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疗法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性愈合疗法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5-13T14:32:56.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海艳[导读] 慢性伤口是指尽管已予正确的局部治疗和病因治疗,但8周后伤口仍无愈合倾向的二期愈合的伤口。
王海艳
(新沂市铁路医院 221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湿性愈合疗法理念的实施得出结论湿性的环境下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这些将有助于伤口尤其是慢性伤口的愈合,同时,细胞在湿润的环境下能够更快速移行,降低感染的机会。
慢性伤口发生的几率逐年增加,患者除了身体上的伤痛折磨,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湿性愈合疗法大大缩减了病人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湿性慢性伤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08-01 慢性伤口是指尽管已予正确的局部治疗和病因治疗,但8周后伤口仍无愈合倾向的二期愈合的伤口。
临床常见的慢性伤口有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压疮、糖尿病足等。
伤口处理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开始的,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伤口必须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
湿性愈合理念最早开始于1962年Wintre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发现皮肤表面的水泡如果不予刺破而保持完整时,将避免结痂的形成,且能促进上皮表层细胞的移动,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
我院近年来采用湿性理念对伤口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伤口患者5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在38—81岁之间,平均年龄63.71岁。
其中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15例;压疮3例;糖尿病足19例;腿溃疡22例。
1.2方法
1.2.1对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7.6±2.2天;对照组11.6±3.2天。
明显缩短(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的换药2.8±0.8次,对照组4.8±0.9次(P0.05)。
1.2.2压疮本身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疾病未能得到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皮肤损伤,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
临床三例压疮患者均采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护理,并与以往采用传统方法护理的同类患者相比较发现:采用湿性愈合理念的三位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94.1﹪,传统方法护理的总有效率36.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3对糖尿病足和腿溃疡患者41例,首先评估溃疡创面,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湿性敷料换药处理,应用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对创面进行观察,选取一组传统方法处理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湿性愈合组患者出院时创面愈合率教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周期明显缩短(P0.05);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
2.结果
经过对59例慢性伤口的湿性愈合护理发现:在有效处理伤口的基础上,湿性愈合疗法更有助于伤口愈合,无需每日换药,不增加患者负担,可替代传统换药方法;湿性愈合理论治疗压疮疗效也很显著,可以应用于临床;而且,基于湿性愈合理论在糖尿病足和腿溃疡创面的处理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3.讨论
湿性愈合的机理在于:⑴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伤口愈合时,必须清除坏死组织中沉淀的纤维蛋白。
湿性愈合时,保留在创面的渗出物中含有组织蛋白溶解酶,可以促进这些组织的溶解与吸收。
⑵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创面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⑶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酶活性的发挥都需要水作为介质,因此,湿性的环境下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这些将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细胞在湿润的环境下能更快速移行⑷闭合性敷料对外界环境的微生物具有阻隔作用,降低感染机会。
研究发现湿性敷料创面感染率2.6﹪;传统创面处理下感染率7.1﹪。
⑸保持创面恒温37度,细胞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
⑹保持创面湿润,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失,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湿性敷料有①水凝胶敷料,适用于表浅的皮肤损伤,禁止用于感染伤口。
②银离子敷料,适用于伤口局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但是不能用于磁共振检查的病人。
③藻酸盐敷料,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轻度出血的伤口,也可以用于填塞窦道。
④泡沫敷料,适用于中到大量的部分皮层或全皮层伤口,包括溃疡、供皮区和小面积烧伤,但不适用于干燥或有结痂的伤口。
湿性愈合理论在延迟愈合的手术切口护理上可以替代传统换药疗法;传统疗法治疗二期愈合伤口疗效慢、庝痛多,近几年来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2]。
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处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云萍,运用湿性愈合理论防治压疮新进展〔J〕,临床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2] 刘勤,曹志军;伤口换药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2期.。