益就可以表示为[tR1-(1-t)L1-c1(1-s)],后者的收益可以表示为[R3-c2(1-s)]。

(3)假设新能源车企1选择技术引进,新能源车企2选择自主研发,那么前者的收益可以表示为[R3-C2(1-s)];后者的收益可以表示为[tR1-(1-t)L1-C1(1-s)]。

(4)假设这两家车企都选择技术引进,那么它们的收益都可以表示为[R3-C2(1-s)-L2]。

(二)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假设新能源车企1自主研发概率为p,新能源车企2自主研发概率为q,那么前者技术引进的概率就是1-p,后者技术引进的概率就是1-q。

关于企业声誉机制形成及博弈分析 企业信用管理

关于企业声誉机制形成及博弈分析 企业信用管理

企业信用管理关于企业声誉机制的形成和博弈分析综述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系):金融学院专业(方向):金融学指导教师:2012年12月摘要:现实中,良好的声誉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声誉机制的形成是一系列信息收敛的过程。

企业声誉本质上是一种信号。

这种复杂抽象的信号形成后,很难改变。

本文通过概述声誉机制的形成,进而综述前人观点,以博弈论为基本理论依据,研究市场经济下企业行为的信用机制与策略选择并通过分析该机制在交易活动中的应用,展现其价值。

最后,提出相应措施以维护信用交易行为。

关键词:企业声誉机制博弈论企业声誉个人声誉关于企业声誉机制的形成和博弈分析综述1.声誉机制的形成企业声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声誉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给企业提供更高更好的机会平台,当企业的经营管理受到暂时性的冲击式,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企业在极端条件下生存能力。

企业声誉本质上是一种信号,这种信号时给予企业以往发送的信息形成的,但它有不同于公司的一般信息。

这种信息表现为社会公众通过思维活动对公司所有信息总体的概括所得出的一个抽象信号,是在社会公众的思维空间中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

公司声誉一旦形成社会公众对公司的理解只要用一个清晰的概念就可表达,这个概念就是阿克尔洛夫提出的信号。

即不再需要许多繁琐而复杂的数据和信息区浪费人们越来越紧张的信息处理能力。

因此,企业声誉的形成可以寄到节约信息和数据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们在交易中搜集信息所花费的成本。

在企业信誉管理的实践中,将公司变成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市场信号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女里才能实现。

这个过程要求公司管理层主观推动,并且通过灵活的信息反馈机制对象征化、信息扩散、社会认知概念等阶段实施积极干预,尽量使公司的信息收敛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如果公司在经营中不能坚持一贯的价值观,可能会使公司在利益相关者信息空间中的信息进程不再收敛甚至发散,就会干扰或中断公司声誉形成,这也是许多企业无法建立良好的声誉机制的原因。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指标
资产负债率 X1,1 速动比率 X1,2 资产现金回收率 X1,3 股东权益比率 X1,4 资本固定化率 X1,5 现金比率 X1,6 EBITDA 与总负债比率 X1,7 营业利润率 X2,1 净利润率 X2,2 毛利润率 X2,3 EBITDA X2,4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小计 X2,5 固定资产周转速度 X3,1 股东权益周转速度 X3,2 资本积累率 X4,1
在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根 据熵权法测算指标客观权重,运用 G1 法求得指标主 观权重,借鉴博弈论方法,探索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 的一致或妥协,将主、客观权重间偏差最小化确定指 标组合权重,构建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小微企业 信用评价模型,利用某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数据 进行实证分析。
一、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c)指标类型
成本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成本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效益型
(一)海选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采用国外著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等的企业
信用评价体系提取流动比率等海选指标,根据中国 工商银行等国内权威金融机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提取存货周转速度等海选指标,结合学术文献[1-7]中 提取资本积累率等海选指标,构建了包括 9 个准则 层、106 个指标组成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海 选指标体系。
展急需的资金支持。 目前对于企业的信用评价主要侧重两类: 一是对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下简称 “穆迪公司”)利用反映企业现金流动性、经营能力等 会计财务指标来构建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 中国银行主要依据行业发展前景及金融财务信息中 的定性与定量指标构建了上市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 体系[2]。孟斌等(2018)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对信用 评价影响,构建了小企业债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3]。 张茂军等(2019)采用营业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等财务指标构建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4]。

信用担保市场主体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信用担保市场主体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信用担保市场主体行为演化博弈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信用担保市场主体之间的策略交往及相互影响。

演化分析结果显示,博弈双方的行为将演化为两种模式:(自利,自利)和(互惠,互惠),前一种模式为行为演化的不良“锁定”,但可以通过调节博弈双方发生自利行为时相对于发生互惠行为时的收益来跳出不良“锁定”,改善双方的行为,实现双方均采取互惠行为的理想模式,实现双方的合作,促进信用担保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用担保市场;自利性偏好;互惠性偏好;演化博弈一、引言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点,使得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企业组织中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早前的经济制度原因,我国建立的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使得本身受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经营风险大等因素制约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

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市场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然而要想构建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必须对这一体系中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给予深入分析,尤其是作为融资主体的中小企业与作为授信主体的信用担保机构,才能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制度、规则,促进我国信用担保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其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助力作用。

二、文献综述自亚当·斯密以来,传统的经济学家都把参与各时期经济活动的主体奉为“经济人”。

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自利”,并从这一假设出发给出各种经济现象的解释。

虽然,从这一假设出发的经济理论也偶有失效的时候,但新古典经济学家们仍然坚持认为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学毕竟抓住了经济生活最本质的东西——自利。

但是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经济实践的推进,不管是理论经济学家还是经济活动的实践者,都发现传统的“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利假设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现象无法通过以这一假设为基础的理论来解释。

博弈论和企业的策略行为

博弈论和企业的策略行为

博弈论和企业的策略行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进行策略行动时所面临的情境与冲突,并解决这些冲突的一种数学模型。

企业的策略行为同样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进行分析和解读。

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也需要根据自身利益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合适的决策。

博弈论对企业的策略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合理的策略。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从而确定合适的策略。

博弈论可以通过分析参与者在不同行动选择下的收益和损失,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可能的反应,以此制定更优的策略。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策略,以应对竞争对手的行为。

博弈论可以通过模拟和分析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帮助企业预测竞争对手的可能行为,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此外,博弈论还可以帮助企业理解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冲突,并找到合作的机会与方法。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存在着合作与冲突的双重关系。

博弈论可以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博弈过程,帮助企业找到合作的机会与方式,并在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然而,博弈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博弈论的模型建立在对参与者行为的理性假设上,但实际情况中,参与者的行为往往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博弈论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其次,博弈论模型的建立需要依赖于对参与者的信息了解,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往往存在,这可能导致博弈论模型的不准确性。

因此,企业在应用博弈论进行策略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模型的局限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分析和决策。

此外,企业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调整自己的策略,并及时化解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冲突,以确保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总结而言,博弈论对企业的策略行为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博弈论和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

博弈论和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

博弈论和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引言博弈论是研究策略性互动决策的数学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也具有策略性互动的特点,因此博弈论在企业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博弈论的根本概念博弈论是一种数学理论,用于研究决策者之间的策略性互动。

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选择行动,并根据其他玩家的行动来调整自己的决策策略。

博弈论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博弈的参与者、博弈的策略、博弈的收益和博弈的均衡。

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及策略性互动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做出的各种决策,包括定价决策、产品策略、市场竞争策略等。

企业的决策行为通常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并且企业之间存在着策略性互动。

企业之间通过观察对手的行动,来预测对手的反响,并根据对手的反响做出相应的调整。

策略性互动对企业的决策具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能够准确地预测对手的行动,就可以做出最优的决策策略。

反之,如果企业对对手的行动预测不准确,就有可能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

因此,企业需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

博弈论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博弈论在企业决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定价决策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定价策略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及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响,从而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

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纳什均衡。

在纳什均衡下,每个玩家的策略都是最优的,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通过寻找纳什均衡,企业可以找到最优的定价策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产品策略在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升级中,企业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响。

博弈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对手的可能策略,并预测市场上的竞争格局。

根据博弈论的结论,企业可以选择最优的产品策略,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演化博弈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演化博弈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演化博弈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研究市场经济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演化博弈理论是一种应用于社会行为研究的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复杂系统的演化及其结果。

在市场经济中,演化博弈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现象,并提供一些参考策略。

一、演化博弈理论概览演化博弈理论是一种研究博弈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和演化的数学模型。

其基本假设是个体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其与其他个体在一起演化的结果,而不是单独的个体利益最大化。

在演化模型中,每个个体都有一个策略集合,每个策略集合都有一个收益函数。

每次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一个策略,与其他个体进行交互,然后根据交互结果更新自己的策略。

演化博弈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纳什均衡,即策略集合中每个策略都满足无论其他个体选择什么策略,自己选择该策略的收益都不会更高。

演化模型通过模拟经过多次交互后策略集合的演化过程,来判断策略集合会收敛到哪个纳什均衡。

二、演化博弈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1. 商品定价商品定价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行为。

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每个企业都需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策略来生存和发展。

演化博弈理论可以用来研究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产生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提出合适的策略。

例如,在市场中存在两种商品,每个企业都可以选择高价或低价策略。

通过多次交互过程,策略集合最终会收敛到纳什均衡,即两者同时选择高价或低价的概率相等。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策略集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例如,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策略集合可能会促使企业降低价格,最终导致垄断产生;而在优质商品稀缺的市场中,策略集合可能会促使企业提高价格,形成高品质市场。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可以构建更加准确的商品定价模型,对价格竞争和市场演化过程进行预测和分析。

2. 企业战略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设计和实施一套合理的战略来取得竞争优势。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家行为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家行为研究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家行为研究[摘要] 本文对企业家行为进行了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并针对结果提出了规范企业家行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企业家行为博弈论一、文献综述Covin和Slevin(1991)提出企业家型厂商(entrepreneurial firms)表现出更多的创新、风险承担和主动行为,因为这些企业能够在战略远景上比其他企业更系统地达成共识。

波兰尼(Karl Polanyi)提出经济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经济行为可以被理解成为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所依据的是社会生活方式及其结构。

袁勇志运用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企业家创新行为,揭示了制约企业家创新行为顺利进行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制约企业家创新行为顺利开展的。

杨德林(2005)研究了我国科技型创业家行为与成长,总结出科技型创业家行为特征,以及科技人员向经营管理转变的过程特征。

现有企业家行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制度安排在激发企业家行为过程中的决定意义,这些观点限制了理论研究的视角,在政策建议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很少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其进行理论推理,而且更加缺乏在博弈论研究上给出相关算例,进行一般性研究,已有的几乎都是特殊性的静态博弈。

二、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家行为模式分析由于企业家和股东之间的目标差别,往往会使企业家对企业产生两种行为,一种是短期行为,迅速达到股东要求,获得正向激励;一种是长期行为,以企业利益出发,实现企业家和股东目标的统一。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企业家综合考虑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对比自己所能获得的剩余收益,往往各种短期行为。

下面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这种现象。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激励模型分析建立博弈模型如下:为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用p表示企业家选择长期行为的概率,用q表示股东激励的概率。

给定q,企业家选择长期行为(p=1)和短期行为(p=0)的收益函数分别为:v(1,q)=Aq+C(1-q)=(A-C)q+Cv(0,q)=Eq+G(1-q)=(E-G)q+G令v(1,q)= v(0,q),得到混合均衡战略为:q=(G-C)/(A+G-C-E),如果股东选择激励的概率大于(G-C)/(A+G-C-E),企业家的最优策略为“长期行为”,如果股东选择激励的概率小于(G-C)/(A+G-C-E),企业家的最优策略为“短期行为”,如果股东选择激励的概率等于(G-C)/(A+G-C-E),企业家可以随机选择长期行为或者短期行为作为其最优策略。

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

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

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摘要:商业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贷合约,由于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致使中小企业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后有可能不还款,进而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的商业银行“惜贷”现象。

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和银行在贷款、还款阶段决策和利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使用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的方法,分析了银企信贷的各种可能从而得出结论:改善企业诚信度、加强银企交流、大力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等是有效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及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行为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博弈一、引言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作为两个重要的产业,是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我国《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指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加强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贷行为的研究,有利于实现银企双赢。

但由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于取得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等方式的融资,因此造成了中小型企业依赖商业银行的现状。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间相互作用后的决策行为及其均衡问题的分析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博弈分析已经渗透到管理和经济领域,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探讨正是博弈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本文通过建立中小型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模型,合理的分析得出两者最大利益的情况,总结现实中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和商业银行放贷的因素,对中小型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背后的博弈关系分析在现实社会中,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博弈关系主要发生在资金的借贷过程,既包括前期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的借款,也包括后期中小企业的还款。

贷款阶段企业决定是否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则决定是否批准企业的贷款申请;还贷阶段企业决定是否按约还款,银行则决定是否追缴欠款。

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实际问题中,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借贷不可能就只有一次,在多次贷款中,企业可能会贷款时间变短、利率下降;银行会明确企业的诚信度,使得信贷博弈变得简单,当然中间也可能会有机会主义产生的损失。

重复博弈与企业信用构建

重复博弈与企业信用构建

重复博弈与企业信用构建讲信用是国际商务惯例的基本原则。

中国已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就要求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国际交易规则。

一、信用的涵义信用是一种信号显示,表明企业披露给消费者的信息是真实的。

在市场交易中,信用表现为:诚实、不欺和遵守诺言。

企业如果不诚实守信,就会自毁生存的基石,不仅害人,害社会,最终还害自己。

古代的贯休就曾指出:“胡为自坠,言虚行伪”。

二、信用的博弈分析首先,我们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

假定有两个当事人,一个是企业,另一个是顾客。

双方都是理性和明智的,且都知道对方能采取的策略,以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这时企业卖产品有两种选择:诚实或欺骗;顾客也有两种选择:购买或不购买。

如果顾客不购买企业的产品,双方的收入均为0。

如果顾客选择购买,此时,若企业选择诚实,双方各得收人为100;如果企业选择欺骗,企业得到的收入为150,顾客收入将损失50。

双方的博弈矩阵图如下:博弈论的假设条件是,如果我相信我的竞争者是理性的和追求最大利润的,那么,在做出我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决策时我应该如何考虑他的行为呢,首先我们先假定交易只进行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从企业角度看,顾客购买,企业的最优选择是欺骗,顾客不购买,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诚实或欺骗;而从顾客的角度看,企业诚实,其最优选择是购买;企业欺骗,其最优选择是不购买;如果顾客有理性预期,知道企业会选择欺骗,那么他的最后选择是不购买。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结果。

假定双方合作可以带来的收入是200,合作比不合作好。

但由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顾客不相信企业,合作不会出现。

在一次博弈里,博弈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从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出发,那么,整个市场的信用就会被破坏,合作不会出现。

但如果双方有机会长期博弈,合作仍可以通过信用机制而实现。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参与人在该无限次重复博弈中的各阶段得益“贴现值”的总和:π=π1+δπ2+δ2π3+…=Σδt-1πtδ:贴现系数,0≤δ≤1;π:无限次重复博弈某一参与人的各阶段得益;令δ为贴现率(假定双方的贴现率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S c h o o l o f Bu s i n e s s ,S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S u z h o u,J i a n g s h u,2 1 5 0 0 1 )
Ab s t r a c t :T hi s t he s i s, b a s e d o n t he a na l ys i sபைடு நூலகம் o f t he c os t— b e ne f i t wi t h d i f f e r e nt s t r at e gi e s, a n a l y z e s t he
王 喜 , 罗 正 英
( 1 .嘉 兴 学 院

商 学 院 ,浙江 嘉兴 3 1 4 0 0 1 ;2 .苏 州大 学
商学 院 ,江 苏苏 州 2 1 5 0 0 1 )
要 :在 分 析 不 同 策略 成 本 和 收 益 的基 础 上 ,运 用 演 化 博 弈 理 论研 究 了供 应 商和 零 售 商 在 商 业信 用 交
信用 也是 企业 融 资 的一 个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 l 大 量 研 究 表 明 ,商 业 信 用 在 各 国企 业 间得 到 了普 遍 应 用 ,
On t he Ent e r pr i s e Com m e r c i a l Cr e d i t Be ha vi or f r o m t he Pe r s pe c t i v e of Ev ol ut i o na r y Ga me The o r y
嘉 兴 学 院学 报
J o R r ' r l a l o 厂Ji a x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第2 5 卷第2 期2 0 1 3 年3 月
V o 1 . 2 5 N o . 2 2 0 1 3 . 3
基 于 演 化 博 弈 的 企 业 商 业 信 用 行 为
Ke y wo r d s:e n t e r p r i s e;c o mme r c i a l c r e di t ; c os t — be n e f i t ;Ev o l u t i o na r y Ga me ; Ev ol u t i on a r y St a bl e S t r a t e g y
g a mi n g p r o c e s s d u r i n g s u p p l i e r s ’a n d r e t a i l e r s c o mm e r c i a l c r e d i t t r a n s c t i o n . Th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r e v e a l s t h a t e n t e r p r i s e t a k e s t h e k e e p- -f a i t h— s t r a t e g y i f a s u b s t a n t i a l l o s s f r o m l e g a l p u n i s h me n t c o u l d o c c u r ,o t h e r wi s e ,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t e n d s t o t a k e t h e b r e a k- -f a i t h —s t r a t e g y .Th u s t O i n c r e a s e g o o d wi l l b e n e f i t i n c a s e o f k e e p i n g f a i t h a n d a g g r a v a t e g o o d wi l l l o s s d u e t o d i s h o n e s t y wi l l u r g e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t o t a k e f a i t h f u l a c t i o n s .
W A N G Xi , LU O Zhe ng- - Yi n g。
( 1 .S c h o o l o f Bu s i n e s s ,J i a x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J i a x i n g,Z h e j i a n g,3 1 4 0 0 1 ;
关 键 词 :企 业 ; 商业 信 用 ; 成 本 收 益 ;演 化 博 弈 ;演 化 稳 定 策 略
中 图 分 类 号 :F 8 3 0 .5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6 7 8 1 ( 2 0 1 3 ) 0 2 —0 1 1 4 —0 4
中小 企业 的融资难 问题 ,得 到 了 国内外 学 者 的广 泛 关 注 ,国外 许 多学 者多从 银 行信 贷 配给 角度 探 讨 产 生这 一 问题 的原 因 ,国内学 者则 重 点关 注 了我 国独 特 的金 融体 制 、中小企 业 的非匀 质性 、贷款 抵 押和 交易 成本 等 因素 对 中小 企业 融 资 的影 响 ,并提 出相 应 对策 建议 。实际 上 ,除 了银行 信 用外 ,商 业
易 中的 博 弈 过 程 。博 弈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违 约 后 法律 处 罚 强 度 大 时 ,企 业 采 取 守信 策略 ;违 约 后 法 律 处 罚 强度 小 时 ,企 业 采 取 失信 策略 。 增 加 企 业 守信 时 的 声 誉 收 益 和 失信 时 声誉 损 失 ,将 促 使 企 业 采取 守 信 行 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