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主体墙柱、梁板、楼梯砼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4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剔凿,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在施工缝表面抹10~15cmm与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2梁板砼施工方法
4.2.1梁板砼随墙体一次浇筑。
3.1.5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不大于二级,而柱子四边皆有现浇框架梁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板一同浇筑。
3.1.6当不符合上面两条的规定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按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在柱子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即浇捣梁板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
3.2作业流水段的设置:考虑到两个因素:a.地上结构施工的要求,地下墙体的施工按照地上结构流水段的要求考虑,便于及时插入地上结构的施工,保证总体工期的实现。B.地下墙柱结构进行流水施工作法。
3、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凝固前遗洒在地面、柱、墙的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及时清理干净,用同样方法及时将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浇筑完毕后的浮浆应在混凝土没有凝固前刮去(小块铁皮)。
8、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9、浇捣混凝土操作,应站在脚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10、外墙等临边部位须设不低于1.5米的护身栏。
11、浇筑圈梁、雨蓬、阳台应有防护设施,以防坠落。夜间浇筑混凝土,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设备,并做好保护接零。
4.2.4梁、板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完毕,用刮杠和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抹平。
4.2.5楼板标高控制:在墙柱插筋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作为控制依据。
五、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理措施
5.1后浇带的处理
5.1.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上300mm位置,施工缝位置采用钢板止水带。
3.4.5墙柱混凝土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3m时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
3.4.6振捣方式: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每层浇筑的混凝土高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0mm。现场制作五根读数杆控制浇筑厚度。
四、梁板砼施工方法
4.1梁板砼浇注总则
4.1.1由于梁、板混凝土量较大,每个流水段浇筑混凝土时,采用1台泵(泵管竖向通过管道竖井接到各个施工楼层)连续浇筑,并由1台塔吊配合。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4.1.2梁、板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抹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1.3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每段内不留设施工缝,如必须留设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5.1.2后浇带采用膨胀砼,标号提高一级,两个月后浇筑,墙体和顶板后浇带附加原有配筋间距一倍的钢筋,各深入两侧一个锚固长度。
5.2施工缝的处理
5.2.1在已凝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混凝土和砂石、杂物,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和垃圾应清除干净。
2、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
本工程混凝土的振捣采用5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38.5cm)或3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27cm)。振捣时要快插慢拔;顶板、梁采用斜向振捣,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5o;墙体浇筑时分层厚度≤45cm(50振动棒)、30cm(30振动棒),浇筑同一部位墙体时不得采用两种振动棒;振捣时上层要插入下层≥50mm(根据分层厚度,在振动棒上作红漆刻度线来控制)。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动棒移动间距40-50cm。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其振捣时间。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混凝土时,不能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时由远而近向施工缝处推进,距离缝边900mm±100mm(用卷尺来控制)处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
5.2.4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应先铺一层10-15厚的同标号的去石混凝土。
5.2.5为防止在浇灌柱混凝土时施工缝处漏浆,应在模板与已浇混凝土之间压海绵条。
1、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上不得有接头,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及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3.3混凝土墙柱的施工缝的处理:
3.3.1外墙同底板的结合部:设置在底板面以上30cm处,采用钢板止水带。
3.3.2内墙柱同底板的结合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处,底板混凝土终凝之后,人工将表面的混凝土浮浆剔掉,墙柱混凝土浇筑之前,用水冲洗表面,以利混凝土的结合。
3.4浇筑控制和振捣方式:
3.4.1施工保障措施:墙柱混凝土浇筑量相对不是很大,但相对浇筑速度较慢。为了保证砼浇筑质量,届时将组织以下作业班组从事混凝土墙柱浇筑:
4.2.2浇筑方法采用“赶浆法”,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施工中要注意掌握好时间,不得形成施工缝。
4.2.3楼层混凝土的浇筑要从施工段一端顺次退向另一端,虚铺混凝土的厚度略大于板厚。梁的混凝土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震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
a.混凝土输送组:安排10人,负责自运输车辆的交通指挥直至作业面上布料机的转移等全过程的混凝土输送工作。
b.混凝土振捣组:安排10人,负责自基层清理直至振捣完成的全部工作。
c.混凝土养护组:安排15人,负责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混凝土养护、施工缝的处理等工作。
3.4.2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模板工要跟随进行模板检查,及时修整偏位的模板,钢筋工要跟随检查校正偏位的插筋,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14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剔凿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在施工缝表面抹10主体墙柱梁板楼梯砼技术交底15cmm与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
锦和广场
分部工程
每层板混凝土浇筑完终凝前必须顺南北或东西方向用扫帚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匀、方向及深度一致。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过振、漏振和蜂窝、麻面等现象。
三、墙柱砼施工方法
3.1墙柱砼浇注总则
3.1.1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加5~10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45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3.4.3墙柱混凝土在浇筑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机具准备,临时水电线路的敷设,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3.4.4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可利用润管砂浆。墙柱混凝土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浇筑厚度45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以防产生蜂窝、麻面、孔洞。
3.1.2墙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留设施工缝,需设在主梁下边,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
3.1.3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按以下原则处理:
3.1.4混凝土强度5N/mm2为一级,凡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不超过一级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板一同浇筑。
主体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主体剪力墙、柱、梁、板、楼梯混凝土工程
一、清理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
浆垫块是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二、砼施工方法
1、浇筑分层厚度
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对于50振动棒浇筑的混凝土为450mm,现场制作五根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杆(在50mm×25mm×4500mm木条上刷黄油漆),正面自下而上每450mm用红油漆标上刻度,刻度字体要大而醒目,随时探测、调整混凝土(包括柱、墙、梁混凝土等)浇筑厚度。浇筑墙、柱混凝土时用手电筒照明读取厚度控制杆上数据,从而控制浇筑厚度。
5、拆除管道接头时,应先进行多次反抽,卸除管道内混凝土压力,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
6、清管时,管端应设安全挡板,严禁在前方站人,以防喷射伤人。
7、清洗管道可用压力水冲洗或压缩空气冲洗,但二者不得同时使用,在水洗时,可中途改用气洗,但气洗中途严禁转为水洗,在最后10m应将泵压缩机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伤人,严禁用压缩空气清洗布料杆。
2、本工程商品混凝土利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送料,在浇捣混凝土时地面运输车进出频繁,应由专人负责指挥车辆进出,做到井然有序。
3、泵送混凝土作业过程中,软管末端出口与浇筑面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瞬时压力增高,引起爆管伤人。
4、泵车应避免经常处于高压下工作,泵车停歇后再启动时,要注意表压是否正常,预防堵管和爆管。
4.2梁板砼施工方法
4.2.1梁板砼随墙体一次浇筑。
3.1.5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不大于二级,而柱子四边皆有现浇框架梁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板一同浇筑。
3.1.6当不符合上面两条的规定时,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按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在柱子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即浇捣梁板混凝土,并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
3.2作业流水段的设置:考虑到两个因素:a.地上结构施工的要求,地下墙体的施工按照地上结构流水段的要求考虑,便于及时插入地上结构的施工,保证总体工期的实现。B.地下墙柱结构进行流水施工作法。
3、浇筑混凝土时的注意事项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凝固前遗洒在地面、柱、墙的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及时清理干净,用同样方法及时将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浇筑完毕后的浮浆应在混凝土没有凝固前刮去(小块铁皮)。
8、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振动器进行试运转,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靴、戴绝缘手套;振动器不能挂在钢筋上,湿手不能接触电源开关。
9、浇捣混凝土操作,应站在脚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10、外墙等临边部位须设不低于1.5米的护身栏。
11、浇筑圈梁、雨蓬、阳台应有防护设施,以防坠落。夜间浇筑混凝土,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设备,并做好保护接零。
4.2.4梁、板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完毕,用刮杠和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抹平。
4.2.5楼板标高控制:在墙柱插筋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作为控制依据。
五、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理措施
5.1后浇带的处理
5.1.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板上300mm位置,施工缝位置采用钢板止水带。
3.4.5墙柱混凝土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3m时采用振动溜管(φ150)使混凝土下落。
3.4.6振捣方式: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每层浇筑的混凝土高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00mm。现场制作五根读数杆控制浇筑厚度。
四、梁板砼施工方法
4.1梁板砼浇注总则
4.1.1由于梁、板混凝土量较大,每个流水段浇筑混凝土时,采用1台泵(泵管竖向通过管道竖井接到各个施工楼层)连续浇筑,并由1台塔吊配合。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4.1.2梁、板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完毕,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抹子抹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1.3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每段内不留设施工缝,如必须留设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5.1.2后浇带采用膨胀砼,标号提高一级,两个月后浇筑,墙体和顶板后浇带附加原有配筋间距一倍的钢筋,各深入两侧一个锚固长度。
5.2施工缝的处理
5.2.1在已凝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混凝土和砂石、杂物,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和垃圾应清除干净。
2、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
本工程混凝土的振捣采用5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38.5cm)或3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27cm)。振捣时要快插慢拔;顶板、梁采用斜向振捣,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5o;墙体浇筑时分层厚度≤45cm(50振动棒)、30cm(30振动棒),浇筑同一部位墙体时不得采用两种振动棒;振捣时上层要插入下层≥50mm(根据分层厚度,在振动棒上作红漆刻度线来控制)。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动棒移动间距40-50cm。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其振捣时间。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混凝土时,不能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时由远而近向施工缝处推进,距离缝边900mm±100mm(用卷尺来控制)处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
5.2.4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应先铺一层10-15厚的同标号的去石混凝土。
5.2.5为防止在浇灌柱混凝土时施工缝处漏浆,应在模板与已浇混凝土之间压海绵条。
1、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漏电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上不得有接头,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及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3.3混凝土墙柱的施工缝的处理:
3.3.1外墙同底板的结合部:设置在底板面以上30cm处,采用钢板止水带。
3.3.2内墙柱同底板的结合部: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处,底板混凝土终凝之后,人工将表面的混凝土浮浆剔掉,墙柱混凝土浇筑之前,用水冲洗表面,以利混凝土的结合。
3.4浇筑控制和振捣方式:
3.4.1施工保障措施:墙柱混凝土浇筑量相对不是很大,但相对浇筑速度较慢。为了保证砼浇筑质量,届时将组织以下作业班组从事混凝土墙柱浇筑:
4.2.2浇筑方法采用“赶浆法”,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施工中要注意掌握好时间,不得形成施工缝。
4.2.3楼层混凝土的浇筑要从施工段一端顺次退向另一端,虚铺混凝土的厚度略大于板厚。梁的混凝土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震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
a.混凝土输送组:安排10人,负责自运输车辆的交通指挥直至作业面上布料机的转移等全过程的混凝土输送工作。
b.混凝土振捣组:安排10人,负责自基层清理直至振捣完成的全部工作。
c.混凝土养护组:安排15人,负责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混凝土养护、施工缝的处理等工作。
3.4.2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模板工要跟随进行模板检查,及时修整偏位的模板,钢筋工要跟随检查校正偏位的插筋,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14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剔凿露出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在施工缝表面抹10主体墙柱梁板楼梯砼技术交底15cmm与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操作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技术交底记录
年月日
工程名称
锦和广场
分部工程
每层板混凝土浇筑完终凝前必须顺南北或东西方向用扫帚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匀、方向及深度一致。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过振、漏振和蜂窝、麻面等现象。
三、墙柱砼施工方法
3.1墙柱砼浇注总则
3.1.1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加5~10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45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3.4.3墙柱混凝土在浇筑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机具准备,临时水电线路的敷设,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3.4.4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可利用润管砂浆。墙柱混凝土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浇筑厚度45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以防产生蜂窝、麻面、孔洞。
3.1.2墙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留设施工缝,需设在主梁下边,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3m。
3.1.3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按以下原则处理:
3.1.4混凝土强度5N/mm2为一级,凡柱子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不超过一级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随梁、板一同浇筑。
主体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主体剪力墙、柱、梁、板、楼梯混凝土工程
一、清理
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
浆垫块是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二、砼施工方法
1、浇筑分层厚度
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对于50振动棒浇筑的混凝土为450mm,现场制作五根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杆(在50mm×25mm×4500mm木条上刷黄油漆),正面自下而上每450mm用红油漆标上刻度,刻度字体要大而醒目,随时探测、调整混凝土(包括柱、墙、梁混凝土等)浇筑厚度。浇筑墙、柱混凝土时用手电筒照明读取厚度控制杆上数据,从而控制浇筑厚度。
5、拆除管道接头时,应先进行多次反抽,卸除管道内混凝土压力,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
6、清管时,管端应设安全挡板,严禁在前方站人,以防喷射伤人。
7、清洗管道可用压力水冲洗或压缩空气冲洗,但二者不得同时使用,在水洗时,可中途改用气洗,但气洗中途严禁转为水洗,在最后10m应将泵压缩机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伤人,严禁用压缩空气清洗布料杆。
2、本工程商品混凝土利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送料,在浇捣混凝土时地面运输车进出频繁,应由专人负责指挥车辆进出,做到井然有序。
3、泵送混凝土作业过程中,软管末端出口与浇筑面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瞬时压力增高,引起爆管伤人。
4、泵车应避免经常处于高压下工作,泵车停歇后再启动时,要注意表压是否正常,预防堵管和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