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的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的翻译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的翻译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古诗全文如下: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前言】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作永州司马的途中的景色,来抒发在诗人心中的惆怅和不满的情绪。
【注释】
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
产于广东、广西等省
宦情:做官的情怀
羁思:客居他乡的思绪
凄凄:形容悲伤难过
春半:春季二月
迷:凄迷
山城:这里指柳州
尽:凋零
榕叶满庭莺乱啼:借景讽刺当时把持朝政的守旧派人物
【翻译】
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
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
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鉴赏】
诗人就是当上述的在我之情与在物之境相会相融之际,写出了这样一首物来动情、情往感物的`诗篇。
诗的第二句“春半如秋意转迷”,
正是彼来此往的交接点。
而如果从诗的章法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
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从而在我与物、情与境之间起了绾合作用。
当然,就对诗歌的要求而言,仅仅我与物会、情与境融是不够的。
这首诗之所以特别凄楚动人,还因为诗人所怀的在我之情不是一时的感慨、淡淡的闲愁,诗人所触的在物之境也不是通常的景色、一般的物象。
王士禛有一组《秦淮杂诗》,第一首“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也是写“春半如秋”。
但王诗所怀的情只是感怀往事的一点惆怅之情,所触的境只是风雨凄其的江南习见之境,两者交织成篇,虽然也饶有风韵,不失为一首佳作,而在重量和深度上是不能与柳诗抗衡的。
这首诗写景肃杀萧条。
写情凝重深沉。
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
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
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