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民间传统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时节民间传统习俗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为“贺冬”,下面是我收集推举的冬至时节民间传统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冬至传统风俗
1、北方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对于北方人来说,不管贫富,饺子是必不行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风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在冬至这天吃的饺子,大多数人会选择羊肉馅的。

理由是羊肉性温热,冬至吃可起到温阳作用,关怀机体驱寒,还有温养脏腑的作用。

2、南方吃汤圆
南方人冬至吃汤圆,在我国江南尤为盛行。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寓意团团聚圆。

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3、闽南吃姜母鸭
冬至也是闽南人十分重视的一个节日,不仅要祭天祭祖,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进补,要食用姜母鸭、四物鸭等温性食物。

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姜有温补成效,而鸭子滋阴补气,所以闽南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风俗。

4、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风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今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风俗。

如今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5、吃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6、祭祖
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终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冬至是什么意思
古时人们对冬至的理解是: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与夏至日相反,此时太阳直射南回来线(又称为冬至线),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蛆叫结;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动。

”据说蛆绷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然生长,但阴气照旧特殊强盛,土中的蛆叫照旧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各异,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长,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消而解角;由于阳气初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能够流淌并且温热。

冬至期间,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少,但由于此时地面在酷热的夏季积聚的热量还没完全消散,故此时气温还不算最低。

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比获得的太阳辐射要多,因此气温短时间内会持续下降。

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都是最
冷的月份,所以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

天文学上也把“冬至”确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时节民间传统风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