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关中-天水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672d92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7.png)
社科论坛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战略区位重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本文试从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角度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关天经济区资源装备制造对策1关天经济区资源现状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
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
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
国家在西部布局了四大产业基地,其中的能源化工基地和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主要布局在陕甘宁经济区,与布局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互为补充、互动发展。
距离关中地区200多公里的陕甘宁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能源供应和保障的重要基地。
我省陇东南地区与陕西关中地区联系紧密、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大。
天水市具有交通区位、制造加工、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和人力资源等优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不仅是陇右重镇,也是陇东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辐射区的平凉、庆阳、陇南三市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历史文化深厚,产业优势明显,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将会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关天经济区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战略区位重要。
经济区处于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科教实力雄厚。
“关中—天水经济区”视域下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视域下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ecc0ced15abe23482f4d87.png)
“关中—天水经济区”视域下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研究摘要关中位于陕西腹部平原地区,由于农业土地资源较少,人口众多,而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致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劳动力急剧流失,且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很慢,农民收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在辨析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的基础上,分析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视角下,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提出构建陕西关中农业产业链的模式。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产业链;构建;现状;特点;问题;对策1 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的概念辨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是传统的小农社会,农户种植土地少,生产规模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薄弱,农业生产处于传统的单户家庭作业,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弱,农民受益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西安为核心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镇,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因而,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
农业产业化是指根据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分散的农业生产及农业销售通过中介连接起来,在一定地域内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实现生产及产后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整个链条有机衔接的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链是具体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产业体系,是以农产品作为其构成环节和要素,并与其他部门和环节产生密切关系的技术经济联系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阐明农业领域的产业经济活动间的关联倾向,对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实行企业内部化或合同式经营,减少交易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农业产业链阐述各个领域的产业经济活动客观发生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形式,反映产业之间的关系,考察其联系效应、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优化建议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8d5a96a0b1c59eef9c7b407.png)
0
影子价格 行业 行业
影子价格
0 中 G为某产业总产值的对数值 。 其 对偶模型 : i Z b y + 使得 f 蟾 扎 c, , … , m n = x b扎, f 2 1 , n
资本 劳动
交通运输仓储业 0 6 .5 9 0
资本 劳动
>0 中, 、 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在该产业 中的机会成本 ( 其 即影子 价
0
居民服务业 ( 含旅游业 )
0
1 o .0 0
09 9 . 0 04 4 .1 0 3 .8 5
O
公共 O 1 03 6 服务 .8 5 . 7
公共管理
0 7 01 3 .6 2 . 4
从表 3 出, 看 科学技术 、 交通设施 、 金融基 础设施 、 住宿餐饮 、 社会 保障和福利业 、 医院 、 学校等是经济区应 重点投 资的行 业 , 众多劳动力 应该引导进入居 民服务 ( 包括旅游业 ) 商业等行业 。 、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区第一产业 内部最适合 发展 的行业是 种植 经济 1 区内产业结构与“ . 2 标准结构” 的比较 业 和畜牧业 。其次 , 林业也值 得投 资。 钱纳里和赛尔奎 因通过设计 国民生产总值 的市场 占有模型 . 计算 表 22 0 0 8年经济区第 二产业各行业影子价格 出产业 的“ 准结构” 对照 “ 准结构” 标 . 标 就能知道 经济发展 的阶段和 影 子价 格 影 子 价 格 产业高度化程度 这个 “ 标准结构 ” 使用的是 1 6 94年的美元价格 . 需要 行 业 行业 根据汇率和价格水平对 “ 标准结构” 换算为 19 年的美元价格 . 96 还应 资本 劳动 资本 劳动 将 2 0 年至 20 年各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最终折算成 19 年 的 00 08 96 美元水平 我们分别计算 了经济 区各级产业各 自的产值 和劳动力所 占 比重 . 并结合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 . 给出了经济 区不 同年份所对应 的产 业结构f 如表 4和表 5 所示) 表 4以产值为指标的 2 0 — 0 8年 00 2 0 关中一 天水经济 区三大产业结构 ( 单位 : %)
简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方向
![简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3f367664a45177232f60a22f.png)
基 本公 共 服务 逐年 改善 , 教育、 卫生 、 文化 事业 不 断进 步 , 社会
保 障 体 系逐 步健 全。城 乡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明显 提 高 , 但差距明显。 2 0 0 9 - 2 0 1 2年 , 经 济 区城镇 居 民人均 可支 配收 入 和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 入年 均增 速分 别 比全 国平 均水 平 高 6 . 3 和 7 4 个 百 分点 , 但 城 乡
、
经 济区发展优 势
关中一 天水经济 区战略发 展优势可 以从四个 方面来看 :
1 、 地 理 位 置 重要
居 民收入比仍 高于全 国,2 0 1 2年为 3 . 3 4 : 1 。
三、 经济 区的发展方 向
关天 经济 区域 属 于我 国 内陆 中心 , 是亚 欧 大陆 桥 的重要 支点 ,
简析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方向
西 吉 经 ; 齐
简析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方向
马 靖
(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0 6)
【 摘
要 】 本 文分析 了关 中一天水经济 区发展优 势, 阐述 了经济发展现 状 , 提 出了经济 区的发展方 向 要加强装备制造 业和 电子信息
4 、 消 费市场广 阔
2 0 0 9— 2 0 1 2 年, 经 济区 社会消 费品零 售总 额年均 增长 1 7 2 %, 高 于全 国 同期 水平 O 8 个 百 分点 ,2 O l 2年 为 3 6 8 0 亿元 , 占西 北地 区的4 0 . 8 %。
5 、 社会 事业加快发展
3 、 基 础 设 施 明 显 改 善
2 0 1 2 年, 经 济 区 完成 固 定 资产 投 资 9 0 6 4 亿元, 占西 北 地 区 的 3 4 . 3 %; 比上年 增长 2 7 . 4 %, 高于 全 国 7 . 1 个 百 分点 。区域 综合 交 通 设施 日趋完善 , 电力 、 通信 、 市 政等基础设 施保 障能力不 断增强 。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
![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edc99e6f8c75fbfc77db2cc.png)
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分析 2 0 年6 , 09 月 周务 院 颁 布实 施 的 《 中一 天水 经 济 区 发 展 规 关
一
、Leabharlann 科研设备的整合作用 , 提升产业水平提供 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天 水市 9 % 以上 的装 备制 造企 业 都设 立 了研 发 机 构 ,拥有 同家 5
产业 、 定企 业发 展方 向 的情况 并 不鲜 见 。有些 机构 制定 政策 时 决
展 思路和投资机会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 优化产业结构 , 乘此东风 , 关天经济 区可 以依据 大
开 发 提 供 的 发 展 方 向 吸 引 资 金 和 技 术 ,促 进 产 业 升 级 和 优
慢 , 别 是 民营 企 业 力量 薄 弱 (00 全 同 民营 企业 50 名 单 特 2 1年 0强 中, 关天经济区仅有4 )国有企业活力不 足. 家 , 导致市场信号不
盖了装备制造 、 电子信息 、 输配电装备 、 医药 、 生物 现代农业 、 文
化 旅游 、 代服 务业 等 诸多 领域 , 业 构成 具有 明显 的高 端性 特 现 产 征 。 天 经济 区经 济的 成长性 良好 ,0 0 19 D 总 量达4 3 关 2 1年 — 月G P 42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占有全国9 %以上的市场。 5
二 、 天经 济 区产 业结构 优 化面 临的挑 战 关
1 . 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不成熟。首先 , 市场发 育不充分。目 前, 关天经济区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 资本市场 、 劳动力市场 、 知 识产权市场等要素市场没有建立或有名无实 ,市场主体成 长缓
西部 大 开 发与建 设 西部 强省
关 中 一 天水 经 济 区 产 业 结构 优 化 路 径 选 择
关中-天水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DEA及Malmauist指数的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DEA及Malmauist指数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bb85462e3f5727a5e96292.png)
天水需进一步提高 ; 但在有效 的纯技术效率城市中, 可能存在钝化现象 , 其中原 由则 由 D A方法的实质决 E 定。D A方法的实质是将一个区域中的所有评估单位与该区域中最优的评估单位进行 比较 , E 而通过这种方 法得到 的改进 方 向和量化 的改进 指标 实则 是将 每个评 估单 位 与最优评 估单 位之 间 的差 距量 化 。关 中一 天水
( ) 一 基于 D A的生产效 率分析 。 弛变量分 析 。 E 松 宝鸡 、 天水两地 技术效 率非有 效 的原 因是劳 动力和 固定
资产投入冗余 . 与其 D A有效的投入要素量相比。 E 宝鸡冗余的 3 4 . 万劳动力和 7 9 4 .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仅使 7
G P增 加 1 亿 元 , 率低 下 ; 甚者 , D - 3 效 更 天水冗 余 的 1 . 4万劳动 力 和 02 元 固定 资产投 资 对产 出没有 产生 . 2亿
经济 区 内各城 市之 间的产 业关 联 度不 高 、 科技 水 平 和资 源禀 赋参 差不 齐 , 这就 存 在两 个 问题 , 一是 可 能在 经
济 区内产 生 多个最 优标 准 , 现 为技术 效 率 、 表 纯技 术效 率 的钝 化现 象 ; 是可 能 出现相 对 一个城 市 在既 有 资 二 源禀 赋条 件 下 , 投入 要 素 的利 用 率 已达 到 最优 , 时 的 城市 的 “ 入产 出效 率 ” 符 合 于经 济 学 中对 “ 率 ” 这 投 更 效
一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6 4 0 1 — 0 ()0 8 — 2 1 7 — 0 2 1 1~ 0 0 0 7 0
、
模 型 介 绍
本 文 综合 运 用 了数 据 包 络 分 析法 和 Ma q i 指 数 法 。Mam us指 数 由瑞 典 经 济 学 家 和统 计 学 家 l us m t lq i t Mam us于 15 出 ,ae(9 2用几 何平 均值 作 为衡 量从 t lqi t 93提 C vs18) 时期 到 tl + 时期 生产 率变 化 的 Ma q i 指 l us m t 数, 如果 Ma q i 指数> 时 , 表 明从 t l us m t 1 则 时期到 tl + 时期全要 素生产 率是增 长 的。 在 M lqi 指数 法下 , am us t 全要 素生产 率指数 fF c ) 以被 分解 为 V S技术 效 率变 动(F C ) TP H可 R E F H 和技术 创 新变动 (E H H 。 F C > 意 味着管 理改善使 效率 发生 了改进 ;E H H I 味着在 考察 的年份通过 改进 T C C )E F H I TC C > 意 技术 、 生产设 备实 现了技术创 新 。 更新 反之则 表 明相 应效率 衰退 。 者之 间的关 系为 :F C E F H T C 三 T P H= F C * E H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e4ed9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2.png)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引言关中-天水经济区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本文旨在制定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促进该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背景关中-天水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策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有必要制定一项完善的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1.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3.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培育创新能力和增强科技含量,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5.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提升。
发展战略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关中-天水经济区将采取以下战略:1. 促进产业发展•培育优势产业,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线路。
•加强能源供应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水利设施,增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能力。
3. 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提高产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水平。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推动绿色发展。
•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增强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
•建立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科技和创新资源的集聚,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5.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就业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893a0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6.png)
关中(Guānzhōng)—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guójiā)发展改革委二〇〇九年六月(liù yuè)目录第一章发展(fāzhǎn)基础第一节发展(fāzhǎn)现状第二节发展优势第三节发展机遇第四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空间结构第二节空间战略第三节城镇体系第四章构建创新型区域第一节体系创新第二节技术创新第三节环境创新第四节人才(réncái)开发第五章产业(chǎnyè)发展第一节航空航天第二节装备(zhuāngbèi)制造第三节资源(zīyuán)加工第四节文化产业第五节旅游(lǚyóu)产业第六节现代服务业第六章新农村建设第一节农业生产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第三节农业服务第四节城乡一体化第七章基础设施第一节交通第二节能源第三节水利第四节信息第五节市政第八章生态环境第一节生态建设第二节环境保护第三节资源节约第九章公共服务第一节教育(jiàoyù)第二节卫生(wèishēng)第三节文化(wénhuà)体育第四节就业(jiù yè)社保第十章改革开放第一节深化改革第二节扩大开放第十一章政策措施第一节财税(cái shuì)政策第二节金融政策第三节投资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环保政策第六节统筹城乡政策图1:关中(Guānzhōng)—天水经济区区位与范围图图2: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chéngzhèn)布局图图3:关中(Guānzhōng)—天水经济区重点产业布局图图4:关中(Guānzhōng)—天水经济区交通规划图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yǐxià)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天水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天水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69674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天水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天水市产业结构现状近年来,由于天水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阶段,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方面财政总收入基本呈高位运行态势,税收超经济增长特征明显;另一方面,从经济总量看,经济增长与税收趋势一致,呈强劲增长态势.近年来天水市三次产业发展趋势2022-2022年,天水市产业结构一直呈现出“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即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位居第三位.就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波动式上升,上升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基本不变;第三产业比重波动式下降,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与“一般模式”不相吻合,充分说明天水市产业结构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优化调整天水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量较小。
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48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68.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82元,2、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2022年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家投资。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
三是进出口贸易数量较少,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能力较弱。
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元3、产业结构不合理。
2022年天水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为18.9:39.4:41.7,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偏高,第二产业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4、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
一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较低,2022年天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9.4,比上年增长18.3%。
二是工业产业层次低,新产品开发滞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少。
三是企业效益偏低,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
四是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
五是产业集群发展缓慢,工业依赖重点大企业发展的现状比较严重。
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制造业比较研究
![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制造业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77623810661ed9ad51f36d.png)
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制造业比较研究摘要:通过对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制造业进行比较,并从重点产业、空间结构和重点开发区三大视角对其制造业趋同以及趋异进行分析,得出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异现象。
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的差异主要是依赖于各经济区的优势产业进而呈现出趋异的现象。
这个结论能够引导我们在两大经济区的未来发展中排除相互竞争关系,形成比较优势明显的错位发展,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西部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制造业一、问题的提出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两大支点,其在制造业方面的发展更是成为这两大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产业。
成渝、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结构的趋同或趋异一直是其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的分水岭。
在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相同或重复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使得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结构上表现出趋同;但从其重点发展的具体产业上,两大经济区又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优势和劣势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又使得两大经济区表现为趋异。
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同,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竞争,这就会阻碍双方的发展;若两大经济区在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趋异,则在西部的发展中将会形成经济区之间的互补,会促进双方的发展。
所以,两大经济区制造业的趋同或趋异是分析两大经济区在西部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部分。
二、趋同抑或趋异:特有资源视点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实力雄厚、资源匹配较好,拥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和生物矿藏资源。
因此重点发展的制造业有:以发电设备、石油钻采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水电、天然气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核技术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为了发展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高地,成渝经济区重点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努力改变工业支撑比较单一的局面。
“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f77a553c1ec5da51e27005.png)
“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市政府研究室王晓妮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业,由起步阶段开始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阶段迈进,其发展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得到长足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开始在一些部门和企业建立,一些长期困扰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物资流通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二是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新筑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和陈仓物流园区三大物流园区以及汉中绿色产品,咸阳农产品、渭南果品等十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天水市甘泉现代物流园项目在麦积区甘泉镇奠基,该园区的建设对把天水建设成为陇东南的区域物流中心,基本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意义重大。
西安贝斯特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陆续建成,并开始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三是物流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陕西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对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
四是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陕西省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税收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货运代理改革稳步推进、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实现与八省连通以及《陕西物流指南》编写工作的完成,进一步改善了物流业发展环境。
五是物流项目谋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陕西省提出了将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建成全国第一“无水港”和内陆第一“综合保税区”,将咸阳空港物流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科技产业空港和面向中亚、欧洲的“空中丝绸之路”起点,将宝鸡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建成全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示范基地,并积极谋划了一批对全省物流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建设项目,物流产业项目谋划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特点及实施建议的探讨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特点及实施建议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925aa26102de2bd960588de.png)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特点及实施建议的探讨摘要】当前,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地位日渐重要。
为此,切实有效地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本文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特点,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新局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具体实施建议进行探究。
标签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特点;实施建议;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内容提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以陕西省西安、铜川、咸阳、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为规划范围。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该地区发展任务重,潜力大,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发改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于2009年6月编制的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
该规划以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改革开放、政策措施为纲要,详细阐述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下,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领域,因地制宜做出相应部署。
二、典型区域规划理论的运用规划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增长极理论增长极包含两个内涵: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西部和北方内陆地区发展。
(二)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突出各级中小城镇的作用,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使区域发展各要素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开放式发展态势。
“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为节点,依托陇海线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e59e6c1ed9ad51f01df2db.png)
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 的 S T分析 WO
穆 郎, 刘丁有
( 西安财经学 院 经济学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1
摘 要 : 中一天水经济区作为新兴的工业基地 , 关 对振兴西部经济将发挥重要 的作用 , 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
系着经济区未来 的发展方 向。文章从优势和劣势 、 机遇和威胁等 四个方面对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 基 地城市西安 、 阳、 成 宝鸡 和天水等进行了分析 , 以期对经济 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 中一天水经济区 ; 关 装备制造业 ;WO S T分析 中图分类号 : 17 F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2 1 (0 0 0 0 2 —0 17 8 7 2 1 }6— 0 8 5
穆
郎 , 丁有 : 中一天水经济 区装备制造业发展 的 S T分析 刘 关 WO
个 主要地 区之 一 , 普 通 高 等 院校 5 所 , 中工 科 有 1 其
院校 2 6所 , 科 重 点学 科 数 量 在 全 国名 列 前 茅 ; 工 技
业产 品提 供新 的市 场机 遇 。
( ) 六 基础 雄 厚 。 国家骨 干企 业分 布密 集
城 市为研究 对象 。
关 中一天 水经 济 区处 于 我 国东 西结 合 带 , 布 分 在 陇海一 兰新 铁 路沿 线 , 是新 亚 欧大 陆桥 经 济带 的
心脏 和核心 区 , 西部 大开发 的桥 头堡 , 是人员 的汇集之 地 , 特殊 其 的地理 优势 为其经 济发展 提供 了有利 的区位和 环境
收 稿 日期 :0 0—0 21 4—1 8
作者简介 : 穆 ̄ (9 9 , , 18 一)男 湖北襄樊人 ,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技 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丁 刘 有 (9 0 , , 1 6 一)男 陕西户县人 , 西安财经学 院经济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①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 t :/z e.asuntcm/ ht /gt zt nh i .o 。 p s i e
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a63f7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9.png)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1. 引言关中地区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天水是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了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包括区域特点分析、发展目标设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2. 区域特点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位于中国关中地区,地处国内著名的黄土高原上。
经济区内拥有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秦岭山脉,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例如天水市的麦积山。
这些自然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便利,拥有成熟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
这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发展目标设定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驱动引领区。
具体目标如下:•实现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均收入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能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关注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4.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关中天水经济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措施如下:4.1. 培育新兴产业关中天水经济区应重点培育新兴产业,例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等。
这些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2. 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对于传统产业,关中天水经济区应注重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4.3.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不同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5.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经济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ed8583f10661ed9ac51f305.png)
Ab ta t I d sra l se s a m p ra tse fi lme t f rr go a c n mi e eo — sr c : n u tilcu tr i n i o tn t p o mp e n o e i n le o o c d v lp
m e t To o ec m et ed a a k o t ep e e te au to n iao so e in l n u til ls n. v r o h r wb c st h r s n v la in idc t r frgo a d sra u — i c t r o e i o a e n t e r fid sra l se s n i dc t r s se o v l ain o e e sc mp tt n b sd o h o y o n u tilcu tr ,a n ia o y tm fe au to fr — i
一
天水 经 济 区信 息 集群竞 争优 势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3 6 (0 2 0 0 1 一 5 0 7 24 2 1)2— 15 O
关键词 : 信息产业 ; 集群 ; 竞争力 ; 中一天水经济区 关 中 图分 类号 : F 9 4
Ev l a i n o a z ng Ti ns ie o m i o a u to f Gu n ho - a hu c no c z ne
21 0 2年 3月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OURNAL XI AN 0F ’ UNI VERS TY P TS AND I OF OS TELE COMM UNI CATI ONS 第 1卷 第2 7 期 J
M a .2 1 r 02
Vo . 7 No 2 11 .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键是军民融合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键是军民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650db045c281e53a5802ffb0.png)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键是军民融合作者:曾昭宁来源:《西部论丛》2009年第09期“关中-天水经济区”最具优势的产业,无疑是装备制造业。
只有抓住这个支柱产业做强做大,方能提升整个产业结构水平,以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发展。
而“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要实施错位发展,就必须突出产业特色。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在全国四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中,长期以来给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定位是以军事装备为特色。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应定位为“中国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基于以下考虑:①“一五”时期全国46项军工项目中,布局在陕西的有17项(西安11项),经过“二五”及大小三线建设,尤其是重庆从四川分出来后,陕西成为全国军工第一大省。
其中“关中经济区”聚集了全国1/8左右的军工科研生产能力,承担着全国1/5左右的高新技术武器研制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调整搬迁,陕西军工60%以上的能力和86.2%的科研院所都集中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西安,故西安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军事装备最强的城市,军工成为西安在全国最大的比较优势。
另外,宝鸡、咸阳、天水等市军工实力也同样雄厚。
另一方面,“关中—天水经济区”军事院校和为军工服务的院校众多,相关科研院所实力强,人才多,军民结合的基础条件优越。
②西部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构成我国陆地最长的边境线,再加上复杂的民族问题,是我国边陲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从西部在全国大盘子中的地位看,中央关注西部地区首要的是国防安全,其次才是经济贡献。
西部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发展装备制造业必须突出军民融合,以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
然而,无论全国还是西部,至今还没有一个军民融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众所周知,体制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保障。
但是由于体制性障碍,“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度远低于重庆和四川,军、民用装备的“两张皮”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
天水市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
![天水市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d5034d0b9f3f90f76c61b50.png)
天水市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一.天水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由于最近几年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市的数控机床加工相对比较滞后。
几乎没有的状态。
数控技术已成为加工制造业的主流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并向高速、精密、复合、智能、环保的方向迅速发展,其中的高精设备的精密等级已达到毫微米级。
根据这一发展现状。
我们申报的装备制造业以数控技术为主,提升和服务于天水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加工业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数控加工业也有了新的飞跃,通常情况下,数控加工有着人工无法替代的效率以及质量。
使得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要实现这个目标,最为简单有效的途径,就是采用数控加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机械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甚至加工中心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的机械加工,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取代原有的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使企业生产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
在数控机床专业方面缺口较大。
天水市原来就属于重工业城市,有许多大中小型企业,而电器制造、机械、钣金等企业都没有具备数控技术设备。
为适应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数控机床还没有被国有企业所采纳,因此,我们抓住现代新设备的所有优势。
在数控加工技术方面特显我们的优势,以便使大量的新技术得到利用与开发,同时在实践技能上更能胜任,由此可见,数控加工企业需求日益迫切。
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看到天水的廉价劳动力,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发展,设备先进、管理严格,机械生产工艺过程完全都是用数控机床实现,数控机械制造公司也对天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将要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
简单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工程领域方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机械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甚至加工中心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的机械加工,采用计算机集成系统CIMS取代原有的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使企业生产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
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统计统计及分析
![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统计统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9f061dff00bed5b9f31d4e.png)
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及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面对着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我省经济做到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起步之年稳健开局。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跨陕、甘两省的重要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2011年各地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能对该经济区以后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经济发展总状况:国民生产总值(GDP)及三大产业分布及增幅(表1:数据信息来源陕西省、甘肃省统计局网站)1、总体分析: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六个地级市的各项经济指标总额不能进行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西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比除铜川外的其他五个城市的少,仅为4.5%。
第二产业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情况中,西安与商洛、天水两市接近,铜川市和宝鸡市第二产业较发达,而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远远好于其他几个城市。
这也说明,发展较缓慢和不全面的城镇大多是开始以发展农林畜牧业为主,并逐渐向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地产产业的服务业等结构转化。
以下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国民生产总值(GDP)情况分析:(1)西安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1.6%超GDP半数由表1可知,西安市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等)同比增长的幅度为12.1%,较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相当,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增加51.6%,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可以推断2011年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中有特殊机会的存在。
经过分析可知,2011年西安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也许这是推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特殊动力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
作者:穆朗孙博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第01期
一、引言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包括商州区、洛南县、丹风县、柞水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低度化现象比较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如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演进过程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结构关联的协调合理化和结构升级的高级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演变的动态化过程,是对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把握。
产业结构动态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产业竞争力逐渐显现的过程(见图1.1)。
一方面,一个地区通过培育主导产业,吸引相关联的产业向主导产业聚集,逐渐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使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提升了此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地区在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中,会产生技术的外溢效应,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装备产业的内外部产业关联度较低
装备制造业生产所需要的一些大型高精密度的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大部分需要进口,一些重要的中间产品也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生产需求的。
同时,装备制造业各个子行业的产业关联度还相当弱,相互带动和推动作用还很小。
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对国内生产设备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从而导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内各个子行业及其外部相关联产业之间相互带动作用小,产业间关联度低。
(二)装备产品生产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需求日益上升,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产品需求则日益减少。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各个子行业的大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企业也缺乏研发动力,此外,在对外贸易中,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出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销售对象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进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大多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本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
(三)产业组织结构落后,上下游分割管理,成套生产能力薄弱
装备制造能力不仅包括加工制造能力,还包括核心技术引进、研发及其产业化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装备制造业涉及到许多相关配套行业,但目前条块分割的企业和科技管理体制把装备工业的各个环节分割开来,影响了装备工业的整体发展。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企业大多数门类齐全,铸造、锻压等样样具备。
这些附属部门至少占用了企业35%的资产,带给企业的利润却不足15%,而且其生产的配件质量差、价格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正常发挥。
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设备的能力不强,零部
件的发展也缺乏合理安排;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
装备制造产业内部没有建立起的合理产业结构,行业生产集中度较低。
(四)企业竞争力不强,动力不足
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规模大、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严峻,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国际竞争力较低。
主要机械产品的技术设备和多数通信设备的核心技术仍需要从国外引进。
企业负担沉重,总体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足,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困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四、政府的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处于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的装备制造业是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产业,因而政府应该尽可能干预并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
但这种观点有待进一步深化,需要从产业内部组织结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对于通用类装备来说,政府应该减少行政干预
通用类装备的特点是产品数量多、涉及面广、技术水平要求低。
目前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了较坚实的基础,发展通用类装备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生产组织方式缺乏灵活性,服务意识比较差。
政府应该根据其特点,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对于通用类装备中的关键产品(如特大型水轮机、发电机等),政府也应该将这些产品交给市场和企业,自己则介入到这些产品的研发阶段,组织基础技术的产学研进行联合攻关。
(二)对于基础类装备和成套设备来说,政府应以必要的扶持为主
基础类装备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动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必须拥有相当坚实的基础,才有能力设计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但由于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就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扶持影响装备制造发展的关键性基础类装备。
成套装备能力是装备工业水平的最直接和最明显的表现,也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分离,一些高水平的成套装备都要依靠进口,再加之其重复引进,严重制约了我国成套装备的发展。
因此,在现阶段,成套装备也需要政府必要的行政扶持,以增强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和增长潜力,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对于军工装备,应由政府统筹安排
军工装备是用来保障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一些新型的、尖端的关键性军事设备,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和掌握。
对于其中的一些常规军事装备,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优势,这样可以避免研制经费和人力的分散和浪费,将力量集中在关键的、必须依靠自己研发的少数技术上,从而保证重大的安全保障类装备由政府统筹实现。
同时,也应打破独立封闭的军工体制,构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构筑经济区军民结合的管理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军民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军工与地方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四)对于高新技术装备,政府应该积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