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宣传周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宣传周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普通话宣传周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一、宣传教育目标:
1. 提高广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增强普通话语言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文明用语习惯;
3. 弘扬普通话文化,促进语言环境的改善。
二、宣传教育内容:
1. 组织普通话培训班:邀请专业普通话教师进行培训,包括普通话发音、语调、语音
语调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2. 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组织校内普通话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讲能力,并将优秀演讲作品通过校刊、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传播;
3. 进行普通话大赛:组织普通话知识竞赛、歌曲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普通
话的热情;
4. 编制普通话教材: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普通话水平编制相应的教材,供学生自主学习;
5. 宣传普通话文化:通过举办普通话文化节、普通话艺术展演等活动,推广普通话文化,增强学生的语言自信心。
三、宣传教育措施:
1. 宣传栏布置:制作宣传海报、展板等,在校园各个角落设置普通话教育宣传栏,向
学生宣传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信息;
2. 班会教育:组织班会,开展普通话教育,向学生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语言规范;
3. 校园广播宣传:在校园广播中加入普通话宣传内容,鼓励学生学习普通话;
4. 举办主题报告会:邀请普通话方言研究专家进行普通话专题报告,向学生介绍普通话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性;
5. 制作普通话宣传视频: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普通话宣传视频,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
四、考核与评价:
1. 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定期测试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了解宣传教育工作实际效果;
2. 参与度评价:统计学生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的人数和比例,评估学生对普通话宣传周的关注度;
3. 教师反馈评估:征求普通话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评估普通话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五、宣传教育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提前一个月):制定宣传教育计划、联系培训师资、准备宣传材料等;宣传教育阶段(持续一周):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
总结阶段(一周):总结宣传教育效果,评估工作成果。
六、预期效果:
经过普通话宣传周的宣传教育活动,预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文明用语习惯;弘扬普通话文化,促进语言环境的
改善。
同时,借助普通话宣传周的契机,将普通话教育工作逐步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形成长久的普通话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